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5665U - 一种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5665U
CN218355665U CN202222266005.1U CN202222266005U CN218355665U CN 218355665 U CN218355665 U CN 218355665U CN 202222266005 U CN202222266005 U CN 202222266005U CN 218355665 U CN218355665 U CN 218355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pot
layer
equal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60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林
孙华忠
罗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tengbao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tengbao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tengbao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tengbao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60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5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5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5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具,该锅具包括锅体、防腐层和不粘层,锅体设置有凸起部和凹陷部,凸起部与凹陷部在锅体至少部分的内表面上交错分布,防腐层覆盖于凸起部,不粘层覆盖于凹陷部。其中,防腐层的厚度D1满足:0.8μm≤D1≤1.2μm。凸起部能够保护凹陷部表面的不粘层不被破坏,防腐层能够保护凸起部表面不被氧化腐蚀,提高了锅体的抗腐蚀能力,且当防腐层的厚度D1为0.8μm~1.2μm时,既能够保障锅体具有足够的抗腐蚀能力,又能够降低锅体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锅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粘锅具通常采用在锅体的内表面上喷涂不粘涂料,形成不粘涂层的方式达到防粘的效果,但是在使用硬度较大的锅铲烹饪时,锅铲会与锅体内表面摩擦,导致不粘涂层被破坏而失去防粘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锅体会采用蚀刻技术在锅体内表面做出凹凸的花纹,然后喷涂不粘涂料,再将凸起花纹处的涂料去除,使锅体基材裸露。这样,使用硬度较大的锅铲烹饪时,锅铲的接触面在凸起的花纹处,不会破坏不粘涂层。但是这种结构的锅具,由于凸起花纹处的基材直接裸露在外,抗腐蚀性较差,很容易发黄生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具,能够提高锅体的抗腐蚀能力。
本申请提供一种锅具,所述锅具包括:
锅体,设置有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在所述锅体至少部分的内表面上交错分布;
防腐层,所述防腐层覆盖于所述凸起部;
不粘层,所述不粘层覆盖于所述凹陷部;
其中,所述防腐层的厚度D1满足:0.8μm≤D1≤1.2μm。
上述方案中,凹陷部上覆盖有不粘层,能够达到防粘效果,凸起部的表面则不设置不粘层,这种情况下,在使用硬度较大的锅铲进行烹饪时,锅铲的铲头只能接触到凸起部,也就只会与凸起部发生摩擦,因此不会破坏到凹陷部上的不粘层,保障了锅体的防粘效果。同时,由于凸起部上覆盖有防腐层,不易被铲头磨损,能够保护凸起部处的金属材质不被氧化腐蚀,提高了锅体的抗腐蚀能力。并且,当防腐层的厚度D1为0.8μm~1.2μm时,既能够保障锅体具有足够的抗腐蚀能力,又能够降低锅体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腐层为形成于所述凸起部的钝化膜。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形成于凸起部的钝化膜作为防腐层,能够达到提高锅体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的目的,且钝化膜还能够与凸起部紧密贴合,不易脱落,能够保障防腐层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起部具有表面和侧面,所述侧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表面和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连接,所述防腐层仅设置于所述表面。
上述方案中,仅在表面设置防腐层就能够满足锅体的抗腐蚀需求,并且,相比于在表面和侧面均设置防腐层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锅体的制作成本,还能够降低防腐层的加工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起部的宽度D2满足:0.3mm≤D2≤0.4mm。
上述方案中,当凸起部的宽度D2为0.3mm~0.4mm时,既能保障锅体的防粘效果和抗腐蚀效果达到最好,又能保护不粘层不受破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凹陷部的深度H1满足:0.12mm≤H1≤0.15mm。
上述方案中,当凹陷部的深度H1为0.12mm~≤0.15mm时,既能够保障锅体的防粘效果,又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不粘层的厚度D3满足:30μm≤D3≤40μm。
上述方案中,当不粘层的厚度D3为30μm~40μm时,既能够降低锅体的制作成本,又能够保障锅体的防粘效果,使锅体的不粘性能更稳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锅体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底壁和至少部分所述侧壁设置有涂料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涂料部;所述不粘层的表面积占所述涂料部总表面积的90%~92%。
上述方案中,锅具在烹饪时,侧壁和底壁均会与食物接触,因此,使用锅铲烹饪时,侧壁和底壁都会与锅铲接触,所以都需要设置涂料部。凸起部和凹陷部均匀地交错分布在涂料部内。当不粘层的表面积占涂料部总表面积的90%~92%时,既能够保障锅体的防粘效果,又能够保护不粘层不受破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锅体设置有开口,所述涂料部与所述开口的最小高度差H2满足:7.5mm≤H2≤8mm。
上述方案中,当涂料部与开口的最小高度差H2为7.5mm~8mm时,既能够降低锅体的制作成本,又能够保证锅体的防粘效果和抗腐蚀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位于所述侧壁上的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的表面积之比为Z1,位于所述底壁上的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的表面积之比为Z2,Z1<Z2。
上述方案中,对于侧壁来说,侧壁与锅铲接触得更多,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凸起部,用于保护凹陷部上的不粘层不受破坏。而对于底壁来说,底壁与食材接触得更多,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凹陷部来增大底壁的防粘面积,进而提高底壁的防粘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锅体的厚度方向,所述锅体的至少部分的材质为不锈钢层,所述涂料部位于所述不锈钢层。
上述方案中,不锈钢层具有耐磨损、环保卫生、成型性能良好的优点,选用不锈钢层作为锅体的内表面,将涂料部设置在不锈钢层上有利于延长锅体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涂料部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锅体;
101-不锈钢层;
101a-304不锈钢;
101b-1050不锈钢;
101c-430不锈钢;
11-涂料部;
111-凸起部;
111a-表面;
111b-侧面;
112-凹陷部;
12-侧壁;
13-底壁;
14-开口;
2-防腐层;
3-不粘层。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如图1和图2所示,该锅具包括锅体1、防腐层2和不粘层3,锅体1设置有凸起部111和凹陷部112,凸起部111与凹陷部112在锅体1至少部分的内表面上交错分布,防腐层2覆盖于凸起部111,不粘层3覆盖于凹陷部112。其中,防腐层2的厚度D1满足:0.8μm≤D1≤1.2μm。具体地,厚度D1可以为0.8μm、0.9μm、1.0μm、1.2μm等等。
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12上覆盖有不粘层3,能够达到防粘效果,而凸起部111的表面则不设置不粘层3,这种情况下,在使用硬度较大的锅铲(例如不锈钢锅铲)进行烹饪时,锅铲的铲头只能接触到凸起部111,也就只会与凸起部111发生摩擦,因此不会破坏到凹陷部112上的不粘层3,保障了锅体1的防粘效果。同时,由于凸起部111上覆盖有防腐层2,不易被铲头磨损,能够保护凸起部111处的金属材质不被氧化腐蚀,提高了锅体1的抗腐蚀能力。
具体地,如图3所示,防腐层2的厚度D1为0.8μm~1.2μm,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当D1过大(例如大于1.2μm)时,会增加防腐层2的制作工艺难度,且过厚的防腐层2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锅体1的抗腐蚀能力,还会导致成本增加。当D1过小(例如小于0.8μm)时,防腐层2太薄,很容易被破坏,导致锅体1的防腐效果不够稳定。因此,当防腐层2的厚度D1为0.8μm~1.2μm时,既能够保障锅体1具有足够的抗腐蚀能力,又能够降低锅体1的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凸起部111和凹陷部112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在用于制作锅体1的片材上用油墨印刷好花纹图案,然后采用蚀刻腐蚀的方式,使未被油墨覆盖的区域与蚀刻液发生反应,形成凹陷部112,而被油墨覆盖的区域不会与蚀刻液发生反应,最终成为凸起部111。
进一步地,经过蚀刻的片材还需要经过依次以下工序进行处理:锅身成型(将经过蚀刻后的片材放置到模具中,通过油压机拉深成型)、切边(切除多余废料)、齐口(去除切边后的边缘毛刺废料)和清洗(去除拉深油渍)。
以上工序结束后,对锅体1进行内喷涂,使不粘涂料均匀覆盖在锅体1的内表面,形成不粘层3,然后再通过内抛光(将锅体1放置到胎具内旋转,用120目砂纸按压在锅体1内部,将凸起部111处的不粘层3去除)使凸起部111处的金属裸露,最后在凸起部111的金属表面上设置防腐层2,以达到抗腐蚀的目的。
经过盐雾测试对比,相比于未设置防腐层2的其他锅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锅具能够将抗腐蚀抗氧化能力提升5~20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防腐层2为形成于凸起部111的钝化膜。
钝化膜是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的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膜,能够将金属与腐蚀介质进行有效隔离,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形成于凸起部111的钝化膜作为防腐层2,能够达到提高锅体1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的目的,且钝化膜还能够与凸起部111紧密贴合,不易脱落,能够保障防腐层2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钝化膜的制作工艺如下:在内抛光工序结束后,将锅体1整体放置到钝化设备中,然后把5%柠檬酸液倒入锅体1内,使柠檬酸液能够与凸起部111的金属表面发生钝化反应(此过程中,控制温度在60℃~70℃之间、控制时间在15~18分钟内),从而在原本裸露的凸起部111的金属表面上形成钝化膜。
需要说明的是,5%柠檬酸液不会与不粘层3发生反应,不会破坏锅体1的防粘效果。
另外,在内抛光工序结束后、钝化工序开始前,锅体1还可以进行依次外精抛(处理锅体1外部的缺陷,增加光亮度)和超声波清洗(将锅体1放置到超声波清洗设备中,用不锈钢清洗剂CA-Q03清洗1分钟,将内抛光打磨产生的脏污清洗干净,并烘干)工序,清洁锅体1内外表面。
钝化工序结束后,还可以将钝化好的锅体1放置在纯水中浸泡3~5分钟,以将5%柠檬酸液彻底清洗去除。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起部111具有表面111a和侧面111b,侧面111b的两端分别与表面111a和凹陷部112的底部连接,防腐层2仅设置于表面111a。
本实施例中,仅在表面111a设置防腐层2就能够满足锅体1的抗腐蚀需求,并且,相比于在表面111a和侧面111b均设置防腐层2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省锅体1的制作成本,还能够降低防腐层2的加工难度。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起部111的宽度D2满足:0.3mm≤D2≤0.4mm。具体地,D2可以为0.3mm、0.35mm、0.38mm、0.4mm等等。
本实施例中,当凸起部111的宽度D2过大(例如大于0.4mm)时,凸起部111的总表面积占锅体1的内表面积的比例过大,也就使得凹陷部112的总表面积占锅体1的内表面积的比例过小,导致不粘层3的总面积过小,会降低锅体1的防粘效果。当凸起部111的宽度D2过小(例如小于0.3mm)时,如果使用硬度较大的锅铲进行烹饪,锅铲的铲头很容易触碰到凸起部111旁边的凹陷部112,导致凹陷部112表面上的不粘层3受到磨擦而被破坏。另外,当凸起部111的宽度D2过小时,会降低凸起部111的结构强度,当锅铲的铲头与凸起部111发生摩擦碰撞时,容易损坏凸起部111,影响锅体1的抗腐蚀效果。
因此,当凸起部111的宽度D2为0.3mm~0.4mm时,既能保障锅体1的防粘效果和抗腐蚀效果达到最好,又能保护不粘层3不受破坏,且在进行内抛光工序时,能够更好地去除凸起部111上的不粘涂料。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凹陷部112的深度H1满足:0.12mm≤H1≤0.15mm。具体地,H1可以为0.12mm、0.13mm、0.14mm、0.15mm等等。
本实施例中,当凹陷部112的深度H1过大(例如大于0.15mm)时,锅体1内的食材残渣很容易卡在凹陷部112内,给用户清洗锅具造成不便,导致用户的使用感受降低。当凹陷部112的深度H1过小(例如小于0.12mm)时,凸起部111与凹陷部112之间的高度差过小,锅铲的铲头与凸起部111接触时,会很容易触碰到凹陷部112,导致凹陷部112表面上的不粘层3被破坏,影响锅体1的防粘效果。
因此,当凹陷部112的深度H1为0.12mm~≤0.15mm时,既能够保障锅体1的防粘效果,又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不粘层3的厚度D3满足:30μm≤D3≤40μm。具体地,D3可以为30μm、35μm、38μm、40μm。
本实施例中,当不粘层3的厚度D3过大(例如大于40μm)时,不粘层3过厚,制作成本会增加,但不粘层3的使用寿命以及锅体1的防粘效果并没有明显提升,且不粘层3过厚时,会增加与锅铲的铲头发生摩擦的风险。当不粘层3的厚度D3过小(例如小于30μm)时,不粘层3过薄,一旦发生磨损,不粘层3很容易被破坏,失去防粘效果。
因此,当不粘层3的厚度D3为30μm~40μm时,既能够降低锅体1的制作成本,又能够保障锅体1的防粘效果,使锅体1的不粘性能更稳定。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不粘层3可以选用氟树脂涂料通过内喷涂工序制成,不仅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还能够耐低温、耐热,适合用于锅具中。
另外,在清洗去除拉深油渍工序之后、内喷涂工序之前,还可以对锅体1的内表面进行内喷砂(使用棕刚玉砂子打磨锅体1的内表面,增加粗糙度)将锅体1内表面的粗糙度控制在3~5μm,来提高锅体1与不粘涂料的附着结合力。
内喷涂工序结束后,还可以对锅体1进行烧结处理,在405℃~410℃的高温下烧结3~5分钟,使不粘涂料固化,从而提高不粘层3的稳定性,使其不易脱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锅体1包括侧壁12和底壁13,底壁13和至少部分侧壁12设置有涂料部11,凸起部111和凹陷部112形成于涂料部11。不粘层3的表面积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90%~92%。具体地,不粘层3的总表面积可以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90%、91%、91.5%、92%等等。
本实施例中,锅具在烹饪时,侧壁12和底壁13均会与食物接触,因此,使用锅铲烹饪时,侧壁12和底壁13都会与锅铲接触,所以都需要设置涂料部11。凸起部111和凹陷部112均匀地交错分布在涂料部11内。
当不粘层3的总表面积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比例过大(大于92%)时,相应地,凹陷部112的总表面积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比例过大,导致凸起部111的总表面积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比例过小(小于8%),凸起部111无法很好地保护凹陷部112不被锅铲摩擦,不粘层3容易被破坏。当不粘层3的总表面积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比例过小(小于90%)时,导致不粘层3的总面积过小,会降低锅体1的防粘效果。
因此,当不粘层3的表面积占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90%~92%时,既能够保障锅体1的防粘效果,又能够保护不粘层3不受破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锅体1设置有开口14,涂料部11与开口14的最小高度差H2满足:7.5mm≤H2≤8mm。具体地,H2可以为7.5mm、7.6mm、7.8mm、8mm等等。
本实施例中,当涂料部11与开口14的最小高度差H2过小(例如小于7.5mm)时,涂料部11的顶部距开口14的距离较短,此时,涂料部11的总表面积较大,防腐层2和不粘层3的总表面积都会相应地增大,导致制作成本较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食材和锅铲并不会接触到涂料部11的顶部,故减小涂料部11与开口14的最小高度差也并不能提高锅体1的抗腐蚀能力和防粘能力。当涂料部11与开口14的最小高度差H2过大(例如小于8mm)时,涂料部11的顶部距开口14的距离较大,此时,涂料部11的总表面积较小,防腐层2和不粘层3的总表面积都会相应地减小,食材和锅铲均有可能接触到涂料部11的顶部与开口14之间没有覆盖不粘层3的区域,导致粘黏,且该部分的锅体1内表面也没有覆盖防腐层2,容易被磨损腐蚀。
因此,当涂料部11与开口14的最小高度差H2为7.5mm~8mm时,既能够降低锅体1的制作成本,又能够保证锅体1的防粘效果和抗腐蚀效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位于侧壁12上的凹陷部112与凸起部111的表面积之比为Z1,位于底壁13上的凹陷部112与凸起部111的表面积之比为Z2,Z1<Z2。
图5为侧壁12上凸起部111与凹陷部11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壁13上凸起部111与凹陷部112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侧壁12上的凹陷部112与凸起部111的表面积之比Z1小于位于底壁13上的凹陷部112与凸起部111的表面积之比Z2。对于侧壁12来说,侧壁12与锅铲接触得更多,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凸起部111,用于保护凹陷部112上的不粘层3不受破坏。而对于底壁13来说,底壁13与食材接触得更多,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凹陷部112来增大底壁13的防粘面积,进而提高底壁13的防粘效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相比于底壁13,侧壁12在原本凹陷部112的位置上均匀加设了很多凸起部1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凸起部111和凹陷部112的具体形状,凸起部111所围成的凹陷部112可以为矩形、菱形、六边形等等。考虑到制作成本和防粘效果,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了四边形和六边形交错排列的方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锅体1的厚度方向X,锅体1的至少部分的材质为不锈钢层101,涂料部11位于不锈钢层101。
本实施例中,不锈钢层101具有耐磨损、环保卫生、成型性能良好的优点,选用不锈钢层101作为锅体1的内表面,将涂料部11设置在不锈钢层101上有利于延长锅体1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不锈钢层101由304不锈钢101a、1050不锈钢101b和430不锈钢101c制成,且304不锈钢101a位于锅体1的内表面,430不锈钢101c位于锅体1的外表面。采用上述结构不仅能够提升锅体1的质量,还能够降低锅体1的制作成本。
其中,304不锈钢101a的厚度D4为0.5mm~1mm,具体可以为0.5mm、0.6mm、0.8mm、1.0mm等等,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当D4过小(例如小于0.5mm)时,304不锈钢101a过薄,不便于制作凹陷部112。当D4过大(例如大于1mm)时,304不锈钢101a过厚,导致锅体1的制作成本增加,还会增加锅具的重量,不便使用。因此,当304不锈钢101a的厚度D4为0.5mm~1mm时,既能够降低锅体1的制作成本,又能够延长锅体1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锅具的锅体1需要依次经过以下制作工序制成:片材蚀刻-锅身成型-切边-齐口-清洗-内喷砂-内喷涂-烧结-内抛光-外精抛-超声波清洗-钝化-清洗。
经过上述工序加工后的锅体1还可以进行整底(使锅底部平整,并形成0.3mm~0.12mm内凹结构,便于放置)、冲孔、装配等工序,与锅具的手柄及其他部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
锅体(1),设置有凸起部(111)和凹陷部(112),所述凸起部(111)与所述凹陷部(112)在所述锅体(1)至少部分的内表面上交错分布;
防腐层(2),所述防腐层(2)覆盖于所述凸起部(111);
不粘层(3),所述不粘层(3)覆盖于所述凹陷部(112);
其中,所述防腐层(2)的厚度D1满足:0.8μm≤D1≤1.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2)为形成于所述凸起部(111)的钝化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1)具有表面(111a)和侧面(111b),所述侧面(111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表面(111a)和所述凹陷部(112)的底部连接;
所述防腐层(2)仅设置于所述表面(111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1)的宽度D2满足:0.3mm≤D2≤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12)的深度H1满足:0.12mm≤H1≤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3)的厚度D3满足:30μm≤D3≤4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侧壁(12)和底壁(13),所述底壁(13)和至少部分所述侧壁(12)设置有涂料部(11),所述凸起部(111)和所述凹陷部(112)形成于所述涂料部(11);
所述不粘层(3)的总表面积占所述涂料部(11)总表面积的90%~9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设置有开口(14),所述涂料部(11)与所述开口(14)的最小高度差H2满足:7.5mm≤H2≤8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侧壁(12)上的所述凹陷部(112)与所述凸起部(111)的表面积之比为Z1,位于所述底壁(13)上的所述凹陷部(112)与所述凸起部(111)的表面积之比为Z2,Z1<Z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锅体(1)的厚度方向,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的材质为不锈钢层(101),所述涂料部(11)位于所述不锈钢层(101)。
CN202222266005.1U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锅具 Active CN218355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6005.1U CN218355665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6005.1U CN218355665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5665U true CN21835566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9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6005.1U Active CN218355665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5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15912U (zh) 烹饪器具
US11058252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oking vessel comprising an interior surface of partially coated stainless steel
CN212546564U (zh)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
EP0259056A1 (en) Frying pans
JP6681833B2 (ja) 模様付きステンレス鋼で作られた模様付き外側面を有する調理器具の製品
CN114305069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90248B (zh) 一种不粘锅的加工工艺
EP1327408B1 (en) Cookware with undulating cooking surface
CN218355665U (zh) 一种锅具
EP0568322B1 (en) A cooking utensil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9846371A (zh) 不粘锅具的制造方法
KR101392095B1 (ko) 조리용기 제조방법
CN207400635U (zh) 不粘炊具
US20240298835A1 (en) Physical non-stick pan with convex-concav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2996000U (zh) 一种钛或钛复合钢不粘锅
CN214510726U (zh) 容器及烹饪器具
CN213882807U (zh) 锅具
KR101468795B1 (ko) 조리용기
CN213721465U (zh) 容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832559U (zh) 一种以激光扫描改良金属涂层表面性能的锅体
CN213588026U (zh) 锅具
CN214964425U (zh) 一种不粘锅
CN111633381B (zh) 适用于纯铁或复合铁不粘锅的制造工艺
CN111772463A (zh) 一种复底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20988442U (zh) 一种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