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8447U -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8447U
CN217508447U CN202220850295.1U CN202220850295U CN217508447U CN 217508447 U CN217508447 U CN 217508447U CN 202220850295 U CN202220850295 U CN 202220850295U CN 217508447 U CN217508447 U CN 21750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ase
flow passage
heat
cool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02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伟
谭铭志
王凡
郑军
郑立章
邹德明
段世英
段昌新
郑绍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02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8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8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其中,散热装置用于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包括多个铁芯,散热装置包括基座、两连接件以及多个散热组件,基座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设有连通第一流道的冷却介质进口与连通第二流道的冷却介质出口,两连接件沿第二方向上排布设置于基座上,且其内部分别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散热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铁芯之间,并在第一方向上呈间隔排布,每一散热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分支流道,分支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连接件连接,以使分支流道通过两连接件的内部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如此可实现冷却介质在流经多个分支流道时,能够带走多个铁芯的热量,保证了散热装置对于多个铁芯整体的散热效果均匀。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自动化直线运动行业中,直线电机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带有铁芯的直线电机内功率和推力密度越来越大,导致动子发热越来越严重,因此直线电机需要设置有散热装置对动子内的铁芯进行散热。
而目前直线电机的散热装置,是通过将散热装置内的S型散热管沿着多个铁芯缠绕排布上,以对多个铁芯进行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会使得散热管内的冷却介质在吸收完位回路在前的铁芯热量后,再流至回路在后的铁芯吸收热量,导致在前冷却的铁芯散热效果较好,在后冷却的铁芯散热效果较差,最终影响整体的散热效果不均匀,进而影响直线电机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旨在通过使外界的冷却介质流进第一流道后,流经多个散热组件的分支流道并带走多个铁芯的热量,再通过第二流道后流向外界,解决了现有的散热装置对于直线电机的铁芯的散热效果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装置,用于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多个铁芯,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基座、两连接件以及多个散热组件,定义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基座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冷却介质进口与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冷却介质出口,两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其内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铁芯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间隔排布,每一所述散热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分支流道通过两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可选地,定义所述基座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沿所述第三方向上排布设置,所述散热管的内部形成所述分支流道。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散热组件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连通所述连接件的内部,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一所述连接件的插槽,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另一所述连接件的插槽。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堵塞件,所述基座还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与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一所述堵塞件堵塞所述第一出口,另一所述堵塞件堵塞所述第二出口。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固定件,一所述固定件夹设于所述基座与一所述连接件之间,一所述固定件的内部连通一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流道,另一所述固定件的内部连通另一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流道。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管道接头,一所述管道接头设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处,并内部连通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另一所述管道接头设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处,并内部连通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多个所述铁芯和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多个所述铁芯沿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一个所述散热组件对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铁芯之间。
可选地,定义所述基座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铁芯上设有绕组,所述绕组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散热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铁芯之间的连接为拼接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组件,且一个散热组件设置在两个铁芯之间,如此,可实现冷却介质在流经多个分支流道的时候,能够带走多个铁芯的热量,从而保证了散热装置对于多个铁芯整体的散热效果均匀,进而提高了散热装置对于直线电机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线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散热装置 50 散热组件
10 基座 51 散热管
10a 冷却介质进口 70 固定件
10b 冷却介质出口 80 堵塞件
10c 第一出口 90 管道接头
10d 第二出口 300 直线电机
30 连接件 310 铁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2所示,该散热装置100,用于直线电机300,直线电机300包括多个铁芯310,散热装置100包括基座10、两连接件30以及多个散热组件50,定义基座1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基座1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基座1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设有连通于第一流道的冷却介质进口与连通于第二流道的冷却介质出口,两连接件30 沿第二方向上排布设置于基座10上,且其内部分别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散热组件10设置在相邻两个铁芯310之间,并在第一方向上呈间隔排布,每一散热组件10的内部形成有分支流道,分支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连接件30 连接,以使分支流道通过两连接件30的内部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分支流道通过两连接件30的内部均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00包括基座10、两连接件30以及多个散热组件 50,可以理解的是,基座10可以为基板或者基块,该基座10可以大致为长条状结构,以便于车间进行加工生产,且外观上亦更加规则美观,同样地,连接件30可以为连接块或者连接板,连接件30于基座10上的投影可以为长方形,以使得该连接件30的形状相对较为规则而有利于提高连接件30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连接件30在基座10上的投影也可以为正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等;基座10用于固定两连接件30,以使多个散热组件50能够通过两连接件30与基座10进行连接,同时外界的冷却介质通过基座10上的冷却介质进口10a流进第一流道,能够通过一连接件30的内部流进多个并联设置的分支流道,在流经分支流道时,能够带走铁芯310所发出的热量,继而再从另一连接板的内部流进第二流道,最后从冷却介质出口10b 流出,在此说明,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可以为气冷、水冷或者油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任意一种冷却方式都可以运用在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100。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每一散热组件50的内部形成有分支流道,并用于设置在相邻两个铁芯310之间,从而使得第一流道的冷却介质能够通过多个分支流道流向第二流道,相比较现有的技术方案通过S型散热组件50依次排布设置在多个铁芯310上,本申请对于多个铁芯310的散热效果均匀一致,从而提高散热装置100对于直线电机300的散热效率;此外,由于现有通过散热组件50串联缠设在多个铁芯310上,会导致加工不方便,同时通用性较差,即,是需要根据铁芯310的数量适配设计相应长度的散热组件50进行配合,本申请只需要根据不同铁芯310的数量布置相应的散热组件50的数量即可,在提高了散热装置100的通用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加工的方便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该散热组件50沿第二方向上呈直线延伸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50沿第二方向上呈直线延伸设置,相比较弯曲延伸设置,直线设置在无任何弯曲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散热组件50的散热路径最短,能够最为快速地带走铁芯310所散热出来的热量,同时在控制散热组件50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时,直线设置能够更加便于车间进行精确控制加工,有效提高了车间生产时的效率与成品良率;此外,直线延伸设置的散热组件 50在外观上与弯曲延伸设置的方案相比,亦会更加规则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定义基座10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散热组件50包括有多个散热管51,多个散热管51沿第三方向上排布设置,散热管51的内部形成分支流道。
在一实施例中,铁芯310包括齿部、主体部以及轭部,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于轭部,主体部的另一端连接于齿部,若只将散热组件50只设于轭部、主体部或者齿部,会导致铁芯310个体的整体散热效果不均匀,无法较好地散热铁芯310整体的热量,因此散热组件50包括有多个散热管 51,可以理解为,多个散热管51沿第三方向上排布设置在铁芯310的轭部、主体部和齿部,以对铁芯310的整体进行完整散热,进而提高了直线电机300散热效果;在此说明,散热管5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本实施例不对散热管51的数量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铁芯310沿第三方向上的宽度选择相对应散热管51的数量;此外,散热管51的材质可以为铜管材质或者铝管材质,选用以上材质具有价格低、用量大、散热性能佳等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该连接件30朝向散热组件50的表面开设有插槽(图中未示出),插槽连通连接件30的内部,散热组件50的一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一连接件30的插槽,散热组件50的另一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另一连接件30的插槽。
在一实施例中,若将散热管51缠绕设于铁芯310上,则需对散热管51进行外力固定,即,需要设置专门的固定结构来固定散热管51在铁芯310上的位置以避免从铁芯310上掉落,会导致结构过于复杂,本申请通过将在连接件30上开设有供散热组件50的端部插设的插槽,以使得散热组件50能够与连接件30 进行稳定固定连接,无需再设置额外的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同时散热组件50 可以通过插拔的可拆卸方式来实现与连接件30的连接,使得两者在安装或者拆卸的时候更加方便,当散热组件50发生损坏时,亦能够将其快速拆卸进行拆换,无需将整体进行替换,从而提高了散热组件5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该散热装置100还包括两堵塞件80,基座10还设有连通于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10c与连通于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10d,一堵塞件80堵塞第一出口10c,另一堵塞件80堵塞第二出口10d。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10设有连通于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10c与连通于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10d,可以理解为,基座10在加工时只从冷却介质入口进行加工开设第一流道的话,或者只从冷却介质出口10b进行加工开设第二流道的话,若基座10的长度过长,会导致加工困难,难以实现长距离加工,因此对应地,沿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出口10c和第二出口10d,能够通过第一出口10c和第二出口10d来同时对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的方便,因此在有第一出口10c与第二出口10d的存在下,如果不将其进行堵塞,会导致第一流道无法通过分支流道单向流向第二流道,可以理解为,冷却介质可能会从第一出口10c和第二出口10d直接流出,因此设置有堵塞件 80将第一出口10c与第二出口10d进行堵塞,堵塞件80可以为顶丝或者塞头,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成本和堵塞要求进行选择;此外,在开设有第一出口10c与第二出口10d的情况下,在对基板进行清洁维护时,可以取下堵塞件80,从而通过将清洁制剂从冷却介质进口10a流向第一出口10c,或者将清洁制剂从冷却介质出口10b流向第二出口10d,实现对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清洁,大大提高了清洁人员的工作方便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该散热装置100还包括两固定件70,一固定件70夹设于基座10与一连接件30之间,一固定件70的内部连通一连接件30的内部与第一流道,另一固定件70的内部连通另一连接件30的内部与第二流道。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连接件30与基座10之间的连接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设置有固定件70,且固定件70与基座10的接触面积大于连接件30与基座10 的接触面积,以实现两连接件30能够更为稳固地安装在基座10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该散热装置100还包括两管道接头90,一管道接头90设于冷却介质进口10a处,并内部连通于冷却介质进口 10a,另一管道接头90设于冷却介质出口10b处,并内部连通于冷却介质出口 10b。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00还包括两管道接头90,可以理解为,管道接头90可以为气管接头、水管接头或者油管接头,可以根据实际的冷却介质的具体类型选择管道接头90的类型,本申请通过设置两管道接头90可以与外界的管道连接时更加方便,并且密封性会更佳,不会因为密封性不足导致冷却介质的泄漏,避免由于冷却介质的泄漏影响车间的安全性和卫生程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直线电机300,结合图1所示,直线电机300 包括多个铁芯310和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100,多个铁芯310沿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并沿第二方向上位于两连接件30之间,一个散热组件50对应设于相邻两个铁芯31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装置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散热装置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300中使用了上述散热装置 10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100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散热装置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铁芯310之间即会设有一个散热组件50,因此该散热组件50内的分支流道能够供冷却介质流通,以带走散热组件50两侧的两个铁芯310所散发的热量,即多个分支流道均能分别带走其自身两侧铁芯310 的热量,实现对于多个铁芯310的均匀散热。
具体地,铁芯310包括多个铁芯单片,且多个铁芯单片的材质为硅钢片材质,硅钢片材质具有铁损低、较强磁场下磁感应强度高以及冲片性好等特点,且多个硅钢片材质的铁芯单片通过叠压形成铁芯310,因此可以控制铁芯单片的数量来控制铁芯310的厚度,进而选择直线电机300的推力规格。
进一步地,定义基座10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铁芯310上设有绕组(图中未示出),绕组沿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与散热组件50沿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铁芯310上设有绕组,可以理解为,铁芯310上绕设有铜线,当绕组的宽度的散热组件50的宽度相等时,散热组件50能够将发热的绕组整体进行散热,即,是将铜线整体在运行时所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沿第三方向排布的多个散热管51进行散出,保证了铁芯310上的绕组的整体散热均匀性和整体性。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在第一方向上绕组与散热组件50之间的空隙的距离值范围为0.3mm至0.5mm。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绕组与散热组件50之间会存在空隙,该空隙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在成品阶段进行打绝缘,即是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防止触电的一种安全措施,当然了,需要控制好空隙的距离范围值不能过大,保证散热组件50的散热管51对于绕组的散热效果,因此空隙的距离值范围可以为0.3mm至0.5mm,当空隙的距离值为0.3mm时,散热组件50对于绕组的散热效果较好,但空隙的空间太小,不太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当空隙的距离值为0.4mm时,散热组件50对于绕组的散热效果中等,空隙的空间也比较适中,可以使工作人员进行较为方便地工作,当空隙的距离值为0.5mm时,散热组件50对于绕组的散热效果较差,但空隙的空间较大,十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生产车间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效率和散热的要求对绕组与散热组件50之间的空隙的距离值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铁芯310之间的连接为拼接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铁芯310之间可以为拼接式连接,以使可以根据直线电机的规格选择铁芯的数量,再将铁芯的数量进行拼接;具体地,定义相邻两个所述铁芯310为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可以为第一铁芯设有卡扣(图中未示出),第二铁芯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卡扣卡接于卡槽,以使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连接,亦可以为第一铁芯设有卡槽,第二铁芯设有卡扣,卡扣卡接于卡槽,以使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连接,通过将多个铁芯310之间实现卡扣式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铁芯310之间进行安装和拆除,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同时可以实现根据直线电机300的功率需求对铁芯310进行拼接,提高直线电机300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多个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基座,定义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基座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并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冷却介质进口与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冷却介质出口;
两连接件,两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其内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以及
多个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铁芯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间隔排布,每一所述散热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分支流道通过两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呈直线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基座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沿所述第三方向上排布设置,所述散热管的内部形成所述分支流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散热组件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连通所述连接件的内部;
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一所述连接件的插槽,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部可拆卸地插设于另一所述连接件的插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堵塞件,所述基座还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出口与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出口,一所述堵塞件堵塞所述第一出口,另一所述堵塞件堵塞所述第二出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固定件,一所述固定件夹设于所述基座与一所述连接件之间,一所述固定件的内部连通一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流道,另一所述固定件的内部连通另一所述连接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流道。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管道接头;
一所述管道接头设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处,并内部连通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另一所述管道接头设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处,并内部连通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
8.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多个铁芯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多个所述铁芯沿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并沿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两所述连接件之间,一个所述散热组件对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铁芯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基座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铁芯上设有绕组,所述绕组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散热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铁芯之间的连接为拼接式连接。
CN202220850295.1U 2022-04-13 2022-04-13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Active CN217508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0295.1U CN217508447U (zh) 2022-04-13 2022-04-13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0295.1U CN217508447U (zh) 2022-04-13 2022-04-13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8447U true CN217508447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0295.1U Active CN217508447U (zh) 2022-04-13 2022-04-13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84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394A (zh) * 2022-10-14 2022-12-30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嵌入均热板式的u型直线电机的散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394A (zh) * 2022-10-14 2022-12-30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嵌入均热板式的u型直线电机的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8985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electrical element
CN217508447U (zh) 散热装置和直线电机
KR102173362B1 (ko) 전기소자 쿨링모듈
CN205377538U (zh) 一种高效、无焊接的水冷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机壳
CN21037934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CN110365185B (zh) 动子拼块组件、直线电机动子、直线电机、机床及直线电机动子的生产方法
KR102173312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WO2024159936A1 (zh) 用于车辆的电驱系统壳体和车辆
CN113541050A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线束卡箍装置
CN212086783U (zh) 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CN109951024B (zh) 定子及包括其的电机
CN103650260A (zh) 具有热交换器的气体激光器
KR102173395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07910614B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
CN110601394A (zh) 定子冷却结构、定子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7612271B (zh) 一种直线电机初级和直线电机初级的冷却结构的加工方法
CN214848773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1981607U (zh) 电机电枢、电动机及汽车
CN206075992U (zh) 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的散热外壳
CN110417188B (zh) 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0223731U (zh) 一种电抗器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及电力系统
KR20140003957A (ko) 변압기용 방열기
CN221379524U (zh) 液冷式电芯加热装置及锂电设备
CN220189306U (zh) 基于液态金属的大功率输电电缆
CN216054905U (zh) 动力电池液冷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