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4288U -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4288U
CN218374288U CN202222887846.4U CN202222887846U CN218374288U CN 218374288 U CN218374288 U CN 218374288U CN 202222887846 U CN202222887846 U CN 202222887846U CN 218374288 U CN218374288 U CN 218374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drainage
sewer line
pipeline
pa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78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蕊
陈际齐
田致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aidao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aidao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aidao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Taidao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78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4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4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4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包括排水结构、过滤结构、蓄水结构、排雨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排水结构位于人行道下方,所述排水结构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有排水口,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排水结构内,所述排水结构联通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蓄水结构位于人行道下方,所述蓄水结构通过排水通道与排雨管道连接。通过在第一污水管道和第二污水管道底部有过滤网和半透膜,将污水经过两次过滤与雨水分流,结构简单,不含电动结构,不容易损坏;过滤网和半透膜安装在滤网固定支架,滤网固定支架可从滤网更换通道内取出,方便过滤网和半透膜进行更换,维修方便;在人行道下方设置有蓄水结构,将人行道下渗的雨水进行收集,对人行道的土壤进行涵养。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雨污分流可以将受污染程度较小的雨水进行直接排放,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压力,现在的雨污分流技术,可参考专利号为CN202123214298.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使用电动旋转分流座来进行雨污分流,但电动结构容易进水导致短路或损坏,且旋转分流座容易被分流出来的污染物阻碍旋转分流的区域,导致旋转结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包括排水结构、过滤结构、蓄水结构、排雨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排水结构位于人行道下方,所述排水结构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有排水口,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排水结构内,所述排水结构联通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蓄水结构位于人行道下方,所述蓄水结构通过排水通道与排雨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动车道顶部设有表面水泥层,所述表面水泥层在靠近人行道一侧设有排水槽,所述人行道顶部设有透水砖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排水结构设有第一污水管道、第二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所述第二污水管道位于第一污水管道下方,所述第一污水管道和第二污水管道汇合于排污管道,所述雨水管道位于第二污水管道下方,所述雨水管道与排雨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滤网更换盖、滤网更换通道、滤网固定支架、过滤网和半透膜,所述滤网更换通道垂直于人行道,所述滤网更换通道从人行道顶部通往排水结构,所述滤网更换盖位于滤网更换通道顶部,所述滤网固定支架固定于滤网更换盖底部,所述过滤网和半透膜安装在滤网固定支架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网位于第一污水管道和第二污水管道交界处,所述过滤网与第一污水管道底部重合,所述半透膜位于第二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交界处,所述半透膜与第二污水管道底部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蓄水结构包括蓄水池、排水通道和透水孔,所述蓄水池位于人行道下方,所述排水通道一侧连接在蓄水池左侧,另一侧与排雨管道连接,所述透水孔安装在蓄水池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污水管道和第二污水管道底部有过滤网和半透膜,将污水经过两次过滤与雨水分流,结构简单,不含电动结构,不容易损坏;过滤网和半透膜安装在滤网固定支架,滤网固定支架可从滤网更换通道内取出,方便将过滤后的污染物取出清理,过滤网和半透膜亦可进行更换,维修方便;在人行道下方设置有蓄水结构,将人行道下渗的雨水进行收集,对人行道的土壤进行涵养,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污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排雨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详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包括排水结构3、过滤结构4、蓄水结构5、排雨管道6和排污管道7,所述排水结构3位于人行道2下方,所述排水结构3在人行道2和机动车道1之间设有排水口31,所述过滤结构4位于排水结构3内,所述排水结构3联通排雨管道6和排污管道7,所述蓄水结构5位于人行道2下方,所述蓄水结构5通过排水通道52与排雨管道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结构3将机动车道1内的积水和雨水排走,过滤结构4将从排水结构3进来的积水和雨水通过过滤结构4进行雨污分流,分流后的雨水和污水分别流入到排雨管道6和排污管道7,蓄水结构5将人行道2内下渗的雨水储蓄起来,并将过多的雨水排入到排雨管道6。
进一步地,所述机动车道1顶部设有表面水泥层11,所述表面水泥层11在靠近人行道2一侧设有排水槽12,所述人行道2顶部设有透水砖层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12将表面水泥层11的积水收集起来,并排放到排水口31;透水砖层21内的透水砖具有多孔结构,可将人行道2的雨水下渗到人行道2。
进一步地,包括排水结构3设有第一污水管道32、第二污水管道33和雨水管道34,所述第二污水管道33位于第一污水管道32下方,所述第一污水管道32和第二污水管道33汇合于排污管道7,所述雨水管道34位于第二污水管道33下方,所述雨水管道34与排雨管道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污水管道32和第二污水管道33汇入到排污管道7,雨水管道34与排雨管道6连接,使得排水结构3可以实现雨污分流。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结构4包括滤网更换盖41、滤网更换通道42、滤网固定支架43、过滤网44和半透膜45,所述滤网更换通道42垂直于人行道2,所述滤网更换通道42从人行道2顶部通往排水结构3,所述滤网更换盖41位于滤网更换通道42顶部,所述滤网固定支架43固定于滤网更换盖41底部,所述过滤网44和半透膜45安装在滤网固定支架43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滤网更换通道42上安装滤网更换盖41,防止行人在人行道2上行走时掉落到滤网更换通道42内,过滤网44和半透膜45安装在滤网固定支架43上,便于将过滤网44和半透膜45通过滤网更换通道42取出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44位于第一污水管道32和第二污水管道33交界处,所述过滤网44与第一污水管道32底部重合,所述半透膜45位于第二污水管道33和雨水管道34交界处,所述半透膜45与第二污水管道33底部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44将排水口31的污水中较大污染物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较大污染物通过第一污水管道32流入排污管道7,经过过滤网44过滤后的污水达到半透膜45进行第二次过滤,将较细的污染物过滤出来,污染物通过第二污水管道33流入排污管道7,过滤完成的雨水通过雨水管道34流入排雨管道6,从而实现雨污分流。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结构5包括蓄水池51、排水通道52和透水孔53,所述蓄水池51位于人行道2下方,所述排水通道52一侧连接在蓄水池51左侧,另一侧与排雨管道6连接,所述透水孔53安装在蓄水池51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51通过地面辐射蒸发蓄水池51内的雨水,使人行道2下方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从透水砖层21下渗的雨水通过透水孔53收集到蓄水池51内,但蓄水池51内雨水过多会造成蒸发量过大,造成蓄水池51上方的土壤含水量过多,蓄水池51内的雨水收集到一定的高度后,通过排水通道52将过多的雨水排出到排雨管道6,从而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结构(3)、过滤结构(4)、蓄水结构(5)、排雨管道(6)和排污管道(7),所述排水结构(3)位于人行道(2)下方,所述排水结构(3)在人行道(2)和机动车道(1)之间设有排水口(31),所述过滤结构(4)位于排水结构(3)内,所述排水结构(3)联通排雨管道(6)和排污管道(7),所述蓄水结构(5)位于人行道(2)下方,所述蓄水结构(5)通过排水通道(52)与排雨管道(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道(1)顶部设有表面水泥层(11),所述表面水泥层(11)在靠近人行道(2)一侧设有排水槽(12),所述人行道(2)顶部设有透水砖层(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结构(3)设有第一污水管道(32)、第二污水管道(33)和雨水管道(34),所述第二污水管道(33)位于第一污水管道(32)下方,所述第一污水管道(32)和第二污水管道(33)汇合于排污管道(7),所述雨水管道(34)位于第二污水管道(33)下方,所述雨水管道(34)与排雨管道(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包括滤网更换盖(41)、滤网更换通道(42)、滤网固定支架(43)、过滤网(44)和半透膜(45),所述滤网更换通道(42)垂直于人行道(2),所述滤网更换通道(42)从人行道(2)顶部通往排水结构(3),所述滤网更换盖(41)位于滤网更换通道(42)顶部,所述滤网固定支架(43)固定于滤网更换盖(41)底部,所述过滤网(44)和半透膜(45)安装在滤网固定支架(4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4)位于第一污水管道(32)和第二污水管道(33)交界处,所述过滤网(44)与第一污水管道(32)底部重合,所述半透膜(45)位于第二污水管道(33)和雨水管道(34)交界处,所述半透膜(45)与第二污水管道(33)底部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结构(5)包括蓄水池(51)、排水通道(52)和透水孔(53),所述蓄水池(51)位于人行道(2)下方,所述排水通道(52)一侧连接在蓄水池(51)左侧,另一侧与排雨管道(6)连接,所述透水孔(53)安装在蓄水池(51)上方。
CN202222887846.4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Active CN218374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846.4U CN21837428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846.4U CN21837428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4288U true CN218374288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7846.4U Active CN218374288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4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2826U (zh) 砂滤墙式分体雨水处理系统
CN103408156A (zh) 立交桥雨水净化与收集利用综合方法与系统
CN106638917B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44980U (zh) 一种滞留雨水快速生物净化处理系统
CN106638882A (zh)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201068A (zh) 雨水资源化处理工艺
CN111255042B (zh) 浮子自动控制初期雨水弃流的生态树池及工作方法
CN218374288U (zh) 一种道路水道铺设结构
CN212025819U (zh) 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
JP3873255B2 (ja) 雨水集水処理方法および雨水集水装置、ならびに飲料水製造装置
CN212427820U (zh)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CN214385438U (zh) 绿化带雨污水处理系统
CN210194808U (zh) 城市雨污分流系统
CN210369236U (zh) 一种具有初期雨水截污功能的雨水口
CN209989896U (zh) 一种合流污水截流净化装置
CN213358198U (zh) 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
CN213572305U (zh) 一种市政雨水渗透装置
CN20539193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18713688U (zh) 一种道路给排水与绿化灌溉相结合的系统
CN220432373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208235673U (zh) 一种未设置绿化隔离带道路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CN21377277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
CN220451044U (zh) 一种雨水渗透装置
CN219100267U (zh) 一种山地排水结构
CN214994445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给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