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8962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8962U
CN218348962U CN202221850377.2U CN202221850377U CN218348962U CN 218348962 U CN218348962 U CN 218348962U CN 202221850377 U CN202221850377 U CN 202221850377U CN 218348962 U CN218348962 U CN 218348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group
heating
heater
heating wir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03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奇
王原
展鹏程
周世鹏
韩秀田
王玉宏
潘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503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8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8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8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冰箱,包括:壳体、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丝组。壳体内部具有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第一加热丝组设置于第一结冰区域内;第二加热丝组设置于第二结冰区域内;其中,在第一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与第二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不同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与第二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不同。在本申请中,能够使每一结冰区域的加热量与化冰所需的热量相匹配,提高冰箱内部的化冰效率,减少化冰产生的热量对冰箱制冷效果的影响,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作为不可或缺家电被广泛地应用,冰箱通过制冷系统对其内部的冷藏室和冷冻室进行制冷,用于存放食材等物品进行保鲜,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冷量分布不均的区域容易结冰,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增大冰箱的能耗,因此需要在冰箱内容易结冰的多个区域分别设置加热模块进行加热,降低冰箱内部区域结冰的风险。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用于冰箱防结冰的加热模块,包括多个加热部,多个加热部装配在冰箱中的不同结冰区域使用,以针对性地对冰箱内多个区域进行加热,从而达到防止冰箱内部区域结冰的目的。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冰箱内部不同的结冰区域设置相同的加热部,会存在单一结冰区域内的加热量与其化冰需求的热量不匹配的现象,导致冰箱的化冰效率降低,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增大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以使每一结冰区域的加热量与化冰所需的热量相匹配,提高冰箱内部的化冰效率,减少化冰产生的热量对冰箱制冷效果的影响,降低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包括:壳体、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丝组。壳体内部具有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第一加热丝组设置于第一结冰区域内;第二加热丝组设置于第二结冰区域内;其中,在第一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与第二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不同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与第二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不同。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接电部。接电部具有供电线路,第一加热丝组与第二加热丝组连通于供电线路中。
可选地,供电线路为供电回路,第一加热丝组与第二加热丝组串联于供电回路中。
可选地,在第一加热丝组与第二加热丝组串联于供电回路中,且第一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大于第二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
可选地,在第一加热丝组相比于第二加热丝组更靠近接电部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包括:第一丝部和第二丝部。第一丝部连通于第二加热丝组的一端与接电部之间的供电回路中;第二丝部连通于第二加热丝组的另一端与接电部之间的供电回路中。
可选地,供电线路包括: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第一加热丝组与第二加热丝组并联于火线线路与零线线路之间。
可选地,在第一加热丝组与第二加热丝组并联于火线线路与零线线路之间,且第一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小于第二加热丝组中的加热丝的直径。
可选地,第一结冰区域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结冰区域的面积。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设置于壳体内部;冷冻室设置于壳体内部,且沿竖直方向上位于冷藏室下方;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分别位于冷藏室和/或冷冻室的外侧壁。
可选地,第一结冰区域位于冷冻室的后侧壁,第二结冰区域位于冷冻室的上侧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冰箱内部容易结冰的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对应设置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丝组,在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在化冰时所需的热量不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加热丝组成的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丝组,以使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丝组的发热量分别与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化冰所需的热量相匹配,提高了冰箱内部的化冰效率,减少了化冰产生的热量对冰箱制冷效果的影响,降低了能耗。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串联设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串联设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丝组和第二加热丝组并联设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结冰区域和第二结冰区域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结冰区域;120、第二结冰区域;130、冷藏室;140、冷冻室;141、储物抽屉;200、第一加热丝组;210、第一丝部;220、第二丝部;300、第二加热丝组;400、接电部;410、供电线路;411、第一接片;412、第二接片;420、供电回路;430、火线线路;440、零线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包括:壳体100、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壳体100内部具有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第一加热丝组200设置于第一结冰区域110内;第二加热丝组300设置于第二结冰区域120内;其中,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与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不同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与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不同。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在冰箱内部容易结冰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对应设置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在化冰时所需的热量不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加热丝组成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以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分别与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相匹配,提高了冰箱内部的化冰效率,减少了化冰产生的热量对冰箱制冷效果的影响,降低了能耗。
示例性地,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均由单条加热丝盘绕或弯折设置组成。这样,由单条加热丝盘绕或弯折设置组成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通过设置单条加热丝的直径不同来改变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电阻,从而改变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与其对应的结冰区域的化冰需求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冰箱还包括:接电部400。接电部400具有供电线路410,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连通于供电线路410中。这样,将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共同连通于接电部400的供电线路410中,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分别装配在冰箱内部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通过接电部400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接通即可实现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同时供电,简化了接电结构以及冰箱内部的布线,便于后续的维修,而且通过控制接电部400的输入电压即可同时控制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降低了加热控制难度,可靠性较高。
可选地,接电部400为插头。这样,将接电部400设置为插头,便于将接电部400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插接,通过接电部400提供电源,从而使连通于供电线路410中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共同发热为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
具体的,接电部400还具有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供电线路410分别与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连接,在接电部400通电的情况下,第一接片411与第二接片412分别对应接通电源的火线和零线。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插头可为能够与电脑板插接的插头,或直接与电源座插接的插头等,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供电线路410为供电回路420,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于供电回路420中。这样,将供电线路410设置为供电回路420,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在供电回路420中,通过一个接电部400即可实现供电回路420的通电,从而通过供电回路420对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同时供电。在需要调整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时,通过调节接电部400处的供电电压即可同时调整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供电电压,对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进行精细的调整。
示例性地,在调整接电部400的供电电压时,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在供电回路420中,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共同分担供电回路420的供电电压,因此通过增大或减小供电回路420的供电电压,供电电压增大或减小的部分均会被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共同分担,从而达到对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供电电压进行精细的调整,进而对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进行精细的调整。
可选地,供电回路420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片411,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片412。这样,将供电回路4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在接电部400接通电源时,电流在供电回路420中流动,供电回路420中的电路流过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时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发热对冰箱内部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进行化冰。
示例性地,供电回路420为一根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片411,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片412形成回路,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于该导线上。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模块化,装配在冰箱内使用时,只需要接电部400,即插头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插接,即可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通电发热,对冰箱内部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进行化冰。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于供电回路420中,且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这样,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于供电回路420中,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中流过的电流相同,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此时将第一加热丝组200中加热丝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中加热丝的直径,使第一加热丝组200的电阻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电阻。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相对较大的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发热量相对较大,从而对化冰需求热量较大的第一结冰区域110进行高效地化冰。由于第二结冰区域120所需的化冰热量相对较小,因此将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直径设置的相对较小,使其电阻相对较小,发热量也相对较小,从而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与其对应的结冰区域的化冰需求的热量相匹配,减少化冰对冰箱制冷的影响,降低能耗。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直径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直径,即第一加热丝组200的电阻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电阻,二者串联设置在供电回路420中,在提供能够满足第二加热丝组300发热量的供电电压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200即可发出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从而同时满足化冰需求热量不同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
可以理解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例如,通电5分钟内加热丝直径相对较大的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发热量大于加热丝直径相对较小的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第一加热丝组200相比于第二加热丝组300更靠近接电部400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200包括:第一丝部210和第二丝部220。第一丝部210连通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一端与接电部400之间的供电回路420中;第二丝部220连通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另一端与接电部400之间的供电回路420中。这样,在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共同串联于供电回路420的情况下,由于供电回路420的两端均与接电部400连接,因此将相比于第二加热丝组300更靠近接电部400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分为第一丝部210和第二丝部220,将第一丝部210连通在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一端与接电部400之间的供电回路420上,第二丝部220连通在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另一端与接电部400之间的供电回路420上,使供电回路420更合理的布置,简化冰箱内部的布线,提高供电回路420的布线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丝部210连通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一端与第一接片411之间的供电回路420中,第二丝部220连通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片412之间的供电回路420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供电线路410包括:火线线路430和零线线路440。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于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之间。这样,将供电线路410设置为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将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设置在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之间,在接电部400接通电源时,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同时通电,通过一个接电部400即可实现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的通电,从而通过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对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同时供电。在需要调整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时,通过调节接电部400处的供电电压即可同时调整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供电电压,而且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在火线线路430和零线线路440之间,因此提供相对较小的供电电压,即可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发出较大的热量,降低对冰箱内部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能耗。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在火线线路430和零线线路440之间,第一加热丝组200的供电电压、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供电电压即为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上的供电电压,相比于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设置,只需要提供相对较小的供电电压即可使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发出与串联设置时相同的发热量。
可选地,在第一加热丝组200相比于第二加热丝组300靠近接电部400的情况下,火线线路430的一端与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中的一个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一端连接,零线线路440的一端与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中的另一个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另一端连接。这样,将火线线路430和零线线路440分别连接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由于接电部400在接通电源时,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分别对应连接供电模块的火线和零线,因此将火线线路430与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中的一个连接,零线线路440与第一接片411和第二接片412中的另一个连接,从而保障接电部400在接通电源时,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同时接通电源,更好地对并联在二者之间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供电。
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于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之间,且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小于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这样,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于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之间,因此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供电电压相同。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时,将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加热丝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加热丝的直径,使第一加热丝组200的电阻小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电阻。在相同供电电压的情况下,电阻相对较小的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发热量大于电阻相对较大的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从而对化冰需求热量较大的第一结冰区域110进行高效地化冰。由于第二结冰区域120所需的化冰热量相对较小,因此将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直径设置的相对较大,使其电阻相对较大,发热量相对较小,从而使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与其对应的结冰区域的化冰需求的热量相匹配,减少化冰对冰箱制冷的影响,降低能耗。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直径小于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直径,即第一加热丝组200的电阻小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电阻,二者并联设置在火线线路430与零线线路440之间,在提供相同的供电电压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丝组200即可发出大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发热量,从而同时满足化冰需求热量不同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冰区域11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结冰区域120的面积。这样,在冰箱内部的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时,常规的设置方式是将第一结冰区域110内的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加热面积变大。但在第一结冰区域11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结冰区域120的面积时,无法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内设置面积更大的第一加热丝组200,因此根据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串并联方式,选择性地将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加热丝直径设置为大于或小于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加热丝直径的方式,使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发热量与其化冰需求相匹配,更好地对第一结冰区域110进行化冰的同时,便于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安装。
示例性地,在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的情况下,第一结冰区域110的面积与第二结冰区域120的面积相比越小,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加热丝直径与第二加热丝组300相比越大;在第一加热丝组200与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的情况下,第一结冰区域110的面积与第二结冰区域120的面积相比越小,第一加热丝组200的加热丝直径与第二加热丝组300相比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冰箱还包括:冷藏室130和冷冻室140。冷藏室13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冷冻室14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且沿竖直方向上位于冷藏室130下方;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分别位于冷藏室130和/或冷冻室140的外侧壁。这样,在冰箱壳体100的内部设置竖直排布的冷藏室130和冷冻室140,利用冷藏室130和冷冻室140来保存食材等物品,由于冷藏室130和冷冻室140在制冷过程中内壁存在容易结冰的区域,因此将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分别设置在冷冻室140和/或冷藏室130的外侧壁,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内分别设置第一加热丝组200和第二加热丝组300对冷冻室140和/或冷藏室130内部进行化冰。
可选地,第一结冰区域110位于冷冻室140的后侧壁,第二结冰区域120位于冷冻室140的上侧壁。这样,在冰箱工作时,冷冻室140的后侧内壁容易发生结冰,因此将冷冻室140的后侧壁设置为第一结冰区域110,在第一结冰区域110处安装第一加热丝组200,用于对冷冻室140的后侧内壁产生的结冰进行加热。而且由于冷藏室130位于冷冻室140的上方,因此在冷冻室140的上侧壁设置第二结冰区域120,在第二结冰区域120处安装第二加热丝组300,通过第二加热丝组300能够同时对冷冻室140的上侧壁以及冷藏室130的下侧壁进行加热,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冷冻室140中设有储物抽屉141,第一结冰区域110位于冷冻室140的后侧壁对应储物抽屉141后端的区域。这样,储物抽屉141在存放食材时,由于食材与冷冻室140内部的温度存在温差,会使冷冻室140的后侧内壁对应储物抽屉141后端的区域极易发生结冰,因此将冷冻室140的后侧壁对应储物抽屉141后端的区域设置为第一结冰区域110,安装第一加热丝组200来对第一结冰区域110进行加热,以对冷冻室140的后侧内壁进行化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内部具有第一结冰区域(110)和第二结冰区域(120);
第一加热丝组(200),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内;
第二加热丝组(300),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与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电部(400),具有供电线路(410),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连通于所述供电线路(4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路(410)为供电回路(420),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于所述供电回路(42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串联于所述供电回路(420)中,且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相比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更靠近所述接电部(4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包括:
第一丝部(210),连通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的一端与所述接电部(400)之间的所述供电回路(420)中;
第二丝部(220),连通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电部(400)之间的所述供电回路(420)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路(410)包括:
火线线路(430);
零线线路(440);
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于所述火线线路(430)与所述零线线路(4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并联于所述火线线路(430)与所述零线线路(440)之间,且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化冰所需的热量大于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化冰所需的热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热丝组(2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加热丝组(300)中的加热丝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藏室(1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部;
冷冻室(1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部,且沿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冷藏室(130)下方;
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和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分别位于所述冷藏室(130)和/或冷冻室(140)的外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冰区域(110)位于所述冷冻室(140)的后侧壁,所述第二结冰区域(120)位于所述冷冻室(140)的上侧壁。
CN202221850377.2U 2022-07-15 2022-07-15 冰箱 Active CN218348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0377.2U CN218348962U (zh) 2022-07-15 2022-07-15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0377.2U CN218348962U (zh) 2022-07-15 2022-07-15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8962U true CN21834896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0377.2U Active CN218348962U (zh) 2022-07-15 2022-07-15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8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839B (zh) 冰箱
CN102668690B (zh) 加热装置、冰箱以及冰箱的加热装置组装方法
US9593870B2 (en) Refrigerator with thermoelectric device for ice making
CN205900742U (zh) 动力电池和具有其的汽车
CN110015065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桩和电动车辆
CN102213528A (zh) 冰箱
CN103335469A (zh) 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及风冷冰箱
CN218348962U (zh) 冰箱
CN218348984U (zh) 加热化冰冰箱
CN218348942U (zh) 冰箱
CN218348985U (zh)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CN218348960U (zh) 制冷设备
US8353171B2 (en) Refrigerat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an ice-making machine
CN101178281A (zh) 一种无霜冰箱控制系统
CN102353201A (zh) 风冷冰箱
CN103743189A (zh) 冰箱
CN113899134A (zh) 冰箱
CA2753806C (en) Dsm defrost during high demand
CN203586654U (zh) 冰箱翻板除露结构
CN104364596A (zh) 用于制冷器具的蒸发器和制冷器具
CN209013554U (zh) 一种家用电冰箱冷冻蒸发器一体化组件装置
KR102409772B1 (ko) 제빙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111336759A (zh) 一种便携双体式冷热保温箱
CN218033922U (zh) 冰箱
WO2024093781A1 (zh) 用于冰箱的化霜加热装置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