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2102U -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2102U
CN218362102U CN202221483339.8U CN202221483339U CN218362102U CN 218362102 U CN218362102 U CN 218362102U CN 202221483339 U CN202221483339 U CN 202221483339U CN 218362102 U CN218362102 U CN 218362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owder
air inlet
inlet
powder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33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伊尔·达姆皮隆
卡列夫·弗拉基米尔
孙立元
张翼飞
徐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nfe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nfe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nfe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nfeng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33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2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2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2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包括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连接套的底端自上而下插设并固定于进气套的顶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水腔,进粉套的顶端自下而上套设并固定于进气套的底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水腔,进气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水流通道,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依次连接时,三者的空腔依次连通并形成用于供电子束穿过的主通道,进气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气通道,进粉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粉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组装,且利于保障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送粉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束熔覆中可采用预置送粉或同步送粉两种送粉方式,其中预置送粉是将待熔覆的金属粉末预先覆盖在基材表面,然后使用电子束在预覆层表面扫描,预覆层表面吸收激光能量使温度升高并熔化。同时通过热传导将表面热量向内部传递,使整个合金预覆层及一部分基材熔化,激光束离开后熔化的金属快速凝固在其材表面形成冶金结合的合金熔覆层;
同步送粉,是利用气载式送粉器,将金属粉末直接输送入电子束光斑内,随着光斑在工件表面的移动,形成熔覆层。同步送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侧向送粉,另一种为同轴送粉。与预置送粉方式比较,同步送粉可以很好的实现气份保护,使熔覆粉末自身的性能不受空气内氧、氮等元素的影响,实现熔覆层的完美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提高利用率的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包括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连接套的顶端能够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子枪的射出端上,连接套的底端自上而下插设并固定于进气套的顶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水腔,进气套上设有与第一冷却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粉套的顶端自下而上套设并固定于进气套的底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水腔,进气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冷却水腔和第二冷却水腔,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均为两端开口结构,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依次连接时,三者的空腔依次连通并形成用于供电子束穿过的主通道,进气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排布于相邻的水流通道之间,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进气套的外侧面上,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与主通道相连通,进粉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粉通道,进粉通道的进粉口位于进气套的外侧面上,进粉通道的出粉口与主通道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粉套的底端一体式连接有延伸套,延伸套为两端开口结构,延伸套的空腔与主通道相连通,延伸套的空腔呈圆柱状,利于引导保护气垂直吹至工件表面上,使得主通道内的金属粉末能够被保护气垂直吹至电子束在工件表面形成的熔池上,利于提高金属粉末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套的空腔的底端均呈漏斗状,利于引导保护气聚集并使其沿主通道的轴向进入进粉套的空腔内,保障了保护气将主通道内的金属粉末吹出主通道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和进气套之间的结合面处及进气套和进粉套之间的结合面处均设有密封圈,利于保障第一冷却水腔和第二冷却水腔的密封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装有水管接头,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上安装有气管接头,进粉通道的进粉口上安装有粉管接头,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粉套的底端呈锥状,便于查看电子束熔覆修复的效果,从而提高对修复进度的掌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之间连接形成的主通道,配合进气套上设置的进气通道和进粉套上设置的进粉通道,使得从进粉通道进入主通道的金属粉末在经进气通道进入主通道的保护气的吹动下能够与电子束一同沿主通道的轴向输出至工件表面上,从而实现同轴送粉的效果,保证了主通道内的金属粉末能够在经电子束预热后沿主通道被准确吹至工件表面上由电子束照射形成的熔池上,利于保障金属粉末的利用率。
同时,通过连接套和进气套之间的第一冷却水腔及进气套和进粉套之间的第二冷却水腔的设置,结合第一冷却水腔和第二冷却水腔之间设置的水流通道及第一冷却水腔上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从而实现对装置进行分层冷却的效果,结构紧凑且利于保障装置的长时间使用。
进一步的,通过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之间的组装式结构,降低了装置的制造难度,且利于在装置出现损伤时进行更换部件的方式进行维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半剖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半剖视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连接套1,进气套2,进气通道21,气管接头22,进粉套3,进粉通道31,粉管接头32,第一冷却水腔4,进水口41,出水口42,水管接头43,第二冷却水腔5,水流通道6,主通道7,延伸套8,密封圈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包括连接套1、进气套2以及进粉套3,连接套1的顶端能够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子枪的射出端上,连接套1的底端自上而下插设并固定于进气套2的顶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水腔4,进气套2上设有与第一冷却水腔4相连通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进粉套3的顶端自下而上套设并固定于进气套2的底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水腔5,进气套2上开设有两个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水流通道6,水流通道6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冷却水腔4和第二冷却水腔5,连接套1、进气套2以及进粉套3均为两端开口结构,连接套1、进气套2以及进粉套3依次连接时,三者的空腔依次连通并形成用于供电子束穿过的主通道7,进气套 2上开设有两个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气通道21,进气通道21排布于相邻的水流通道 6之间,进气通道21的进气口位于进气套2的外侧面上,进气通道21的出气口与主通道7 相连通,进粉套3上开设有两个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粉通道31,进粉通道31的进粉口位于进气套3的外侧面上,进粉通道31的出粉口与主通道7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1和进气套2之间、进气套2和进粉套3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套2的空腔的底端均呈漏斗状,进粉套3的底端呈锥状。
参见图2、图3,所述进粉套3的底端一体式连接有延伸套8,延伸套8为两端开口结构,延伸套8的空腔与主通道7相连通,延伸套8的空腔呈圆柱状。
参见图2、图3,所述连接套1和进气套2之间的结合面处及进气套2和进粉套3之间的结合面处均设有密封圈9。
参见图2-图3,所述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均安装有水管接头43,进气通道21的进气口上安装有气管接头22,进粉通道31的进粉口上安装有粉管接头3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将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依次连接,从而完成装置的组装,随后将组装完成的装置固定在电子枪的射出端上。
使用时,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沿主通道照射至工件表面上,从而使工件表面受热形成熔池,同时保护气经进气通道进入主通道内,金属粉末经进粉通道进入主通道内,从而位于主通道内的金属粉末能够在保护气的作用下被吹至熔池上,且冷却水经进水口进入第一冷却水腔并由水流通道进入第二冷却水腔内,第一冷却水腔和第二冷却水腔内的冷却水能够经出水口排出,从而对装置进行循环冷却。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连接套的顶端能够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子枪的射出端上,连接套的底端自上而下插设并固定于进气套的顶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水腔,进气套上设有与第一冷却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粉套的顶端自下而上套设并固定于进气套的底端上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水腔,进气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冷却水腔和第二冷却水腔,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均为两端开口结构,连接套、进气套以及进粉套依次连接时,三者的空腔依次连通并形成用于供电子束穿过的主通道,进气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排布于相邻的水流通道之间,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进气套的外侧面上,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与主通道相连通,进粉套上开设有若干绕其中轴线等角度排布的进粉通道,进粉通道的进粉口位于进气套的外侧面上,进粉通道的出粉口与主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粉套的底端一体式连接有延伸套,延伸套为两端开口结构,延伸套的空腔与主通道相连通,延伸套的空腔呈圆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套的空腔的底端均呈漏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和进气套之间的结合面处及进气套和进粉套之间的结合面处均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装有水管接头,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上安装有气管接头,进粉通道的进粉口上安装有粉管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粉套的底端呈锥状。
CN202221483339.8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Active CN218362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3339.8U CN218362102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3339.8U CN218362102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2102U true CN218362102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3339.8U Active CN218362102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2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3642U (zh) 一种包含导向保护气流的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
CN110331396B (zh) 环式同轴送粉激光喷嘴
CN101264519B (zh) 一种可调式激光同轴送粉喷嘴
CN202297781U (zh) 同轴粉丝复合送料激光熔覆喷嘴结构
US7605346B2 (en) Powder delivery nozzle
CN201915148U (zh) 一种送丝送粉激光熔覆复合喷嘴
WO2011082582A1 (zh) 一种送丝送粉复合激光熔覆成形方法及装置
CN210683947U (zh) 一种可变光斑的振镜扫描式激光熔覆加工头装置
CN104694922A (zh) 一种环孔式激光同轴送粉喷嘴
CN110684974A (zh) 一种可变光斑的振镜扫描式激光熔覆加工头装置
CN101643900A (zh) 一种气帘保护式三维同轴激光送粉头
US10683575B2 (en) Laser cladding nozzle apparatus and pun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549343A (zh) 一种水冷单通道中心送粉熔覆头
CN201128758Y (zh) 激光熔覆用送粉轴线可调的送粉头
CN201511130U (zh) 一种用于激光快速成形的同轴送粉嘴
CN218362102U (zh) 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修复的同轴送粉装置
CN203999818U (zh) 一种激光宽带熔覆光内送粉装置
CN213652649U (zh) 一种高速激光熔覆头
CN112030160A (zh) 一种多轴激光熔覆抗重力偏转环锥聚焦送粉喷嘴
CN107385435B (zh) 熔覆喷头及激光熔覆装置
CN201236210Y (zh) 一种三维同轴激光送粉头
CN202989279U (zh) 激光快速成形同轴送粉喷嘴
CN202297782U (zh) 一种复合喷嘴结构
CN113351887B (zh) 一种能够使焊丝与粉料同步送入的送粉头和3d打印装置
CN216614852U (zh) 一种与激光熔覆头配合使用的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