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6891U -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6891U
CN218356891U CN202221290529.8U CN202221290529U CN218356891U CN 218356891 U CN218356891 U CN 218356891U CN 202221290529 U CN202221290529 U CN 202221290529U CN 218356891 U CN218356891 U CN 218356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in body
cavity
filte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05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青超
王双卫
高贵锋
王瑞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05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6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6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6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道组件和呼吸机,所述气道组件包括第一气道主体、第二气道主体及阻尼过滤件,所述第一气道主体形成有第一通气腔和与所述第一通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偏离所述第一通气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所述第一通气腔背离所述进气孔的一端腔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二气道主体形成有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通气腔,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口内,以使所述第一通气腔与所述第二通气腔连通,所述阻尼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一通气腔内或所述第二通气腔内,以使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气流经所述阻尼过滤件过滤后流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气道组件可使气流流场均匀,改善回流和紊流现象。

Description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背景技术
急救呼吸机是呼吸机中的一种,常用于急救场所和转运过程中,用于对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紧急通气抢救,以及运转时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急救呼吸机一般采用一体化气道设计,使用起来简单快捷。
但由于急救呼吸机内部结构过于追求紧凑,气道进风口位置通常不在送风空间的对称线上,有些部位气流速度快,有些部位则流速慢,导致了内部气道的流场不均匀,且气流在送风空间的两侧部位处会形成涡流区和回流区,容易出现回流和紊流现象,影响了通气效果和对病人的救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道组件,旨在改善气道组件内的流场不均匀造成的回流和紊流现象,提高通气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道组件应用于呼吸机,所述气道组件包括:
第一气道主体,所述第一气道主体形成有第一通气腔和与所述第一通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偏离所述第一通气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所述第一通气腔背离所述进气孔的一端腔壁开设有安装口;
第二气道主体,所述第二气道主体形成有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通气腔,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口内,以使所述第一通气腔与所述第二通气腔连通,及
阻尼过滤件,所述阻尼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一通气腔内或所述第二通气腔内,以使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气流经所述阻尼过滤件过滤后流出。
可选的,所述阻尼过滤件为层状结构,所述阻尼过滤件包括支撑层和设于所述支撑层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朝向所述进气孔。
可选的,所述阻尼过滤件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过滤层朝向所述进气孔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阻尼过滤件为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气腔的腔壁设有环形的台阶,所述阻尼过滤件夹设于所述台阶的台阶面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端面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外周缘凸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端面抵接所述阻尼过滤件,所述安装口的外边沿抵接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阻尼过滤件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气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通气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且/或,所述第一气道主体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道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第一通气腔的腔壁和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一端外周缘中的一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主机和如上任一所述的气道组件,所述气道组件连通于所述主机。
可选的,所述呼吸机还包括比例阀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通气腔内,所述气道组件的进气孔与所述比例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气腔的出口与所述主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气道组件通过在第一气道主体或第二气道主体的通气腔内设置阻尼过滤件,气流通过进气孔进入第一通气腔和第二通气腔内时,可以经过阻尼过滤件的过滤,如此,基于阻尼过滤件的孔隙对气体的粘性阻力作用跟气体的流速成正比,当气体流速越大,粘性阻力越大,相比于阀体结构仅控制开关以及整体流量,该过滤阻尼件能使速度大的区域降速明显,起到了提高气体流动均匀性的作用,减少回流和紊流现象,提升通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道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气道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气道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气道组件 30 第二气道主体
10 第一气道主体 30a 第二通气腔
10a 第一通气腔 31 限位部
11 进气孔 50 阻尼过滤件
13 安装口 70 密封件
15 台阶 200 流量传感器
17 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道组件。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气道组件100应用于呼吸机,所述气道组件100包括第一气道主体10、第二气道主体30及阻尼过滤件50;
所述第一气道主体10形成有第一通气腔10a和与所述第一通气腔10a连通的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的轴线偏离所述第一通气腔10a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所述第一通气腔10a背离所述进气孔11的一端腔壁开设有安装口13;
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形成有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通气腔30a,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口13内,以使所述第一通气腔10a与所述第二通气腔30a连通;所述阻尼过滤件50设于所述第一通气腔10a内或所述第二通气腔30a内,以使从所述进气孔11进入的气流经所述阻尼过滤件50后流出。
本实施例中,气道组件100用于呼吸机,可以位于气源与主机之间,也可以位于主机至病人的气路通道上,起到稳定气流的作用。此处,以气道组件100位于气源与主机之间为例,第一气道主体10的进气孔11可与气体管路连接,或者第一气道主体10的进气孔11也可以连接于阀体结构上,在此不做限定,能够接收气流即可。
第一气道主体1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金属,结构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第一气道主体10形成有第一通气腔10a,该第一通气腔10a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减少尖锐位置,从而能够使得进入的气体流动更加顺畅。而第一气道主体10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能够方便安装固定即可。第一气道主体10开设有进气孔11与第一通气腔10a连通,从而允许气流进入。该进气孔11的开口形状为圆形,进一步方便管路连接,同时也可以保证气流顺畅。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孔11也可以是方形或椭圆形等。进气孔11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一通气腔10a的横截面尺寸,从而能够提升气流进入的流速。且为了结构紧凑,进气孔11的轴线偏离第一通气腔10a的中心轴线,也即进气孔11不在第一通气腔10a的对称线上,如此,刚进入第一通气腔10a的气流对应进气孔11处的流速较快,其他位置的流速相对较慢。
第二气道主体30的材质可与第一气道主体10的材质相同,也可不同,在此不做限定。第二气道主体30大致呈筒状,其形成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通气腔30a,该第二通气腔30a的横截面也为圆形,提升气流输送的顺畅性。第二气道主体30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圆形,方便与圆形的安装口13相适配连接。当然,当第一通气腔10a的横截面为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时,第二气道主体30的横截面也可为方形或对应的形状,从而方便进行连接。此处,第二气道主体30与第一气道主体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组装和维修。
在第一通气腔10a内或第二通气腔30a内设有阻尼过滤件50,其可以封堵第一通气腔10a的横截面或第二通气腔30a的横截面,实现对气流的完全过滤。阻尼过滤件50即能够对气流进行过滤的结构,过滤气流中的杂质,使气流更洁净,并能够对气流有一定的粘性阻力,其可以为滤网、隔膜片或者是透气薄膜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气道组件100通过在第一气道主体10或第二气道主体30的通气腔内设置阻尼过滤件50,气流通过进气孔11进入第一通气腔10a和第二通气腔30a内时,可以经过阻尼过滤件50的过滤,如此,基于阻尼过滤件50的孔隙对气体的粘性阻力作用跟气体的流速成正比,当气体流速越大,粘性阻力越大,相比于阀体结构仅控制开关以及整体流量,该过滤阻尼件能使速度大的区域降速明显,使得经过阻尼过滤件50后各个位置的气体流速相同,提高气体流动的均匀性。如此,在不改变气道主体的结构基础上仅通过增加阻尼过滤件50来简便改善回流和紊流现象,提升通气效果和救治效果。
可选的,所述阻尼过滤件50为层状结构,所述阻尼过滤件50包括支撑层和设于所述支撑层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朝向所述进气孔11。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过滤效果,阻尼过滤件50包括有过滤层,例如,具有细小孔隙的各种高分子薄膜,或是金属滤网或陶瓷滤网等,在实现气流通过的同时,能够对气流进行过滤并且提供一定的粘性阻力即可,实现对气流的过滤,提升气流清洁度,并能够调整气流流速,使得各个位置的气流流速更加均匀,提升通气效果。同时,为了给过滤层提供支撑,阻尼过滤件50还包括支撑层,该支撑层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起到较好固定过滤层的作用,支撑层的材质可以选择陶瓷或金属等,结构强度高,使得过滤层不易被流速过大的气流冲坏或变形,提高阻尼过滤件50的结构稳定性。当然,该支撑层可仅支撑过滤层的周缘部分,或者支撑过滤的中心部分,且保留允许气流通过的部分即可。将过滤层设于支撑层朝向进气孔11的一侧,使得气流先接触过滤层进行过滤,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可选的,所述阻尼过滤件50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过滤层朝向所述进气孔11的表面。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过滤层的使用性能,阻尼过滤件50还包括有保护层,该保护层设在过滤层朝向进气孔11的表面,能够对过滤层起到一定对保护作用,防止气流对冲击过大使过滤层变形。保护层的材质可以是金属,设计呈薄片状,部分遮挡过滤层即可,也可确保气流的通过。
可选的,所述阻尼过滤件50为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阻尼过滤件50的过滤性能和结构性能,选择阻尼过滤件50为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片,该结构可为目前可购买到的不锈钢限位烧结毡片结构,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可达到医用标准,故此处对其成分和工艺不做赘述。且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片的孔隙均匀,透气性好,有稳定的过滤精度,又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压力损耗小,在使用中不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长,从而能使得气道组件100内的气流的流速更稳定,压力更均匀。因不同的入口压力对阻尼过滤件50的过滤精度要求不一致,一般来说,入口压力越大,需要其过滤精度越小,但需要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参照图4,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气腔10a的腔壁设有环形的台阶15,所述阻尼过滤件50夹设于所述台阶15的台阶15面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的端面之间。
为了方便固定阻尼过滤件50,在第一通气腔10a的腔壁设有环形的台阶15,将阻尼过滤件50放置于该台阶15的台阶15面处,通过第二气道主体30从安装口13插入第一通气腔10a内,从而抵接到台阶15的台阶15面,实现对阻尼过滤件50的抵压固定,方便进行组装。此处,再将第一气道主体10与第二气道主体30进行可拆卸连接即可,实现稳定的组装结构。可选的,该台阶15靠近进气孔11的一端,从而能够使得阻尼过滤件50靠近进气孔11的位置,在气流进入第一通气腔10a内即经过阻尼过滤件50的过滤,进一步提升气道组件100内的整体气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且此处可选阻尼过滤件50的支撑层的尺寸与第二气道主体30的壁厚尺寸相同,实现稳定的安装结构。
请参照图2和图3,可选的,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的外周缘凸设有限位部31,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的端面抵接所述阻尼过滤件50,所述安装口13的外边沿抵接所述限位部31朝向所述阻尼过滤件50的端面。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对阻尼过滤件50的过度挤压,在第二气道主体30的外周缘凸设有限位部31,该限位部31呈环状,凸设于第二气道主体30的外周面,从而在第二气道主体30的端面抵接于阻尼过滤件50的合适位置时,该安装口13的外边沿,也即第一气道主体10的端面抵接限位部31的端面,从而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气道主体30过度抵压,提升对阻尼过滤件50的保护。可选的,该第二气道主体30呈圆柱体的筒状,将其两端的位置进行直径的减小,从而形成中间突出的限位部31,两端方便进行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其中一端与第一气道主体10连接并连通;或是通过模具加工一体成型。该加工方式简便快捷,并能够使得一体成型的第二气道主体30的结构强度高,使用性能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气腔10a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通气腔30a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且/或,所述第一气道主体10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气流的顺畅性,将第一通气腔10a的中心轴线设置与第二通气腔30a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使得通过第一通气腔10a内的气流均匀通过阻尼过滤件50,并能够在第二通气腔30a内顺畅均匀的流动,进一步提升气流稳定性。
在上述结构技术上,为了实现稳定连接,第一气道主体10与第二气道主体30为螺纹连接,此处,可以是第一通气腔10a内有内螺纹,第二气道主体30的外侧面有外螺纹,将第二气道主体30通过拧设安装于第一气道主体10内。也可以是第一气道主体10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气道主体30设有连接耳等结构,并开设连接的孔洞,通过锁紧件穿设两者的孔内实现锁紧连接。
请参照图3和图4,可选的,所述气道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70,所述第一通气腔10a的腔壁和所述第二气道主体30的一端外周缘中的一者开设有密封槽17,所述密封槽17靠近所述安装口13设置,所述密封件70安装于所述密封槽17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一气道主体10与第二气道主体3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在两者相配合的部分处设置密封件70,该密封件70可以是o型密封圈,也可以是橡胶垫片或盘根等,在此不做限定。此处,以o型密封圈为例,在第一通气腔10a的腔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17,从而将密封件70放置于该密封槽17内,再将第二气道主体30穿设组装,从而与第二气道主体30之间型的较好的密封效果。当然,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气道主体30的外周面开设密封槽17,将密封圈放置于密封槽17内,进行组装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呼吸机(未图示),所述呼吸机包括主机和如上任一所述的气道组件100,所述气道组件100连通于所述主机。该气道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呼吸机的气道组件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照图4,可选的,所述呼吸机还包括比例阀和流量传感器200,所述流量传感器200安装于所述第二通气腔30a内,所述气道组件100的进气孔11与所述比例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气腔30a的出口与所述主机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气道组件100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200,用于对气道组件100内的气体流量进行检测,从而得出呼吸机的供气参数,进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控制,输出适合的气体流量。比例阀主要用于调控输入主机内的气体流量,其可通过内部阀芯的位移从而改变流量的大小,继而保证输出实际需要的气体流量和稳定的气体压力。将气道组件100设于比例阀的出气口处,是因为从比例阀出来的气体流场不稳定且不均匀,并且将阻尼过滤件50设于流量传感器200的气体流向的上游,可以使得流量传感器200的检测更加准确,同时也能过滤气流中的杂质,使气流更洁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道组件,应用于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组件包括:
第一气道主体,所述第一气道主体形成有第一通气腔和与所述第一通气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偏离所述第一通气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置,所述第一通气腔背离所述进气孔的一端腔壁开设有安装口;
第二气道主体,所述第二气道主体形成有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二通气腔,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口内,以使所述第一通气腔与所述第二通气腔连通,及
阻尼过滤件,所述阻尼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一通气腔内或所述第二通气腔内,以使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气流经所述阻尼过滤件过滤后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过滤件为层状结构,所述阻尼过滤件包括支撑层和设于所述支撑层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朝向所述进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过滤件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过滤层朝向所述进气孔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过滤件为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腔的腔壁设有环形的台阶,所述阻尼过滤件夹设于所述台阶的台阶面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端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外周缘凸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端面抵接所述阻尼过滤件,所述安装口的外边沿抵接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阻尼过滤件的端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通气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且/或,所述第一气道主体与所述第二气道主体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第一通气腔的腔壁和所述第二气道主体的一端外周缘中的一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
9.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道组件,所述气道组件连通于所述主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还包括比例阀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通气腔内,所述气道组件的进气孔与所述比例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气腔的出口与所述主机连通。
CN202221290529.8U 2022-05-25 2022-05-25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Active CN218356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0529.8U CN218356891U (zh) 2022-05-25 2022-05-25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0529.8U CN218356891U (zh) 2022-05-25 2022-05-25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6891U true CN21835689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0529.8U Active CN218356891U (zh) 2022-05-25 2022-05-25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6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2215B1 (en) Exhaust port assembly for a pressure support system
US11534564B2 (en) Breath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US20150306324A1 (en) Self-contained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ask and method of use
US20200206446A1 (en) Oro-Nasal Ventilation Face Mask
US20200061319A1 (en) Device for ventilating a patient and proces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CN217207919U (zh) 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8356891U (zh) 气道组件和呼吸机
US20150258300A1 (en) Humidifier and breath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3365682A (zh) 带有噪声阻尼构件的呼吸设备
CN113289180A (zh) 一种呼吸机流量传感器、呼吸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000665B2 (en) Filter and device for artificial respiration having a filter
JP2012228415A (ja) 酸素濃縮装置
CN216136512U (zh) 氧浓度调节装置及呼吸机
CN218280268U (zh) 呼吸机
CN210107572U (zh) 一种轴流式壁挂新风机
CN211536074U (zh) 用于通气治疗设备的减噪结构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CN111529854A (zh) 用于呼吸机的单向阀及具有其的呼吸机
CN217187319U (zh) 一种呼吸机流量传感器及呼吸机系统
CN111734864A (zh)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及医疗设备
US4643214A (en) Pressure modifying system
WO2019021630A1 (ja) Cpap装置
CN215069228U (zh) 一种可更换穿孔板的小孔消声器
CN220214346U (zh) 一种医用气体样本过滤器
CN211513002U (zh) 通气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21106655U (zh) 流量传感器及麻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