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4919U -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4919U
CN218384919U CN202222741812.4U CN202222741812U CN218384919U CN 218384919 U CN218384919 U CN 218384919U CN 202222741812 U CN202222741812 U CN 202222741812U CN 218384919 U CN218384919 U CN 218384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key module
slotted hole
bas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18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强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18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4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4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4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按键模组包括壳体、至少一个锅仔片和底座,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位于容纳腔第一侧的按压部;至少一个锅仔片层叠设置,且位于容纳腔内;底座与壳体连接,位于容纳腔的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底座上开设有贯穿底座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第一槽孔位于对应按压部的位置,第二槽孔位于第一槽孔的至少一侧,且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个锅仔片中的至少一端凸出于第二槽孔。本申请锅仔片凸出于第二槽孔的一端可以与一个电极接触,而按压部可以带动锅仔片在第一槽孔处与另一个电极接触,即可形成电气回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按键模组整体的结构简单,且对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精度要求较低,有效降低了其制作工艺的难度。

Description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电子设备的外壳上安装有按键模组,如开关按键、音量按键等,用于实现对应的功能。现有的按键模组其内部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各零部件之间需要精密配合才能保证其对应的功能的实现,这对按键模组内部各零部件的位置精度均提出了较高的需求。可见,现有的按键模组存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的难度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按键模组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按键模组,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第一侧的按压部;
至少一个锅仔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至少一个锅仔片层叠设置,N为正整数;
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
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底座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位于对应所述按压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槽孔位于所述第一槽孔的至少一侧,且至少部分的所述至少一个锅仔片中的至少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按键模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按键模组可以包括壳体、至少一个锅仔片和底座,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位于容纳腔第一侧的按压部;至少一个锅仔片层叠设置,且位于容纳腔内;底座与壳体连接,位于容纳腔的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底座上开设有贯穿底座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第一槽孔位于对应按压部的位置,第二槽孔位于第一槽孔的至少一侧,且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个锅仔片中的至少一端凸出于第二槽孔。这样,锅仔片凸出于第二槽孔的一端可以与一个电极接触,而按压部可以带动锅仔片在第一槽孔处与另一个电极接触,即可形成电气回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按键模组整体的结构简单,且对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精度要求较低,有效降低了按键模组制作工艺的难度。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的仰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中锅仔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模组中按键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按压部;
2、锅仔片;21、本体部;22、导通部;
3、底座;31、第一槽孔;32、第二槽孔;
4、按键载体;41、基板;42、第一电极;43、第二电极;
5、粘结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模组,可以包括:
壳体1,具有容纳腔,以及位于容纳腔第一侧的按压部11;
至少一个锅仔片2,设于容纳腔内,且至少一个锅仔片2层叠设置,N为正整数;
底座3,与壳体1连接,底座3位于容纳腔的第二侧,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
其中,底座3上开设有贯穿底座3的第一槽孔31和第二槽孔32,第一槽孔31位于对应按压部11的位置,第二槽孔32位于第一槽孔31的至少一侧,且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个锅仔片2中的至少一端凸出于第二槽孔3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模组可以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1,容纳腔可以用于放置锅仔片2。容纳腔的第一侧可以设置按压部11,示例的,按压部11可以包括薄膜和用于按压的凸起部,壳体1可以与薄膜连接,该薄膜可以封闭容纳腔的第一侧,凸起部设置在薄膜上。
按键模组还可以包括与壳体1连接的底座3,底座3位于与按压部11相对的一侧,即底座3可以位于容纳腔的第二侧。底座3上可以开设第一槽孔31和第二槽孔32。其中,第一槽孔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且与按压部11的位置对应,以使按压部11在被按压的情况下,可以带动锅仔片2发生变形,使锅仔片2可以凸出于第一槽孔31处,在按压部11未被按压的情况下,锅仔片2可以回弹复位,即凸出于第一槽孔31。第二槽孔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设置在第一槽孔31的至少一侧。在第二槽孔32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锅仔片2的一端可以凸出于该第二槽孔32,在第二槽孔32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则锅仔片2的两端可以分别凸出于两个第二槽孔32。
可以理解的是,锅仔片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增大弹力,锅仔片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锅仔片2可以层叠设置。锅仔片2的一端凸出于第二槽孔32,可以是全部的锅仔片2的一端均凸出于第二槽孔32,也可以是一部分的锅仔片2的一端凸出于第二槽孔32,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最靠近底座3的一个锅仔片2的一端凸出于第二槽孔32。通常来说,锅仔片2往往是金属弹片,层叠设置的多个锅仔片2可以导通,因此,也可以是除最靠近底座3外的其他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
按键模组往往还可以包括按键载体4,按键载体4可以是柔性印制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FPC可以包括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即正电极和负电极)。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锅仔片2可以与第二电极43连接,而按压部11可以带动锅仔片2凸出于第一槽孔31,进而与第一电极42接触,形成电气回路后实现对应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模组整体的结构简单,且对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精度要求较低,有效降低了按键模组制作工艺的难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容纳腔内,且与第二槽孔32的槽口抵接,以限定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锅仔片2通过第二槽孔32从容纳腔内掉出,导致按键失效,可以在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一端设置限位件,该限位件可以位于容纳腔内,与第二槽孔32的槽口抵接。示例地,限位件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二槽孔32的孔径,使得限位件可以为卡在槽口处,从而可以起到限定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长度的作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锅仔片2包括:
本体部21;
导通部22,与本体部21的至少一端连接,导通部22的至少部分对应的第一宽度小于本体部21的第二宽度;
其中,第二槽孔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且小于第二宽度,导通部22的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槽孔32。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锅仔片2通过第二槽孔32从容纳腔内掉出,导致按键失效,本实施例中的锅仔片2还可以包括本体部21和设置在本体部21至少一侧的导通部22,导通部22的至少部分对应的第一宽度小于本体部21的第二宽度。换而言之,锅仔片2的端部比锅仔片2的中间区域窄。其中第二槽孔32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且小于第二宽度。这样,导通部22的至少部分由于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槽孔32的长度,因此可以凸出于第二槽孔32,而本体部21的宽度比第二槽孔32的长度大,因此本体部21无法凸出于第二槽孔32,被卡在容纳腔内,进而可以有效避免锅仔片2从容纳腔中掉出。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通部22自本体部21的至少一端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本体部21与导通部22可以一体成型,有效保证本体部21与导通部22的连接强度,使得锅仔片2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通部22呈弧形。
如图4所示,导通部22可以呈弧形,这样整个锅仔片2两端的位置最小,弧形的设计可以确保两端中间突出的部分可以凸出于第二槽孔32,但同时锅仔片2不会从容纳腔内掉出。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部分可以作为与按键载体4上一个电极的接触点,以实现对应的功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孔31位于底座3的中心位置,第二槽孔32对称分布于第一槽孔31的两侧,且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个锅仔片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按键模组的整体组件可以呈对称分布。换而言之,按压部11可以设置在按键模组的中心位置,对应的,第一槽孔31可以位于底座3的中心位置,第二槽孔32可以对称分布于第一槽孔31的两侧。锅仔片2的两端可以分别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两侧。这样,按压部11被按压时,可以保证按键模组内部的受力更均匀,结构稳定性更好,从而,减缓按键模组的磨损程度,延长按键模组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和图5,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模组还可以包括:
按键载体4,按键载体4包括基板41、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基板41与底座3连接,第一电极42设置在基板41对应第一槽孔31的位置,第二电极43设置在基板41对应第二槽孔32的位置,且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一端与第二电极43接触;
其中,在按压部11被按压的情况下,按压部11移动,并带动锅仔片2与第一电极42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模组还可以包括按键载体4。如图3和图5所示,按键载体4可以包括基板41(例如柔性印制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其中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其中一个为正电极,另一个为负电极。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均设置在基板41上,且第一电极42的位置可以与第一槽孔31对应,第二电极43的位置可以与第二槽孔32对应。
锅仔片2凸出于第二槽孔32的一端可以与第二电极43接触,而随着按压部11被按压,锅仔片2还可以在按压部11移动的带动下,凸出于第一槽孔31,与第一电极42接触,这样,第一电极42与第二电极43通过锅仔片2导通,形成电气回路,从而可以实现对应的功能。整个按键模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作工艺难度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制作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41与底座3通过胶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按键模组与按键载体4之间的连接,这导致其防水及耐腐蚀能力较差,往往还需要后续再通过点胶工艺进行弥补,增加了制程及物料成本,同时还存在溢胶导致的品质不良等风险。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胶接连接基板41与底座3。示例地,可以在基板41上围绕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预先贴附一圈粘结胶5,或者可以在底座3上预先贴附一圈粘结胶5,然后可以通过该粘结胶5完成基板41与底座3的连接。这样,即可以节省工艺成本,同时也可以提升按键模组的防水能力,无需额外增加点胶防水工艺,同时也不存在焊接时发生的假焊、连锡等制程不良风险。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2与按压部11正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2可以与按压部11正对设置,使得按压部11在被按压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锅仔片2在按压部11的带动下可以刚好与第一电极42接触,避免存在锅仔片2与第一电极42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按键模组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按键模组。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学习机、智能手表、电子相册和游戏机等设备。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外壳及按键模组,外壳可以开设有通孔,按键模组可以安装在外壳上,且按压部11可以凸出于通孔。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按压部11以实现该按键模组对应的功能。例如,按键模组可以是开关按键模组,对应电子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功能,按键模组也可以是音量按键模组,对应电子设备的音量增加或音量降低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具有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第一侧的按压部(11);
至少一个锅仔片(2),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至少一个锅仔片(2)层叠设置;
底座(3),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底座(3)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
其中,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底座(3)的第一槽孔(31)和第二槽孔(32),所述第一槽孔(31)位于对应所述按压部(11)的位置,所述第二槽孔(32)位于所述第一槽孔(31)的至少一侧,且至少部分的所述至少一个锅仔片(2)中的至少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仔片(2)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3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槽孔(32)的槽口抵接,以限定所述锅仔片(2)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3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仔片(2)包括:
本体部(21);
导通部(22),与所述本体部(21)的至少一端连接,所述导通部(22)的至少部分对应的第一宽度小于所述本体部(21)的第二宽度;
其中,所述第二槽孔(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宽度,所述导通部(22)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22)自所述本体部(21)的至少一端延伸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22)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31)位于所述底座(3)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槽孔(32)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槽孔(31)的两侧,且至少部分的所述至少一个锅仔片(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3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键载体(4),所述按键载体(4)包括基板(41)、第一电极(42)和第二电极(43),所述基板(41)与所述底座(3)连接,所述第一电极(42)设置在所述基板(41)对应所述第一槽孔(31)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极(43)设置在所述基板(41)对应所述第二槽孔(32)的位置,且所述锅仔片(2)凸出于所述第二槽孔(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43)接触;
其中,在所述按压部(11)被按压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11)移动,并带动所述锅仔片(2)与所述第一电极(4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1)与所述底座(3)通过胶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2)与所述按压部(11)正对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模组。
CN202222741812.4U 2022-10-18 2022-10-18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384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1812.4U CN218384919U (zh) 2022-10-18 2022-10-18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1812.4U CN218384919U (zh) 2022-10-18 2022-10-18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4919U true CN21838491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1812.4U Active CN218384919U (zh) 2022-10-18 2022-10-18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4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58679A (en) Method for mounting a battery on a substrate
EP171433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of assemble-type structure
EP2219245B1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EP1760804B1 (en) No-welding contact type secondary battery
US8835025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a combined bare cell,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and top case
US20120156527A1 (en) Assembled battery module
CN103026441B (zh) Pcb轻触开关
CN201029193Y (zh) 电连接器
US20100143785A1 (en) Battery pack
KR890001891B1 (ko) 키이 스위치 구조
JP2016503229A (ja) 非突出構造のコネクターを含んでいる二次電池パック
CN209515796U (zh) 电池组件封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020045377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battery having 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battery
US4683519A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CN218384919U (zh) 按键模组和电子设备
EP2323353A1 (en) Side key modu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2492751B (zh)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0136942U (zh) 电池模组
US7183634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act switch
CN220043763U (zh) 电子设备
JP2008153266A (ja) 面実装用方形蓄電セル
CN221043356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121914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组件、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1088545U (zh) 连接器、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20710536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