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0561U -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0561U
CN218370561U CN202222747071.0U CN202222747071U CN218370561U CN 218370561 U CN218370561 U CN 218370561U CN 202222747071 U CN202222747071 U CN 202222747071U CN 218370561 U CN218370561 U CN 218370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ing
close
connecting tube
equa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70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nhua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70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0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0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0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包括:进料口,进料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靠近折弯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活动嵌设有滑杆,两个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碰撞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二,使其带动圆轴二转动,同步相连接的皮带轮转动,接着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圆轴三转动,同步使凸轮转动,使其撞击碰撞块,从而带动滑杆在固定块内部上下滑动,同步使凸型滑块在圆杆上下移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捣碎杆上下移动,从而对倒入进料口结块的材料进行捣碎,避免引起堵塞,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下料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连接件和阀门等连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6158505U一种下料管道,包括多个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钢管和微晶管,微晶管的外部通过纳米绝热层与钢管内壁连接,微晶管与纳米绝热层之间填充有浇筑层,连接管道上还设有空气炮,该种下料管道几乎无结皮且耐磨性好,大大延长了下料管的使用寿命,下料管配合安装的空气炮,几乎无堵塞事故发生,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了因清洁皮造成烫伤事故发生的风险,而且该种下料管道减少了散热损失,为回转窑的有效运转和提高熟料产量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将粉末状的材料倒进下料管道的时候,可能由于部分材料结块,在流经下料管道的过程中,引起堵塞,需要人工去将结块的材料手动捣碎,此过程,不仅浪费人力,还耽误下料时间,降低下料的工作效率,且粉末状的材料在流经下料管道时,由于流动性较差,容易粘留在下料管道的内部,长时间不进行清理,降低材料的流通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当将粉末状的材料倒进下料管道的时候,可能由于部分材料结块,在流经下料管道的过程中,引起堵塞,需要人工去将结块的材料手动捣碎,此过程,不仅浪费人力,还耽误下料时间,降低下料的工作效率,且粉末状的材料在流经下料管道时,由于流动性较差,容易粘留在下料管道的内部,长时间不进行清理,降低材料的流通速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靠近折弯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活动嵌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碰撞块,两个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凸型滑块,两个所述凸型滑块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圆杆,两个所述圆杆分别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靠近一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圆杆两端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凸型滑块的底部和顶部,多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凸型滑块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捣碎杆,两个所述凸型滑块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密封膜,多个所述弹性密封膜的一端均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的内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捣碎杆的作用,起到对结块的材料进行捣碎的作用,再通过弹性密封膜的作用,防止材料流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道靠近另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一,两个所述固定板一靠近顶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双向丝杆的作用,可使两个螺纹块相向或者相背沿螺纹方向移动,起到调节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推杆,两个所述L型推杆的一端分别活动嵌设在连接管道靠近另一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L型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刮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使刮板在连接管道的内部进行移动,起到清理粘留在连接管道内部材料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道靠近折弯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二,两个所述固定板二靠近顶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一,所述圆轴一中心处的外表面和双向丝杆中心处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齿牙相啮合,所述连接管道靠近折弯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圆轴一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电机一的启动,可带动圆轴一转动,接着在两个齿轮的相互作用下,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道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板一,两个所述方板一靠近底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二,所述连接管道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圆轴二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电机二的启动,可带动圆轴二转动,接着在皮带轮和皮带的相互作用下,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道靠近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板二,两个所述方板二靠近底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三,所述圆轴三中心处的外表面和圆轴二中心处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皮带,所述圆轴三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凸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凸轮的作用,可使碰撞块上下移动,起到振动传输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二,使其带动圆轴二转动,同步相连接的皮带轮转动,接着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圆轴三转动,同步使凸轮转动,使其撞击碰撞块,从而带动滑杆在固定块内部上下滑动,同步使凸型滑块在圆杆上下移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捣碎杆上下移动,从而对倒入进料口结块的材料进行捣碎,避免引起堵塞,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下料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一,使其带动圆轴一转动,同步相连接的齿轮转动,接着在两个齿轮的相互作用下,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块相向沿螺纹方向移动,同步两个L型推杆相向移动,同步两个刮板相向移动,对粘留在连接管道内部的材料进行清理,使连接管道内部空间增大,提高材料的流通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的图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的图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的图中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进料口;101、连接管道;102、圆杆;103、弹簧;104、捣碎杆;105、弹性密封膜;2、固定块;201、滑杆;202、碰撞块;203、凸型滑块;3、L型推杆;301、刮板;302、螺纹块;303、双向丝杆;304、固定板一;305、齿轮;4、电机一;401、固定板二;402、圆轴一;5、连接板;501、电机二;502、方板一;503、圆轴二;504、皮带轮;6、方板二;601、圆轴三;602、凸轮;60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包括:进料口1,进料口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101,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两个固定块2的内部均活动嵌设有滑杆201,两个滑杆20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碰撞块202,两个滑杆201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凸型滑块203,两个凸型滑块203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圆杆102,两个圆杆102分别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101靠近一端的左右两侧,两个圆杆102两端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弹簧103,多个弹簧103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凸型滑块203的底部和顶部,多个弹簧103的另一端均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101的内部。
如图1-6所示,两个凸型滑块203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捣碎杆104,两个凸型滑块203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密封膜105,多个弹性密封膜105的一端均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101的内部,通过捣碎杆104的作用,起到对结块的材料进行捣碎的作用,再通过弹性密封膜105的作用,防止材料流出。
如图1-6所示,连接管道101靠近另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一304,两个固定板一304靠近顶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双向丝杆303,双向丝杆303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块302,通过双向丝杆303的作用,可使两个螺纹块302相向或者相背沿螺纹方向移动,起到调节的作用。
如图1-6所示,两个螺纹块30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推杆3,两个L型推杆3的一端分别活动嵌设在连接管道101靠近另一端的左右两侧,两个L型推杆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刮板301,通过使刮板301在连接管道101的内部进行移动,起到清理粘留在连接管道101内部材料的作用。
如图1-6所示,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二401,两个固定板二401靠近顶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一402,圆轴一402中心处的外表面和双向丝杆303中心处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齿轮305,两个齿轮305的齿牙相啮合,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电机一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圆轴一402的一端,通过电机一4的启动,可带动圆轴一402转动,接着在两个齿轮305的相互作用下,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
如图1-6所示,连接管道101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板一502,两个方板一502靠近底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二503,连接管道101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连接板5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01,电机二5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圆轴二503的一端,通过电机二501的启动,可带动圆轴二503转动,接着在皮带轮504和皮带603的相互作用下,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
如图1-6所示,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板二6,两个方板二6靠近底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三601,圆轴三601中心处的外表面和圆轴二503中心处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504,两个皮带轮504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皮带603,圆轴三60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凸轮602,通过凸轮602的作用,可使碰撞块202上下移动,起到振动传输的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启动电机二501,使其带动圆轴二503转动,同步相连接的皮带轮504转动,接着在皮带603的作用下,带动圆轴三601转动,同步使凸轮602转动,使其撞击碰撞块202,从而带动滑杆201在固定块2内部上下滑动,同步使凸型滑块203在圆杆102上下移动,在弹簧103的作用下,带动捣碎杆104上下移动,从而对倒入进料口1结块的材料进行捣碎,避免引起堵塞,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下料的工作效率,再通过启动电机一4,使其带动圆轴一402转动,同步相连接的齿轮305转动,接着在两个齿轮305的相互作用下,带动双向丝杆303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块302相向沿螺纹方向移动,同步两个L型推杆3相向移动,同步两个刮板301相向移动,对粘留在连接管道101内部的材料进行清理,使连接管道101内部空间增大,提高材料的流通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所述进料口(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101),所述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均活动嵌设有滑杆(201),两个所述滑杆(20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碰撞块(202),两个所述滑杆(201)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凸型滑块(203),两个所述凸型滑块(203)的内部均活动套设有圆杆(102),两个所述圆杆(102)分别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101)靠近一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圆杆(102)两端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弹簧(103),多个所述弹簧(103)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凸型滑块(203)的底部和顶部,多个所述弹簧(103)的另一端均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10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型滑块(203)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捣碎杆(104),两个所述凸型滑块(203)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密封膜(105),多个所述弹性密封膜(105)的一端均固定嵌设在连接管道(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101)靠近另一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一(304),两个所述固定板一(304)靠近顶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双向丝杆(303),所述双向丝杆(303)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套设有螺纹块(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块(30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L型推杆(3),两个所述L型推杆(3)的一端分别活动嵌设在连接管道(101)靠近另一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L型推杆(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刮板(3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二(401),两个所述固定板二(401)靠近顶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一(402),所述圆轴一(402)中心处的外表面和双向丝杆(303)中心处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齿轮(305),两个所述齿轮(305)的齿牙相啮合,所述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圆轴一(40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101)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板一(502),两个所述方板一(502)靠近底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二(503),所述连接管道(101)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01),所述电机二(5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圆轴二(503)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101)靠近折弯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板二(6),两个所述方板二(6)靠近底部的相对一侧活动嵌设有圆轴三(601),所述圆轴三(601)中心处的外表面和圆轴二(503)中心处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504),两个所述皮带轮(504)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皮带(603),所述圆轴三(60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凸轮(602)。
CN202222747071.0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Active CN218370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7071.0U CN218370561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7071.0U CN218370561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0561U true CN21837056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7071.0U Active CN218370561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0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9077B (zh) 一种轻量级气动切断阀
CN202612069U (zh) 一种洁牙机新型活塞泵回水装置
CN218370561U (zh) 一种甲基二黄酸亚甲酯用下料管道
CN203900040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玻璃管清洗装置
CN114164910A (zh) 一种避免堵塞可降低水体污染的一体化智能截污井
CN202343851U (zh) 一种链条链片串片机
CN112934869B (zh) 一种高效率且便于固定管道的抽沙机管道清淤装置
CN204369155U (zh) 高效自动分料装置
CN216463688U (zh) 一种基于航空用钛合金零件打磨设备
CN113716262B (zh) 一种具有自动疏通功能的粉料输送管道
CN213103470U (zh) 一种冷却塔用填料清洗装置
CN115467936A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能够循环供油的减速机
CN21355572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
CN113719489A (zh) 一种智能液压阀
CN210232574U (zh) 一种大直径金属管道内壁除锈装置
CN109333299A (zh) 一种钢筋除锈方法
CN218583842U (zh)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
CN218221191U (zh) 一种基于废水静置分层装置用废水沉淀装置
CN205312512U (zh) 一种食品的输送装置
CN220466643U (zh) 一种速凝剂上料传送带
CN207792742U (zh) 一种水动力回转式格栅除污装置
CN211726841U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清理装置
CN214741896U (zh) 一种卤水持续采集抽取系统装置
CN214301585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CN215165174U (zh) 一种撒布机左右抛撒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518000 5E2, Block A, Bao'an Plaza, No. 1002, Sungang East Road, Hujing Community, Sungang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enhua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A708, Huibaojiang Building, No. 398, Minzhi Avenue, Minzhi Community,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