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5850U - 保温板 - Google Patents

保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5850U
CN218355850U CN202222471387.1U CN202222471387U CN218355850U CN 218355850 U CN218355850 U CN 218355850U CN 202222471387 U CN202222471387 U CN 202222471387U CN 218355850 U CN218355850 U CN 218355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sulation board
heating
hea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13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启翀
毛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13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5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5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5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板。该保温板包括: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为柔性结构且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用于发热的发热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具有发热区和常温区,所述发热区与所述发热结构对应,所述常温区与所述发热结构错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通过设置发热区和常温区,可以只在发热区加热饭菜,常温区温度为常温不会灼伤用户,提升了用户使用保温板的体验感,并且发热区和常温区的设置,丰富了保温板的使用多样性。

Description

保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板。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保温板工作时,整个面板温度较高,容易灼伤用户,用户使用该保温板的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温板,提升了用户使用保温板的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板包括: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为柔性结构且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用于发热的发热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具有发热区和常温区,所述发热区与所述发热结构对应,所述常温区与所述发热结构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板,通过设置发热区和常温区,可以只在发热区加热饭菜,常温区温度为常温不会灼伤用户,提升了用户使用保温板的体验感,并且发热区和常温区的设置,丰富了保温板的使用多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区具有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独立控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结构包括多个发热单元,每个所述发热单元对应一个所述分区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板还包括:用于检测餐具放置在所述分区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发热单元和所述保温板的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分区放置有所述餐具后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对应的所述发热单元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板还包括:用于检测餐具放置在所述发热区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发热结构和所述保温板的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发热区放置有所述餐具后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发热结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温板本体的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板还包括:边框条,所述边框条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板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柔性壳体,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边框条均包括刚性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发热结构和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比所述第二容纳槽更靠近所述保温板本体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连通,所述发热结构包括第一发热单元和第二发热单元,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形成一个整体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
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处于同一水平面;
或者,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能够单独拆卸或安装,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连通的位置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板本体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设置在所述发热结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温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保温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保温板10、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中心分区1121、外周分区1122、第一保护部113、第二保护部114、发热结构12、中心发热单元121、外周发热单元122、柔性连接部123、连接端子124、隔热结构13、发热区15、常温区16、容纳槽17、中心槽单元171、外周槽单元172、控制装置2、边框条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板1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板10可以包括保温板本体,保温板本体为柔性结构,保温板本体包括壳体和发热结构12,发热结构12设置在壳体内,且发热结构12可用于发热。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发热结构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保温板本体具有发热区15和常温区16,发热区15与发热结构12对应,常温区16与发热结构12错开。在使用保温板10时,将需要保温的饭菜碗碟等餐具放置于发热区15,可以提高保温效果,常温区16(即非发热区)可以用于放置不需要加热的餐具,例如盛有凉菜的餐具。发热结构12为多个时可以增加发热区15的数量,从而满足同时对多个餐具进行保温的需求。
发热区15可以采用与常温区16不同的表面特征,从而使用户直观区分发热区15和常温区16的位置。
当然,在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板10也可以用于对其他物品进行保温,而不局限于餐具、食物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板10,通过设置发热区15和常温区16,可以只在发热区15加热饭菜等,用户可以把凉菜放在常温区16,常温区16温度为常温不会影响凉菜口感,也不会灼伤用户,提升了用户使用保温板10的体验感,并且发热区15和常温区16的设置,可以让用户更加明确发热区15的位置,指向性更强,丰富了保温板10的使用多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区15具有多个分区,每个分区独立控温,由此可以满足用户对使用单个分区、同时使用多个分区的需求。例如在饭菜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只开启一部分分区的控温,而将另一部分分区的控温功能关闭,以节省能源,减少能量损耗。分区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结构12包括多个发热单元,每个发热单元对应一个分区设置。每个发热单元均可以单独控制通电、断电,也可以单独调节每个发热单元的功率,从而使得每个分区能够打开控温功能、关闭控温功能或调节控温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发热单元的功率越大,该分区的温度就越高,该分区的保温效果就越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10还可以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餐具是否放置在分区,检测装置分别与发热单元和保温板10的控制装置2相连,以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分区放置有餐具后由控制装置2控制对应的发热单元工作。具体而言,检测装置检测到分区放置有餐具的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再控制对应的发热单元工作。
以分区的数量为两个为例,此时,发热结构12包括两个发热单元,在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个分区放置有餐具后由控制装置2控制第一个发热单元工作,在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个分区放置有餐具后由控制装置2控制第二个发热单元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发热结构12可以包括中心发热单元121和外周发热单元122,外周发热单元122为多个,且多个外周发热单元122围绕中心发热单元121布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区包括中心分区1121和外周分区1122,外周分区1122为多个,且多个外周分区1122围绕中心分区1121布置。中心发热单元121与中心分区1121对应,以实现对中心分区1121的控温,外周发热单元122与外周分区1122对应,以实现对外周分区1122的控温。可选地,中心发热单元121为一个,外周发热单元122为四个,中心分区1121为一个,外周分区1122为四个,用户在其中一个分区上放置餐具后,以在中心分区1121放置餐具为例,检测装置检测到中心分区1121放置有餐具,从而控制中心发热单元121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10还可以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餐具是否放置在分区,检测装置分别与发热结构12和保温板10的控制装置2相连,以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发热区15放置有餐具后由控制装置2控制发热结构12工作。具体而言,检测装置检测到发热区15放置有餐具的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再控制发热结构12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通过检测重量值来检测发热区15或分区位置是否放置有餐具。当检测的重量值超过预设重量值时,表示发热区15或分区位置放置有餐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压力值来检测发热区15或分区位置是否放置有餐具。当检测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压力值时,表示发热区15或分区位置放置有餐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发热区15的数量仅一个,发热区15之外的区域为常温区16,这样,发热区15的面积可以设计得较大,以解决由于饭菜较多,分区加热位置不够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控制装置2设置在保温板本体的外周,控制装置2具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发热结构12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热结构12的通电和断电,并且能够调节发热结构12的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保温板10还可以包括边框条3,边框条3和控制装置2分别设置在保温板本体的相对两端,控制装置2和边框条3均包括刚性壳体。壳体为柔性壳体,即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为柔性壳体,保温板本体为柔性结构以允许保温板本体卷绕收纳,这样,在保温板本体展开时,控制装置2和边框条3均能够为保温板本体提供支撑,控制装置2和边框条3压住保温板本体的两端,防止保温板本体翘曲影响外观,同时,控制装置2和边框条3还可以作为装饰件提供美观的视觉效果。在保温板本体卷绕时,控制装置2和边框条3还可以作为卷绕时的支撑件。
可选地,刚性壳体可以是塑料壳体,也可以是金属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壳体111上设置有容纳槽17,容纳槽17用于容纳发热结构12和第二壳体112。发热结构12位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这样,发热结构12不外露,能够提升保温板10的使用安全性。第一壳体111可以为下壳体,第二壳体112可以为上壳体。在装配保温板10时,如图1所示,先将第一壳体111放置于平面上,再将发热结构12放置于容纳槽15内,最后将第二壳体112覆盖在发热结构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容纳槽17可以包括多个槽单元,发热区15与槽单元分别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多个槽单元彼此连通,这样便于开设槽单元。多个发热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柔性连接部123相连接,这样,便于整体移动发热结构12,例如可以将发热结构12整体放置在容纳槽17内,放置过程中,保证多个发热单元与对应的槽单元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多个槽单元包括中心槽单元171和外周槽单元172,外周槽单元172为多个,且多个外周槽单元172围绕中心槽单元171布置,中心槽单元171、中心发热单元121和中心分区1121对应,多个外周槽单元172、多个外周发热单元122和多个外周分区1122分别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均为硅胶壳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均为耐高温橡胶壳体。当然,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制造而成。柔性材料制成的保温板10容易形成超薄造型,以减小保温板10的厚度,同时,柔性材料的传热效率高,使得保温板10的保温效果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发热结构12的外周具有连接端子124,连接端子124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外周发热单元122上,第一壳体111的外周具有第一保护部113,第二壳体112的外周具有第二保护部114,连接端子124夹设在第一保护部113和第二保护部114之间,当保温板10包括控制装置2时,第一保护部113、连接端子124和第二保护部114该三者插入到控制装置2内并使得连接端子124与控制装置2的控制单元电连接,这样,控制单元可以对发热结构12进行控制。第一保护部113和第二保护部114可以对连接端子124进行防护,防止连接端子124折断而影响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为下壳体,第二壳体112为上壳体,第一保护部113位于连接端子124的下方,第二保护部114位于连接端子124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17内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设发热结构12以将发热结构12定位在容纳槽17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17包括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比第二容纳槽更靠近保温板本体的中心位置。第二容纳槽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连通,发热结构12包括第一发热单元和第二发热单元,第一发热单元和第二发热单元形成一个整体对应安装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12为一个整体,第二壳体112的形状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适配,第二壳体112安装于第一壳体111时,第二壳体112与第一壳体111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可以使得保温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平整,保温物品放置在保温板本体上表面时,不会因保温板本体的上表面不平整而导致保温物品发生倾翻,保温板本体放置于承载面时,不会因保温板本体的下表面不平整而导致保温板本体发生倾翻。可选地,承载面可以是桌面、台面、地面或其他平整表面。
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12包括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能够单独拆卸或安装,分块安装的方式可以使得每块结构重量较小,降低了每块结构的移动难度。第二壳体112安装于第一壳体111时,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连通的位置相抵接,这样,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的表面形成完整、连续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本体还可以包括隔热结构13,隔热结构13设置在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且设置在发热结构12的下方,隔热结构13设置在发热结构12与壳体的对应部分之间。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时,隔热结构13设置在发热结构12的下方与第一壳体111之间。隔热结构13能够使发热结构12的热量向第二壳体112方向传递,而阻止热量向第一壳体111方向传递,这样可以防止保温板10烫伤桌面。可选地,隔热结构13为柔性材质,比如隔热棉、空气凝胶等。在装配保温板10时,如图1所示,先将第一壳体111放置于平面上,再将隔热结构13放置于容纳槽15内,随后将发热结构12覆盖在隔热结构13上,最后将第二壳体112覆盖在发热结构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17内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分别穿设发热结构12和隔热结构13以定位发热结构12和隔热结构13,由此可以防止发热结构12和隔热结构13位置随意移动而影响柔性保温板10的正常使用。
下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保温板10。
保温板10包括保温板本体,保温板本体包括硅胶下壳体、硅胶上壳体、发热结构12、隔热棉、重量传感器、控制装置2、边框条3,发热结构12位于下壳体、上壳体之间,下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17,容纳槽17用于容纳发热结构12、隔热棉和上壳体,隔热棉位于发热结构12和下壳体之间,保温板本体具有发热区15和常温区16,发热区15与发热结构12对应,常温区16与发热结构12错开。发热区15具有五个分区,发热结构12为带有印刷电路的聚酰亚胺薄膜,发热结构12包括五个发热单元,每个发热单元对应一个分区设置,每个分区均独立控温,重量传感器分别与发热单元和控制装置2相连,在重量传感器检测到分区放置有餐具后由控制装置2控制对应的发热单元工作,以实现该分区的保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为柔性结构且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用于发热的发热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具有发热区和常温区,所述发热区与所述发热结构对应,所述常温区与所述发热结构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区具有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独立控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包括多个发热单元,每个所述发热单元对应一个所述分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餐具放置在所述分区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发热单元和所述保温板的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分区放置有所述餐具后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对应的所述发热单元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餐具放置在所述发热区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发热结构和所述保温板的控制装置相连,以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发热区放置有所述餐具后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发热结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温板本体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框条,所述边框条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板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柔性壳体,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边框条均包括刚性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发热结构和所述第二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比所述第二容纳槽更靠近所述保温板本体的中心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连通,所述发热结构包括第一发热单元和第二发热单元,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形成一个整体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处于同一水平面;
或者,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能够单独拆卸或安装,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时,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连通的位置相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5、9-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本体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设置在所述发热结构的下方。
CN202222471387.1U 2022-09-16 2022-09-16 保温板 Active CN218355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1387.1U CN218355850U (zh) 2022-09-16 2022-09-16 保温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1387.1U CN218355850U (zh) 2022-09-16 2022-09-16 保温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5850U true CN218355850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1387.1U Active CN218355850U (zh) 2022-09-16 2022-09-16 保温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5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55850U (zh) 保温板
CN112178700A (zh) 一种智能灶台及其保温方法
CN209949447U (zh) 电热垫
CN218338237U (zh) 保温板
CN218514535U (zh) 柔性保温板
CN218514534U (zh) 保温板
CN211212446U (zh) 一种温度均匀保温碗
CN217088353U (zh) 保温组件以及保温装置
CN209808165U (zh) 一种板式电热毛巾架
CN112826300A (zh) 一种多层可单独加热的热菜器具
CN214338150U (zh) 外接式键盘鼠标的保暖罩
CN212930190U (zh) 一种电暖器用的隔热板
CN112601303A (zh) 加热装置的加热器
CN214581288U (zh) 电陶炉
CN219270722U (zh) 食物保温器具
CN218852504U (zh) 一种能识别锅具的多功能锅
CN201192264Y (zh) 组合式慢炖锅
CN216060063U (zh) 保温碗
KR200326917Y1 (ko) 나무전기온돌판넬
CN210762231U (zh) 打饭机的保温结构和打饭机
CN210227870U (zh) 一种家用嵌入式铁板烧设备
CN218074578U (zh) 一种折叠暖菜板
CN214760296U (zh) 一种菜品展示保温一体工作台
CN215723409U (zh) 烹饪器具
CN217696207U (zh) 面板组件以及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