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3000U -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3000U
CN218353000U CN202222492680.6U CN202222492680U CN218353000U CN 218353000 U CN218353000 U CN 218353000U CN 202222492680 U CN202222492680 U CN 202222492680U CN 218353000 U CN218353000 U CN 218353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d
inlet
outlet
condens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26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悦恒
孔令琰
孙枫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926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3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3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3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运行;还包括压缩机,冷却头、调节组件、冷凝器、电路板、发热元器件、多个制冷剂管道;所述压缩机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冷却头的出口;所述冷却头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调节组件的出口;所述调节组件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冷凝器的出口;所述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口;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电路板的表面,所述冷却头安装于电路板的表面,所述冷却头的位置与发热元器件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机制冷的方式实现发热元器件的快速冷却,无需再通过中间环节再进行冷却散热,大大的加快了散热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对于功率元(器)件的散热往往通过水冷或者风冷进行散热,实际中大多采用的是水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受限于环境温度,水冷装置的散热效果差,不能够满足于大功率发热器件的散热,水冷散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传统的水冷及风冷散热无法将发热的功率元器件降温至环境温度以下。
为此,提出了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其利用压缩机制冷的方式实现发热元器件的快速冷却,无需再通过中间环节进行冷却散热,大大的加快了散热的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运行;
还包括压缩机,冷却头、调节组件、冷凝器、电路板、发热元器件、多个制冷剂管道;
所述压缩机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冷却头的出口;
所述冷却头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调节组件的出口;
所述调节组件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冷凝器的出口;
所述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压缩机的出口;
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电路板的表面,所述冷却头安装于电路板的表面,所述冷却头的位置与发热元器件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冷却头通过多个固定螺丝安装于电路板表面。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的外侧安装有多个风扇。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管道与冷却头上套设有保温套。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为膨胀阀或毛细管。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靠制冷剂的压缩和膨胀时的放热吸热来给冷却头制冷,冷却头内部是空腔,与系统管道相连,有制冷剂流入,冷却头置于发热元器件处,通过直接或近距离间接接触传导热量;
无需再通过中间环节进行冷却散热,可直接将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冷却处理,大大的加快了散热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的发热元器件、冷却头及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压缩机、3冷却头、4膨胀阀、5冷凝器、6风扇、7电路板、8固定螺丝、9发热元器件、10制冷剂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包括:
控制器1,控制器1用于控制装置运行,控制器1控制系统中电路部分,包括电路保护功能、温度采集,通过温度来调制压缩机2功率,冷凝器5的风扇6转速,调节组件等;
还包括压缩机2,冷却头3、调节组件、冷凝器5、电路板7、发热元器件9、多个制冷剂管道10;
调节组件为膨胀阀4或毛细管;
发热元器件9如功率管,功率模块,半导体元件,电脑CPU等电子元器件;
压缩机2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冷却头3的出口;
冷却头3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调节组件的出口;
调节组件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冷凝器5的出口;
冷凝器5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压缩机2的出口;
发热元器件9设置于电路板7的表面,冷却头3安装于电路板7的表面,冷却头3的位置与发热元器件9的位置相对应,冷却头3贴敷在发热器件9表面;
冷却头3通过多个固定螺丝8安装于电路板7表面;
冷凝器5的外侧安装有多个风扇6,风扇6的数量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制冷剂管道10与冷却头3上套设有保温套,保温套可采用橡塑或其他保温材质,防止低落的冷凝水渗透。
冷却头3实际是一个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造的空腔,有进入口有出口,其中流入制冷剂,冷却头3贴合在发热元件9的表面,发热元器件9的热量首先传递到冷却头3上,之后冷却头3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流过冷却头3带走热量。
主要应用于功率器件的散热,如电脑cpu、功率管、半导体器件等。此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空调相似,靠制冷剂的压缩和膨胀时的放热吸热来给冷却头3制冷,冷却头3内部是空腔,与系统管道相连,有制冷剂流入,冷却头3通过直接或间接贴敷安装在发热元器件9上为其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储液罐(储存管路中制冷剂,储液罐串联在制冷回路中)、气液分离装置,进一步的讲,这两个装置都采用、都不用、以及只采用其中某一个器件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用于控制装置运行;
还包括压缩机(2),冷却头(3)、调节组件、冷凝器(5)、电路板(7)、发热元器件(9)、多个制冷剂管道(10);
所述压缩机(2)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冷却头(3)的出口;
所述冷却头(3)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调节组件的出口;
所述调节组件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冷凝器(5)的出口;
所述冷凝器(5)的进口通过制冷剂管道(10)连接压缩机(2)的出口;
所述发热元器件(9)设置于电路板(7)的表面,所述冷却头(3)安装于电路板(7)的表面,所述冷却头(3)的位置与发热元器件(9)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头(3)通过多个固定螺丝(8)安装于电路板(7)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的外侧安装有多个风扇(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道(10)与冷却头(3)上套设有保温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为膨胀阀(4)或毛细管。
CN202222492680.6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Active CN218353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2680.6U CN21835300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2680.6U CN21835300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3000U true CN21835300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2680.6U Active CN21835300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3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16278A1 (en) Air conditioner heat-radiating circulation system
CN101922778B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CN107219906A (zh) 一种半导体储冷式散热器装置、方法
KR102207199B1 (ko) 냉각코어로서 반도체를 사용하는 차량의 공조장치
CN111811190B (zh) 半导体制冷模块、空间风冷散热装置及空间设备
CN105539123B (zh) 一种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104302157A (zh) 带蓄冷功能的机载电子模块冷却装置及运行方法
WO2019048950A1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换热装置的设备
CN106941772B (zh) 双级独立式液气双通道自然冷却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104851855A (zh) 半导体液冷散热装置
CN218353000U (zh) 一种高效大功率散热装置
CN203605376U (zh) 一种一体化机房空调系统
CN112578875A (zh)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装置
CN217236132U (zh) 变频空调系统
CN206073777U (zh) 一种重力热管散热器
CN112230741A (zh) 一种电脑cpu冷却装置
CN209312749U (zh) 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
CN201204786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09279422U (zh) 一种节能型模具降温用风冷冷水机
CN108076616B (zh) 光伏离心机系统
CN111396997A (zh) 空调室外机
CN213690434U (zh) 一种电脑cpu冷却装置
CN201444733U (zh) 静音散热器
CN101667464A (zh) 一种新型风冷、水冷和电子制冷相结合的大功率冷却模块
CN206531339U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