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7459U -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7459U
CN218347459U CN202222397578.8U CN202222397578U CN218347459U CN 218347459 U CN218347459 U CN 218347459U CN 202222397578 U CN202222397578 U CN 202222397578U CN 218347459 U CN218347459 U CN 218347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ver
hole
rod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75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长平
张定国
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Chongqing Weichai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Chongqing Weichai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Chongqing Weichai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75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7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连杆,发动机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连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小头,连杆小头上设置有连杆小头孔;连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大头,连杆大头上设置有连杆大头孔;连杆大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A盖和B盖,A盖与B盖围合成连杆大头孔;连杆本体与A盖连接,连杆本体与A盖的连接端面定义为结合面;连杆本体靠近连杆大头的一端设置有防蠕动槽,防蠕动槽的槽口延伸至结合面。在连杆本体靠近连杆大头的一端开设防蠕动槽,能够提高结合面的面压,防止结合面出现蠕动现象,能够有效防止连杆螺栓出现松动失效、断裂等故障,保证连杆工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零部件。
背景技术
柴油机作为机械动力的心脏,因为其功率范围大、强化程度高、燃油效率高、维修方便等优点,其也广泛应用于其它工程、运输、发电等领域。根据预测,柴油机在今后的几十年中依然会是主要的原动机之一。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强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柴油机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连杆部件是船用柴油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包括连杆本体,连杆盖、连杆螺栓、衬套与轴瓦等部件。连杆部件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活塞受的气体爆发压力传给曲轴。连杆部件主要经受周期性交变的机械负荷,包括拉压疲劳负荷(包括气体爆发压力及惯性力),弯曲负荷,因压入衬套、压紧轴瓦、拧紧螺栓等产生的静负荷等。随着柴油机强化指标的逐渐提高,连杆部件承受的机械负荷也越来越高,而连杆部件设计的是否合理,则直接关系到柴油机的动力性、可靠性、振动噪声、寿命和经济性。因为连杆部件常处在高速与高负荷条件下工作,轴瓦衬套润滑条件恶劣,所以连杆也是柴油机中发生故障较多的零部件之一。
随着附件强化程度提高,发动机平均有效压力、功率和爆压的不断提升,连杆和活塞的往复惯性力大幅增加,连杆的连杆本体与上盖的结合面易出现蠕动并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连杆螺栓将会出现松动失效、甚至出现断裂等故障,严重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用连杆,能够有效防止连杆螺栓出现松动失效、断裂等故障,保证连杆工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用连杆,所述发动机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小头,所述连杆小头上设置有连杆小头孔;所述连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大头,所述连杆大头上设置有连杆大头孔;所述连杆大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A盖和B盖,所述A盖与所述B盖围合成所述连杆大头孔;所述连杆本体与所述A盖连接,所述连杆本体与所述A盖的连接端面定义为结合面;所述连杆本体靠近所述连杆大头的一端设置有防蠕动槽,所述防蠕动槽的槽口延伸至所述结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大头上开设有第一连杆螺柱孔和第二连杆螺柱孔,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分别位于所述连杆大头孔的两侧;所述A盖与所述B盖通过第一连杆螺柱和第二连杆螺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内,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A盖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的非螺纹连接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的非螺纹连接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A盖上设置有A盖油道a和A盖油道b,所述A盖油道a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防蠕动槽,所述A盖油道b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防蠕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本体上开设有连杆本体油道,所述连杆本体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小头孔相连通,所述连杆本体油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防蠕动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小头孔内壁设置有周向的连杆小头油道,所述连杆本体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小头油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结合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结合面处设置有防止所述连杆本体装反的防错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错结构包括两个防错组件,两防错组件非对称布置;所述防错组件包括连杆本体槽、A盖槽、以及定位销;所述连杆本体槽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上,所述A盖槽设置在所述A盖上,安装所述连杆本体时,两所述定位销同时安装在其相应的所述连杆本体槽以及所述A盖槽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连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小头,连杆小头上设置有连杆小头孔;连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大头,连杆大头上设置有连杆大头孔;连杆大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A盖和B盖,A盖与B盖围合成连杆大头孔;连杆本体与A盖连接,连杆本体与A盖的连接端面定义为结合面;连杆本体靠近连杆大头的一端设置有防蠕动槽,防蠕动槽的槽口延伸至结合面。在连杆本体靠近连杆大头的一端开设防蠕动槽,能够提高结合面的面压,防止结合面出现蠕动现象,能够有效防止连杆螺栓出现松动失效、断裂等故障,保证连杆工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连杆本体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仰视图;
图8是图2中C区域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润滑油流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润滑油的流动方向;
图中:1、连杆本体;11、连杆本体油道;12、防蠕动槽;2、连杆小头;21、连杆小头孔;22、连杆小头油道;3、连杆大头;31、A盖;311、A盖油道a;312、A盖油道b;32、B盖;321、第一防气蚀孔;322、第二防气蚀孔;33、连杆大头孔;34、第一油腔;35、第二油腔;41、第一连杆轴瓦;411、第一连杆轴瓦过油孔;42、第二连杆轴瓦;421、第二连杆轴瓦过油孔;51、第一连杆螺柱;52、第二连杆螺柱;61、第一螺母;62、第二螺母;71、连杆本体槽;72、A盖槽;73、定位销;8、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以及图4共同所示,一种发动机用连杆,它包括连杆本体1,连杆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小头2,连杆小头2上设置有连杆小头孔21;连杆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大头3,连杆大头3上设置有连杆大头孔33;连杆大头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A盖31和B盖32,A盖31与B盖32围合成连杆大头孔33。连杆本体1与A盖31连接,连杆本体1与A盖31的连接端面定义为结合面;结合面优选为平面。连杆本体1靠近连杆大头3的一端设置有防蠕动槽12,防蠕动槽12的槽口延伸至结合面。
结合图1、图2、以及图3共同所示,连杆大头3上开设有第一连杆螺柱孔和第二连杆螺柱孔,第一连杆螺柱孔与第二连杆螺柱孔分别位于连杆大头孔33的两侧。A盖31与B盖32通过第一连杆螺柱51和第二连杆螺柱52连接,第一连杆螺柱51安装在第一连杆螺柱孔内,第二连杆螺柱52安装在第二连杆螺柱孔内。第一连杆螺柱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连杆螺柱51相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连杆螺柱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连杆螺柱52相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连杆螺柱51将A盖31和B盖32连接后,使用第一螺母61锁紧;同时,第二连杆螺柱52将A盖31和B盖32连接后,使用第二螺母62锁紧。
A盖3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油腔34和第二油腔35,第一油腔34与第一连杆螺柱孔相连通,第二油腔35与第二连杆螺柱孔相连通。优选地,第一油腔34和第二油腔35相连通。
优选地,第一油腔34与第一连杆螺柱孔的非螺纹连接部相连通,第二油腔35与第二连杆螺柱孔的非螺纹连接部相连通,避免出现润滑油流动死区,造成A盖31和B盖32与与第一连杆螺柱51以及第二连杆螺柱52螺纹连接处出现气蚀而失效。
A盖31上设置有A盖油道a 311和A盖油道b 312,A盖油道a 311的一端与第一油腔34相连通,A盖油道a 311的另一端与防蠕动槽12相连通;A盖油道b 312的一端与第二油腔35相连通,A盖油道b 312的另一端与防蠕动槽12相连通,并且,第一油腔34与第二油腔35也相连通。A盖油道a 311和A盖油道b 312之间的区域为A盖31的重载区,连杆的重载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防蠕动槽12的开设使得连杆应力分散在A盖31的两侧,有效改善了A盖31重载区的形变和受力,提高了连杆工作的可靠性。
结合图2、图5、图6、图7、以及图8共同所示,连杆本体1上开设有连杆本体油道11,连杆本体油道11的第一端与连杆小头孔21相连通,连杆本体油道11的第二端与防蠕动槽12相连通。防蠕动槽12的深度T为4~6mm,在防蠕动槽12的槽底与侧壁之间的夹角处设置倒角,倒角的半径R为3~4mm,倒角的半径尽可能大,以便于取得较好的应力分布和防止防蠕动槽12的槽底的应力集中。
连杆小头孔21内壁设置有周向的连杆小头油道22,连杆本体油道11的第一端与连杆小头油道22相连通。
连杆本体1和A盖31的结合面处设置有防止连杆本体1装反的防错结构。防错结构包括两个防错组件,两防错组件非对称布置;防错组件包括连杆本体槽71、A盖槽72、以及定位销73;连杆本体槽71设置在连杆本体1上,A盖槽72设置在A盖31上,安装连杆本体1时,两定位销73同时安装在其相应的连杆本体槽71以及A盖槽72内。
在B盖32的下部还设置有第一防气蚀孔321和第二防气蚀孔322,第一防气蚀孔321使得第一连杆螺柱孔与外界大气环境相连通连通,第二防气蚀孔322使得第二连杆螺柱孔与外界大气环境相连通。第一防气蚀孔321靠近第一螺母61,第二防气蚀孔322靠近第二螺母62。第一防气蚀孔321能够改善第一连杆螺柱51和第一连杆螺柱孔的内壁之间的润滑油流动,避免出现润滑油死区,造成B盖32和第一连杆螺柱51螺纹连接处气蚀失效;第二防气蚀孔322能够改善第二连杆螺柱52和第二连杆螺柱孔的内壁之间的润滑油流动,避免出现润滑油死区,造成B盖32和第二连杆螺柱52螺纹连接处气蚀失效。
第一防气蚀孔321和第二防气蚀孔322的直径为1.5~2mm,第一防气蚀孔321和第二防气蚀孔322的直径不宜过大,防止润滑油泄露较多,从而影响润滑油的压力。
结合图9所示,在A盖31和B盖32围合成的连杆大头孔33内设置有第一连杆轴瓦41和第二连杆轴瓦42,第一连杆轴瓦41位于第二连杆轴瓦42的上方,曲轴8从第一连杆轴瓦41和第二连杆轴瓦42之间穿过。
曲轴8上设置有曲轴油道,润滑油通过曲轴油道进入到曲轴8和第一连杆轴瓦41以及第二连杆轴瓦42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杆轴瓦41上的第一连杆轴瓦过油孔411以及第二连杆轴瓦42上的第二连杆轴瓦过油孔421进入到第一油腔34和第二油腔35中,然后,通过A盖油道a 311和A盖油道b 312进入到连杆本体1上的防蠕动槽12中,并通过连杆本体油道11进入到连杆小头油道22中,对活塞(图中未示出)进行润滑。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第一端、第二端、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一连杆螺柱、第二连杆螺柱、A盖、B盖、A盖油道a、A盖油道b、第一连接螺柱孔、第二连接螺柱孔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内壁”、“上方”、“下部”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用连杆,所述发动机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小头,所述连杆小头上设置有连杆小头孔;所述连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杆大头,所述连杆大头上设置有连杆大头孔;所述连杆大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A盖和B盖,所述A盖与所述B盖围合成所述连杆大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本体与所述A盖连接,所述连杆本体与所述A盖的连接端面定义为结合面;所述连杆本体靠近所述连杆大头的一端设置有防蠕动槽,所述防蠕动槽的槽口延伸至所述结合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大头上开设有第一连杆螺柱孔和第二连杆螺柱孔,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分别位于所述连杆大头孔的两侧;所述A盖与所述B盖通过第一连杆螺柱和第二连杆螺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内,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A盖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连杆螺柱孔的非螺纹连接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连杆螺柱孔的非螺纹连接部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A盖上设置有A盖油道a和A盖油道b,所述A盖油道a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防蠕动槽,所述A盖油道b连通所述第二油腔与所述防蠕动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本体上开设有连杆本体油道,所述连杆本体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小头孔相连通,所述连杆本体油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防蠕动槽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小头孔内壁设置有周向的连杆小头油道,所述连杆本体油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小头油道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面为平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面处设置有防止所述连杆本体装反的防错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用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结构包括两个防错组件,两防错组件非对称布置;所述防错组件包括连杆本体槽、A盖槽、以及定位销;所述连杆本体槽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上,所述A盖槽设置在所述A盖上,安装所述连杆本体时,两所述定位销同时安装在其相应的所述连杆本体槽以及所述A盖槽内。
CN202222397578.8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Active CN218347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7578.8U CN218347459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7578.8U CN218347459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7459U true CN218347459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7578.8U Active CN218347459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7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41398A1 (en) Bearing structure for variable-compression-rati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635596A (en) Assembly of piston and connecting rod i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218347459U (zh)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
US6928974B1 (en) Reinforcement plate for a reciprocating engine
US4567865A (en) Crankcas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809946A (en) Structure of an open deck type cylinder block
CN218347760U (zh) 一种发动机用连杆及其连杆轴瓦
US4928578A (en) Pistons with bearing members
EP0057869A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ssociated with a transmission
KR102297189B1 (ko) 엔진의 실린더 블록
CN220134074U (zh) 一种柴油机端壳的连接增强结构
EP1522708B1 (en) Cylinder block structure
CN217814596U (zh) 一种cng压缩机高强度连杆曲轴
JP2019108850A (ja) エンジン
CN114233506B (zh) 一种贯穿螺栓式四缸柴油机机体
CN215057791U (zh) 发动机结构物
CN216841958U (zh) 汽车发动机及其活塞
CN211784266U (zh) 反拔装置
JP4749394B2 (ja) すべり軸受および内燃機関の軸受構造
KR970002943B1 (ko) 왕복등 내연기관 및 왕복동 펌프의 볼 조인트 커넥팅로드(Connecting Rod)
CN217421839U (zh) 一种提高轴瓦耐久的连杆结构
CN213574384U (zh) 一种使用双头螺柱连接的组合活塞
CN216741758U (zh) 一种不锈钢与无石棉板组合的密封垫片
KR0125223Y1 (ko) 자동차 커넥팅 로드 오일 배출구 구조
CN1143955C (zh) 自封式活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