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3217U - 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83217U CN218383217U CN202222499544.XU CN202222499544U CN218383217U CN 218383217 U CN218383217 U CN 218383217U CN 202222499544 U CN202222499544 U CN 202222499544U CN 218383217 U CN218383217 U CN 2183832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branch
- fault
- voltage
-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其中,第一模拟电源的正极与正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模拟电源的负极与第二模拟电源的负极和负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模拟电源的正极、各个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点与电压点输出端口的相应子端口相连;各个支路均设置有继电器;各个支路上的相应继电器受控于测试响应系统,实现相应支路的模拟输出;可以迅速有效验证BMS基本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降低了BMS开发成本和实际周期,同时为后续实车验证提供了反馈验证的条件,确保BMS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以及,该电池包测试系统实车测试可控性高,测试安全性高,只需两个模拟电源,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规模化发展,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管理系统是保障整车安全,以及功能性能的核心部分。BMS的测试验证工作,目前主要在实车、HIL及台架上开展,台架测试环境搭建昂贵,实车测试可控性低,测试都有安全隐患,而传统的HIL测试中整车高压需要多个高压模拟源,且设备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用于降低了BMS开发成本。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包括: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和测试响应系统;
所述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极支路和至少一个负极支路;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模拟电源E1的负极与第二模拟电源E2的负极和所述负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各个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点与电压点输出端口11的相应子端口相连;各个所述支路均设置有继电器;
各个所述支路上的相应继电器受控于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实现相应支路的模拟输出。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所述正极支路和所述负极支路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继电器。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和故障模拟注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接收上位机的高压信号,控制相应支路的高压测试继电器的通断,实现相应支路的高压模拟测试;
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接收上位机的故障信号,控制相应支路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通断,实现相应支路的故障模拟测试。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当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时:所述支路上继电器包括高压测试继电器;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包括:高压控制端口12;
所述高压控制端口12的各个子端口与各支路上所述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当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时,所述支路上继电器包括故障模拟继电器,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包括故障控制端口13;
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各个子端口与各个支路对应;
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相应子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在同一支路上的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2个。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当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和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时;所述支路上继电器包括高压测试继电器和故障模拟继电器;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包括:高压控制端口12;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包括故障控制端口13;
所述高压控制端口12的各个子端口与各支路上所述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各个子端口与各个支路对应;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相应子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同一支路上的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2个时,在每个所述支路上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一个所述高压测试继电器与一个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并联支路和另一个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所述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分别作为电源控制端口14;
所述电源控制端口14连接供电及信号检测单元;
所述电压点输出端口11连接控制器采样线束。
可选的,在上述电池包测试系统中,所述高压控制端口12连接控制器控制信号线束;
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连接故障控制单元。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包括: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和测试响应系统;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极支路和至少一个负极支路;电气回路拓扑系统中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与正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模拟电源E1的负极与第二模拟电源E2的负极和负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各个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点与电压点输出端口11的相应子端口相连;各个支路均设置有继电器;各个支路上的相应继电器受控于测试响应系统,实现相应支路的模拟输出;利用电池包测试系统可以迅速有效验证BMS基本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BMS开发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BMS开发成本,同时为后续实车验证提供了反馈验证的条件,确保BMS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以及,该电池包测试系统实车测试可控性高,测试安全性高,只需两个模拟电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相关术语解释:
HIL:Hardware-in-the-loop,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是通过搭建被控对象的仿真模型来模拟被测对象的运行环境,从而使控制器判断处于真实的环境中;对被测控制器进行全方面的、系统的测试一种系统。
BMS:电池管理系统,管理电池单元防止过充过放,延长使用寿命,可以监控电池实时状态,采集处理各种电池信号。
DOP故障:DOP为Diagnosis for Output Powerstage的简称,主要是指输出针脚处的电气故障诊断。有SCB:Short-Circuit to Battery短接到电源、SCG:Short-CircuittoGround短接到地、OL:Open Load开路。
Powerstage指的是功率级,控制器驱动信号的针脚一般被叫做功率针脚。指的是控制器功率针脚输出的诊断,输出针脚处的电气故障诊断输出针脚处的电气故障诊断。
上位机:控制设备实现人机交互的操作PC。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BMS的测试验证工作,目前主要在实车、HIL及台架上开展,台架测试环境搭建昂贵,实车测试可控性低,测试都有安全隐患,而传统的HIL测试中整车高压需要多个高压模拟源,且设备昂贵的问题。
参见图1,包括: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和测试响应系统。
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极支路和至少一个负极支路;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与正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模拟电源E1的负极与第二模拟电源E2的负极和负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各个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点(包括如图1所示的V1、V2、V3、V4、V5、V6)与电压点输出端口11的相应子端口相连;各个支路均设置有继电器。
其中,正极支路的第一端可以作为该正极支路的输入端,该正极支路的第二端可以作为该正极支路的输出端;负极支路的第一端可以作为该负极支路的输入端,该负极支路的第二端可以作为该负极支路的输出端。当然也不仅限于此,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继电器。
具体的,图1示出了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上均设置三个继电器的示意图,当然,该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还可以设置有其他数量的继电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图1示出了四个正极支路,一个负极支路;负极支路和正极支路的数量此处仅是一种示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负极支路为包括继电器K15、继电器为K25、继电器K35的支路。包括继电器K11、继电器K21和继电器K31的支路;包括继电器K12、继电器K22和继电器K32的支路;包括继电器K13、继电器K23和继电器K33的支路;包括继电器K14、继电器K24和继电器K34的支路,这四个支路均为正极支路。
以图1所示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包括:5个支路,其中四个为正极支路和一个为负极支路;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分别与第一支路的第一端、第二支路的第一端、第三支路的第一端、第四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模拟电源E1的负极与第二模拟电源E2的负极和第五支路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第一支路的第二端、第二支路的第二端、第三支路的第二端、第四支路的第二端和第五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点(包括如图1所示的V1、V2、V3、V4、V5、V6)与电压点输出端口11的相应子端口相连;5个支路均设置有继电器(如图1所示的K11、K12、K13、K14、K15、K21、K22、K23、K24、K25、K31、K32、K33、K34、K35)。也就是说,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均为正极支路;第五支路为负极支路。
如图1所示的,第一支路上设置了继电器K11、继电器K21和继电器K31;第二支路上设置了继电器K12、继电器K22和继电器K32;第三支路上设置了继电器K13、继电器K23和继电器K33;第四支路上设置了继电器K14、继电器K24和继电器K34;第五支路上设置了继电器K15、继电器K25和继电器K35。
各个支路上的相应继电器受控于测试响应系统,实现相应支路的模拟输出。
具体的,该系统以拓扑BMS整车高压电气回路为基础,为更好的模拟预充的响应情况加入第二模拟电源E2对电路进行了更改保障符合实际情况。其中第一模拟电源E1、第二模拟电源E2可以为两个可编程的模拟电源,第一模拟电源E1为各个支路的电压采样点提供模拟点的电压。第一模拟电源E1和第二模拟电源E2的具体选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模拟电源E1为加热继电器K11后采样电压V1、充电继电器K12后采样电压V2、主正继电器K13后采样电压V3、预充继电器K14后采样电压V4提供模拟点的电压,采用第二模拟电源E2模拟整车电池包处电压。第一模拟电源E1和第二模拟电源E2根据系统需求通过电源控制端口14通讯分别响应电压。
加热继电器K11、充电继电器K12、主正继电器K13、预充继电器K14、主负继电器K15等继电器以及第一模拟电源E1按照整车高压电气拓扑布置;第二模拟电源E2和第一模拟电源E1共地,正极连接到电池包处电压采样点V6,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第二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32、第二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33、第二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34、第二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35,以及,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第一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22、第一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23、第一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24、第一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25为实现故障模拟的继电器,上述继电器均采用与实车一致的高压继电器保障可靠性;其具体选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电池包测试系统可以迅速有效验证BMS基本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BMS开发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BMS开发成本,同时为后续实车验证提供了反馈验证的条件,确保BMS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以及,该电池包测试系统实车测试可控性高,测试安全性高,只需两个模拟电源,降低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和故障模拟注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接收上位机的高压信号,控制相应支路的高压测试继电器的通断,实现相应支路的高压模拟测试。
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接收上位机的故障信号,控制相应支路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通断,实现相应支路的故障模拟测试。
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实现高压模拟和故障模拟中的至少一种。
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实现高压模拟的电气基础如图2和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高压控制端口12、故障控制端口13、电源控制端口14所连接的节点仅示意为连接到相应的继电器控制端或电源控制端,完成信号接收与发送或电力传输,与图1的电气回路并不构成节点连接关系。
其中,高压控制端口12上各针脚用于连接BMS控制器输出的继电器控制信号线,BMS的各继电器控制信号通过高压控制端口12实现对加热继电器K11、充电继电器K12、主正继电器K13、预充继电器K14、主负继电器K15的控制,而对各继电器故障检测、以及上高压时序的实现则通过采集各采样点电压进行判断,电压点输出端口11将上述采样点电压信号连接到BMS的采集线束上,从而实现模拟响应BMS上下高压,以及故障诊断的控制闭环。
另外,由继电器断开和闭合实现通断的回路,即图1中电气回路所示,继电器由接收控制信号实现断开闭合的控制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的回路在如图2中体现。高压控制端口12接收控制器控制信号,与图1共同构成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
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实现电气基础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故障模拟继电器常闭,第一故障模拟继电器常开。也就是说,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第二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32、第二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33、第二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34、第二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35均常闭;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第一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22、第一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23、第一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24、第一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25均常开。
各故障模拟继电器通过接收上位机指令,故障模拟继电器可实现模拟继电器的粘连故障、DOP故障。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故障模拟指令信号、故障模拟电压信号以及继电器的供电通过故障控制端口13连接到各继电器及高压控制信号线,本申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继电器故障的模拟。
粘连故障:粘连故障常表现为:(1)继电器上电后触点不导通,以加热继电器K11出现此故障为例,控制通过故障控制端口13控制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断开实现故障的模拟。(2)继电器触点常闭,以加热继电器K11出现此故障为例,控制通过故障模拟控制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常闭实现故障的模拟。
DOP故障:SCB故障模拟注入系统通过连接到相应故障控制端口13的BMS信号线束,并输出电源电压到针脚、SCG故障模拟注入系统通过连接到相应故障控制端口13的BMS信号线束,并连接地到针脚、OL故障系统通过连接到相应高压控制端口12的BMS信号线束,并悬空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当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时:支路上继电器包括高压测试继电器(包括如图2所示的K11、K12、K13、K14、K15);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包括:高压控制端口12。
高压控制端口12的各个子端口与各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也就是说,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一子端口与第一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一子端口与加热继电器K11的控制端相连。
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二子端口与第二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二子端口与充电继电器K12的控制端相连。
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三子端口与第三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三子端口与主正继电器K13的控制端相连。
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四子端口与第四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四子端口与预充继电器K14的控制端相连。
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五子端口与第五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高压控制端口12的第五子端口与主负继电器K15的控制端相连。
也就是说,加热继电器K11、充电继电器K12、主正继电器K13、预充继电器K14、主负继电器K15均为高压测试继电器。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当测试响应系统包括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时,支路上继电器包括故障模拟继电器(包括如图3所示的K21、K22、K23、K24、K25、K31、K32、K33、K34、K35),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包括故障控制端口13。
故障控制端口13的各个子端口与各个支路对应。
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故障控制端口13的相应子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也就是说,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一子端口与第一支路上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一子端口与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的控制端和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的控制端相连。
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二子端口与第二支路上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二子端口与第二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32的控制端和第一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22的控制端相连。
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三子端口与第三支路上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三子端口与第二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33的控制端和第一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23的控制端相连。
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四子端口与第四支路上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四子端口与第二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34的控制端和第一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24的控制端相连。
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五子端口与第五支路上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具体的,故障控制端口13的第五子端口与第二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35的控制端和第一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25的控制端相连。
也就是说,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和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第二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32和第一充电故障模拟继电器K22、第二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33和第一主正故障模拟继电器K23、第二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34和第一预充故障模拟继电器K24、第二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35和第一主负故障模拟继电器K25均为故障模拟继电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模拟电源E1、第二模拟电源E2的电压模拟源选取的平台不同,本方法均具备普适性。对于选取高压模拟电源的平台本方法可适用于整车功率级别的故障模拟及测试;对于选取低压模拟电源的平台本方法适用于功能级的便捷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模拟电源E1和第二模拟电源E2分别模拟采样点电压,电池包处电压,实现预充电压的可控,使得更具备普适性;故障模拟继电器电路的设计,以及完成继电器故障的继电器动作的控制方法,实现BMS高压电继电器故障的全面模拟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在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2个。
当然,也不排除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其他数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当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和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时;支路上继电器包括高压测试继电器和故障模拟继电器;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包括:高压控制端口12;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包括故障控制端口13。
高压控制端口12的各个子端口与各支路上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故障控制端口13的各个子端口与各个支路对应;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故障控制端口13的相应子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2个时,在每个支路上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一个高压测试继电器与一个故障模拟继电器的并联支路和另一个故障模拟继电器。
具体的,以第一支路为例进行说明:高压测试继电器与第一个故障模拟继电器的并联连接,构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的一端作为该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该并联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二个故障模拟继电器的一端相连;该第二个故障模拟继电器的另一端作为该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采样点。
更为详细的,加热继电器K11与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的并联连接,构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的一端作为该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该并联支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的一端相连;该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的另一端作为该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采样点。
其他支路与上述第一支路同理,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和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分别作为电源控制端口14。
电源控制端口14连接供电及信号检测单元。
电压点输出端口11连接控制器采样线束。
在实际应用中,高压控制端口12连接控制器控制信号线束。
故障控制端口13连接故障控制单元。
供电及信号检测单元:完成设备电气拓扑中第一模拟电源E1、第二模拟电源E2的电压控制以及整个设备的供电。通过上位机可进行电压、故障信号的控制。
高压控制信号采集单元:连接到BMS的继电器控制针脚,采集BMS控制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电气回路拓扑系统。该高压控制信号采集单元可以是控制器控制信号线束所连接的单元。
故障控制单元:对电气拓扑中各继电器进行供电,对各个故障模拟继电器具有控制功能完成粘连故障的模拟,另有线束连接到故障控制单元,通过输出电源电压、地、悬空完成DOP故障模拟。
电气回路拓扑系统:根据高压控制信号采集电源采集的指令,模拟整车高压电气拓扑的继电器完成BMS上下高压指令。根据上位机设置的故障注入指令,故障控制单元对故障模拟继电器电气拓扑上继电器控制完成粘连故障的模拟。
信号输出单元:将电气拓扑中的各采样点模拟的电压引出,连接到BMS采集点线束上。
下面结合常规的BMS上下高压时序以及故障模拟两种使用工况对本装置进行说明:对设备供电,通过上位机对第一模拟电源E1、第二模拟电源E2的模拟电源进行电压设置,连接各控制线束及采样线束。保持故障模拟继电器常闭,故障模拟继电器1常开状态。
通过标定软件使BMS发出上下高压指令,信号通控制端口控制继电器动作,进行粘连检测,根据采样点电压进行判断,无故障后正常上下高压。第二模拟电源E2输出模拟电池包电压,主负闭合、预充闭合、第一模拟电源E1按设置的预充升压曲线模拟电压上升,采样点采集该电压,完成后闭合主正断开预充,采样点采集模拟电压持续在上高压状态,标定软件控制BMS下高压,断开主正、断开主负采样点悬空完成整个流程。本装置上下高压根据整车电气拓扑实现,采第一模拟电源E1的模拟预充的响应电压曲线,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以加热继电器K11为例,模拟粘连故障以及DOP故障:
模拟加热继电器K11上电后触点不导通,上位机通过故障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断开实现故障的模拟,BMS指令加热继电器K11闭合,加热继电器K11闭合,但由于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断开,采样点电压V1为悬空,BMS判定故障,实现故障模拟。
模拟加热继电器K11触点常闭,上位机通过故障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常闭实现故障的模拟,BMS指令加热继电器K11断开,加热继电器K11断开,但由于第二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31、第一加热故障模拟继电器K21常闭,采样点电压V1为电池包处电压V6,BMS判定故障,实现故障模拟。
DOP故障:SCB故障系统通过连接到相应高压控制端口12的BMS信号线束,并输出电源电压到针脚、SCG故障系统通过连接到相应高压控制端口12的BMS信号线束,并连接地到针脚、OL障故障系统通过连接到相应高压控制端口12的BMS信号线束,并悬空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BMS高压电测试在HIL以及实车、台架上展开,传统HIL需要多个高压源,且无法模拟高压测试继电器故障、实车、台架有人身安全,设备不安全不可控。使用本申请采取高压平台适用于布置在HIL上用于减少高压源的使用,节约成本。采取低压平台,适用于便携的桌面测试设备。同时,高压电测试的模拟,高压测试继电器故障模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和测试响应系统;
所述电气回路拓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正极支路和至少一个负极支路;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模拟电源(E1)的负极与第二模拟电源(E2)的负极和所述负极支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各个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点与电压点输出端口(11)的相应子端口相连;各个所述支路均设置有继电器;
各个所述支路上的相应继电器受控于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实现相应支路的模拟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支路和所述负极支路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和故障模拟注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接收上位机的高压信号,控制相应支路的高压测试继电器的通断,实现相应支路的高压模拟测试;
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接收上位机的故障信号,控制相应支路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通断,实现相应支路的故障模拟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时:所述支路上继电器包括高压测试继电器;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包括:高压控制端口(12);
所述高压控制端口(12)的各个子端口与各支路上所述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时,所述支路上继电器包括故障模拟继电器,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包括故障控制端口(13);
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各个子端口与各个支路对应;
同一支路上的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相应子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支路上的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响应系统包括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和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时;所述支路上继电器包括高压测试继电器和故障模拟继电器;所述高压继电器响应系统包括:高压控制端口(12);所述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包括故障控制端口(13);
所述高压控制端口(12)的各个子端口与各支路上所述高压测试继电器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各个子端口与各个支路对应;同一支路上的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的相应子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支路上的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数量为2个时,在每个所述支路上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一个所述高压测试继电器与一个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的并联支路和另一个所述故障模拟继电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电源(E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模拟电源(E2)的正极分别作为电源控制端口(14);
所述电源控制端口(14)连接供电及信号检测单元;
所述电压点输出端口(11)连接控制器采样线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控制端口(12)连接控制器控制信号线束;
所述故障控制端口(13)连接故障控制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99544.XU CN218383217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99544.XU CN218383217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83217U true CN218383217U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5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99544.XU Active CN218383217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83217U (zh) |
-
2022
- 2022-09-21 CN CN202222499544.XU patent/CN2183832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7091B (zh) | 具有故障仿真的电池模拟设备及方法 | |
CN110134115B (zh) |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 |
CN104297631B (zh) | 用于环网柜配电终端的故障诊断设备及其诊断维修方法 | |
CN109655739B (zh) | 电池包连接盒的模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566849B (zh) | 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器的功能参数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
CN108594792B (zh) | 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和测试设备 | |
CN207263852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 |
CN209570690U (zh) | 一种测试系统 | |
CN207938239U (zh) | 一种bms电池管理系统实训台 | |
CN109884431A (zh) | 一种积木式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施检测装置 | |
CN113490355A (zh) | 一种电池包下线综合测试的电气控制盒 | |
CN206489447U (zh) |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 |
CN206609930U (zh) | 充电桩回馈老化检测装置 | |
CN209590218U (zh) | 电池包连接盒的模拟装置 | |
CN208872824U (zh) | 充电桩模拟器 | |
CN218383217U (zh) | 一种电池包测试系统 | |
CN212540657U (zh) | 电池自动检测充电装置及系统 | |
CN218412664U (zh) | 直流充电桩测试装置及系统 | |
CN216562193U (zh) | 基于模拟电池的电池系统教学平台 | |
CN111627286A (zh) | 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pack装调教学平台及其教学方法 | |
CN113570953A (zh) | 基于模拟电池的电池系统教学平台及实现方法 | |
CN109686201A (zh) | 一种实训教学用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 |
CN111025175B (zh) | 一种高轨通信卫星一次电源子系统自动化联试方法 | |
CN117007833A (zh) | 一种电池模拟平台 | |
CN107478927B (zh) | 一种基于模块化模拟电池单体的电池管理系统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