CN218404620U -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4620U
CN218404620U CN202222230730.3U CN202222230730U CN218404620U CN 218404620 U CN218404620 U CN 218404620U CN 202222230730 U CN202222230730 U CN 202222230730U CN 218404620 U CN218404620 U CN 218404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hanging
hanging tooth
groov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307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建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r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307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4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4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4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包括:挂齿主体(41);转移部(42),所述转移部(42)从所述挂齿主体(41)的头部向下延伸,所述转移部(42)的内侧具有挂齿凹槽(43),所述挂齿凹槽(43)上设置有外扩口(43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转移织物过程中织物线圈可以精准及可靠的转移。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线圈转移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背景技术
在织袜机编织过程中,编织完袜筒后需要将袜子转移到缝头机进行袜头的缝合,因此需要对织物线圈进行转移,当前使用的转移针等会有脱线、挂线等现象,不够精确、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包括:挂齿主体;转移部,所述转移部从所述挂齿主体的头部向下延伸,所述转移部的内侧具有挂齿凹槽,所述挂齿凹槽上设置有外扩口。
进一步,所述外扩口从所述挂齿主体的头部开始延伸。
进一步,所述外扩口的长度小于所述转移部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所述外扩口相对于所述挂齿凹槽的中轴线的外扩角度在20至45度之间。
进一步,所述外扩口的宽度在所述挂齿凹槽的宽度的1.5~2倍之间。
进一步,所述挂齿凹槽被开通以形成第一末端壁和第二末端壁,第一末端壁和第二末端壁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弯曲至头部抵触或靠近以形成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
进一步,所述挂齿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挂齿,左挂齿的外侧具有左挂齿折弯部;中挂齿;和右挂齿,右挂齿的外侧具有右挂齿折弯部,其中,左挂齿、中挂齿和右挂齿贴合在一起时,形成所述挂齿凹槽。
进一步,左挂齿、中挂齿和右挂齿均具有挂齿主体和转移部,当左挂齿、中挂齿和右挂齿组合在一起时,分别形成所述挂齿的所述挂齿主体和所述转移部。
进一步,左挂齿和右挂齿的结构是对称的。
进一步,所述挂齿凹槽被开通以形成第一末端壁和第二末端壁,第一末端壁和第二末端壁从上到下逐渐向内靠近至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转移织物过程中织物线圈可以精准及可靠的转移,在挂齿凹槽中上端设计成外扩口,就是为了解决在转移织物过程中,织针针头不能保证百分百并且每次都能精准的进入挂齿的凹槽内,如果不能顺利完成织物的转移,则整个织物将成为废品。设计外扩口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织针在转移过程中起到引导织针针头都能精准的进入挂齿的凹槽内,避免出现脱线、挂线等现象,具有外扩口的挂齿可以完成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了转移织物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精准性,提高了织物转移的成功率。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挂齿凹槽末端设计成可以让织针针勾套入的结构,其目的是为了线圈从下往上移动至挂齿的转移部时,织针的针舌可以与针勾完美闭合,使得织物线圈中全部线圈都可以顺利完成转移,也可以避免在转移过程中,织物线圈的松紧不同,出现个别比较紧的线圈撑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转移织物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不应认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显示了护针片的立体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方法中挂齿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4-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图2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织针1、内生克盘2、生克片201、落袜管3、挂齿4e、左挂齿4f、中挂齿4g、右挂齿4h、挂齿主体41、挂齿凸起411、转移部42、挂齿凹槽43、外扩口 431、左挂齿折弯部4311、右挂齿折弯部4312、套合部44、第一末端壁441、第二末端壁442、护针片4c、护针片主体45、护针片夹持部46、护针片凹端461、护针片斜切部47、护针片平切部48、护针片凸起451、护针片凹槽452、织物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列举的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4e的立体图,挂齿4e具有挂齿主体41,在挂齿主体41的头部(接触织物线圈的一端)具有转移部42。挂齿主体41为细长薄片状,转移部42偏离挂齿主体41向下弯曲。优选地,转移部42平滑地偏离挂齿主体41向下弯曲,转移部42在靠近挂齿主体41的部分较宽,然后逐渐变细,末端呈尖状。
挂齿主体41具有一定厚度,从而在挂齿主体41的头部的转移部42上能够开一个凹槽,即转移部42的内侧(靠近织物线圈的一侧)具有挂齿凹槽43,该挂齿凹槽43用于容纳织针1(见图8-图21)的针勾以及织物缝合装置的缝口齿,缝口齿的作用和一般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此不再描述。
在挂齿凹槽43的中上端设置有外扩口431,便于引导织针1的针勾精准的进入挂齿凹槽内,使其在转移过程中不出现漏线等现象。外扩口431的角度优选地是外扩20-45度为最佳(相对于挂齿凹槽43的中轴线),角度过大会导致相邻挂齿在转移过程中外扩口相互碰撞干涉,角度过小会导致外扩口失去引导织针针头进入挂齿凹槽的实际作用。外扩口431的宽度优选地是挂齿凹槽宽度的1.5~2倍,外扩口431的宽度不能小于挂齿凹槽宽度的1.5倍,也不能大于其宽度的2倍,宽度过大会在转移过程中造成挂齿与织针发生干涉,宽度过小则失去了外扩口的实际作用。外扩口431的长度优先地从挂齿主体41的头部向下延伸起,即从转移部42的上端起,外扩口431的长度优选地小于整个转移部42长度的三分之二,外扩口的长度过长,会与转移装置上的护针片发生干涉,会夹断织物线圈,外扩口的长度过短,则会失去外扩口对织针在转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从而失去意义。
在挂齿凹槽43的末端,挂齿凹槽43被开通以形成两个壁:第一末端壁441 和第二末端壁442。第一末端壁441和第二末端壁442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弯曲至头部抵触或靠近(形成小的间隙),从而构成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形成可以让织针针勾套入的结构,便于线圈从下往上顺滑交接至转移部42,线圈不挂丝不卡线。
在挂齿主体41的尾部(远离织物线圈的一端)具有挂齿凸起411,该挂齿凸起411卡合到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上,推动和拉动该挂齿凸起411,能够将挂齿在径向上向内和向往移动,而且还能够上下移动,以进行织物线圈的转移。
图2显示了护针片4c的结构。护针片4c用于与转移针4e配合使用。护针片4c具有护针片主体45,护针片主体45前端(接触织物的线圈的一端)向下延伸有护针片夹持部46。优选地,护针片夹持部46垂直向下延伸,在中段具有护针片凹端461,能够将织物线圈托住径向上移动。护针片夹持部46的下端面形成护针片平切部48。
护针片主体45的后端(远离织物的线圈的一端)的下侧具有护针片凸起451。该护针片凸起451卡合到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上,推动和拉动护针片凸起451 能够将转移针在径向上向内和向往移动,而且还能够上下移动,以进行织物线圈的转移。护针片主体45和护针片夹持部46之间的结合处形成有护针片斜切部47。
护针片主体45下侧具有多个护针片凹槽452,以与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相结合。使用时,缝合针插入两片护针片4c之间,位于两个护针片的护针片夹持部46形成的间隙内。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使用时的示意图,在转移织物过程中挂齿的运动轨迹,可以使得织针精准进入挂齿凹槽内。挂齿可以沿着箭头方向靠近织针,向上远离织针。
图4-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挂齿立体图,其为一种分体式结构。包括:左挂齿4f、中挂齿4g、右挂齿4h。
左挂齿4f、中挂齿4g、右挂齿4h各自都具有挂齿主体41和转移部42。特别的是,左挂齿4f的转移部的外侧具有左挂齿折弯部4311,右挂齿4h的转移部的外侧也具有右挂齿折弯部4312。中挂齿4g具有一定宽度,左挂齿4f的左挂齿折弯部4311和右挂齿4h的右挂齿折弯部4312对称(也可以是非对称形状)形成挂齿凹槽43。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使用时,需要左挂齿4f、中挂齿4g、右挂齿 4h三者配合使用。具体地说,是左挂齿4f、中挂齿4g、右挂齿4h贴合在一起,中挂齿4g居中,左挂齿4f和右挂齿4h居两侧,从而形成同挂齿4e一样的形状结构。
因为,在制作挂齿4e的外扩口431和套合部44时存在一定的加工难度,并非常规加工工艺可以完成,存在极高的挂齿报废风险,所以设计成这样分体式,左挂齿4f的左挂齿折弯部4311和右挂齿4h的右挂齿折弯部4312,其形状相互对称,仅需要利用折弯工艺就可以完成制作,即有利于确保外扩口431的位置和尺寸,也有利于生产加工此挂齿,大大降低了生产挂齿的加工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因挂齿报废导致的各项浪费情况。
下面参照图8-图21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以袜子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织物。
如图8所示,在织袜机织到最后一圈,织物8在织袜机的落袜管3内,织针 1在内生克盘2的两个生克片201之间向上移动,同时落袜管3径向上移动,使织物8的线圈在织针1的针勾中保持不掉落,将转移装置移动到织针1上方。
如图9所示,将护针片4c径向朝内移动,使得织针1位于两个护针片4c之间形成的间隙的正下方,并且位于织针1针勾处的织物8的线圈刚好在护针片平切部48居中位置的正下方。
如图10所示,将挂齿4e、护针片4c向下移动,令织针1穿过两个护针片 4c之间形成的间隙。护针片4c持续向下,用护针片平切部48压着线圈向下移动,直至将织物8压至织针1针舌之下。这是为了确保织物8在织针1的针舌之下,且确保织物8线圈在同一水平面上,为成功转移线圈做准备。
如图11所示,将护针片4c径向朝外移动,脱离织针1。
如图12所示,将护针片4c向下移动,移动至护针片凹端461正对着织物8 的线圈位置。
如图13所示,将挂齿4e、护针片4c径向朝内移动,直到织针1的针勾位于挂齿4e形成的挂齿凹槽43内,挂齿凹槽43位于织针1的主体和针舌之间。优选地,织针1的针勾位于挂齿凹槽43的外扩口431内。护针片4c的护针片凹端 461最内侧贴着织针1主体,使织物8的线圈位于护针片凹端461内。
如图14所示,将挂齿4e、护针片4c向上移动,移动至织针1的针勾从外扩口431逐渐位于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内,护针片4c推动织物8的线圈向上移动。
如图15所示,将护针片4c向上移动,护针片4c托着织物8线圈向上运动,那么织物8会向上带动织针1的针舌,使得针舌慢慢合上,护针片4c移动至织针1的针舌半合拢状态下为止。在此过程中,织针1的针勾位于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内。
如图16所示,将护针片4c径向外移动,使得护针片4c脱离织针1,护针片凹端461脱离织物8的线圈。在此过程中,织针1的针勾位于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内。
如图17所示,将护针片4c向下移动,移动至织物8的线圈正对着护针片4c 的护针片斜切部47为止。在此过程中,织针1的针勾位于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 44内。
如图18所示,将护针片4c径向内移动,使得织物8的线圈沿着护针片斜切部47向上移动,线圈移动至护针片斜切部47最上端为止。在此过程中,织针1 的针勾位于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内。
如图19所示,将护针片4c向上移动,护针片4c托着织物8的线圈向上移动,使得织针1的针舌完成合上,织物8的线圈成功转移到挂齿4e上。在此过程中,织针1的针勾位于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内。
如图20所示,将挂齿4e和护针片4c向上移动,脱离织针1,使得织物8随着转移装置向上移动,此时织物8已经转移到挂齿4e上,而且织物8的下方有护针片4c的斜切部47托住,因此织物能够向上运动。
如图21所示,将织针1和落袜管3向下移动,准备织下一个织物。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齿主体(41);
转移部(42),所述转移部(42)从所述挂齿主体(41)的头部向下延伸,所述转移部(42)的内侧具有挂齿凹槽(43),所述挂齿凹槽(43)上设置有外扩口(4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扩口(431)从所述挂齿主体(41)的头部开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扩口(431)的长度小于所述转移部(42)的长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扩口(431)相对于所述挂齿凹槽(43)的中轴线的外扩角度在20至45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扩口(431)的宽度在所述挂齿凹槽(43)的宽度的1.5~2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齿凹槽(43)被开通以形成第一末端壁(441)和第二末端壁(442),第一末端壁(441)和第二末端壁(442)从上到下逐渐向内弯曲至头部抵触或靠近以形成挂齿凹槽末端套合部(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齿为分体式结构,包括:
左挂齿(4f),左挂齿(4f)的外侧具有左挂齿折弯部(4311);
中挂齿(4g);和
右挂齿(4h),右挂齿(4h)的外侧具有右挂齿折弯部(4312),
其中,左挂齿(4f)、中挂齿(4g)和右挂齿(4h)贴合在一起时,形成所述挂齿凹槽(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左挂齿(4f)、中挂齿(4g)和右挂齿(4h)均具有挂齿主体和转移部,当左挂齿(4f)、中挂齿(4g)和右挂齿(4h)组合在一起时,分别形成所述挂齿的所述挂齿主体(41)和所述转移部(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左挂齿(4f)和右挂齿(4h)的结构是对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齿凹槽(43)被开通以形成第一末端壁(441)和第二末端壁(442),第一末端壁(441)和第二末端壁(442)从上到下逐渐向内靠近至形成间隙。
CN202222230730.3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Active CN218404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0730.3U CN218404620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0730.3U CN218404620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4620U true CN218404620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30730.3U Active CN218404620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4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84481A (en) Knitting needle for transferring stitches
US20150135776A1 (en) Reed tooth of hosiery stitching machine
TWI448595B (zh) Sock bod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90314038A1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And Without Sinkers
US844363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loops from the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CN218404620U (zh) 一种具有外扩口的挂齿
US6233977B1 (en) Compound needle having a divided closing element
WO2020221087A1 (zh) 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的转移针
JP2700203B2 (ja) 横編機におけるトランスファーの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H1181101A (ja) 編目形成方法及び該編目形成のための横編機
CN210215746U (zh) 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的护针片
CN1329577C (zh) 用于针织机的针和配备有这种针的针织机
KR100489718B1 (ko) 양말류 봉합용 플레이트
TW507035B (en) Composite needle
JPH0466941B2 (zh)
US2117143A (en) Hand knitting needle
US5855122A (en) Hook for single-cylinder circular knitting or stocking machines with cylinder and circular or semicircular plate
CN111850781B (zh) 一种转移织物线圈的方法
CN216688539U (zh) 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
JP2000328409A (ja) 複合編成針
CN215628557U (zh) 一种高支高密罗纹机用三角
CN212152587U (zh) 高密度织物的移圈装置
JPH0684583B2 (ja) 増目方法及び増目機能を有する横編機用操針カム
CN215593351U (zh) 一种用于拾取织物的拾取针及拾取针组件
CN209816409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