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816U -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816U
CN220492816U CN202321975137.XU CN202321975137U CN220492816U CN 220492816 U CN220492816 U CN 220492816U CN 202321975137 U CN202321975137 U CN 202321975137U CN 220492816 U CN220492816 U CN 220492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rotor
body mechanism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51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鹏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Ouhao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Ouhao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Ouhao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Ouhao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51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转子,涉及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机构,所述本体机构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本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转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散热机构可以将转子所产生的热量进行风力驱散,从而将转子的使用效果提高,增加转子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是将L形扇叶安装在本体机构的转动轴上从而减少了动力源的增加,在转动轴转动的同时,散热机构就可以进行散热工作,从而在根本热量发生机构上进行散热,能够更好地转子进行散热作用,通过安装的散热套筒和开凿的通风孔,可以通过热传递的原理将定子上的热量进行降温作用,从而进一步地对装置进行散热,更好的便于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散热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技术主题,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国内外由于电机内转子在工作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固基本上不做散热,高扭矩电机在运作的过程中,因为其阻力较大,导致发热量也非常大,从而导致电机内部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电机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中进行工作,很容易对电机内部的零件进行损坏,从而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包括:本体机构,所述本体机构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本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本体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动轴与转子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外侧设置有定子,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轴承与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板一侧与固定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L形扇叶,所述L形扇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L形扇叶与连接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连接有固定垫片,所述连接环与固定垫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L形扇叶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L形扇叶与限位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底端与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防护壳,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内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内侧与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套筒,所述连接块与散热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套筒上开设有通风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起到对整体装置的防护效果和固定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与定子两端的外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增加连接块与定子之间的固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套筒的内侧与定子的外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增加散热套筒与定子之间的固定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轴承的内侧与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增加轴承与转动轴之间的固定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防护壳上开设有通风槽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从而增加散热效果,更好的便于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散热机构可以将转子所产生的热量进行风力驱散,从而将转子的使用效果提高,增加转子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是将L形扇叶安装在本体机构的转动轴上从而减少了动力源的增加,在转动轴转动的同时,散热机构就可以进行散热工作,从而在根本热量发生机构上进行散热,能够更好地转子进行散热作用,通过安装的散热套筒和开凿的通风孔,可以通过热传递的原理将定子上的热量进行降温作用,从而进一步地对装置进行散热,更好的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的侧面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的散热机构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本体机构;11、转动轴;12、转子;13、定子;
2、散热机构;21、轴承;22、固定板;23、固定环;24、L形扇叶;25、连接环;26、固定垫片;27、限位件;
3、固定机构;31、固定防护壳;32、连接块;33、散热套筒;34、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包括:本体机构1,本体机构1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机构3,本体机构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2,本体机构1包括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外侧设置有转子12,转动轴11与转子12之间固定连接,转子12的外侧设置有定子13,散热机构2包括轴承21,轴承2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22,轴承21与固定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板2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23,固定板22一侧与固定环23一侧固定连接,固定环23的内部设置有L形扇叶24,L形扇叶24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环25,L形扇叶24与连接环25的外侧固定连接,连接环25的内侧连接有固定垫片26,连接环25与固定垫片26的外侧固定连接,L形扇叶24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件27,L形扇叶24与限位件27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件27的底端与固定环23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1的内侧与转动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防护壳31上开设有通风槽口,安装的固定板22内部呈凹槽形,从而更好地便于L形扇叶24引起的空气流动,进而更好地便于通过空气流动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的转动轴11可以将转子12的动能传递给转动轴11,通过安装的转子12和定子13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转动运动,通过安装的轴承21可以将固定板22与转动轴11进行连接,通过安装的固定环23可以对内部的L形扇叶24进行防护,通过安装的连接环25与固定垫片26可以将L形扇叶24与转动轴11进行连接,通过安装的限位件27可以增加L形扇叶24与连接环25之间的固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防护壳31,固定防护壳31的内部连接有连接块32,固定防护壳31的内侧与连接块32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3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套筒33,连接块32与散热套筒33的一侧固定连接,散热套筒33上开设有通风孔34,连接块32的底端与定子13两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散热套筒33的内侧与定子13的外侧固定连接,散热套筒33的外侧与固定防护壳31的内侧不连接,从而便于空气流动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的固定防护壳31可以对内部的部件进行防护,通过安装的连接块32可以将固定防护壳31与散热套筒33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散热套筒33上开凿的通风孔34可以更好地将散热套筒33上的温度进行降温。
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首先将本体机构1进组装安装,然后将固定机构3安装在本体机构1的外侧,最后将散热机构2安装固定机构3的两侧,在装置进行转动时,安装在固定机构3两侧的散热机构2可以随着转动轴11转动时进行转动散热,从而达到散热效果,通过散热机构2引起的空气流动可以对散热套筒33也进行散热,从而更好地进行散热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机构(1),所述本体机构(1)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本体机构(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机构(2),所述本体机构(1)包括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外侧设置有转子(12),所述转动轴(11)与转子(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12)的外侧设置有定子(13),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轴承(21),所述轴承(2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22),所述轴承(21)与固定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23),所述固定板(22)一侧与固定环(2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3)的内部设置有L形扇叶(24),所述L形扇叶(24)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环(25),所述L形扇叶(24)与连接环(25)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25)的内侧连接有固定垫片(26),所述连接环(25)与固定垫片(26)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L形扇叶(24)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件(27),所述L形扇叶(24)与限位件(2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27)的底端与固定环(23)的外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防护壳(31),所述固定防护壳(31)的内部连接有连接块(32),所述固定防护壳(31)的内侧与连接块(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套筒(33),所述连接块(32)与散热套筒(3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套筒(33)上开设有通风孔(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2)的底端与定子(13)两端的外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筒(33)的内侧与定子(13)的外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1)的内侧与转动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防护壳(31)上开设有通风槽口。
CN202321975137.X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Active CN220492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5137.XU CN220492816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5137.XU CN220492816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816U true CN22049281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5137.XU Active CN220492816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8423B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用密闭式永磁发电机
CN220492816U (zh) 一种高效散热转子
CN210111754U (zh) 一种新型电机散热结构
CN110729834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风冷转子结构
CN21272664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发电机结构
CN202405902U (zh) 主氦风机驱动电机用转子端部结构
CN213990372U (zh) 一种节能型高压电机冷却器
CN212137477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057807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机结构
CN218997863U (zh) 一种散热高效的汽车发电机
CN215733824U (zh) 一种微型涡轮发电机散热装置
CN222282938U (zh) 一种具有自降温功能的电机外壳
CN21656470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型转子
CN214102192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5980075U (zh) 一种耐用型风扇散热轴心
CN206099551U (zh) 一种应用于油烟机的直流电动机
CN111934491A (zh) 一种自励性导磁电机
CN213039485U (zh) 一种工作平稳的磁力泵
CN216904589U (zh) 一种导热型电机轴
CN114679011B (zh) 一种轻量化全封闭电机转子散热结构
CN222674077U (zh) 一种电机全封闭自循环风冷结构
CN210404942U (zh) 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的无刷电机
CN220421595U (zh) 一种充分散热式电机
CN216451251U (zh) 一种新型无刷电机
CN2112396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