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9050U -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9050U
CN218389050U CN202222465327.9U CN202222465327U CN218389050U CN 218389050 U CN218389050 U CN 218389050U CN 202222465327 U CN202222465327 U CN 202222465327U CN 218389050 U CN218389050 U CN 218389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oculation device
liquid
device main
motor
fung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53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侠
刘金鸽
马草吉
徐有云
吉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zhu Fu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zhu Fu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zhu Fu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zhu Fushe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53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9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9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9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涉及服务领域,包括接种装置主体和杀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装置主体的右侧固定有杀菌箱,且接种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有出料箱,所述杀菌箱的内壁固定有防护板,且杀菌箱的内侧安装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紫外线灯、设备板、螺纹杆、支撑杆和轴承,根据菌包的高度,调节紫外线灯与菌包的间距,旋拧螺纹杆,使其通过螺纹在杀菌箱上转动,并在转动时通过底端的轴承底端支撑杆下移,支撑杆下移时,则带动其底端的设备板以及紫外线灯下移,进而可调整紫外线灯与菌包的间距,调节后,停止旋拧螺纹杆即可,从而使设备板底端的多个紫外线灯对移动的菌包进行杀菌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等可食用菌类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在食用菌接种的过程中需要在无菌箱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接种,这样才能保证菌种的安全卫生。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6650760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通过搅拌组件对储液桶内的菌液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在接种时受菌更加均匀,提高其接种质量,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输液盒上下移动,继而使输出台输送菌包的过程中将注射管插入菌包内进行注射接种,以此达到批量接种的目的,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接种效率,但CN216650760U的专利使用时,无法对菌包提前进行杀菌,使得菌包在上料时,容易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细菌,为此亟需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无法对菌包提前进行杀菌,使得菌包在上料时,容易与外部环境接触而产生细菌、接种装置虽然可对菌液进行搅拌混合,但无法提前预知菌液的使用情况,无法提前加料,影响食用菌的接种连续性和菌包接种的位置调整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包括接种装置主体和杀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装置主体的右侧固定有杀菌箱,且接种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有出料箱,所述杀菌箱的内壁固定有防护板,且杀菌箱的内侧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壁连接有放置座。
所述接种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且接种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有液体菌种箱,所述液体菌种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液体菌种箱的内侧卡合有加料箱,所述液体菌种箱的内壁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体菌种箱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架,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连接有滴管,所述加料箱的底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固定有挡板,且出料管的外壁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卡合有卡架,所述卡架的右侧固定有储料管,所述储料管上开设有料槽,且储料管的内部开设有储料仓,所述储料管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气缸。
所述接种装置主体的内壁安装有红外传感器,且接种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板。
优选地,所述杀菌结构包括螺纹杆、轴承、支撑杆、设备板和紫外线灯,且杀菌箱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设备板,所述设备板上安装有紫外线灯。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设备板的数量为两个,且螺纹杆与杀菌箱、出料箱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螺纹杆与支撑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设备板与杀菌箱、出料箱内壁卡合。
优选地,所述液体菌种箱与接种装置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液体菌种箱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进水管上均安装有水泵,所述出料管贯穿至液体菌种箱的内侧,所述滴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出液管贯穿至滴管的内部,所述滴管与电动推杆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与接种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与液体菌种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管与出料管通过卡块、卡架卡合连接,所述料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挡板内壁与储料管外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接种装置主体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夹持板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电机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持板的外壁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接种装置主体上开设有与第二气缸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紫外线灯、设备板、螺纹杆、支撑杆和轴承,根据菌包的高度,调节紫外线灯与菌包的间距,旋拧螺纹杆,使其通过螺纹在杀菌箱上转动,并在转动时通过底端的轴承底端支撑杆下移,支撑杆下移时,则带动其底端的设备板以及紫外线灯下移,进而可调整紫外线灯与菌包的间距,调节后,停止旋拧螺纹杆即可,从而使设备板底端的多个紫外线灯对移动的菌包进行杀菌处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加料箱、出料管、第一气缸、储料管和料槽,事先将菌液原料倒入加料箱中,且菌液通过出料管以及储料管上的料槽进入到储料仓中,接种时,控制电动推杆运行,电动推杆运行后,带动滴管下移,同时液体菌种箱中的菌液通过出液管以及四个滴管流出,流入到下方的菌包中,接种过程中,液体菌种箱内壁的液位传感器始终运行,对菌液高度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菌液高度低于预定值时,则液位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运行,第一气缸运行后,则带动储料管下移,储料管下移时,则上方的料槽下移与挡板接触,被密封,同时下方的料槽下移与挡板分离,则使储料仓中的菌种原料通过下方的料槽流出,并下落至液体菌种箱中,则原料全部下落后,则第一气缸带动储料管上移,则加料完成,且进水管上的水泵运行打开,使得水进入到液体菌种箱中,然后控制第一电机运行,第一电机运行后,则带动搅拌架转动,使得搅拌架对水和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成菌液,则菌液加料完成,可持续实现接种加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夹持板、第二气缸和放置座,在菌包移动至接种装置主体中后,红外传感器对菌包上的接种槽进行检测,在未接收到接种槽的红外线时,则说明此时菌包上的接种槽处于偏斜位置,则红外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运行,第二电机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第二电机运行后,带动第二气缸转动,第二气缸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第二气缸转动时,带动输出端的夹持板伸出,两个夹持板伸出后与菌包两端接触,从而带动菌包转动,使得菌包上的接种槽位置转动至朝上,以便于进行接种,调整后,则第二气缸以及第二电机停止运行,使得菌包固定在放置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菌种箱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管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杀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种装置主体;2、杀菌箱;3、防护板;4、传送带;5、杀菌结构;501、螺纹杆;502、轴承;503、支撑杆;504、设备板;505、紫外线灯;6、放置座;7、液体菌种箱;8、第一电机;9、液位传感器;10、出液管;11、滴管;12、电动推杆;13、进水管;14、加料箱;15、出料管;16、挡板;17、储料管;18、料槽;19、储料仓;20、第一气缸;21、卡块;22、卡架;23、红外传感器;24、第二电机;25、第二气缸;26、夹持板;27、搅拌架;28、出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7,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包括接种装置主体1和杀菌结构5,其特征在于:接种装置主体1的右侧固定有杀菌箱2,且接种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有出料箱28,杀菌箱2的内壁固定有防护板3,且杀菌箱2的内侧安装有传送带4,传送带4的外壁连接有放置座6,杀菌结构5包括螺纹杆501、轴承502、支撑杆503、设备板504和紫外线灯505,且杀菌箱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1,螺纹杆501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轴承502,轴承50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503,支撑杆503的底端固定有设备板504,设备板504上安装有紫外线灯505,支撑杆503、设备板504的数量为两个,且螺纹杆501与杀菌箱2、出料箱28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螺纹杆501与支撑杆503通过轴承502转动连接,设备板504与杀菌箱2、出料箱28内壁卡合,根据菌包的高度,调节紫外线灯505与菌包的间距,旋拧螺纹杆501,使其通过螺纹在杀菌箱2上转动,并在转动时通过底端的轴承502底端支撑杆503下移,支撑杆503下移时,则带动其底端的设备板504以及紫外线灯505下移,进而可调整紫外线灯505与菌包的间距,调节后,停止旋拧螺纹杆501即可,从而使设备板504底端的多个紫外线灯505对移动的菌包进行杀菌处理。
请参阅图2-5,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所述接种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接种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液体菌种箱7,液体菌种箱7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且液体菌种箱7的内侧卡合有加料箱14,液体菌种箱7的内壁安装有液位传感器9,且液体菌种箱7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10,第一电机8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13,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架27,出液管10的底端连接有滴管11,加料箱14的底端连接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底端固定有挡板16,且出料管15的外壁焊接有卡块21,卡块21的外侧卡合有卡架22,卡架22的右侧固定有储料管17,储料管17上开设有料槽18,且储料管17的内部开设有储料仓19,储料管17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气缸20,液体菌种箱7与接种装置主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电机8与液体菌种箱7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出液管10与进水管13上均安装有水泵,出料管15贯穿至液体菌种箱7的内侧,滴管11的数量为四个,且出液管10贯穿至滴管11的内部,滴管11与电动推杆12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12与接种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0与液体菌种箱7固定连接,储料管17与出料管15通过卡块21、卡架22卡合连接,料槽18的数量为两个,挡板16内壁与储料管17外壁贴合,事先将菌液原料倒入加料箱14中,且菌液通过出料管15以及储料管17上的料槽18进入到储料仓19中,接种时,控制电动推杆12运行,电动推杆12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电动推杆12运行后,带动滴管11下移,同时液体菌种箱7中的菌液通过出液管10以及四个滴管11流出,流入到下方的菌包中,接种过程中,液体菌种箱7内壁的液位传感器9始终运行,对菌液高度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菌液高度低于预定值时,则液位传感器9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20运行,第一气缸20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第一气缸20运行后,则带动储料管17下移,储料管17下移时,则上方的料槽18下移与挡板16接触,被密封,同时下方的料槽18下移与挡板16分离,则使储料仓19中的菌种原料通过下方的料槽18流出,并下落至液体菌种箱7中,则原料全部下落后,则第一气缸20带动储料管17上移,则加料完成,且进水管13上的水泵运行打开,使得水进入到液体菌种箱7中,然后控制第一电机8运行,第一电机8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第一电机8运行后,则带动搅拌架27转动,使得搅拌架27对水和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成菌液,则菌液加料完成,可持续实现接种加工。
请参阅图6,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所述接种装置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红外传感器23,且接种装置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气缸25,第二气缸25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板26,红外传感器23与接种装置主体1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4、夹持板26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电机2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红外传感器23与第二电机24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夹持板26的外壁设置有摩擦垫,接种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与第二气缸25相匹配的活动槽,第二气缸25与第二电机24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菌包移动至接种装置主体1中后,红外传感器23对菌包上的接种槽进行检测,在未接收到接种槽的红外线时,则说明此时菌包上的接种槽处于偏斜位置,则红外传感器23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24运行,第二电机24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第二电机24运行后,带动第二气缸25转动,第二气缸25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第二气缸25转动时,带动输出端的夹持板26伸出,两个夹持板26伸出后与菌包两端接触,从而带动菌包转动,使得菌包上的接种槽位置转动至朝上,以便于进行接种,调整后,则第二气缸25以及第二电机24停止运行,使得菌包固定在放置座6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菌包放置在传送带4上的放置座6上,传送带4运行,带动菌包移动至杀菌箱2的内侧,此时根据菌包的高度,调节紫外线灯505与菌包的间距,旋拧螺纹杆501,使其通过螺纹在杀菌箱2上转动,并在转动时通过底端的轴承502底端支撑杆503下移,支撑杆503下移时,则带动其底端的设备板504以及紫外线灯505下移,进而可调整紫外线灯505与菌包的间距,调节后,停止旋拧螺纹杆501即可,从而使设备板504底端的多个紫外线灯505对移动的菌包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后的菌包继续移动至接种装置主体1内侧,红外传感器23对菌包上的接种槽进行检测,在未接收到接种槽的红外线时,则说明此时菌包上的接种槽处于偏斜位置,则红外传感器23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24运行,第二电机24运行后,带动第二气缸25转动,第二气缸25转动时,带动输出端的夹持板26伸出,两个夹持板26伸出后与菌包两端接触,从而带动菌包转动,使得菌包上的接种槽位置转动至朝上,以便于进行接种,调整后,则第二气缸25以及第二电机24停止运行,使得菌包固定在放置座6上,且事先将菌液原料倒入加料箱14中,且菌液通过出料管15以及储料管17上的料槽18进入到储料仓19中,接种时,控制电动推杆12运行,电动推杆12运行后,带动滴管11下移,同时液体菌种箱7中的菌液通过出液管10以及四个滴管11流出,流入到下方的菌包中,接种过程中,液体菌种箱7内壁的液位传感器9始终运行,对菌液高度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菌液高度低于预定值时,则液位传感器9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20运行,第一气缸20运行后,则带动储料管17下移,储料管17下移时,则上方的料槽18下移与挡板16接触,被密封,同时下方的料槽18下移与挡板16分离,则使储料仓19中的菌种原料通过下方的料槽18流出,并下落至液体菌种箱7中,则原料全部下落后,则第一气缸20带动储料管17上移,则加料完成,且进水管13上的水泵运行打开,使得水进入到液体菌种箱7中,然后控制第一电机8运行,第一电机8运行后,则带动搅拌架27转动,使得搅拌架27对水和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成菌液,则菌液加料完成,可持续实现接种加工,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包括接种装置主体(1)和杀菌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装置主体(1)的右侧固定有杀菌箱(2),且接种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有出料箱(28),所述杀菌箱(2)的内壁固定有防护板(3),且杀菌箱(2)的内侧安装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外壁连接有放置座(6):
所述接种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接种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液体菌种箱(7),所述液体菌种箱(7)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8),且液体菌种箱(7)的内侧卡合有加料箱(14),所述液体菌种箱(7)的内壁安装有液位传感器(9),且液体菌种箱(7)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10),所述第一电机(8)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13),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架(27),所述出液管(10)的底端连接有滴管(11),所述加料箱(14)的底端连接有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的底端固定有挡板(16),且出料管(15)的外壁焊接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的外侧卡合有卡架(22),所述卡架(22)的右侧固定有储料管(17),所述储料管(17)上开设有料槽(18),且储料管(17)的内部开设有储料仓(19),所述储料管(17)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气缸(20);
所述接种装置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红外传感器(23),且接种装置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气缸(25),所述第二气缸(25)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持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结构(5)包括螺纹杆(501)、轴承(502)、支撑杆(503)、设备板(504)和紫外线灯(505),且杀菌箱(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1),所述螺纹杆(501)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轴承(502),所述轴承(50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503),所述支撑杆(503)的底端固定有设备板(504),所述设备板(504)上安装有紫外线灯(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03)、设备板(504)的数量为两个,且螺纹杆(501)与杀菌箱(2)、出料箱(28)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螺纹杆(501)与支撑杆(503)通过轴承(502)转动连接,所述设备板(504)与杀菌箱(2)、出料箱(28)内壁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菌种箱(7)与接种装置主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与液体菌种箱(7)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10)与进水管(13)上均安装有水泵,所述出料管(15)贯穿至液体菌种箱(7)的内侧,所述滴管(11)的数量为四个,且出液管(10)贯穿至滴管(11)的内部,所述滴管(11)与电动推杆(12)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12)与接种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20)与液体菌种箱(7)固定连接,所述储料管(17)与出料管(15)通过卡块(21)、卡架(22)卡合连接,所述料槽(1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挡板(16)内壁与储料管(17)外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23)与接种装置主体(1)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4)、夹持板(26)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电机(2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23)与第二电机(24)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夹持板(26)的外壁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接种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与第二气缸(25)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第二气缸(25)与第二电机(24)输出端固定连接。
CN202222465327.9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Active CN218389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5327.9U CN218389050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5327.9U CN218389050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9050U true CN218389050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5327.9U Active CN218389050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9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98043U (zh) 一种对接螺旋挤压机的智能喂料机
CN218389050U (zh) 一种食用菌用无菌接种装置
CN211871361U (zh) 用于化妆品生产的灌装机
CN207070729U (zh) 一种畜牧饲养用定时定量饮食装置
CN214126891U (zh) 一种蛋鸭饲料加工用原料消毒装置
CN213569499U (zh) 一种罐头汤料无菌送料装置
CN211470725U (zh) 一种无菌灌装机
CN112078862B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食品真空包装机
CN210084908U (zh) 高效日化品旋转灌装生产线
CN112335589A (zh) 一种水产养殖工厂化车间自动投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2728660U (zh) 一种水果加工的杀菌装置
CN218737036U (zh) 一种冷杀菌装置
CN217295147U (zh) 一种红豆无菌灌装装置
CN212326992U (zh) 一种绞笼蒸气灭菌微生物检测仪装置
CN216292901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原材料全方位消杀装置
CN109666582A (zh) 一种智能发酵罐
CN220899202U (zh) 一种口服液瓶灭菌装置
CN220812746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多仓混棉机
CN211185704U (zh) 一种混合型的牛奶加工灭菌装置
CN212994140U (zh) 一种奶酪检测用杀菌装置
CN213356914U (zh) 一种液态化妆品定量装瓶装置
CN214903584U (zh) 一种蒸汽式辣椒杀菌机
CN220304095U (zh) 蛋液乳化后抽吸式离心脱水装置
CN221011803U (zh) 一种猕猴桃汁杀菌装置
CN218290423U (zh) 一种三型胶原蛋白生成物的定量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