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7995U -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 Google Patents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7995U
CN218387995U CN202220716320.7U CN202220716320U CN218387995U CN 218387995 U CN218387995 U CN 218387995U CN 202220716320 U CN202220716320 U CN 202220716320U CN 218387995 U CN218387995 U CN 218387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ght
emitting
power supply
fl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63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翔翔
叶晓丰
金海生
胡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63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7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7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7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包括:电源模块、闪烁模块、LED发光模块、以及外部接线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与所述闪烁模块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单元与所述LED发光模块连接进行供电;所述闪烁模块与所述LED发光模块连接以控制该LED发光模块的闪烁;所述外部接线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通过所述外部接线模块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实现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发光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可以通过外部接线模块进行控制发光模式的切换,无需拆开密封罩,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背景技术
针对不同的需求,灯具通常具有不同的发光模式,例如警示灯,需要具有闪烁和常亮的发光模式。
目前市场上发光模式可选(闪烁/常亮)的LED灯为了实现发光模式功能,需要在电路中添加一个拨动开关来控制LED灯的发光模式,这个拨动开关设置在LED灯的电子组件板上。为了保证防护等级及防止触电,电子组件板一般安装在密封罩壳内,难以拆卸,导致使用者切换模式时,需要将整个灯拆下,取出电子组件板,拨动开关后再重新组装,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拆卸即可实现模式切换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模块、闪烁模块、LED发光模块、以及外部接线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与所述闪烁模块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单元与所述LED发光模块连接进行供电;
所述闪烁模块与所述LED发光模块连接以控制该LED发光模块的闪烁;
所述外部接线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通过所述外部接线模块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电源输入以通过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发光模式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闪烁模块包括:
闪烁控制芯片U6、串联于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一个输出端的调节电阻R18、串联于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另一个输出端并与所述调节电阻R18形成串联的调节电阻R19、以及串联于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输出端的开关管Q,所述开关管Q 与所述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当所述外部接线模块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电源输入为导通时,在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输出为高电平时,所述开关管Q导通,所述LED发光模块被短路而不发光。
优选的,闪烁模块还包括并联于所闪烁控制芯片U6输入端的并联电容C10、并联于所闪烁控制芯片U6输入端的并联电容C11;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与所述开关管Q之间还串联有一个第一串联电阻R。
优选的,所述LED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开关管Q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相对应,每个开关管Q单独控制一个发光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单元包括:与所述外部接线模块的第零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16以及与所述电阻R16串联的整流桥U5,所述整流桥U5的输出端与所述闪烁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16与所述整流桥U5之间还串联一电阻R17,且所述电阻R17还并联有一电容C9。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源单元包括:与所述外部接线模块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与所述电阻R1串联的整流桥U1,所述整流桥U1的输出端与所述 LED发光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1与所述整流桥U1之间还串联一电阻R2,且所述电阻 R2还并联有一电容C1。
优选的,所述LED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相对应,多个所述第二电源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外部接线模块的多个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包括密封壳体以及设置于密封壳体内的电子组件板,所述电子组件板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为如上任一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
优选的,控制电路的LED发光模块设置在电子组件板一端的正反面上,外部接线模块设置在电子组件板另一端,电源模块和闪烁模块则设置在电子组件板中部的正反面上,闪烁模块设置在电源模块与外部接线模块之间的间隙内。
优选的,控制电路的LED发光模块包括设置在电子组件板一端正反面的第一发光部分和设置在电子组件板中部的正反面的第二发光部分,外部接线模块设置在电子组件板另一端,电源模块也分为第一电源部分和第二电源部分,第一电源部分位于第一发光部分和第二发光部分之间,第二电源部分位于第二发光部分和外部接线模块,闪烁模块也设置在第二发光部分和外部接线模块之间,电子组件板沿圆筒形的密封壳体的轴向插入密封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控制电路,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与所述闪烁模块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单元与所述LED发光模块连接进行供电,通过所述外部接线模块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实现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发光模式的切换,因此,本方案不需要在电子组件板中设置开关进行切换,只需在壳体外部控制外部接线模块的接线即可实现模式的切换,无需拆开密封罩,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子组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闪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LED发光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源模块及外部接线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子组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闪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LED发光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源模块及外部接线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散光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散光模块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的电子组件板1的结构,其上设置有LED灯具的控制电路,结合图1-4所示,该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2、闪烁模块3、LED发光模块4、以及外部接线模块5。
其中,电源模块2包括第一电源单元21和第二电源单元22,第一电源单元 21与闪烁模块3连接进行供电,第二电源单元22与LED发光模块4连接进行供电;闪烁模块3与LED发光模块4连接以控制该LED发光模块4的闪烁;外部接线模块5与电源模块2连接,通过外部接线模块5控制第一电源单元21以通过控制闪烁模块3的电源输入实现控制闪烁模块3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发光模式的切换。相对于传统在电子组件板1上设置开关来切换LED发光模块4的发光模式,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通过在LED灯具的壳体对外部接线模块5控制实现对第一电源单元21的电源输入,进而实现对闪烁模块3的控制,并实现常亮和闪烁的工作模式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闪烁模块3包括:闪烁控制芯片U6、并联于所闪烁控制芯片U6输入端的并联电容C10、并联于所闪烁控制芯片U6输入端的并联电容C11、串联于闪烁控制芯片U6一个输出端的调节电阻R18、串联于闪烁控制芯片U6另一个输出端并与调节电阻R18形成串联的调节电阻R19、以及串联于闪烁控制芯片U6输出端的开关管Q,开关管Q与LED发光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当外部接线模块5控制闪烁模块3电源输入为导通时,在闪烁控制芯片U6输出为高电平时,开关管Q导通,LED发光模块4的LED芯片42被短路而不发光,通过调节调节电阻R18和调节电阻R19的阻值对预设闪烁芯片U6的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进而可以达到控制发光模块闪烁的频率。优选的,闪烁控制芯片U6采用NE555振荡芯片,当然采用类似其它芯片也是可以的。
在本实施例中,闪烁控制芯片U6与开关管Q之间还串联有一个第一串联电阻R,以实现阻抗匹配。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LED发光模块4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1,开关管Q的数量与发光单元41的数量相对应,每个开关管Q单独控制一个发光单元41,对应的,串联电阻R的数量也是对应的。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具有三组发光单元41为例进行说明,对应的,开关管Q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分别用以控制三组发光单元41的发光模式,而第一串联电阻R 则分别包括电阻R20、电阻R21和电子R22,其中,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为三极管,电阻R20、电阻R21和电子R22分别与开关管Q1、开关管Q2 和开关管Q3的基极连接,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接LED芯片4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单元21包括:与外部接线模块5的第零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16以及与电阻R16串联的整流桥U5,整流桥U5的输出端与闪烁模块 3连接,通过串联电阻R16可以起到保护电源电路的作用,也可以避免启动瞬间电流过大。
进一步的,电阻R16与整流桥U5之间还串联一电阻R17,且电阻R17还并联有一电容C9,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LED发光模块4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1,第二电源单元22的数量与发光单元41的数量相对应,多个第二电源单元22分别连接于外部接线模块5的多个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以其中一个第二电源单元22包括:与外部接线模块5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与电阻R1串联的整流桥U1,整流桥 U1的输出端与LED发光模块4连接。其它第二电源单元22的结构与之一样,只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接入点不同。
同样的,在电阻R1与整流桥U1之间还串联一电阻R2,且电阻R2还并联有一电容C1。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LED发光模块4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一端的正反面上,外部接线模块5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另一端,电源模块2和闪烁模块3 则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中部的正反面上,整体布局合理,闪烁模块3设置在电源模块2与外部接线模块5之间的间隙内,元件之间布局合理,避免互相干扰。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提供了另一种控制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LED发光模块4仅具有两组发光单元41,电源模块2的第一电源单元21、第二电源单元22不需要再串一由电阻和电容并列构成的降压电路。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LED发光模块4包括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一端正反面的第一发光部分和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中部的正反面的第二发光部分,外部接线模块5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另一端,电源模块2也分为第一电源部分和第二电源部分,第一电源部分位于第一发光部分和第二发光部分之间,第二电源部分位于第二发光部分和外部接线模块5,闪烁模块3也设置在第二发光部分和外部接线模块5之间。本实施例的电子组件板1沿LED灯具的密封壳体的轴向插入密封壳体内,通过圆筒形的密封壳体的散光结构360度散光,第一发光部分和第二发光部分能够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发光区域,正反面的发光单元 41向圆筒形的密封壳体的四周均压发光。
实施例三
基于以上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一种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包括密封壳体(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密封壳体内的电子组件板1,其中,电子组件板1设置有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控制电路,外部接线模块5伸到密封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具控制电路,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单元和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第一电源单元与所述闪烁模块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单元与所述LED发光模块连接进行供电,通过所述外部接线模块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实现控制所述闪烁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发光模式的切换,因此,本方案不需要在电子组件板中设置开关进行切换,只需在壳体外部控制外部接线模块的接线即可实现模式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模块(2)、闪烁模块(3)、LED发光模块(4)、以及外部接线模块(5);
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第一电源单元(21)和第二电源单元(22),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与所述闪烁模块(3)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2)与所述LED发光模块(4)连接进行供电;
所述闪烁模块(3)与所述LED发光模块(4)连接以控制该LED发光模块(4)的闪烁;
所述外部接线模块(5)与所述电源模块(2)连接,通过所述外部接线模块(5)控制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以通过控制所述闪烁模块(3)的电源输入实现控制所述闪烁模块(3)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发光模式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模块(3)包括:
闪烁控制芯片U6、串联于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一个输出端的调节电阻R18、串联于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另一个输出端并与所述调节电阻R18形成串联的调节电阻R19、以及串联于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输出端的开关管Q,所述开关管Q与所述LED发光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
当所述外部接线模块(5)控制所述闪烁模块(3)电源输入为导通时,在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输出为高电平时,所述开关管Q导通,所述LED发光模块(4)被短路而不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闪烁模块还包括并联于所闪烁控制芯片U6输入端的并联电容C10、并联于所闪烁控制芯片U6输入端的并联电容C11;所述闪烁控制芯片U6与所述开关管Q之间还串联有一个第一串联电阻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块(4)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1),所述开关管Q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41)的数量相对应,每个开关管Q单独控制一个发光单元(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包括:与所述外部接线模块(5)的第零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16以及与所述电阻R16串联的整流桥U5,所述整流桥U5的输出端与所述闪烁模块(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6与所述整流桥U5之间还串联一电阻R17,且所述电阻R17还并联有一电容C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2)包括:与所述外部接线模块(5)第一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与所述电阻R1串联的整流桥U1,所述整流桥U1的输出端与所述LED发光模块(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与所述整流桥U1之间还串联一电阻R2,且所述电阻R2还并联有一电容C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块(4)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1),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2)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41)的数量相对应,多个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2)分别连接于所述外部接线模块(5)的多个输出端。
10.一种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包括密封壳体以及设置于密封壳体内的电子组件板(1),其特征在于:电子组件板(1)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的LED发光模块(4)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一端的正反面上,外部接线模块(5)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另一端,电源模块(2)和闪烁模块(3)则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中部的正反面上,闪烁模块(3)设置在电源模块(2)与外部接线模块(5)之间的间隙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的LED发光模块(4)包括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一端正反面的第一发光部分和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中部的正反面的第二发光部分,外部接线模块(5)设置在电子组件板(1)另一端,电源模块(2)也分为第一电源部分和第二电源部分,第一电源部分位于第一发光部分和第二发光部分之间,第二电源部分位于第二发光部分和外部接线模块(5),闪烁模块(3)也设置在第二发光部分和外部接线模块(5)之间,电子组件板(1)沿圆筒形的密封壳体的轴向插入密封壳体内。
CN202220716320.7U 2022-03-30 2022-03-30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Active CN218387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6320.7U CN218387995U (zh) 2022-03-30 2022-03-30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6320.7U CN218387995U (zh) 2022-03-30 2022-03-30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7995U true CN21838799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6320.7U Active CN218387995U (zh) 2022-03-30 2022-03-30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7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6190B2 (ja) 発光装置
CN101498411B (zh) 可转换嵌入式筒灯发光二极管装置
KR100844538B1 (ko) 안정기를 갖는 형광등 소켓에 사용할 수 있는 led조명등
JP2010225742A (ja) Led駆動回路、led照明装置、及びled駆動方法
JP2004296205A (ja) Led調光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5429970B2 (ja) 固体発光体集合ランプ
EP3771293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JP2009245790A (ja) 照明装置
CN218387995U (zh) 发光模式可选的led灯具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JP5404843B2 (ja) 照明回路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照明装置
KR200448289Y1 (ko) 광고용 판넬의 엘이디 조명장치
WO2012137964A1 (ja) Led照明灯、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led照明装置及びled照明システム
CN220067743U (zh) 一种基于单路驱动实现灯珠控制电路
KR20160021165A (ko) 엘이디 조명등용 인쇄회로기판 패턴과 이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엘이디 조명기기
CN101639166A (zh) 组合式可更换led发光二极管的照明灯
CN218845876U (zh) 一种led灯丝以及led灯
KR101023852B1 (ko) Led 직관 형광등
CN200958705Y (zh) 双光源长寿命节能灯
CN201293229Y (zh) 小功率led照明灯
KR200277057Y1 (ko) 타이머가 내장된 엘이디집합 조명등
CN212435992U (zh) 一种高功率高速频闪的led光源器
CN216960256U (zh) 一种应用于消防应急标志灯的led恒流驱动电路
CN218352768U (zh) Led发光模组
CN212628483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
CN217584148U (zh) 一种无整流的无极灯灯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