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0484U -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0484U
CN218380484U CN202222693013.4U CN202222693013U CN218380484U CN 218380484 U CN218380484 U CN 218380484U CN 202222693013 U CN202222693013 U CN 202222693013U CN 218380484 U CN218380484 U CN 218380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jacket
chute
jacket chut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30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帅
王旭峰
孟庆声
李金琦
张福
栾雪枫
张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uan Group Copper G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u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30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0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0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0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包括半圆形水套溜槽,所述水套溜槽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贴合水套溜槽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冷却水管沿水套溜槽的外表面多次弯折回转;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水套溜槽内物料流动方向的侧面,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同侧设置。目的在于通过水套溜槽外表面上设置有数个弯折回转的冷却水管,通过冷却水管的多次弯折回转,可以均布铺满水套溜槽的外表面,从而对水套溜槽提供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背景技术
自热熔炼炉在正常生产作业过程中,炉内渣层厚度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进行排渣作业,炉渣由渣口流出,经石墨溜槽导流至钢包内。由于炉渣黏度高,易于形成粘结状,排放过程中人员必须使用钢钎清理石墨溜槽表面粘结,以助于炉渣能够顺利排放。人员清理粘结过程中会损伤石墨溜槽表面,同时石墨溜槽受炉渣冲刷严重,致使石墨溜槽寿命短,成本费用高,人员工作强度高。
且溜槽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溜槽进行冷却,一方面能够降低溜槽内物料的温度,另一方面能够对溜槽进行降温从而保证溜槽的使用寿命,目前对溜槽进行降温的方式通常采用水冷方式,但市面上对溜槽进行降温的水冷方式为在溜槽的下方横向均匀铺满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为直管,铺满后即设置若干组入水口、出水口,在进行后期维护时提高了维护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该水套溜槽外表面上设置有数个弯折回转的冷却水管,通过冷却水管的多次弯折回转,可以均布铺满水套溜槽的外表面,从而对水套溜槽提供冷却。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包括半圆形水套溜槽,所述水套溜槽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贴合水套溜槽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冷却水管沿水套溜槽的外表面多次弯折回转;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水套溜槽内物料流动方向的侧面,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同侧设置。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设置数根,数根冷却水管自水套溜槽的中心区域向外侧区域环状包围设置;数根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列排布的长度小于水套溜槽长度的一半。
优选地,每根所述冷却水管内设置有数个加速段,所述加速段内的水流速度大于冷却水管内其他区域的水流速度;数个所述加速段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速段的管径直径小于冷却水管的水管直径,所述加速段位于冷却水管上靠近物料进口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加速段的内管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内管壁圆滑过渡,所述凸台位于远离水套溜槽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与水套溜槽一体设置,所述水套溜槽采用T1级别纯铜浇铸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水套溜槽采用T1级别纯铜浇铸而成,具有熔点高、韧性强的特点,炉渣在表面形成保护层,不易烧损烧漏,完全满足自热熔炼炉渣口排放条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弯折回转的冷却水管,通过冷却水管的多次弯折回转,可以均布铺满水套溜槽的外表面,从而对水套溜槽提供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加速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套溜槽;2-物料流动侧;3-第一进水口;4-第二进水口;5-第三进水口;6-第一出水口;7-第二出水口;8-第三出水口;12-冷却水管;1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包括半圆形水套溜槽1,水套溜槽1的内侧面为物料流动侧2,物料流动侧2上物料可以沿其进行流出。
所述水套溜槽1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管12,所述冷却水管12贴合水套溜槽1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冷却水管12沿水套溜槽1的外表面多次弯折回转铺满水套溜槽1的外表面,从而对水套溜槽1的整体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水管12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可以从进水口进入后,沿着冷却水管12流动冷却最终从出水口流出,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水套溜槽1内物料流动方向的侧面,如图1所示,物料从图1方向的自下而上流动时,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旁侧,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同侧设置。
所述冷却水管12设置数根,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三根冷却水管12,每根冷却水管分别对应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即自图1中方向的下方至上方,分别为第一进水口3、第二进水口4、第三进水口5和第三出水口8、第二出水口7、第一出水口6,其中第一进水口3对应于第一出水口6,如此一一对应设置,数根冷却水管12自水套溜槽1的中心区域向外侧区域环状包围设置,如图1所示,最外侧一圈为第一根冷却水管,中间层为第二根冷却水管,最内层为第三根冷却水管,包围设置;数根所述冷却水管1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列排布的长度小于水套溜槽1长度的一半,通过冷却水管的多次弯折回转,将冷却水管均铺在水套溜槽1的外表面上,从而在减少冷却水管数量的同时,保证对水套溜槽1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由于冷却水管12的增长设置,为了保证冷却水管12的冷却效果,每根所述冷却水管12内设置有数个加速段,所述加速段内的水流速度大于冷却水管12内其他区域的水流速度;数个所述加速段间隔设置。由于在部分区域提高了冷却水管12内的水流速度,使得冷却水管12内水流速加快,可以更加快速的带走热量,提高冷却效果。
所述加速段的管径直径小于冷却水管12的水管直径,所述加速段位于冷却水管12上靠近物料进口的位置,由于物料进口处的物料温度较出口处的物料温度高,因此对进口处加速冷却,一方面可以将热量快速带走冷却,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水套溜槽1上的冷却较为均匀,整个水套溜槽1的温度比较平均,从而提高水套溜槽1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速段的内管壁上设置有凸台13,所述凸台13与内管壁圆滑过渡,所述凸台13位于远离水套溜槽1的一侧。由于凸台13的设置,从而使得该段内管子内径小于冷却水管12正常管子处的直径,从而提高了该处区域的水流速度,为了保证水与水套溜槽1的接触不受影响,仅在冷却水管12内的一侧设置有凸台13,如图3所示。
所述冷却水管12与水套溜槽1一体设置,所述水套溜槽1采用T1级别纯铜浇铸而成。一体设置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水与水套溜槽1之间的换热,避免了水管壁的二次换热。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包括半圆形水套溜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溜槽(1)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管(12),所述冷却水管(12)贴合水套溜槽(1)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冷却水管(12)沿水套溜槽(1)的外表面多次弯折回转;所述冷却水管(12)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水套溜槽(1)内物料流动方向的侧面,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同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12)设置数根,数根冷却水管(12)自水套溜槽(1)的中心区域向外侧区域环状包围设置;数根所述冷却水管(1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列排布的长度小于水套溜槽(1)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冷却水管(12)内设置有数个加速段,所述加速段内的水流速度大于冷却水管(12)内其他区域的水流速度;数个所述加速段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段的管径直径小于冷却水管(12)的水管直径,所述加速段位于冷却水管(12)上靠近物料进口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段的内管壁上设置有凸台(13),所述凸台(13)与内管壁圆滑过渡,所述凸台(13)位于远离水套溜槽(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12)与水套溜槽(1)一体设置,所述水套溜槽(1)采用T1级别纯铜浇铸而成。
CN202222693013.4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Active CN218380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013.4U CN218380484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013.4U CN218380484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0484U true CN218380484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2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3013.4U Active CN218380484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0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0854B2 (en) Adjustable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US4177974A (en) Molten slag runner for blast-furnace plant
CN101490284A (zh) 直接熔炼容器及用于直接熔炼容器的冷却器
CN102618716A (zh) Csp加热炉用高温炉辊
CN110193586A (zh) 非晶喷带用结晶器辊套冷却装置
CN218380484U (zh) 一种熔炼炉渣口水套溜槽
CN104232918B (zh) 电渣熔铸高效散热结晶器
CN207002769U (zh) 一种高炉冷却装置
JP2009535603A (ja) ユーザ選択可能な熱交換装置と使用法
CN102109278A (zh) 冷却水套的制造方法和用于高温炉窑的冷却水套
EP4237775A1 (en) Multi-half pipe heat exchange system for electric arc, metallurgical or refining furnaces and system thereof
CN1461351A (zh) 将气体喷射入容器中的装置
CN210367745U (zh) 一种强制冷却的铁水主沟
CN105486093A (zh) 一种铸造铜水套
CN215365829U (zh) 一种新型高炉炉腹炉腰部位冷却壁
CN214701692U (zh) 一种电弧炉喷枪冷却保护箱
CN220951869U (zh) 一种高炉渣沟流嘴冷却装置
KR100671150B1 (ko) 냉각성능이 우수한 풍구
CN217383943U (zh) 一种异形半截面热流型换热管、换热装置及烧结点火炉
CN217220815U (zh) 扰流式冷却喷淋装置
CN211871889U (zh) 水冷壁式铁浴熔渣池
CN220503265U (zh) 排气导流筒及具有其的单晶炉
CA1125505A (en) Fabricated tuyere
CN220524639U (zh) 一种长使用寿命的大炉过桥装置
CN217516971U (zh) 一种高炉出铁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2

Address after: 737199 No. 2 Jianshe Road, Jinchuan District,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 (east of Beijing Road, west of Heya Road, south of Guiyang Road)

Patentee after: Jinchuan Group Copper Gu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37100 Beijing Road, Jinchuan District,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CHUAN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