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0623U -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0623U
CN218380623U CN202222326019.8U CN202222326019U CN218380623U CN 218380623 U CN218380623 U CN 218380623U CN 202222326019 U CN202222326019 U CN 202222326019U CN 218380623 U CN218380623 U CN 218380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eat exchange
pipeline
cooling system
circui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0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腾波
唐金龙
朱靖炎
府晓宏
徐常德
丁炎
曹振威
孙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0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0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0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0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冷却系统包括安装本体以及冷却管路,安装本体适于连接短路环,安装本体包括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设置;冷却管路具有适于流通冷却介质的管路,冷却管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通口、换热管以及第二连通口,换热管嵌设于通道中,换热管具有部分延伸出通道且适于抵接短路环的管路。此结构的冷却系统,冷却管路连接在安装本体上,通过冷却管路流通的冷却介质与短路环进行热交换,冷却介质随安装本体上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在路径进行流通,使短路环产生的热量随冷却介质排出,以加快热传递分布,提高对短路环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试验装置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中,动圈作为活动部件通过中心气囊组件悬浮在磁场中,线圈工作时,为了降低以电感为主的阻抗,在线圈内侧的中心磁极外表面和线圈外侧的磁缸体内表面安置短路环。短路环多采用高导电性的金属铜,因此,当动圈中通入交流电时,短路环将产生巨大的感应电流,从而产生高温。由于短路环与动圈间距极小,当短路环温度过高,会直接烧坏线圈。降低短路环的温度,可实现工作气隙中环境温度的下降,可提高动圈散热效率。
现有技术中,对于短路环的排热方式,主要是短路环上安装单圈铜管通水进行热传递,这种方法可保证短路环温度不会过高以至于线圈损坏。但当随着电动振动试验系统中振动台推力的增加,短路环温度逐渐上升,且短路环容易产生积热,影响振动试验的精确性,其存在热传递分布不及时、散热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短路环容易产生积热,影响振动试验的精确性,存在热传递分布不及时、散热效率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
安装本体,适于连接短路环,包括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成型在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设置;
以及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具有适于流通冷却介质的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通口、换热管以及第二连通口,所述换热管嵌设于所述通道中,所述换热管具有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通道且适于抵接短路环的管路。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通道抵接设置,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通道抵接设置,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流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设置。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设置;
所述安装本体还包括成型在其上的收容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收容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第三管路。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收容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邻接且连通设置。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通道彼此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道间隔平行设置。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管为空心金属热交换管。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通道为半封闭槽,所述半封闭槽与所述换热管固定连接,所述半封闭槽的内壁面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面抵接相适配。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安装本体为柱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柱体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柱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换热管沿所述通道的路径盘绕设置在所述安装本体上。
可选地,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本体沿其轴线方向的同侧端面上。
一种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冷却系统、动圈以及短路环,所述短路环与所述冷却系统固定连接,所述短路环设置在所述动圈与所述冷却系统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系统,包括安装本体以及冷却管路,安装本体适于连接短路环,安装本体包括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成型在安装本体的外壁面上,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设置;冷却管路具有适于流通冷却介质的管路,冷却管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通口、换热管以及第二连通口,换热管嵌设于通道中,换热管具有部分延伸出通道且适于抵接短路环的管路。
此结构的冷却系统,冷却管路连接在安装本体上,将产生热量的短路环抵接在冷却管路上,将换热管嵌设安装在连通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内,从而通过冷却管路流通的冷却介质与短路环进行热交换,冷却介质随安装本体上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路径进行流通,使短路环产生的热量随冷却介质排出,以加快热传递分布,提高对短路环的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系统,换热管包括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第一通道抵接设置,第二管路与第二通道抵接设置,第二管路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流体连接,两个第二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设置;换热管还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设置;安装本体还包括成型在其上的收容通道,第一通道设置有至少两个,收容通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通道之间,收容通道用于容纳安装第三管路。
此结构的冷却系统,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收容通道构成对换热管的安装空间,使第一管路抵接安装于第一通道,第二管路抵接安装于第二通道,第三管路,抵接安装于收容通道,从而使换热管沿通道的路径可盘绕设置在安装本体上,使得换热管在短路环与安装本体之间具有充分的换热面积,一方面,换热管延伸出通道外抵接接触于短路环的换热,可有效降低短路环的温度;另一方面,换热管与安装本体的接触,可有利于降低安装本体的温度,从而加强短路环与中心磁极工作的稳定能力;换热管与通道配安装便捷,有利于降低安装人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冷却系统、动圈以及短路环,所述短路环与所述冷却系统固定连接,所述短路环设置在所述动圈与所述冷却系统之间。
此结构的振动试验装置,通过冷却系统的换热作用排出短路环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热效率高,可避免短路环的过热影响到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有利于促进振动试验装置的试验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安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中安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冷却系统中安装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本体;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收容通道;
2-冷却管路;21-第一连通口;22-换热管;221-第一管路;222-第二管路;223-第三管路;23-第二连通口;
3-短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冷却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适用于对振动试验装置中短路环3的冷却环境,如图1至图3所示,冷却系统包括安装本体1以及冷却管路2,安装本体1适于连接短路环3。
如图3所示,安装本体1包括第一通道11以及第二通道12,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成型在安装本体1的外壁面上,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相连通设置。安装本体1在实施例中为中心磁极,通道成型在中心磁极的外端面上。
如图2所示,冷却管路2具有适于流通冷却介质的管路,冷却管路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通口21、换热管22以及第二连通口23,换热管22嵌设于通道中,换热管22具有部分延伸出通道且适于抵接短路环3的管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冷却管路2连接在安装本体1上,将产生热量的短路环3抵接在冷却管路2上,将换热管22嵌设安装在连通的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内,从而通过冷却管路2流通的冷却介质与短路环进行热交换,冷却介质随安装本体1上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的路径进行流通,使短路环产生的热量随冷却介质排出,以加快热传递分布,提高对短路环3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如图2所示,换热管22包括第一管路221与第二管路222;第一管路221与第一通道11抵接设置,第二管路222与第二通道12抵接设置,第二管路2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管路22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通口21、第二连通口23流体连接,两个第二管路22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路221连通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换热管22还包括第三管路223,第三管路223与第一管路221连通设置;安装本体1还包括成型在其上的收容通道13,第一通道11设置有至少两个,收容通道13设置在相邻的第一通道11之间,收容通道13用于容纳安装第三管路22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以及收容通道13构成对换热管22的安装空间,使第一管路221抵接安装于第一通道11,第二管路222抵接安装于第二通道12,第三管路223,抵接安装于收容通道13,从而使换热管22沿通道的路径可盘绕设置在安装本体1上,换热管22在短路环3与安装本体1之间可具有充分的换热面积,一方面,换热管22延伸出通道外抵接接触于短路环3的换热,可有效降低短路环3的温度;另一方面,换热管22与安装本体1的接触,可有利于降低安装本体1的温度,从而加强短路环3与中心磁极工作的稳定能力。同时换热管22与通道之间装配安装便捷,有利于降低安装人工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第一连通口21可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第二连通口23可作为冷却介质的出口;相应地,第一连通口21可作为冷却介质的出口,第二连通口23可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冷却介质的流通方向为双向设置,流通方向具体根据换热管22的绕制位置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收容通道13与第二通道12邻接且连通设置,有利于降低在安装本体1上成型通道的难度,促进换热管22在通道上的安装便捷。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连通口与外设的驱动件以及开关件相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作用冷却介质进入换热管22内并形成流通,实现冷却介质吸收短路环3产生的热量并排出,开关件用于控制开启与封闭冷却介质进入换热管22内的流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通道11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通道11彼此间隔平行设置,第二通道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通道12间隔平行设置。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相垂直设置,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连接的折点处、第一通道11与收容通道13的折点处可采用弧面过渡,可促进换热管22的嵌设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22为空心金属热交换管,空心金属热交换管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铜管、低合金钢管、铜镍合金管、铝合金管以及钛管。换热管22可为柔性金属管,以使换热管22在安装连接在通道内后,换热管22的外壁面与通道的内壁面相紧密抵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通道为半封闭槽,半封闭槽与换热管22固定连接,半封闭槽的内壁面与换热管22的外壁面抵接相适配。半封闭槽的截面为弧形槽、矩形槽或圆角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本体1为柱体;第一通道11沿柱体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第二通道12沿柱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换热管22沿通道的路径盘绕设置在安装本体1上。其中,第一连通口21与第二连通口23设置在安装本体1沿其轴线方向的同侧端面上,在冷却介质流经换热管22盘绕的路径后,冷却介质同短路环3抵接于换热管22的端面以及整个中心磁极外端面进行热交换,从而促使短路环3与中心磁极的温度传递分布均匀。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其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换热管22盘绕嵌设在通道内,并将换热管22与安装本体1焊接,使换热管22的外壁面与通道内壁面相贴合抵接,其后,将任一连通口与外设冷却介质连通,另一连通口与外设的管道连接;在短路环3工作产生热量之前,换热管22内可流通冷却介质;当短路环3工作产生热量时,随冷却介质的流通路径,冷却介质与短路环3抵接于换热管22的端面换热,冷却介质与中心磁极的外端面进行换热。至此,完成冷却系统的使用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试验装置,如图1与图2所所示,包括冷却系统、动圈(图中未示出)以及短路环3,短路环3与冷却系统固定连接,短路环设置在动圈与冷却系统之间。其采用冷却系统进行换热作用,以排出短路环3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冷却系统的散热效率高,可避免短路环3的过热影响到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有利于促进振动试验装置的试验过程。动圈安装在短路环3远离安装本体1的一侧;动圈与短路环3间隔设置,动圈与短路环3之间存在导热气隙,在短路环温度降低后,动圈产生的部分热量通过可热传递转移至短路环,再通过冷却系统吸收并排出动圈产生的部分热量,其可降低动圈的温度,保证装置的工作温度在设计范围内,有利于提升装置的工作能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本体(1),适于连接短路环(3),包括第一通道(11)以及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二通道(12)成型在所述安装本体(1)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二通道(12)相连通设置;
以及冷却管路(2),所述冷却管路(2)具有适于流通冷却介质的管路,所述冷却管路(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通口(21)、换热管(22)以及第二连通口(23),所述换热管(22)嵌设于所述通道中,所述换热管(22)具有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通道且适于抵接短路环(3)的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22)包括第一管路(221)与第二管路(222);
所述第一管路(221)与所述第一通道(11)抵接设置,所述第二管路(222)与所述第二通道(12)抵接设置,所述第二管路(22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管路(2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口(21)、所述第二连通口(23)流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管路(22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21)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还包括第三管路(223),所述第三管路(223)与所述第一管路(221)连通设置;
所述安装本体(1)还包括成型在其上的收容通道(13),所述第一通道(11)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13)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道(11)之间,所述收容通道(13)用于容纳所述第三管路(2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通道(13)与所述第二通道(12)邻接且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通道(11)彼此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通道(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道(12)间隔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为空心金属热交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半封闭槽,所述半封闭槽与所述换热管(22)固定连接,所述半封闭槽的内壁面与所述换热管(22)的外壁面抵接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本体(1)为柱体;
所述第一通道(11)沿所述柱体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
所述第二通道(12)沿所述柱体的轴线方向设置;
所述换热管(22)沿所述通道的路径盘绕设置在所述安装本体(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21)与所述第二连通口(23)设置在所述安装本体(1)沿其轴线方向的同侧端面上。
10.一种振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系统,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
动圈;
以及短路环(3),所述短路环(3)与所述冷却系统固定连接,所述短路环(3)设置在所述动圈与所述冷却系统之间。
CN202222326019.8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Active CN218380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019.8U CN218380623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019.8U CN218380623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0623U true CN218380623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7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019.8U Active CN218380623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0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4077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ol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218380623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振动试验装置
CN110365185B (zh) 动子拼块组件、直线电机动子、直线电机、机床及直线电机动子的生产方法
CN210296072U (zh) 一种起重电磁铁的水冷装置
CN217508447U (zh)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CN21485067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CN211720395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液冷结构
CN211653114U (zh) 一种梯度线圈及磁共振设备
CN110417188B (zh) 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6699699U (zh) 一种油冷电机的三相线冷却回路结构
CN214069785U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变频器
CN218769000U (zh) 一种水冷式磁选机
CN217589094U (zh) 一种蛇形管组件、液冷模组及电池模组
CN218384734U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的集成变压器
CN211507333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碳纤维生产线供电的水冷干式变压器
CN209708785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温度控制装置
CN106849510B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机定子的系统
CN217904113U (zh) 一种滚筒永磁电机内部液体冷却结构
CN210519358U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7142671U (zh) 一种逆变焊接电源散热保护装置
CN215496235U (zh) 一种励磁线圈的结构
CN210180231U (zh) 强扰动式热交换机
CN218586787U (zh) 连接器组件、冷却系统和用电装置
CN21546876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阻焊电极
CN217427896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冷却水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