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1829U -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1829U
CN218401829U CN202222500904.3U CN202222500904U CN218401829U CN 218401829 U CN218401829 U CN 218401829U CN 202222500904 U CN202222500904 U CN 202222500904U CN 218401829 U CN218401829 U CN 21840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ink film
welding
plastic shrink
welding lin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09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5009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1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该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为可再生塑料形成的中空六面体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表面、两个相对的第二表面和两个相对的第三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熔接线,两个第一表面上第一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的第二熔接线,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上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的第三熔接线,第三熔接线连接两个第二熔接线。由于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由可再生塑料形成,该材料在回收后可以再生利用,因此符合GRS标准,回收物料不会出现大量结晶点,能够满足环保回收再用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收缩膜,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盒薄膜包装结构包括:1、折叠加热收缩膜结构;2、整条盒长边侧封膜结构;3、于短边和窄长边设置熔接线的加热收缩膜结构。然而,现有的包装盒薄膜包装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不符合GRS环保标准、不利于塑料回收环境保护要求。
2、现有包膜技术采用对折膜热熔加热收缩贴合包膜方式,包膜后不能全部贴合为一体,残留空气难以排出,产生大量气泡,造成薄膜之间存在间隙或空隙,影响包装盒两端及侧面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所述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为可再生塑料形成的中空六面体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表面、两个相对的第二表面和两个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熔接线,两个第一表面上第一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的第二熔接线,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上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的第三熔接线,所述第三熔接线连接两个第二熔接线。
进一步,所述再生塑料收缩膜具有若干个排气孔。
进一步,两个第一表面、两个第二表面和两个第三表面都具有若干个排气孔。
进一步,所述第三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三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
进一步,仅一个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三熔接线。
进一步,所述第二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非中心位置;所述第三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非中心位置。
进一步,两个第二熔接线呈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两个第二熔接线呈非轴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由可再生塑料形成,该材料在回收后可以再生利用,因此符合GRS标准,回收物料不会出现大量结晶点,能够满足环保回收再用的要求。
2、产品包装盒在包膜后,膜内没有气泡产生。
3、各熔接线及各表面平整光滑,无褶皱。
4、封口整齐划一,外形美观。
5、封口结实,密封性好,没有缝隙。
6、能避免水分渗入包装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的包装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的包装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的包装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的包装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的包装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中:101-短熔接线;102-第一长熔接线;103-第二长熔接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第三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结合图1~3所示,该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为可再生塑料形成的中空六面体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表面11、两个相对的第二表面12和两个相对的第三表面13,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之间具有第一熔接线101,两个第一表面11上第一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101的第二熔接线102,至少一个第二表面12上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101的第三熔接线103,第三熔接线103连接两个第二熔接线102。
其中,可再生塑料包括但不限于可满足GRS标准的PET材料、PE材料和PP材料。采用上述可再生塑料收缩膜进行包装时,对上述熔接线加热,使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中空六面体结构并包裹包装盒,再对可再生塑料收缩膜进行加热收缩,使其各个表面贴合在包装盒的外表面上,保证封口完成后无折痕,光滑平整。
此外,在包装完成后,还可以对各熔接线在熔接时所产生棱角进行切除,使得包装整体更加平整。
此外,还可以在上述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上印刷公司商标或LOGO及产品信息以便于购买者了解包装盒内的内容。
上述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具备以下特点:
1、由于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由可再生塑料形成,该材料在回收后可以再生利用,因此符合GRS标准,回收物料不会出现大量结晶点,能够满足环保回收再用的要求。
2、产品包装盒在包膜后,膜内没有气泡产生。
3、各熔接线及各表面平整光滑,无褶皱。
4、封口整齐划一,外形美观。
5、封口结实,密封性好,没有缝隙。
6、能避免水分渗入包装盒。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再生塑料收缩膜具有若干个排气孔。通过设置排气孔有利于在收缩过程中进行排气,将残留空气排除以确保两端及侧面平整度。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方案,两个第一表面11、两个第二表面12和两个第三表面13都具有若干个排气孔。在所有表面上都设置排气孔能够充分排出残留的空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第三表面13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11的面积,并且第三表面13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12的面积。即第三表面13是三种表面中面积最大的表面,并且该面积最大的表面上没有设置熔接线。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方案,仅一个第二表面12上具有第三熔接线103。即另一个第二表面12上没有第三熔接线103,此设置可以使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作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方便包裹,并且在热缩时整体收缩,平整度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熔接线102与第一熔接线101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101的中心位置。即第二熔接线102将第一表面11分隔成两部分,各部分占第一表面11的1/2,两条第二熔接线102呈轴对称设置,方便熔接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熔接线103与第一熔接线101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101的中心位置。即第三熔接线103将一个第二表面12分隔成两部分,各部分占该第二表面12的1/2,整个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呈轴对称设置,方便熔接工艺。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二熔接线102与第一熔接线101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101的非中心位置;第三熔接线103与第一熔接线101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101的非中心位置。即第二熔接线102将第一表面11分隔成两部分,且两部分的面积不同;同时第三熔接线103将一个第二表面12分隔成两部分,两部分的面积也不相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熔接线102呈轴对称设置。两个第二熔接线102与第三熔接线103所形成的连接线将整个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分成两个大小不一的部分,可适用于一些特定结构的包装盒,比如:由面盖和底壳组成的包装盒,上述连接线正好位于面盖与底壳交界的位置,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与包装盒结构相互契合,整体更加美观。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两个第二熔接线102呈非轴对称设置。此结构使得可再生塑料收缩膜的两个第一表面11和一个第二表面12都被分隔成两个直角梯形,可以在不同部分印刷不同形状的图案,增加外观的多样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塑料收缩膜为可再生塑料形成的中空六面体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表面、两个相对的第二表面和两个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熔接线,两个第一表面上第一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的第二熔接线,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上具有连接两个第一熔接线的第三熔接线,所述第三熔接线连接两个第二熔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塑料收缩膜具有若干个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表面、两个第二表面和两个第三表面都具有若干个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表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三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仅一个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三熔接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非中心位置;所述第三熔接线与第一熔接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熔接线的非中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熔接线呈轴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熔接线呈非轴对称设置。
CN202222500904.3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Active CN21840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0904.3U CN218401829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0904.3U CN218401829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1829U true CN218401829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0904.3U Active CN218401829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1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18C (zh) 由包装层压制品制造的封装容器
JPH07309371A (ja) 包装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363541U (zh) 真空隔热板
CN218401829U (zh)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塑料收缩膜
CN109132076B (zh) 具有防盗功能的包装礼盒及其制作方法
CN201010177Y (zh) 液体包装箱
CN206654276U (zh) 一种可折叠纸品包装盒
CN210417315U (zh) 一种零胶带快递纸箱
CN215905062U (zh) 一种香烟包装盒的热收缩薄膜
CN211732416U (zh) 具有限位槽的瓦楞纸箱
CN215905064U (zh) 一种新型香烟包装盒的透明薄膜
CN206013492U (zh) 一种新型手机包装盒
JP4149017B2 (ja) 耐水断熱段ボールの製法
CN212638501U (zh) 一种便于收纳且可重复多次利用的一体折叠式包装纸盒
CN215476500U (zh) 一种防水防潮的环保纸箱
CN220949029U (zh) 一种用于冷链的保温板天地盖纸箱
CN204802200U (zh) 一种包装彩盒
CN209506490U (zh) 包装袋结构
CN220181323U (zh) 一种升降式圣女果物流运输包装礼盒
CN220350243U (zh) 一种便于重复利用的瓦楞纸包装箱
CN214876246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环保纸箱
CN209832841U (zh) 一种包装袋结构
CN216425099U (zh) 一种易折叠包装箱
CN215623330U (zh) 一种新能源环保生鲜冷链保温纸箱
CN218086526U (zh) 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