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8985U -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8985U
CN218348985U CN202221849302.2U CN202221849302U CN218348985U CN 218348985 U CN218348985 U CN 218348985U CN 202221849302 U CN202221849302 U CN 202221849302U CN 218348985 U CN218348985 U CN 218348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refrigerator
power supply
heating part
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9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奇
王原
展鹏程
周世鹏
王玉宏
韩秀田
潘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9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8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8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8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包括:接电部、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接电部具有供电线路;第一加热部连通于供电线路中;第二加热部连通于供电线路中;在接电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能够同时通电发出热量对冰箱内部的结冰区域加热。在本申请中,能够简化接电结构以及冰箱内部的布线,便于后续的维修,降低了加热控制难度,可靠性较高。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冰箱。

Description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作为不可或缺家电被广泛的应用,冰箱通过制冷系统对其内部的冷藏室和冷冻室进行制冷,用于存放食材等物品进行保鲜,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冷量分布不均的区域容易结冰,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增大冰箱的能耗,因此需要在冰箱内容易结冰的多个区域分别设置加热模块进行加热,降低冰箱内部区域结冰的风险。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用于冰箱防结冰的加热模块,包括多个加热部,多个加热部分别具有独立的插头,在装配在冰箱中使用时,多个加热部分别通过对应的插头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部插接,以对多个加热部进行供电,在控制时可分别控制每个加热部的供电电压,以针对性地对冰箱内多个区域进行区别加热,从而达到防止冰箱内部区域结冰的目的。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多个加热部分别采用多个插头进行接电结构复杂,冰箱内部的布线杂乱,难以维修,而且需要对多个加热部的供电电压进行逐一控制,控制难度较大,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以简化接电结构以及冰箱内部的布线,便于后续的维修,降低了加热控制难度,可靠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包括:接电部、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接电部具有供电线路;第一加热部连通于供电线路中;第二加热部连通于供电线路中;在接电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能够同时通电发出热量对冰箱内部的结冰区域加热。
可选地,供电线路包括:供电回路。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串联于供电回路中。
可选地,供电线路包括: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第一加热部与第二加热部并联于火线线路与零线线路之间。
可选地,接电部为插头。
可选地,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丝,和/或,加热片;第二加热部包括:加热丝,和/或,加热片。
可选地,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丝,第二加热部也包括加热丝。
可选地,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丝,第二加热部包括加热片。
可选地,第一加热部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第二加热部也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
可选地,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还包括:继电器。继电器连通于供电线路上,能够控制供电线路的通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将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共同连通于接电部的供电线路中,在与冰箱进行装配时,将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分别装配在冰箱内部的易结冰区域,通过接电部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接通即可实现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的同时供电,简化了接电结构以及冰箱内部的布线,便于后续的维修,而且通过控制接电部的输入电压即可同时控制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的发热量,降低了加热控制难度,可靠性较高。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供电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供电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为加热丝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部为加热丝、第二加热部为加热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为加热片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继电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继电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接电部;101、第一接片;102、第二接片;110、供电线路;111、供电回路;112、火线线路;113、零线线路;200、第一加热部;300、第二加热部;400、继电器;500、壳体;510、第一结冰位置;520、第二结冰位置;530、冷藏内胆;540、冷冻内胆;541、储物抽屉;542、冷冻蒸发器;543、取放口;550、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包括:接电部100、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接电部100具有供电线路110;第一加热部200连通于供电线路110中;第二加热部300连通于供电线路110中;在接电部100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能够同时通电发出热量对冰箱内部的结冰区域加热。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共同连通于接电部100的供电线路110中,在与冰箱进行装配时,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分别装配在冰箱内部的易结冰区域,通过接电部100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接通即可实现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同时供电,简化了接电结构以及冰箱内部的布线,便于后续的维修,而且通过控制接电部100的输入电压即可同时控制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发热量,降低了加热控制难度,可靠性较高。
可选地,接电部100为插头。这样,将接电部100设置为插头,便于将接电部100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插接,通过接电部100提供电源,从而使连通于供电线路110中的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共同发热为冰箱化冰。
可选地,接电部100还具有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供电线路110分别与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连接,在接电部100通电的情况下,第一接片101与第二接片102分别对应接通电源的火线和零线。这样,使接电部100的供电线路110在供电部接通电源后能够及时通电,从而使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能够同时通电对冰箱内的结冰区域加热化冰。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插头可为能够与电脑板插接的插头,或直接与电源座插接的插头等,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供电线路110包括:供电回路111。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串联于供电回路111中。这样,将供电线路110设置为供电回路111,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串联在供电回路111中,通过一个接电部100即可实现供电回路111的通电,从而通过供电回路111对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同时供电。在需要调整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发热量时,通过调节接电部100处的供电电压即可同时调整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供电电压,对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发热量进行精细的调整。
示例性地,在调整接电部100的供电电压时,由于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串联在供电回路111中,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共同分担供电回路111的供电电压,因此通过增大或减小供电回路111的供电电压,供电电压增大或减小的部分均会被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共同分担,从而达到对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供电电压进行精细的调整,进而对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发热量进行精细的调整。
可选地,供电回路111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片101,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片102。这样,将供电回路1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在接电部100接通电源时,电流在供电回路111中流动,供电回路111中的电路流过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时使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发热对冰箱内部进行化冰。
示例性地,供电回路111为一根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片101,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片102形成回路,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串联于该导线上。使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模块化,在与冰箱装配使用时,只需要接电部100,即插头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插接,即可使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通电发热,对冰箱内部的结冰区域进行化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电线路110包括:火线线路112和零线线路113。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并联于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之间。这样,将供电线路110设置为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并联设置在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之间,在接电部100接通电源时,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同时通电,通过一个接电部100即可实现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的通电,从而通过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对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同时供电。在需要调整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发热量时,通过调节接电部100处的供电电压即可同时调整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供电电压,而且由于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并联在火线线路112和零线线路113之间,因此提供相对较小的供电电压,即可使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发出较大的热量,降低对冰箱内部化冰所需的能耗。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并联在火线线路112和零线线路113之间,第一加热部200的供电电压、第二加热部300的供电电压即为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上的供电电压,相比于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串联设置,只需要提供相对较小的供电电压即可使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发出串联设置时相同的发热量。
可选地,在第一加热部200相比于第二加热部300靠近接电部100的情况下,火线线路112的一端与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中的一个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热部300的一端连接,零线线路113的一端与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中的另一个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加热部300的另一端连接。这样,将火线线路112和零线线路113分别连接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由于接电部100在接通电源时,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分别对应连接供电模块的火线和零线,因此将火线线路112与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中的一个连接,零线线路113与第一接片101和第二接片102中的另一个连接,从而保障接电部100在接通电源时,火线线路112与零线线路113同时接通电源,更好地对并联在二者之间的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和/或,加热片;第二加热部300包括:加热丝,和/或,加热片。这样,加热丝和/或加热片易于得到,且加热效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从而利用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更好地对冰箱内部的结冰区域进行加热化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第二加热部300也包括加热丝。这样,加热丝的形状可变,且能够适应于不同形状的结冰区域进行安装使用,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均设置为加热丝,能够提高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的适应性,降低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的安装难度。
示例性地,加热丝为单条电阻丝。加热丝在与供电线路110连通时,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与供电线路110连通。
另一示例性地,加热丝为多条电阻丝并联组成的电阻丝组,电阻丝组具有两个连接端。加热丝与供电线路110连通时,加热丝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供电线路110连通。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第二加热部300包括加热片。这样,第一加热部200能够适应安装在比较狭窄或者异形的区域内,第二加热部300能够适应安装在形状相对规则的区域内,便于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针对多种结冰区域进行加热化冰,降低安装难度。
示例性地,加热片为矩形板状结构。在针对形状相对规则的区域进行加热时,矩形板状结构的第二加热部300能够更好地适应于该区域化冰。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片,第二加热部300也包括加热片。这样,由于加热片的加热均匀性相对较好,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均设置为加热片,在与冰箱装配使用时,能够提高加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化冰效果。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第二加热部300也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这样,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均设置为加热丝和加热片的组合体,使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兼具加热丝和加热片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的适应性,更好地对冰箱结冰区域进行化冰。
可选地,在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均由加热丝和加热片组成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200中的加热丝与加热片、第二加热部300中的加热丝与加热片均串联设置。这样,使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在与供电线路110连接时,只需要两个连接端即可,便于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连接通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还包括:继电器400。继电器400连通于供电线路110上,能够控制供电线路110的通断状态。这样,通过设置继电器400,在接电部100接通电源时,能够通过继电器400控制供电线路110的通断电状态,在无需加热化冰时,通过继电器400即可控制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断电,无需通过其他控制程序控制,提高了该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的灵活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供电线路110为供电回路111的情况下,继电器400与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共同串联与供电回路111中。这样,在供电线路110为供电回路111时,只需将继电器400串联在供电回路111中,通过控制继电器400的通断即可控制供电回路111的通断。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供电线路110包括火线线路112和零线线路113的情况下,继电器400连通于火线线路112上,且位于第一加热部200与接电部100之间。这样,在供电线路110包括火线线路112和零线线路113时,将继电器400连通在火线线路112位于第一加热部200与接电部100之间的位置,通过控制继电器400的通断来控制火线线路112的通断,进而控制第一加热部200与第二加热部300的通断电状态。
结合图10-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将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装配在冰箱内使用,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可分别装配在冰箱内部的易结冰区域,由于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共同连通于接电部100的供电线路110中,通过接电部100与冰箱的电脑板或供电模块接通即可实现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同时供电,简化了接电结构以及冰箱内部的布线,便于后续的维修,而且通过控制接电部100的输入电压即可同时控制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发热量,降低了加热控制难度,可靠性较高。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壳体500。壳体500内部具有第一结冰位置510和第二结冰位置520;第一加热部200设置于第一结冰位置510处;第二加热部300设置于第二结冰位置520处。这样,在将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装配在冰箱内使用,由于冰箱的壳体500内具有容易结冰的第一结冰位置510和第二结冰位置520,因此将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结冰位置510和第二结冰位置520,在第一结冰位置510和第二结冰位置520发生结冰时,通过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通电发热,来对第一结冰位置510和第二结冰位置520化冰,第一加热部200和第二加热部300的加热量与制冷设备的加热需求相匹配,减小了制冷设备化冰产生的热量对制冷效果的影响,降低了能耗,便于制冷设备内部化冰的同步控制。
可以理解的,在壳体500内可能存在需要加热的第三结冰位置、第四结冰位置,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可能包括与第三结冰位置、第四结冰位置对应的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与第一加热部200、第二加热部300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壳体500内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布的冷藏内胆530和冷冻内胆540,第一结冰位置510与第二结冰位置520分别位于冷冻内胆540和/或冷藏内胆530的外侧壁。这样,在冰箱壳体500的内部设置竖直排布的冷藏内胆530和冷冻内胆540,利用冷藏内胆530和冷冻内胆540来保存食材等物品,由于冷藏内胆530和冷冻内胆540在制冷过程中内壁存在容易结冰的区域,因此将第一结冰位置510和第二结冰位置520分别设置在冷冻内胆540和/或冷藏内胆530的外侧壁,对冷冻内胆540和/或冷藏内胆530内部进行化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冰位置510位于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壁,第二结冰位置520位于冷冻内胆540的上侧壁。这样,在冰箱工作时,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内壁容易发生结冰,因此在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壁设置第一结冰位置510,在第一结冰位置510处安装第一加热部200,用于对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内壁产生的结冰进行加热。而且由于冷藏内胆530位于冷冻内胆540的上方,因此在冷冻内胆540的上侧壁设置第二结冰位置520,在第二结冰位置520处安装第二加热部300,通过第二加热部300能够同时对冷冻内胆540的上侧壁以及冷藏内胆530的下侧壁进行加热,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冷冻内胆540中设有储物抽屉541,第一结冰位置510位于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壁对应储物抽屉541后端的区域。这样,储物抽屉541在存放食材时,由于食材与冷冻内胆540内部的温度存在温差,会使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内壁对应储物抽屉541后端的区域极易发生结冰,因此将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壁对应储物抽屉541后端的区域设置为第一结冰位置510,安装第一加热部200来对第一结冰位置510进行加热,以对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内壁进行化冰。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冷冻内胆540后侧壁设有冷冻蒸发器542,第一结冰位置510位于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壁对应冷冻蒸发器542的区域。这样,由于冷冻内胆540的冷冻蒸发器542在制冷时温度较低,其表面容易结霜,而且在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内壁对应冷冻蒸发器542的位置温度低于其他区域温度,容易发生结冰现象,因此将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壁对应冷冻蒸发器542的区域设置为第一结冰位置510,安装第一加热部200来对冷冻内胆540的后侧内壁进行化冰的同时,还能对冷冻蒸发器542起到化霜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示例性地,第一加热部200的面积为冷冻蒸发器542的面积的八分之一,而且在第一结冰位置510与冷冻蒸发器542的位置对应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200设置为电热丝。这样,能够减小第一加热部200的设置对冷冻蒸发器542制冷效果的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冷冻内胆540具有取放口543,第一结冰位置510位于冷冻内胆540的下侧壁,第二结冰位置520位于取放口543的侧边区域。这样,冷冻内胆540中产生的冷凝水或化冰水容易滴落在冷冻内胆540的下侧内壁造成结冰,因此将冷冻内胆540的下侧壁设置为第一结冰位置510,安装第一加热部200对冷冻内胆540的下侧壁进行加热,对冷冻内胆540的下侧内壁进行化冰。取放口543的设置便于冷冻内胆540中食材的取放,在食材取放过程中,外界的热气流容易经取放口543流入冷冻内胆540内,而且在取放口543的侧边区域由于冷热气流的聚集容易发生结冰,因此将取放口543的侧边区域设置为第二结冰位置520,安装第二加热部300对取放口543的侧边区域进行加热,对取放口543的侧边区域进行化冰。
可选地,第二结冰位置520位于取放口543的部分或全部侧边区域。这样,可根据取放口543侧边的实际结冰情况将取放口543的部分或全部侧边区域设置为第二结冰位置520,在第二结冰位置520安装第二加热部300,使第二加热部300的加热量与实际化冰需求相匹配,降低热量的浪费。
具体的,第二结冰位置520位于取放口543的部分侧边区域。
可选地,该冰箱还包括:门体550。门体550的一侧边与壳体500转动连接,能够将取放口543封闭或打开,取放口543与门体550的非连接侧边对应的侧边区域为第二结冰位置520。这样,由于门体550的一侧边与壳体500连接,在通过取放口543取放食材门体550打开的情况下,门体550与壳体500连接的一侧边对应的取放口543侧边区域流入的外界热气流较少,外界的热气流主要通过取放口543与门体550的非连接侧边对应的侧壁区域流入冷冻内胆540内,因此取放口543与门体550的非连接侧边对应的侧边区域容易结冰,将取放口543与门体550的非连接侧边对应的侧边区域为第二结冰位置520,安装第二加热部300进行加热化冰,降低其结冰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门体550的非连接侧边是指:除门体550与壳体500转动连接的一侧边外的其余侧边。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电部(100),具有供电线路(110);
第一加热部(200),连通于所述供电线路(110)中;
第二加热部(300),连通于所述供电线路(110)中;
在所述接电部(100)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加热部(200)与所述第二加热部(300)能够同时通电发出热量对所述冰箱内部的结冰区域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路(110)包括:
供电回路(111),所述第一加热部(200)与所述第二加热部(300)串联于所述供电回路(1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路(110)包括:
火线线路(112);
零线线路(113);
所述第一加热部(200)与所述第二加热部(300)并联于所述火线线路(112)与所述零线线路(1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部(100)为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200)包括:
加热丝,和/或,加热片;
所述第二加热部(300)包括:
加热丝,和/或,加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部(300)也包括加热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部(300)包括加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200)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部(300)也包括加热丝和加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继电器(400),连通于所述供电线路(110)上,能够控制所述供电线路(110)的通断状态。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
CN202221849302.2U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Active CN218348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9302.2U CN218348985U (zh)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9302.2U CN218348985U (zh)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8985U true CN218348985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9302.2U Active CN218348985U (zh) 2022-07-15 2022-07-15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8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839B (zh) 冰箱
US9234696B2 (en) Refrigerator
US9593870B2 (en) Refrigerator with thermoelectric device for ice making
CN102395844A (zh) 用于冰箱的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冰箱
CN101706189A (zh) 一种多变温室冰箱
CN105222459A (zh) 冰箱
CN109282554A (zh) 一种具有独立制冰系统的冰箱
US8291718B2 (en) DSM defrost during high demand
CN113465255A (zh) 风冷冰箱
CN102427148B (zh) 大功率ups专用空调电池柜及调控蓄电池工作温度的方法
CN218348985U (zh) 用于冰箱的加热组件、冰箱
CN109764599B (zh) 双系统冰箱
CN218348942U (zh) 冰箱
CN218348960U (zh) 制冷设备
CN102353201A (zh) 风冷冰箱
CN102494458A (zh) 一种冰箱
CN218348962U (zh) 冰箱
KR101316714B1 (ko) P.c.m 축냉식 저온저장고
CN218348984U (zh) 加热化冰冰箱
CN111271921B (zh) 一种冰箱
CN113465259B (zh)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CN115046341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09926696U (zh) 一种车载冰箱
CN107940884B (zh) 冰箱
CN113899134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