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2322U - 微电机外壳 - Google Patents

微电机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2322U
CN218352322U CN202222820901.8U CN202222820901U CN218352322U CN 218352322 U CN218352322 U CN 218352322U CN 202222820901 U CN202222820901 U CN 202222820901U CN 218352322 U CN218352322 U CN 218352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icromotor
fan
ventilation pip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09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琨
朱睿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uohu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uohu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uohu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uohu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09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2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2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2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微电机的技术领域,涉及微电机外壳,其包括罩设于微电机主体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微电机主体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间隙;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一端的第二壳体,微电机主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带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吹风结构;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风扇,风扇固定套设于微电机主体的转轴,通风管靠近风扇的一端朝靠近风扇的一侧外扩,风扇的外侧罩设有用于引导风吹入通风管内的集风罩,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穿设有若干通风槽。本申请具有便于微电机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微电机外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电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微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微电机,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光学仪器、微型机械、高精度要求的机械等领域。
微电机主体包括机壳,机壳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转子,转子的外侧套设有永磁体,永磁体的外侧套设有定子。微电机负载运行时微电机存在功率损耗,损耗最终会变成热能,使微电机温度升高,微电机温度过高会加速微电机的老化,缩短微电机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微电机通过在转轴的一端设置风扇,风扇朝向机壳吹风进行散热,然而风扇的散热效果有限,当微电机长时间使用时,微电机内仍然有大量的热聚集难以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微电机的散热,本申请提供微电机外壳。
本申请提供的微电机外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微电机外壳,包括罩设于微电机主体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微电机主体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间隙;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一端的第二壳体,微电机主体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带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吹风结构;吹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若干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连通第二壳体的内部,通风管上连通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吹风管,吹风管贯穿第一壳体的内侧朝向微电机主体;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风扇,风扇固定套设于微电机主体的转轴,通风管靠近风扇的一端朝靠近风扇的一侧外扩,风扇的外侧罩设有用于引导风吹入通风管内的集风罩,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穿设有若干通风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腔内充满了冷却液,当微电机启动时,转轴开始转动带动风扇转动运行,风扇朝向微电机主体吹风,通风管内的风经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进一步冷却后从吹风管吹向微电机主体以降低微电机主体的温度,从而提升了对微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提升微电机主体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吹风管远离通风管的一端朝远离通风管的一侧外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吹风管设置为朝远离通风管的一侧外扩的结构,能够有效增大吹风管吹出的冷风的范围面积,能够更大范围地对微电机主体进行吹风散热,从而有效提升了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吹风管与通风管之间具有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吹风管垂直于通风管设置,吹风管相对于通风管为倾斜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吹风管吹出的风对微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处设置有密封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下降之后,通过在第一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排液孔,能够便于更换容纳腔内的冷却液,从而提升冷却液对通风管内的风的冷却效果,保障对微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通风管贯穿第一壳体处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壳体内容纳有冷却液,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增加通风管于第一壳体之间的密封性,减轻冷却液从通风管于第一壳体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对微电机主体或是风扇造成不良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能够分离,从而便于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清理,以减轻杂物吹入微电机主体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的设置能够对风扇吹向微电机主体的风进行过滤,减轻杂物吹入微电机主体对微电机主体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采用铝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板具有优秀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轻微电机主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一壳体,使第一壳体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升高的现象,以保障冷却液对通风管内风的冷却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吹风结构的设置,使得风扇吹入通风管的风能够被容纳腔内的冷却液进一步冷却,被冷却后的风从吹风管吹向微电机主体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微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从而提升了微电机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电机主体;11、机壳;12、转轴;2、第一壳体;21、容纳腔;22、通风孔;23、过滤板;24、密封塞;3、吹风结构;31、通风管;32、吹风管;33、过滤网;4、第二壳体;41、通风槽;5、风扇;6、集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微电机外壳,参照图1,结合图2,包括罩设于微电机主体1外侧的外壳,外壳与微电机主体1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间隙;外壳包括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4,第一壳体2带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内设置有吹风结构3;第二壳体4内设置有风扇5,风扇5的外侧罩设有用于引导风吹入通风管31内的集风罩6,第二壳体4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端穿设有若干通风槽41。
参照图2,微电机主体1包括机壳11。机壳11呈圆柱状壳体,水平设置,机壳11内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呈圆柱状,水平设置,长度方向于机壳11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机壳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为转动连接。
外壳包括罩设于微电机主体1外侧的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采用铝板,呈一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水平设置,长度方向与机壳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壳体2带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内设置有吹风结构3。吹风结构3包括设置于容纳腔21内的若干通风管31,若干通风管31沿第一壳体2的周向设置。通风管31远离通风孔22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2长度方向远离通风孔22的一端,通风管31贯穿第一壳体2的一端朝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侧外扩。通风管31外扩的一端处设置有过滤网33。通风管31上连通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吹风管32。吹风管32远离通风管31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朝向微电机主体1,吹风管32远离通风管31的一端朝远离通风管31的一侧外扩,且吹风管32于通风管31之间具有夹角,即吹风管32相对于通风管31倾斜设置。通风管31贯穿第一壳体2处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1,第一壳体2长度方向远离开口的端面穿设有若干通风孔22。第一壳体2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3(参照图2),过滤板23与第一壳体2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施中,采用螺栓连接。第一壳体2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处设置有密封塞24。
参照图2,第一壳体2长度方向远离通风孔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壳体4。第二壳体4呈一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水平设置,长度方向与机壳11的长度方向平行,与第一壳体2为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壳体4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端与转轴12为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连接。第二壳体4远离第一壳体2的端面穿设有若干通风槽41。第二壳体4内设置有固定套设于转轴12上的风扇5。风扇5的外侧罩设有用于引导风吹入通风管31内的集风罩6。参照图3,集风罩6呈伞罩状,集风罩6沿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侧直径逐渐缩小形成窄端,窄端与第二壳体4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微电机外壳的实施原理为:参照图2,在容纳腔21内装满冷却液,当微电机启动时,转轴12转动带动风扇5运行转动,风扇5吹出的风经集风罩6和通风管31的外扩结构的引导吹入通风管31内,风在通风管31内流动时冷却液对其冷却降温,风再从吹风管32向微电机主体1吹出,从而对微电机主体1进行降温散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罩设于微电机主体(1)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微电机主体(1)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间隙;外壳包括第一壳体(2)和设置于第一壳体(2)的一端的第二壳体(4),微电机主体(1)位于第一壳体(2)内,第一壳体(2)带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内设置有吹风结构(3);吹风结构(3)包括设置于容纳腔(21)内的若干通风管(31),通风管(31)的一端连通第二壳体(4)的内部,通风管(31)上连通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吹风管(32),吹风管(32)贯穿第一壳体(2)的内侧朝向微电机主体(1);
第二壳体(4)内设置有风扇(5),风扇(5)固定套设于微电机主体(1)的转轴(12),通风管(31)靠近风扇(5)的一端朝靠近风扇(5)的一侧外扩,风扇(5)的外侧罩设有用于引导风吹入通风管(31)内的集风罩(6),第二壳体(4)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端穿设有若干通风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32)远离通风管(31)的一端朝远离通风管(31)的一侧外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32)与通风管(31)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处设置有密封塞(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31)贯穿第一壳体(2)处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靠近第二壳体(4)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板(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采用铝板。
CN202222820901.8U 2022-10-25 2022-10-25 微电机外壳 Active CN218352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901.8U CN218352322U (zh) 2022-10-25 2022-10-25 微电机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901.8U CN218352322U (zh) 2022-10-25 2022-10-25 微电机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2322U true CN21835232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0901.8U Active CN218352322U (zh) 2022-10-25 2022-10-25 微电机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2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52322U (zh) 微电机外壳
CN115995910A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主动通风散热装置
CN213990372U (zh) 一种节能型高压电机冷却器
CN211648461U (zh) 一种用于单螺杆泵的大功率轴承座散热装置
CN112366865A (zh) 一种涡轮散热型永磁电机转子
CN112366894A (zh) 一种稀土永磁电机
CN215007795U (zh) 一种高压变压器的散热装置
CN210167911U (zh) 一种高效散热伺服电机
CN110932476A (zh) 高效散热轴流电机及轴流风机
CN215860906U (zh) 散热机构及电风扇
CN215072005U (zh) 一种基于离心风道散热的高效风冷永磁电机
CN110855080A (zh) 一种五相异步感应电机的通风散热系统
CN218335630U (zh) 一种力矩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329818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散热机构
CN21339252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护性能好的pcb板框架
CN218217016U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用密闭永磁发电机
CN220492816U (zh)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CN213899332U (zh) 一种主氦风机电机冷却通风结构及主氦风机电机
CN219499115U (zh) 一种带有回风罩的鼠笼式异步电机
CN217362747U (zh) 风力发电机非驱动端轴承的冷却装置
CN220107759U (zh) 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的风冷结构
CN216343048U (zh)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的水泵用转子
CN213879405U (zh) 一种高速电机转子铜端环护环装置
CN112600335A (zh) 一种家庭风扇用的小型电机
CN220732546U (zh) 一种水冷式永磁同步无刷直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