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95Y -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95Y
CN2183995Y CN 94201833 CN94201833U CN2183995Y CN 2183995 Y CN2183995 Y CN 2183995Y CN 94201833 CN94201833 CN 94201833 CN 94201833 U CN94201833 U CN 94201833U CN 2183995 Y CN2183995 Y CN 218399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x
tube
perisporium
reheat pipe
hea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2018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42018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9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9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9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蜡回收系统再加热管装置, 该加热管内具与蒸汽锅炉连通的中空周壁及连接该 中空周壁顶、底端的加热管,由脱蜡炉输出的融蜡输 出管,其伸入再加热管内的周壁设喷孔,使融蜡由该 喷孔喷出与加热管及周壁的内缘面接触,使水分再一 次蒸发,水蒸气由再加热管顶端散去,融蜡则流入搅 拌桶,藉以使再加热管确实地保持在高温的状态,融 蜡能确实的接触高温,以增加水分的蒸发率。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加热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目前需要使用蜡模的铸造,均是其表面精度及尺寸精确程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故其蜡质需要相当的纯净并能保持极稳定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否则极易产生因内含杂质而破坏该原有精度情形,且由于该蜡价值甚为昂贵,若一次使用后便丢弃,实在不符合经济成本的要求,故应该需予以回收,重复的使用,因此在该回收的过程中就必需要特别注意去除杂质的过程,否则极易因重复的使用造成蜡质不精纯,致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受到破坏,尤其膨胀系数的变化,对该蜡模制作的精度有极大的影响。
目前所使用的蜡回收装置,其主要的结构仅具一脱蜡炉及一搅拌桶,其中,脱蜡炉的结构仅于桶内设有连接高温蒸汽锅嘴的蒸汽管,另具有一供放置欲脱蜡壳模的置放架,于脱蜡炉的底端设一开关阀,当壳模欲作脱蜡时,将该壳模置入脱蜡炉内的置放架上,以蒸汽管喷出的高温蒸汽,将于壳模中的蜡融出流至脱蜡炉的底部,待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阀门,将融蜡流出,以人工提桶接住流出的融蜡再倒入搅拌桶内,于该搅拌桶的顶端面设有一滤网,使融蜡倒入搅拌桶的同时,经过滤网的过滤,去除杂质,再经由搅拌桶去除水份,即完成该蜡回收的作业,该蜡回收的方式及装置,确实具有许多尚待改进的缺点。诸如:
1.该脱蜡炉炉内作为融蜡的高温蒸汽所凝结的水分与融蜡均向下流至该脱蜡炉的底部,再经由导管导出该脱蜡炉,如此水分与融蜡很容易溶入融蜡中,使得该融蜡内的含水量大幅的提高,增加融蜡于搅拌桶内搅拌加热进行水分蒸发的时间。
2.融蜡流出该脱蜡桶时,是以人工方式提至搅拌桶进行水分的蒸发及杂质的去除,该方式十分浪费人力及工时,且该融蜡流出脱蜡桶的温度约在140℃以上,故以人工携提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3.由于蜡模于融解时,或多或少会将模壳上的杂质或模壳的材料带下,故该融蜡中含有的杂质必须加以过滤才能使用,故现有装置于搅拌桶的顶端具有一滤网,使融蜡倒入搅拌桶内的同时进行过滤的步骤,但是该滤网的网目若太细,使融蜡流入搅拌桶的速度过于缓慢,而导致该融蜡有冷却的现象,凝结于该滤网的网目上,造成阻塞;若为防止上述的情形发生,而将滤网网目设大一点,融蜡当可快速的通过该滤网,但如此一来虽可避免因融蜡的凝固而造成的阻塞,但却大幅地降低该滤网过滤的效果,而无法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4.由于该融蜡流出脱蜡炉时含水量相当的高,故于搅拌桶内需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将所含的水分蒸发掉,且该搅拌桶内的环境温度相当的高,于搅拌桶内的融蜡经过如此高温及长时间的蒸烤,极易因而产生热变,使蜡的膨胀系数发生变化,难以控制,如此当蜡回收后再进行使用时,其所制成的蜡模成品很难将该表面精度或尺寸控制在要求标准之内,这样造成大幅度缩短蜡的使用寿命及增加铸造成废品的机会。
为改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便研究出一种可有效改善现有装置缺点的蜡回收装置,其流程如图2所示,该装置设一蒸汽锅炉1,分别将该高温高压的蒸汽输入脱蜡炉2及再加热管3内,分别对具蜡模的壳模及已融化的融蜡进行加热熔解及再加热蒸发水分的作业,而脱蜡炉2与再加热管3间具有融蜡的输送管路连接,再由加热管3底端将融蜡导入搅拌桶4内进行短时间的搅拌以再次蒸发水分,各搅拌桶4再接以一沉淀桶5过滤该融蜡,使融蜡去除水分及杂质的时间大为缩短,并有效的维持该一蜡质的性质。
该整体装置欲对壳模进行脱蜡的过程时,如图2~6所示,将该壳模直接置入脱蜡炉2内的滑杆26上,经过蒸汽管23喷出高温高压的蒸汽使脱蜡炉2内的整体环境温度及压力急速升高,壳模的蜡模得以熔化向下流动,经过第一过滤网25将融蜡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第一次的过滤,进入集蜡桶24内,故蒸汽所凝结的水分直接由炉壁20向下流至集蜡桶24与炉壁20间的空隙,如此融蜡便直接与水分分离,仅有少部分的水流入该集蜡桶24内与融蜡混合,当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先打开融蜡输出管27的排水阀门270,由于蜡的密度较水为轻,故集蜡桶24底部所积留的少量水,可由排水阀门270排出,经计时器的控制将排水阀门270适时的关闭,同时打开融蜡输送控制阀271,使集蜡桶24内的融蜡得以藉由脱蜡炉2内的高压推挤导入再加热管3,此时融蜡内的水含量已经相当的有限,待融蜡流出脱蜡炉2后,即可打开排水管201的排水管控制阀202,将脱蜡炉2内的水分排出同时亦可将脱蜡炉2内的剩余蒸汽泄出。
融蜡从融蜡输出管27流入再加热管3内,而于中心蒸汽管30的外缘、及螺旋片状的融蜡加热片32顶缘面流动,由于中心蒸汽管30是连接蒸汽锅炉1,故其内部具有高温的蒸汽,其热能经由该中心蒸汽管30管壁向环设于中心蒸汽管30外缘的融蜡加热片32传导,使融蜡于流动的同时获得另一次的高温加热,使融蜡得以保持熔融的状态向下流动,而将内含的水分经过该融蜡加热片32大面积的加热,快速的蒸发,由抽风机33抽出,再由输出管34将该融蜡导入搅拌桶4内。
融蜡经由分支的输出管34导入搅拌桶4内,该搅拌桶4顶部中央设置一马达40,马达40的心轴向下伸入搅拌桶4内,并带动叶片41以扰动搅拌桶4内的融蜡,使其能充分的受热去除水分,搅拌桶4的内层热传导壁42与外层保温壁43间可置入高温的煤油,或其他经过加热含有高热量的热媒,而该热媒可经由保温壁43底端面设置的电热管44进入加热,使该热传导壁42内部的环境温度保持在一定的高温下,热传导壁42底部再接设一由输出控制阀450所控制的搅拌桶输出管45,供热传导壁42内的融蜡流出搅拌桶4进入沉淀桶5内进行沉淀过滤的步骤。
沉淀桶5的最外层保温壁50及内层的热传导壁51间置有热媒,并利用设于底部的电热管57对热媒加热,以保持沉淀桶5的高温,而该融蜡进入沉淀桶5时,是先流入含灰部53内,融蜡于含灰部53沉淀的同时,缓缓的向第二过处网52过滤渗透,使较为纯净的融蜡得以进入沉淀桶5的纯蜡部54,经过一段时间沉淀过滤,纯蜡输出管55的纯蜡输出控制阀550打开,使纯蜡部54的纯蜡由此流出,可再次使用,再将含灰蜡输出管56的含灰蜡输出控制阀560打开,以供含灰的废蜡流出,不再作回收使用,其中,沉淀桶5内层热传导壁51底端面成由纯蜡部54至含灰部53倾斜的设计,主要是因纯蜡部54内的纯蜡虽经过第二过滤网52的过滤,仍有少量的灰质渗透过来,惟该灰质的质量较重可沉淀至该底端的倾斜面上,而不经由纯蜡输出管55流出,使该纯蜡再经过一次的沉淀,提高该流出沉淀桶5蜡质的纯度。
该装置整体去水的过程,均使水蒸汽的凝结水与融蜡分别承放,不进行混合,故由脱蜡炉2流出的融蜡含水量即较现有脱蜡炉流出的含水量少掉许多,再经过再加热管3的再蒸发,至搅拌桶4最后的去水程序,使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较现有的系统为短,效果更佳。
改进后的上述脱蜡回收装置,可确实改进现有脱蜡回收方式及装置的缺点,市场反应颇佳,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仍继续研究开发,以期待得到更趋近完美的结构,经不断研究终于发现,原来具有螺旋片状融蜡加热片的再热管装置,仍有不尽理想的地方,如:
该融蜡加热片32为环绕中心蒸汽管30的片状体,由中心蒸汽管传出的热量是由融蜡加热片32的中心以幅射状向外扩散出来,越接近再加热管3内缘壁面融蜡加热片32的面积越加扩大,热量的散失越快,因此融蜡加热片32接近中心蒸汽管30处的温度最高,接近再加热管3内缘面温度最低,而该温度最低处对于融蜡的加热效率相当有限,对于再次蒸发融蜡内含水分的效率,影响甚大,而且于该处的融蜡由于所受的温度降低,会有凝结的现象产生,造成融蜡流动不顺畅,不但降低融蜡于再加热管30内流动受热的效果,更会造成整体加工流程的不顺畅。所以,再加热管30的结构仍有改进的必要。
为改进上述现有脱蜡回收装置的再加热管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蜡回收系统再加热管装置,其是将再加热管的周壁设成复合的中空状,并与蒸汽锅炉连通,使高温的蒸汽可导入周壁间,而于周壁的上下端连通有加热管,加热管是环绕着周壁具有贯穿喷孔的融蜡输出管,当融蜡输出管将由脱蜡炉引入再加热管内的融蜡,经喷孔喷向加热管及再加热管周壁的内缘壁面上时,融蜡能增加热量吸收量,确实的将融蜡内含的水分蒸发,而且由于再加热管内部的空间,外受周壁的加热,内有加热管的加温,使该空间能保持在高温的状态下,除了增加融蜡水分蒸发的效率外,更可确保融蜡流动的顺畅性,避免影响整体的加工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再加热管装置具有两层复合成中空型态的周壁,周壁的外侧缘面与蒸汽锅炉连通,另于再加热管内,设一融蜡输出管及一内部具有高温蒸汽的加热管,该融蜡输出管自脱蜡炉延伸设置,且其管壁上设有贯穿的喷孔,底端并呈密封状态。
所述的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由上而下环绕于加热管外。
所述的蜡回收系统再加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再加热管周壁的内侧缘面顶、底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再加热管装置对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加热管装置使喷出的附着于再加热管周壁内侧缘及加热管外缘的融蜡,能确实受热除去水分,并提高融蜡水分蒸发的效率,更可确保融蜡流动的顺畅性,避免影响整体加工的流程。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再加热管装置的平面剖面图。
图2为现有蜡回收系统的平面配置示意图。
图3为现有蜡回收系统的脱蜡炉部分立体剖面图。
图4为现有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平面剖面图。
图5为现有蜡回收系统的搅拌桶平面剖面图。
图6为现有蜡回收系统的沉淀桶平面剖面图。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再加热管装置进行改进,故其它如脱蜡炉、搅拌桶、沉淀桶等装置,不再赘述,而改进后的再加热管3结构,如图1所示,再加热管3的上方开口端中央垂直伸入由脱蜡炉2输送融蜡的融蜡输出管20,其设于再加热管3内部的管壁上设有贯穿的喷孔201,且融蜡输出管20设于再加热管3底部的管末端为密封状态,使融蜡输出管20内的融蜡压挤至此即会由喷孔201向外喷出。再加热管3为一圆桶状,其周壁33为两层复合的中空形态,外侧缘顶端与高温的蒸汽锅炉连通,底部则接设一蓄水器31,另自内侧缘顶端接设一加热管32,该加热管32由上而下以螺旋式环绕于融蜡输送管20外,并使另端接设于内侧缘底部,使高温的蒸汽进入再加热管3的周壁33空间以后,再进入加热管32,当融蜡由融蜡输送管20喷孔201喷出后,即散开附着于周壁33的内缘面及加热管32的外壁上,混合在蜡中的水分遇热即变成水蒸汽往上蒸发散失,而在再加热管3周壁33内冷却的水蒸汽及水分则由却水器31收集,再加热管3的底端成漏斗状的开口端并伸接一输出管34,使融蜡利用由本身的重力逐渐向下流至再加热管3的输出管34,以将经由加热管32及周壁33再一次加热蒸发水分的融蜡送出再加热管3,送至与该输出管34分支接合的数只搅拌桶内进行再一次的水分蒸发操作。
当融蜡由融炉输出管20周壁的喷孔201向四周喷出,附着于再加热管3周壁33的内缘面上及加热管32周缘面时,由于该周壁33及加热管32是连接蒸汽锅炉,故其内部具有高温的蒸汽,其热能经由该周壁33内缘面向再加热管3内部传递,加热管32则藉透过管壁四散而出的热传导效果,于再加热管3内部直接进行加温,使再加热管3内部空间能保持在高温的状态下,融蜡可获得另一次的高温加热,不但能保持在熔融的状态向下流动,可避免阻碍融蜡流动及整体加工的流程,更能将内含的水分经由加热,快速的蒸发,融蜡的含水量就越见减少,其高效率的受热去水及顺畅的流动,可确实改进现有再加热管的缺点。

Claims (3)

1、一种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再加热管具有两层复合成中空型态的周壁,周壁的外侧缘面与蒸汽锅炉连通,另于再加热管内,设一融蜡输出管及一内部具有高温蒸汽的加热管,该融蜡输出管自脱蜡炉延伸设置,且其管壁上设有贯穿的喷孔,底端并呈密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由上而下环绕于加热管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再加热管周壁的内侧缘面顶、底端连通。
CN 94201833 1994-01-25 1994-01-25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399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201833 CN2183995Y (zh) 1994-01-25 1994-01-25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201833 CN2183995Y (zh) 1994-01-25 1994-01-25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95Y true CN2183995Y (zh) 1994-11-30

Family

ID=3382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20183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3995Y (zh) 1994-01-25 1994-01-25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9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497C (zh) * 2005-11-18 2008-11-19 勇陆企业有限公司 蜡的回收处理装置
CN102814052A (zh) * 2012-07-30 2012-12-12 无锡鹰普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快速脱水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4497C (zh) * 2005-11-18 2008-11-19 勇陆企业有限公司 蜡的回收处理装置
CN102814052A (zh) * 2012-07-30 2012-12-12 无锡鹰普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快速脱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5391A (zh) 芝麻油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90922A (zh) 芝麻油加工精炼装置
CN107938750A (zh) 一种环保型雨水净化收集装置
US5904756A (en) Mist recov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5712813U (zh) 废旧道路沥青混合料油石分离装置
CN2183995Y (zh) 蜡回收系统的再加热管装置
CN1100459A (zh) 蜡回收系统
CN206476937U (zh) 松脂连续生产设备
CN102786995A (zh) 天然气净化装置
CN108382756A (zh) 一种环保车污水收集装置
CN105585193B (zh)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的进水机构
CN107151714A (zh) 一种具有底部热量回收功能的底滤法水冲渣装置及工艺
CN207739314U (zh) 一种环保型雨水净化收集装置
CN116785975A (zh) 一种精制硫酸铝除杂装置
CN106746129A (zh) 垃圾渗滤液蒸发结晶系统
CN207004387U (zh) 一种带蓄水池的窗户
CN100571835C (zh) 改进型索式、分立组合交替多次循环提取法
CN214654036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用泔水处理装置
CN115581936A (zh) 一种废清洗剂再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62790A (zh) 一种新型净水设备
CN207915814U (zh) 尼龙回料制成尼龙颗粒的加工设备
CN106753784A (zh) 芝麻油过滤装置
CN112811742A (zh) 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液处理装置
CN208843733U (zh) 一种固硫液化回收装置
CN111299335A (zh) 润滑油双重循环处理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