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503U -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3503U
CN218343503U CN202222600057.8U CN202222600057U CN218343503U CN 218343503 U CN218343503 U CN 218343503U CN 202222600057 U CN202222600057 U CN 202222600057U CN 218343503 U CN218343503 U CN 218343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elastic
motor
railway vehicle
ro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00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振
周锦铭
门见强
侯建文
于春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00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3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3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3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拉杆组件包括:拉杆部和弹性套件;拉杆部的轴向方向与轨道车辆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两个弹性套件间隔地套设于拉杆部的外部,并靠近拉杆部的两端设置;其中,一个弹性套件与构架弹性连接,另一个弹性套件与电机弹性连接,用于吸收电机受到的振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和构架之间设置水平的弹性拉杆组件,实现了电机与构架之间在水平方向的弹性连接,有利于缓冲来自轨道的振动,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轨道车辆中,构架与电机之间通过电机吊座实现连接,但电机吊座存在体积大、质量大的问题,且电机与构架之间为刚性连接,在使用中受到来自轨道的振动,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构架,以及与所述构架连接的电机;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部和弹性套件;所述拉杆部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弹性套件间隔地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并靠近所述拉杆部的两端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构架弹性连接,另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电机弹性连接,用于吸收所述电机受到的振动。
可选地,所述拉杆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拉杆部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另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连接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拉杆部之间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母。
可选地,每个所述弹性套件包括:一个套管、两个弹性体和两个外隔板;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两个所述弹性体沿所述拉杆部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外部;所述外隔板设置于所述弹性体朝向另一个所述弹性体的一侧端面;其中,两个间隔的所述外隔板之间形成夹持所述构架连接位置或者所述电机连接位置的空间。
可选地,还包括: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其中,两个所述弹性套件间隔的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并分别与所述隔离管的两个端部抵接。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第一挡圈和两个第二挡圈;一个所述第一挡圈和一个所述第二挡圈形成一个挡圈组件,两个所述挡圈组件分别靠近所述拉杆部的两端设置;所述弹性套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抵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连接件抵接;两个所述第二挡圈分别与所述隔离管的两个端面抵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弹性套件还包括:两个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弹性体一体设置,并位于远离所述外隔板的一侧端面;其中,一个所述内隔板与所述第一挡圈抵接,另一个所述内隔板与所述第二挡圈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电机和上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中,所述构架与所述拉杆部一端的所述弹性套件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拉杆部另一端的所述弹性套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或者上述的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通过在电机和构架之间设置水平的弹性拉杆组件,实现了电机与构架之间在水平方向的弹性连接,有利于缓冲来自轨道的振动,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之五。
附图标记:
10、拉杆部;11、限位件;12、连接件;
20、弹性套件;21、套管;22、弹性体;23、外隔板;24、内隔板;
30、隔离管;
40、第一挡圈;
50、第二挡圈;
6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轨道车辆包括:构架,以及与构架连接的电机60;拉杆组件包括:拉杆部10和弹性套件20;拉杆部10的轴向方向与轨道车辆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两个弹性套件20间隔地套设于拉杆部10的外部,并靠近拉杆部10的两端设置;其中,一个弹性套件20与构架弹性连接,另一个弹性套件20与电机60弹性连接,用于吸收电机60受到的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两个弹性套件20,使得拉杆部10分别与电机60和构架之间实现了弹性连接,解决了现有电机60与构架之间刚性连接的问题。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杆部10承受水平的纵向载荷。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机60上设置有与吊杆组件配合的连接结构,便于电机60与弹性套件20进行配合,以实现拉杆部10与电机60的连接,相应的,在构架上也设置有相应的连接结构,以实现与靠近构架一侧的弹性套件进行配合,进而实现电机60和构架之间的弹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拉杆部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11,拉杆部10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12;其中,一个弹性套件20与限位件11抵接,另一个弹性套件20与连接件12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位件11和连接件12的实施方式,通过在拉杆部10的端部设置限位件11,实现了对弹性套件20位置的限定,在拉杆部10的另一端设置连接件12,且连接件12与拉杆部10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拉杆组件的安装、维护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连接件12与拉杆部10之间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12与拉杆部10连接形式的实施方式,将连接件12与拉杆部10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便于拉杆组件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升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连接件12为螺母。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12的实施方式,通过将连接件12设置为螺母,便于直接采用标准件进行与拉杆部10之间的配合,使得成本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只需对拉杆部10进行螺纹的加工即可实现拉杆组件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弹性套件20包括:一个套管21、两个弹性体22和两个外隔板23;套管21套设于拉杆部10的外部;两个弹性体22沿拉杆部10的轴向间隔设置于套管21的外部;外隔板23设置于弹性体22朝向另一个弹性体22的一侧端面;其中,两个间隔的外隔板23之间形成夹持构架连接位置或者电机60连接位置的空间。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套件2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套管21,使得两个弹性体22之间的距离得到了稳定的保持,且由于电机60与构架在水平方向连接处的受力变化相对稳定,因此两个弹性体22可共用同一个套管21。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隔板23与弹性体22为硫化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离管30,隔离管30套设于拉杆部10的外部;
其中,两个弹性套件20间隔的套设于拉杆部10的外部,并分别与隔离管30的两个端部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管30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隔离管30,使得两个弹性套件20能够实现间隔设置,使得拉杆部10分别与构架和电机60实现弹性连接,实现在构架和电机60处的独立弹性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第一挡圈40和两个第二挡圈50;一个第一挡圈40和一个第二挡圈50形成一个挡圈组件,两个挡圈组件分别靠近拉杆部10的两端设置;弹性套件20设置于第一挡圈40和第二挡圈50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挡圈40和第二挡圈50抵接;其中,一个第一挡圈40与限位件11抵接,另一个第一挡圈40与连接件12抵接;两个第二挡圈50分别与隔离管30的两个端面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挡圈40和第二挡圈50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挡圈40和第二挡圈50的设置,为弹性套件20的连接提供了支撑,解决了由于弹性套件20存在弹性形变,导致拉杆部10在收到较大振动时,发生窜动的问题,保证了电机60和构架之间弹性连接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弹性套件20还包括:两个内隔板24;内隔板24与弹性体22一体设置,并位于远离外隔板23的一侧端面;其中,一个内隔板24与第一挡圈40抵接,另一个内隔板24与第二挡圈50抵接。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隔板24的实施方式,通过在弹性体22内部设置与外隔板23间隔的内隔板24,实现了弹性体22强度的补充,保证了拉杆部10对于电机60和构架的弹性连接的同时,弹性体22在形变量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超过弹性体22的载荷极限。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内隔板24与弹性体22为硫化一体成型。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圈40和第二挡圈50分别与弹性套件20中的套管21抵接。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圈40和第二挡圈50分别与弹性套件20中的内隔板24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本方案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电机60和上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中,构架与拉杆部10一端的弹性套件20连接,电机60与拉杆部10另一端的弹性套件2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本方案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或者上述的转向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构架,以及与所述构架连接的电机;
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部和弹性套件;
所述拉杆部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弹性套件间隔地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并靠近所述拉杆部的两端设置;
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构架弹性连接,另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电机弹性连接,用于吸收所述电机受到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拉杆部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
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另一个所述弹性套件与所述连接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拉杆部之间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套件包括:一个套管、两个弹性体和两个外隔板;
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
两个所述弹性体沿所述拉杆部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外部;
所述外隔板设置于所述弹性体朝向另一个所述弹性体的一侧端面;
其中,两个间隔的所述外隔板之间形成夹持所述构架连接位置或者所述电机连接位置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
其中,两个所述弹性套件间隔的套设于所述拉杆部的外部,并分别与所述隔离管的两个端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挡圈和两个第二挡圈;
一个所述第一挡圈和一个所述第二挡圈形成一个挡圈组件,两个所述挡圈组件分别靠近所述拉杆部的两端设置;
所述弹性套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抵接;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连接件抵接;
两个所述第二挡圈分别与所述隔离管的两个端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套件还包括:两个内隔板;
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弹性体一体设置,并位于远离所述外隔板的一侧端面;
其中,一个所述内隔板与所述第一挡圈抵接,另一个所述内隔板与所述第二挡圈抵接。
9.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电机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
其中,所述构架与所述拉杆部一端的所述弹性套件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拉杆部另一端的所述弹性套件连接。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或者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
CN202222600057.8U 2022-09-29 2022-09-29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8343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0057.8U CN21834350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0057.8U CN21834350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3503U true CN218343503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0057.8U Active CN21834350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3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5300B1 (en) Railcar bogie
EP4034403A1 (en) Electric truck
US11851110B2 (en) Vehicle
CN218343503U (zh) 轨道车辆的拉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04943525A (zh) 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
CN109532917B (zh) 一种轨道车辆一系悬挂结构
CN109591839B (zh) 一种转向架一系悬挂定位装置
CN202847409U (zh) 一种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
CN218343502U (zh) 轨道车辆的吊杆组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157881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观光车用电池固定箱
CN111114576B (zh) 转向架及单轨列车
CN216003888U (zh) 一种可避免外力倾倒的囊式罐
CN2101013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安装箱的固定装置
JP2010184574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08291242U (zh) 一种车钩连接缓冲装置
CN2037398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组布置结构
CN214985370U (zh) 可承受双向冲击力的牵引组件
CN112319327A (zh) 一种座椅弹簧串联固定结构
CN115571171A (zh) 轨道车辆的驱动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8703247U (zh) 一种缓冲式弹性车轮组件
CN220905133U (zh) 后地板的板簧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8906898U (zh) 悬置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1223895U (zh) 一种无人机着陆安全防护装置
CN216268652U (zh) 一种铸钢汽车发动机支架
CN215762990U (zh) 一种新型板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