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8817U - 包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包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8817U
CN218368817U CN202222845681.4U CN202222845681U CN218368817U CN 218368817 U CN218368817 U CN 218368817U CN 202222845681 U CN202222845681 U CN 202222845681U CN 218368817 U CN218368817 U CN 218368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
hole
packaging assembly
assembly accord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56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万清
蔺子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56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8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8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8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组件,其中,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包装盒,第一包装盒内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二包装盒,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第一包装盒的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孔,第一操作孔与容纳空间连通,第一操作孔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一包装盒。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操作孔按压第二包装盒,将第二包装盒从容纳空间内推出,从而降低第二包装盒的取出难度,无需借助剪刀等工具,操作更加方便,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包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纸类包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纸类包装通常包括外盒和内衬盒。用户在购买产品后,通常需要打开外盒的易撕口或拆开外盒的端口,然后从外盒内取出内衬盒,寻找内衬盒内的产品。然而,内衬盒的取出难度较大,通常需要借助剪刀等工具,操作不便,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组件,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包装盒,第一包装盒内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二包装盒,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第一包装盒的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孔,第一操作孔与容纳空间连通,第一操作孔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一包装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与第一包装盒的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cm~3c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一操作孔分别位于第一包装盒的两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包装盒的至少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孔,第二操作孔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二包装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孔贯穿第二包装盒的一侧边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孔位于第二包装盒的对应端的中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孔为两个,两个第二操作孔分别位于第二包装盒的两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和/或第二操作孔的形状与指腹形状相适配;或第一操作孔和/或第二操作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多边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的面积为2cm2~8cm2,第二操作孔的面积为1cm2~4cm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包装组件还包括:保护膜,设置于第一包装盒的外周面。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操作孔按压第二包装盒,将第二包装盒从容纳空间内推出,从而降低第二包装盒的取出难度,无需借助剪刀等工具,操作更加方便,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包装盒的取出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包装组件;
110:第一包装盒;111:第一操作孔;120:第二包装盒;121:第二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目前,各地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纸基材质易于回收再利用,使资源得以重复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并且随着一些地区限塑令的出台,纸类包装越来越被商家大量选用,成为主导的包装形式。
相关技术中,纸类包装通常包括外盒、内衬盒和外热收缩塑膜。其中,内衬盒可以是纸质盒,也可以是塑料盒。外盒和内衬盒通常由包材供应商生产,交付到商家。商家在生产线上装上产品后,封合上下盖口,通过热收缩膜进行包裹密封,形成最终产品出厂售卖。
用户在购买产品后,通常需要借助剪刀或刀子等工具撕开热缩膜,寻找打开外盒的易撕口或拆开外盒的端口。然后取出内衬盒内的产品。然而,内衬盒的取出难度较大,不容易被用户拉出,通常需借助剪刀等工具,操作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100。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包装盒120的取出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包装组件100包括第一包装盒110和第二包装盒120。其中,第一包装盒110内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二包装盒12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
示例性地,第二包装盒120内可以容纳有食品。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第二包装盒120内容纳有食品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包装盒120内还可以容纳有其他物品例如电子产品等,而不限于食品。
第一包装盒110可以形成为长方体结构。在包装组件100放置于放置平台例如桌面上的情况下,第一包装盒110在桌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为矩形,且第一包装盒110在垂直于桌面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矩形。第一包装盒11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胶粘层,在撕开胶粘层后,可以打开第一包装盒110端部的开口。第一包装盒110可以为纸盒。
第二包装盒12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与第一包装盒110相匹配。例如,第二包装盒120的外表面可以与第一包装盒110的内表面紧密贴合。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二包装盒120在容纳空间内产生晃动,从而在运输途中对食品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第二包装盒120的尺寸过大而提高取出难度,使第二包装盒120的抽取更加方便。第二包装盒120可以为纸盒或塑料盒。
第一包装盒110的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孔111,第一操作孔111与容纳空间连通,第一操作孔111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一包装盒110,即第一操作孔111为通孔。这样,在包装组件100的尺寸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第二包装盒120可以从第一操作孔111处露出,在用户撕开第一包装盒110端部的胶粘层后,可以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压第一操作孔111所对应的第二包装盒120区域,以抵住第二包装盒120,向第二包装盒120施力,将第二包装盒120朝向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部的方向推出,然后通过另一只手将第二包装盒120从容纳空间内拉出,取用第二包装盒120内的食品。在包装组件100的尺寸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双手端起包装盒,然后用任一手指按压第一操作孔111所对应的第二包装盒120区域,以抵住第二包装盒120,向第二包装盒120施力,将第二包装盒120朝向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部的方向推出,并最终将第二包装盒120从容纳空间内推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100,通过在第一包装盒110上形成贯通的第一操作孔111,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操作孔111按压第二包装盒120,将第二包装盒120从容纳空间内推出,从而降低第二包装盒120的取出难度,无需借助剪刀等工具,操作更加方便,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111与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L为2cm~3cm(包括端点值)。具体地,例如,在L<2cm的情况下,第一操作孔111与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可能导致第一操作孔111与第一包装盒110端面之间的部分的结构强度过低,从而使第一包装盒110在运输途中损坏;在L>3cm的情况下,第一操作孔111与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大,用户可能无法从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面处将手指伸向第一操作孔111。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L为2cm~3cm,在有效提高第一包装盒11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方便用户操作,进而提升第二包装盒120的抽取便捷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第一操作孔11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一操作孔111分别位于第一包装盒110的两侧。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第一包装盒110包括两个端面和连接于两个端面之间的四个侧面。四个侧面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和彼此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其中,各第一侧面的面积小于各第二侧面的面积。两个第一操作孔111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侧面上,且两个第一操作孔111彼此正对。
由此,用户可以通过两个第一操作孔111分别按压第二包装盒120的两侧,从而对第二包装盒120的两侧施力,使第二包装盒120的受力更加均匀,能够更加方便地将第二包装盒120从容纳空间内推出,进一步降低第二包装盒120的取出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第二包装盒120的至少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孔121,第二操作孔121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二包装盒120。例如,在用户打开第一包装盒11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意手指伸入第二操作孔121处,直接将第二包装盒120拉出容纳空间;或者,可以按压第一操作孔111所对应的第二包装盒120区域,以抵住第二包装盒120,向第二包装盒120施力,将第二包装盒120朝向第一包装盒110的端部的方向推出,然后通过第二操作孔121将第二包装盒120拉出容纳空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二操作孔121,使用户除了通过第一操作孔111按压第二包装盒120以将第二包装盒120推出容纳空间以外,还可以通过第二操作孔121将第二包装盒120拉出容纳空间,在不影响包装组件100的整体外观形象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抽取第二包装盒120的另一种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开启习惯的用户的需求,灵活选择第二包装盒120的抽取方式,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孔121贯穿第二包装盒120的一侧边缘。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第二操作孔121贯穿第二包装盒120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如此设置,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包装盒120的一侧边缘将手指伸入第二操作孔121,在有效从容纳空间内将第二包装盒120抽拉出的同时,操作更加方便,使手指能够更方便地伸入第二操作孔12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第二操作孔121位于第二包装盒120的对应端的中部。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第二操作孔121位于第二包装盒12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这样,在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孔121拉动第二包装盒120的情况下,第二包装盒120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第二包装盒120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移动方向偏移而卡死,进一步提升第二包装盒120的取出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孔121为两个,两个第二操作孔121分别位于第二包装盒120的两端。如此设置,在用户打开第一包装盒110的顶部的情况下,可以将手指伸入第二包装盒120顶端的第二操作孔121内,然后通过顶端的第二操作孔121将第二包装盒120从第一包装盒110顶部拉出;在用户打开第一包装盒110的底部的情况下,可以将手指伸入第二包装盒120底端的第二操作孔121内,然后通过底端的第二操作孔121将第二包装盒120从第一包装盒110底部拉出,从而使用户从顶端或底端打开第一包装盒110的情况下,均可以通过第二操作孔121拉出第二包装盒120,满足不同用户的开启需求,操作方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111和/或第二操作孔121的形状可以与指腹形状相适配。如此设置,在第一操作孔111与指腹形状相适配的情况下,用户在通过手指按压第一操作孔111所对应的第二包装盒120区域时操作更加方便,从而更好地以抵住第二包装盒120并推动第二包装盒120移动。在第二操作孔121与指腹形状相适配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将手指伸入第二操作孔121并通过第二操作孔121将第二包装盒120拉出。另外,如此设置的第一操作孔111和/或第二操作孔121可以避免出现应力集中,从而保证第一包装盒110和第二包装盒12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111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如图1和图2所示)、半圆形或多边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第二操作孔121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如图2和图3所示)或多边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操作孔111、第二操作孔12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孔111的面积可以为2cm2~8cm2(包括端点值),第二操作孔121的面积可以为1cm2~4cm2(包括端点值)。这样,第一操作孔111的面积可以与成人的指腹面积相一致,用户能够通过第一操作孔111更好地以抵住第二包装盒120并推动第二包装盒120移动,同时可以避免第一操作孔111的面积过大而影响第一包装盒110的结构强度。而且,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将手指伸入第二操作孔121并通过第二操作孔121将第二包装盒120拉出,且可以保证第二包装盒120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包装组件100还可以包括保护膜,保护膜设置于第一包装盒110的外周面。例如,保护膜可以为热缩于第一包装盒110的外周面的透明塑料膜。保护膜的材料可以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或多层共挤聚烯烃热收缩膜(PolyolefinShrink Film,POF)等,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的保护膜,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外部的灰尘等杂质从第一操作孔111进入容纳空间内,从而有效避免污染第二包装盒120内的食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100,具有环保、经济、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且适合大规模生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包装盒,所述第一包装盒内限定出容纳空间;
第二包装盒,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一包装盒的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孔,所述第一操作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操作孔沿壁厚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包装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孔与所述第一包装盒的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cm~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孔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操作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包装盒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装盒的至少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操作孔,所述第二操作孔沿壁厚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包装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孔贯穿所述第二包装盒的一侧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孔位于所述第二包装盒的对应端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孔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操作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包装盒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孔和/或第二操作孔的形状与指腹形状相适配;或
所述第一操作孔和/或所述第二操作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孔的面积为2cm2~8cm2,所述第二操作孔的面积为1cm2~4cm2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装盒的外周面。
CN202222845681.4U 2022-10-27 2022-10-27 包装组件 Active CN218368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5681.4U CN218368817U (zh) 2022-10-27 2022-10-27 包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5681.4U CN218368817U (zh) 2022-10-27 2022-10-27 包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8817U true CN21836881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5681.4U Active CN218368817U (zh) 2022-10-27 2022-10-27 包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8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27045B2 (ja) 収納箱
CN218368817U (zh) 包装组件
CN104015974B (zh) 一种由瓦楞纸板制成的包装箱内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TW200523181A (en) Top lift carri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JP2013151315A (ja) 段ボール箱
CN201140822Y (zh) 一种纸箱
CN208412663U (zh) 片状式环保提袋
CN210479318U (zh) 一种新型封装胶带及包含其的包装箱
CN210793952U (zh) 一种贴有易撕贴的纸箱结构
CN201770153U (zh) 圆抽屉式礼品包装盒
CN217349118U (zh) 一种垃圾袋盒包装组件
CN210792369U (zh) 一种易于更换标签的u形瓦楞纸板
CN212951746U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防潮包装盒
CN212710471U (zh) 包装盒
CN210285032U (zh) 一种节约运输空间的书形精装盒
CN220115009U (zh) 一种可再利用的包装盒
CN219566157U (zh) 一种具有支承定位结构的包装盒缓冲内胆
JP2006123955A (ja) 保存容器となるブリスターパック
CN219565811U (zh) 一种环保易回收的包装纸箱
CN202924142U (zh) 可单颗撕离的易撕封膜电池包装盒
JP3093767U (ja) 解体用外装箱
TW201008844A (en) Packing box structure
CN216762498U (zh) 包装盒
CN217496840U (zh) 一种不易开口的环保型文件盒结构
CN219524545U (zh) 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