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1171U -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1171U
CN218381171U CN202222800136.3U CN202222800136U CN218381171U CN 218381171 U CN218381171 U CN 218381171U CN 202222800136 U CN202222800136 U CN 202222800136U CN 218381171 U CN218381171 U CN 218381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level
moun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01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柳
史小龙
李永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Aerial Survey Application Center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6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Aerial Survey Application Center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Aerial Survey Application Center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filed Critical 6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Aerial Survey Application Center Of Hebe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2228001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1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1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1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属于地下水位观测技术领域,由主框架、安装架、水位传感器、升降机构以及折叠轮机构构成,主框架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区;安装架固定连接于中心区的上端;水位传感器设置于中心区的下侧,其用于勘测地下水位;升降机构设置于主框架上,其用于控制水位传感器的升降;折叠轮机构设置有多组,其设置于主框架的表面,其用于本装置的移动;在三个编织绳的带动下,水位传感器能够稳定地在勘测孔内下降,稳定性高,可以减少水位传感器与勘测孔发生碰撞,不使用时将水位传感器收回原位,并将下支撑板向中心区的方向转动,使得下支撑板折叠在主框架的底部,有效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位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是地质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地下水是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项目,地下水的含有成分、成分含量、水位、温度等都具有含义。
现有技术中关于地下水检测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CN202122298856.X的中国专利,一种水文地质勘探用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包括底板、电脑控制终端、收卷辊和电机。该水文地质勘探用地下水位观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底板通过推手和脚轮的配合移动到进行地下水位观测的钻孔位置,然后通过扣槽拉动移动板,然后通过铰链翻转电脑控制端,然后通过第一开关控制那个会无线模块和沉入式液位传感器工作,然后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电脑控制端和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收卷辊转动,从而将吊绳放出,此时壳体延挡线板和穿孔掉落进预先钻孔内,最终壳体带动沉入式液位传感器掉落到水底,此时沉入式液位传感器进行水位观测,同时将观测信号通过无线模块输送到电脑控制端方便观测人员观测和记录。
现有的地下水位观测方式通常采用钻孔插杆的方式进行测量,在地上打上勘测孔,然后将观测浮球或者水位传感器放入勘测孔内,顺着勘测孔下降与地下水接触,达到观测地下水位的目的,上述勘测方式只适用于加固后的勘测孔内,勘测孔内部安装有保护管,观测浮球或者水位传感器在管道的保护下能够垂直下降,但是在缺水地区,一般需要随着地理位置的变换打勘测孔,尤其是山区,不能及时的安装保护管,且保护管安装后难以回收,普通的地下水勘测设备不方便在山区使用,在进入勘测孔内部容易晃动,设备体积大,不方便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方便在山区使用,在进入勘测孔内部容易晃动,设备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由主框架、安装架、水位传感器、升降机构以及折叠轮机构构成,所述主框架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区;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中心区的上端;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中心区的下侧,其用于勘测地下水位;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主框架上,其用于控制水位传感器的升降;所述折叠轮机构设置有多组,其设置于主框架的表面,其用于本装置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由安装盘、绳索组件、自锁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构成,所述安装盘设置于主框架的下侧,所述水位传感器固定连接于主框架的下端;所述绳索组件,其设置有三组,其均转动设置于主框架的上侧,其均与安装盘连接以用于拉动安装盘升降;所述自锁组件,其设置于安装架的上侧,其用于驱动安装盘升降并具备自锁功能;所述传动组件,其设置于安装架的下侧,其与自锁组件和三组绳索组件连接以联动三组绳索组件同步使用,实现安装盘能够稳定升降;三组所述绳索组件均包括第一轴座、第二轴座、导杆轴、绞盘和编织绳,所述第一轴座固定连接于主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二轴座固定连接于中心区的上端,所述导杆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之间,所述绞盘固定连接于导杆轴的圆周表面,所述编织绳的一端缠绕于绞盘内,所述编织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盘的上端;所述自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蜗轮、保护壳、第二安装轴、蜗杆和把手,所述第一安装轴转动连接于安装架向上下两侧延伸,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轴的上端,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上端,所述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轴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并向两侧延伸,所述蜗杆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轴的一端,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轴的另一端,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轮和蜗杆均位于保护壳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皇冠齿轮和三个从动皇冠齿轮,所述主动皇冠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轴的下端,每个所述从动皇冠齿轮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导杆轴的一端,三个所述从动皇冠齿轮均与主动皇冠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多组所述折叠轮机构均由斜接板、下支撑板、挡板以及滚轮组件构成,所述斜接板固定连接于主框架的圆周表面,所述斜接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斜接板的下侧,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于轴孔内;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的远离安装盘的一侧,其位于下支撑板与斜接板的连接处;所述滚轮组件位于下支撑板的下侧,其用于支撑下支撑板能够移动;多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包括弧形壳,所述弧形壳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的下端,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弧形壳内;优选的,多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匀分布于主框架的边缘处,每个所述下支撑板均能够向中心区的方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圈,所述保护杆圈的表面光滑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短杆,每个所述短杆靠近中心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环,每个所述编织绳贯穿其中一个引导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使用时在地面上先打好勘测孔,将主框架移动至勘测孔的上侧,水位传感器位于勘测孔的正上方,然后摇动把手带动第二安装轴转动,第二安装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然后通过主动皇冠齿轮带动三个从动皇冠齿轮同步转动,使得三个绞盘同步转动,三个编织绳随着绞盘转动同步向下移动,水位传感器随着安装盘在勘测孔内下降,在三个编织绳的带动下,水位传感器能够稳定地在勘测孔内下降,稳定性高,可以减少水位传感器与勘测孔发生碰撞,不使用时将水位传感器收回原位,并将下支撑板向中心区的方向转动,使得下支撑板折叠在主框架的底部,有效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
2、本方案中,保护杆圈围在主框架的上侧,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表面光滑,方便扶持,保持稳定移动,编织绳移动时会穿过引导环,在引导环的限位作用下,能够加强三个编织绳对安装盘的定位效果,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轮机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盘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从动皇冠齿轮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主框架;2、中心区;3、安装架;4、第一轴座;5、第二轴座;6、绞盘;7、编织绳;8、安装盘;9、水位传感器;10、从动皇冠齿轮;11、第一安装轴;12、主动皇冠齿轮;13、蜗轮;14、保护壳;15、安装孔;16、第二安装轴;17、蜗杆;18、把手;19、短杆;20、引导环;21、斜接板;22、下支撑板;23、安装轴;24、弧形壳;25、滚轮;26、挡板;27、轴孔;28、导杆轴;29、保护杆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由主框架1、安装架3、水位传感器9、升降机构以及折叠轮机构构成,具体的,主框架1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区2;安装架3固定连接于中心区2的上端;水位传感器9设置于中心区2的下侧,其用于勘测地下水位;升降机构设置于主框架1上,其用于控制水位传感器9的升降;折叠轮机构设置有多组,其设置于主框架1的表面,其用于本装置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安装盘8位于中心区2的下侧,即主框架1中心处的下侧,主框架1、中心区2之间镂空结构,可以减小整体重量,使用时在地面上先打好勘测孔,将主框架1移动至勘测孔的上侧,水位传感器9位于勘测孔的正上方,然后摇动把手18带动第二安装轴16转动,第二安装轴16带动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蜗轮13转动,然后通过主动皇冠齿轮12带动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同步转动,使得三个绞盘6同步转动,三个编织绳7随着绞盘6转动同步向下移动,水位传感器9随着安装盘8在勘测孔内下降,在三个编织绳7的带动下,水位传感器9能够稳定地在勘测孔内下降,稳定性高,可以减少水位传感器9与勘测孔发生碰撞,不使用时将水位传感器9收回原位,并将下支撑板22向中心区2的方向转动,使得下支撑板22折叠在主框架1的底部,有效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
升降机构由安装盘8、绳索组件、自锁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构成,安装盘8设置于主框架1的下侧,水位传感器9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的下端;绳索组件,其设置有三组,其均转动设置于主框架1的上侧,其均与安装盘8连接以用于拉动安装盘8升降;自锁组件,其设置于安装架3的上侧,其用于驱动安装盘8升降并具备自锁功能;传动组件,其设置于安装架3的下侧,其与自锁组件和三组绳索组件连接以联动三组绳索组件同步使用,实现安装盘8能够稳定升降;具体的,三组绳索组件均包括第一轴座4、第二轴座5、导杆轴28、绞盘6和编织绳7,第一轴座4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的上端,第二轴座5固定连接于中心区2的上端,导杆轴28转动连接于第一轴座4和第二轴座5之间,绞盘6固定连接于导杆轴28的圆周表面,编织绳7的一端缠绕于绞盘6内,编织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盘8的上端;自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11、蜗轮13、保护壳14、第二安装轴16、蜗杆17和把手18,第一安装轴11转动连接于安装架3向上下两侧延伸,蜗轮13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轴11的上端,保护壳14固定连接于安装架3的上端,保护壳1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5,第二安装轴16转动连接于安装孔15并向两侧延伸,蜗杆17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轴16的一端,把手18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轴16的另一端,蜗轮13与蜗杆17相啮合,蜗轮13和蜗杆17均位于保护壳14内;传动组件包括主动皇冠齿轮12和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主动皇冠齿轮12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轴11的下端,每个从动皇冠齿轮10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导杆轴28的一端,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均与主动皇冠齿轮12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三个绞盘6均匀分布在中心区2的周围,第一轴座4和第二轴座5用于支撑导杆轴28转动,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和主动皇冠齿轮12均位于安装架3的下侧,把手18位于保护壳14的外侧,使用摇动把手18带动第二安装轴16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第二安装轴16带动蜗轮13转动,蜗轮13带动第一安装轴11转动,第一安装轴11带动主动皇冠齿轮12转动,主动皇冠齿轮12带动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三个导杆轴28同步转动,三个绞盘6随着导杆轴28同步转动,使得三个编织绳7能够同步拉升和下降安装盘8,安装盘8在三个编织绳7的牵引下,能够稳定的升降,利用蜗轮13与蜗杆17的自锁性质,把手18停止时,编织绳7停止下降,自动定位高度,无需手动停止,方便使用。
多组折叠轮机构均由斜接板21、下支撑板22、挡板26以及滚轮组件构成,斜接板21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的圆周表面,斜接板21上设置有轴孔27;下支撑板22位于斜接板21的下侧,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23,安装轴23转动连接于轴孔27内;挡板26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22的远离安装盘8的一侧,其位于下支撑板22与斜接板21的连接处;滚轮组件位于下支撑板22的下侧,其用于支撑下支撑板22能够移动;多组滚轮组件均包括弧形壳24,弧形壳24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22的下端,滚轮25转动连接于弧形壳24内;优选的,多组滚轮组件均匀分布于主框架1的边缘处,每个下支撑板22均能够向中心区2的方向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轴孔27用于限制安装轴23转动,挡板26位于下支撑板22远离中心区2的一侧,在下支撑板22向远离中心区2的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时,在挡板26的阻挡下无法转动,且下支撑板22与主框架1之间存在一定倾角,可以支撑主框架1的移动,不使用时向中心区2的方向转动下支撑板22,使得下支撑板22折叠在主框架1的下侧,缩小了整体装置的体积,方便携带。
优选的,主框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圈29,保护杆圈29的表面光滑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保护杆圈29围在主框架1的上侧,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表面光滑,方便扶持,保持稳定移动。
具体的,主框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短杆19,每个短杆19靠近中心区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环20,每个编织绳7贯穿其中一个引导环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编织绳7移动时会穿过引导环20,在引导环20的限位作用下,能够加强三个编织绳7对安装盘8的定位效果,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为:使用时在地面上先打好勘测孔,将主框架1移动至勘测孔的上侧,水位传感器9位于勘测孔的正上方,然后摇动把手18带动第二安装轴16转动,第二安装轴16带动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蜗轮13转动,然后通过主动皇冠齿轮12带动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同步转动,使得三个绞盘6同步转动,三个编织绳7随着绞盘6转动同步向下移动,水位传感器9随着安装盘8在勘测孔内下降,在三个编织绳7的带动下,水位传感器9能够稳定地在勘测孔内下降,稳定性高,可以减少水位传感器9与勘测孔发生碰撞,不使用时将水位传感器9收回原位,并将下支撑板22向中心区2的方向转动,使得下支撑板22折叠在主框架1的底部,有效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1),其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区(2);
安装架(3),其固定连接于中心区(2)的上端;
水位传感器(9),其设置于中心区(2)的下侧,其用于勘测地下水位;
升降机构,其设置于主框架(1)上,其用于控制水位传感器(9)的升降;
以及折叠轮机构,其设置有多组,其设置于主框架(1)的表面,其用于本装置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安装盘(8),其设置于主框架(1)的下侧,所述水位传感器(9)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的下端;
绳索组件,其设置有三组,其均转动设置于主框架(1)的上侧,其均与安装盘(8)连接以用于拉动安装盘(8)升降;
自锁组件,其设置于安装架(3)的上侧,其用于驱动安装盘(8)升降并具备自锁功能;
以及传动组件,其设置于安装架(3)的下侧,其与自锁组件和三组绳索组件连接以联动三组绳索组件同步使用,实现安装盘(8)能够稳定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绳索组件均包括第一轴座(4)、第二轴座(5)、导杆轴(28)、绞盘(6)和编织绳(7),所述第一轴座(4)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的上端,所述第二轴座(5)固定连接于中心区(2)的上端,所述导杆轴(28)转动连接于第一轴座(4)和第二轴座(5)之间,所述绞盘(6)固定连接于导杆轴(28)的圆周表面,所述编织绳(7)的一端缠绕于绞盘(6)内,所述编织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盘(8)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11)、蜗轮(13)、保护壳(14)、第二安装轴(16)、蜗杆(17)和把手(18),所述第一安装轴(11)转动连接于安装架(3)向上下两侧延伸,所述蜗轮(13)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轴(11)的上端,所述保护壳(14)固定连接于安装架(3)的上端,所述保护壳(1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5),所述第二安装轴(16)转动连接于安装孔(15)并向两侧延伸,所述蜗杆(17)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轴(16)的一端,所述把手(18)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轴(16)的另一端,所述蜗轮(13)与蜗杆(17)相啮合,所述蜗轮(13)和蜗杆(17)均位于保护壳(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皇冠齿轮(12)和三个从动皇冠齿轮(10),所述主动皇冠齿轮(12)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轴(11)的下端,每个所述从动皇冠齿轮(10)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导杆轴(28)的一端,三个所述从动皇冠齿轮(10)均与主动皇冠齿轮(12)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折叠轮机构均包括:
斜接板(21),其固定连接于主框架(1)的圆周表面,所述斜接板(21)上设置有轴孔(27);
下支撑板(22),其位于斜接板(21)的下侧,其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23),所述安装轴(23)转动连接于轴孔(27)内;
挡板(26),其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22)的远离安装盘(8)的一侧,其位于下支撑板(22)与斜接板(21)的连接处;
滚轮组件,其位于下支撑板(22)的下侧,其用于支撑下支撑板(22)能够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包括弧形壳(24),所述弧形壳(24)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板(22)的下端,所述滚轮(25)转动连接于弧形壳(2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滚轮组件均匀分布于主框架(1)的边缘处,每个所述下支撑板(22)均能够向中心区(2)的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圈(29),所述保护杆圈(29)的表面光滑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短杆(19),每个所述短杆(19)靠近中心区(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环(20),每个所述编织绳(7)贯穿其中一个引导环(20)。
CN202222800136.3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Active CN218381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0136.3U CN218381171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0136.3U CN218381171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1171U true CN21838117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2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0136.3U Active CN218381171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1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0643B2 (ja) ボーリング方法及びボーリング装置
CN115042964A (zh) 用于土地勘测的土壤采样无人机
CN218381171U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装置
CN110779761A (zh) 一种湖泊淤泥采样装置
CN211289338U (zh) 一种石油开采平台监控设备升降装置
US3442492A (en) Fluid current motor
CN215946673U (zh) 一种海上钻探用钻井平台维护装置
CN206174868U (zh) 立轴式钻机
CN115090583A (zh) 一种露天矿山用炮孔清理装置
CN212543336U (zh) 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计算机电缆保护装置
CN212447685U (zh) 一种施工爆破用地形勘探装置
CN114487333A (zh) 一种环保型水生态监测装置
CN111877294A (zh) 一种低耗能的水面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及方法
CN209689978U (zh) 一种水文工程地质用地下水采集装置
CN113323585A (zh) 一种具有防钻孔塌陷功能的岩土钻掘设备
CN217208942U (zh)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装置
CN117515362B (zh) 一种山体垂直洞探测装置
CN217717293U (zh) 一种纺织用面料张力检测装置
CN219319537U (zh) 一种深基坑水位监测预警装置
CN217586379U (zh) 一种新型地质工程取样器
CN219957553U (zh) 一种水面漂浮检测装置
CN218322434U (zh) 一种挖矿机用警示装置
CN117657366B (zh) 一种海洋工程测绘用的水域测绘装置及测绘方法
CN219241892U (zh)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孔内摄像仪
CN218263503U (zh) 一种桥墩混凝土养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