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216U -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43216U CN218343216U CN202222598945.0U CN202222598945U CN218343216U CN 218343216 U CN218343216 U CN 218343216U CN 202222598945 U CN202222598945 U CN 202222598945U CN 218343216 U CN218343216 U CN 2183432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pipeline
- sub
- assembly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包括:上端的流道板、下端的底板、设置在流道板与底板之间的多个流体通道,以及位于流道板上的多种第一接口和安装点位;其中,安装点位用于安装车辆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组件,组件包括: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每个第一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每个第一接口对应相应的一个组件,或一个组件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组件,以使组件与对应的流体通道连通;其中,安装点位配置为可拆卸的安装点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成基板内部设置流体通道,以及在其表面设置安装点位和第一接口,从而上述组件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集成基板上并通过第一接口与流体通道连通,减小了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热泵系统中的制冷剂回路相较于传统的电加热系统更加复杂(如热泵系统中还有电池冷却器等),致使热泵系统中往往需要更多的连接管路和节流机构,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安装布置占用空间大、系统总重量高且装配工序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以简化热泵系统中的连接管路、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所述集成基板包括:
上端的流道板、下端的底板、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多个流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流道板上的多种第一接口和安装点位;
其中,所述安装点位用于安装车辆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相应的一个所述组件,或一个所述组件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组件,以使所述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点位配置为可拆卸的安装点位,以与所述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通过焊接或配装贴合在一起形成多个所述流体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点位为螺孔、或所述安装点位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或所述安装点位为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基板还包括多种第二接口,每个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二接口对应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以使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与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理集成基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集成基板包括:上端的流道板、下端的底板、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多个流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流道板上的多种第一接口和安装点位;其中,所述安装点位用于安装车辆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相应的一个所述组件,或一个所述组件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组件,以使所述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安装点位配置为可拆卸的安装点位,以与所述组件可拆卸连接。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成基板内部设置流体通道,代替原有热泵系统中复杂、冗乱的管道,并在集成基板表面设置与热泵系统中的组件相对应的安装点位,以及连通流体通道和这些组件的第一接口,从而可以将热泵系统中原本零散复杂的管路和组件集成在集成基板上,在实现制热、制冷、除湿以及冷却电池等功能的同时,简化了原有热泵系统中的连接管路、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总重量,同时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点位是可拆卸的,因此可以根据具体采用的组件配置安装点位,提高了集成基板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以简化热泵系统中的连接管路、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包括上述的热管理集成基板,以及:
集成到所述基板上的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阀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安装到各自对应的安装点位上,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连接,以使与对应的流体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主管路和多种第二接口集成到所述集成基板上;
其中,所述主管路包括第一子管路、第二子管路和第三子管路;每个所述第二接口对应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或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通过第一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子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六接口通过第二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五接口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以及所述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和所述第六接口之间的管路与第二回热器、第一回热器的高压侧连通;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八接口之间通过第三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七接口的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第一回热器的低压侧连通;
所述主管路上还连通有第四子管路,所述第四子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回热器的高压侧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并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回热器的高压侧的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电池冷却器;
其中,所述第三接口还通过第五子管路与所述储液器连通,所述第五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三接口的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水冷冷凝器和靠近所述储液器的所述第三单向阀;
所述第五接口还通过第六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高压侧连通,所述第六子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
所述第六接口还通过第七子管路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七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六接口的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的管路还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低压侧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的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测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的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四子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电池冷却器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七子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第二回热器的低压侧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集成模块与上述集成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以简化热泵系统中的连接管路、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车内蒸发器以及上述的集成模块;
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集成模块连接。
所述热管理系统与上述集成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简化热泵系统中的连接管路、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所述车辆与上述集成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的多种接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中各个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集成基板;110、流道板;111、底板;121-184、第一接口;191、第八接口;192、第三接口;193、第五接口;194、第四接口;195、第六接口;196、第七接口;200、水冷冷凝器;201、水冷冷凝器入口;202、水冷冷凝器出口;203、第一安装支架;300、电池冷却器;301、电池冷却器入口;302、电池冷却器出口;303、第二安装支架;400、储液器;401、储液器入口;402、储液器出口;403、第三安装支架;500、第一回热器;501、第一回热器高压侧入口;502、第一回热器高压侧出口;503、第一回热器低压侧入口;504、第一回热器低压侧出口;505、第四安装支架;600、第二回热器;601、第二回热器高压侧入口;602、第二回热器高压侧出口;603、第二回热器低压侧入口;604、第二回热器低压侧出口;605、第五安装支架;71、第一电子膨胀阀;72、第二电子膨胀阀;73、第一截止阀;74、第二截止阀;75、第三截止阀;76、第一单向阀;77、第二单向阀;78、第三单向阀;81、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82、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83、第一温度传感器;84、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热泵系统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复杂,其中设置有较多的组件,比如各种换热器、储液器、阀件、传感器等,这些组件一般通过管路连接的方式零散布置,导致整个热泵系统管路布置复杂、安装布置占用空间大、系统总重量高、装配工序多效率低同时制冷剂泄露风险也相对较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集成基板100包括:
上端的流道板110、下端的底板111、设置在所述流道板110与所述底板111之间的多个流体通道(图中未示出),以及位于所述流道板110上的多种第一接口(图中未示出)和安装点位(图中未示出);
其中,所述安装点位用于安装车辆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相应的一个所述组件,或一个所述组件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组件,以使所述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点位配置为可拆卸的安装点位,以与所述组件可拆卸连接。
其中,换热器组件可以是水冷冷凝器、电池冷却器、储液器和回热器等,其中,水冷冷凝器是一种用于冷却液和制冷剂之间换热的板式换热器,通过冷却液循环吸收制冷剂的热量将过热的气态制冷剂冷凝为液态制冷剂释放热量,实现给乘员舱制热;电池冷却器也是一种用于冷却液与制冷剂之间换热的板式换热器,通过利用制冷剂蒸发来吸收冷却液的温度,从而达到给电池降温的目的;储液器用于储存液态制冷剂,同时还可以过滤液态制冷剂中的杂质,并将液态制冷剂存在的少量气态制冷剂或水分清除,确保后续的换热效率;回热器是一种用于制冷剂回路高压侧制冷剂和低压侧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装置,回热器中高低压侧制冷剂的换热使得一方面可以使热泵系统高压侧进入节流机构(如电子膨胀阀等阀组件)之前的制冷剂过冷度提高从而提升热泵系统的制冷效率,另一方面使得与系统低压侧连接的压缩机入口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压缩机发生液击的风险。
阀组件可以是截止阀、单向阀和电子膨胀阀等,其中截止阀在管路中的主要作用是截断或接通制冷剂,同时还能调节制冷剂的压力与流量;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当流体经过单向阀时,只能沿单向阀的进水口流动,出水口的流体无法回流;电子膨胀阀在管路中的作用是将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降压为低温、低压的雾状制冷剂,分开了制冷剂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同时还可以根据制冷剂负荷的改变以及压缩机转速的改变调节制冷剂流量。
传感器组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压力传感器等,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剂的温度,根据测量得到的制冷剂温度从而可以控制制热或制冷时的温度达到用户想要的温度,或者调整各个阀组件的开度从而调节制冷剂流量;温度压力传感器通常设置于压缩机吸气阀处和排气阀处,测量压缩机的吸气或排气的温度、压力,这样,可以确保输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或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在正常范围,如输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温度,即吸气温度通常要比热泵系统中的的蒸发温度高一些,使输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过热蒸汽状态从而防止压缩机发生液击的风险,又比如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即排气温度不能过高,排气温度过高,会引起润滑油的温度升高而黏度降低,导致其润滑效果变差,易造成压缩机运行组件损坏。
上述组件均通过安装点位安装在流道板110上,并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接口与相应的流体通道连接,从而形成制冷剂回路。其中,对于第一接口,每个阀组件或传感器组件只对应一个第一接口,每个换热器组件对应两个第一接口,即换热器组件的出口或入口对应一个第一接口。对于安装点位,安装点位仅用于安装上述组件,不用于安装如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等,这是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基板100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不同车型中使用,提高集成基板100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此外,在不影响热泵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对上述组件的尺寸以及安装位置(即安装点位)进行改动和变型,以适应不同性能要求以及不同车型的安装空间限制。
本实施例通过在集成基板100内部设置流体通道,代替原有热泵系统中复杂、冗乱的管道,并在集成基板100表面,即流道板110表面设置分别与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相对应的安装点位,以及连通流体通道和这些组件的第一接口,从而可以将热泵系统中原本零散复杂的管路和组件集成在集成基板100上,在实现制热、制冷、除湿以及冷却电池等功能的同时,简化了原有热泵系统中的连接管路、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总重量,同时提高了整车的装配效率。此外,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点位是可拆卸的,因此可以根据具体采用的组件配置安装点位,提高了集成基板100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板11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111通过焊接或配装贴合在一起形成多个所述流体通道。
如图1所示,流道板110上除了多种安装点位和第一接口之外,还设置有多个凹槽,这些凹槽与底板111贴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完整的流体通道,本实施例采用凹槽形成的流体通道代替热泵系统中传统的管路,这样可以避免当整个系统受到碰撞或使用时间较长导致管路脱落,出现制冷剂泄露的情况。同时,将流体通道集成在集成基板100上,相较于原有管路的零散布置,有效减小系统安装布置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总重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点位为螺孔、或所述安装点位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或所述安装点位为卡接槽。
在本实施例中,将安装点位配置为螺孔、螺栓和卡接槽,这是为了方便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的安装,同时,这些安装点位也是可以被拆卸的,方便适用多种热泵系统。此外,由于集成基板100的支撑,如体积较大的换热器组件只需要采用小型的安装支架,如卡扣等配合安装点位上的螺栓、卡接槽等即可被稳固在集成基板100上,相较于原有的热泵系统,没有集成基板100支撑,只能采用大型的安装支架,才能确保组件的固位。剩余的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均为插入式的组件,仅需要插进螺孔即可安装在集成基板100上,代替了原本的阀座,这样,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基板100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系统的总质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基板100还包括多种第二接口,每个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二接口对应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以使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剂回路,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基板100除了要与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这些组件连接,还需要与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连接,因此,本实施例在流道板110上还设置了第二接口,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和入口可以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接口,从而与对应的流体通道连通,以和集成基板100以及安装在基板100上的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剂回路。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集成模块包括上述的集成基板100,以及:
集成到所述集成基板100上的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阀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安装到各自对应的安装点位上,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连接,以使与对应的流体通道连通。
其中,在不影响热泵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对上述组件的尺寸以及安装位置(即安装点位)进行改动和变型,以适应不同性能要求以及不同车型的安装空间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水冷冷凝器200、电池冷却器300、储液器400、第一回热器500和第二回热器600;
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71、第二电子膨胀阀72、第一截止阀73、第二截止阀74、第三截止阀75、第一单向阀76、第二单向阀77和第三单向阀78;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81、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82、第一温度传感器8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4。
上述组件均通过安装点位安装在流道板110上,并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接口与相应的流体通道连接,从而形成制冷剂回路。其中,对于第一接口,每个阀组件或传感器组件只对应一个第一接口,每个换热器组件对应两个第一接口,即换热器组件的出口或入口对应一个第一接口。对于安装点位,安装点位仅用于安装上述组件,不用于安装如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等,这是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模块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不同车型中使用,提高集成模块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其中,关于上述组件的出口或入口所对应的接口可以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的多种接口示意图,以及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中各个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集成基板100上的多种第一接口与各个组件的对应关系参见下表1:
表1.集成基板100上的多种第一接口与各个组件的对应关系表
此外,如图4所示,还可以看出上述部件仅需要体积较小的安装支架即可安装在集成基板100上,如水冷冷凝器200、电池冷却器300、储液器400、第一回热器500、第二回热器600分别通过与其自身相连的第一安装支架203、第二安装支架303、第三安装支架403、第四安装支架505、第五安装支架605安装在集成基板100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管路和多种第二接口集成到所述集成基板100上;
其中,所述主管路包括第一子管路、第二子管路和第三子管路;每个所述第二接口对应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或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三接口192、第四接口194、第五接口193、第六接口195、第七接口196和第八接口191。
其中,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模块中各个结构的连接关系,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的连接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三接口192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四接口194之间通过第一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子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74;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出口对应的第五接口193与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入口对应的第六接口195通过第二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五接口193的所述第一单向阀76以及所述储液器400,所述储液器400和所述第六接口195之间的管路与第二回热器600、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连通;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对应的第七接口196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对应的第八接口191之间通过第三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七接口196的所述第二单向阀77,所述第二单向阀77和所述第四接口194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第一回热器500的低压侧连通;
所述主管路上还连通有第四子管路,所述第四子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和所述第二单向阀77,并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的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72以及所述电池冷却器300;
其中,所述第三接口192还通过第五子管路与所述储液器400连通,所述第五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三接口192的所述第三截止阀75、所述水冷冷凝器200和靠近所述储液器400的所述第三单向阀78;
所述第五接口193还通过第六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回热器600的高压侧连通,所述第六子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1;
所述第六接口95还通过第七子管路与所述第四接口194连通,所述第七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六接口195的所述第一截止阀73,所述第一截止阀73与所述第四接口194之间的管路还与所述第二回热器600的低压侧连通。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模块,下面对制冷、制热、除湿以及电池冷却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向进行说明。
制冷模式和电池冷却模式:
压缩机输出制冷剂,通过第三接口192进入主管路,途中流经第二截止阀74进入车外换热器,在车外换热器中冷凝放热,放热完成后经第一单向阀76(此时,第一电子膨胀阀71为关闭状态)进入储液器400,制冷剂在储液器400中过滤其中的杂质以及清除水分和气态制冷剂,之后依次进入第二回热器600以及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并在第一回热器500中与第一回热器500低压侧的低压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接着,制冷剂进入车内蒸发器中蒸发吸热为乘员舱制冷,之后经第二单向阀77流经第一回热器500的低压侧,最后经第五接口193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其中,第一回热器500低压侧的低压制冷剂来源以及电池冷却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向如下:
第二回热器600高压侧出口602输出的高压制冷剂进入第二电子膨胀阀72,经第二电子膨胀阀72降压为低压制冷剂,进入电池冷却器300,与电池冷却器中的冷却液进行换热,利用制冷剂蒸发来吸收冷却液的温度,以使电池冷却,冷却完成后,与来自车内蒸发器输出的制冷剂汇合一齐经第二单向阀77来到第一回热器500的低压侧,与第一回热器500中高压侧的制冷剂进行换热。
制热模式:
压缩机输出制冷剂,通过第三接口192进入主管路,途中流经第三截止阀75进入水冷冷凝器200,在水冷冷凝器200中冷凝放热为乘员舱制热,之后经第三单向阀78进入储液器400,制冷剂在储液器400中过滤其中的杂质以及清除水分和气态制冷剂,之后进入第二回热器600的高压侧,再进入第一膨胀阀71,经第第一膨胀阀71降压为低压制冷剂再进入车外换热器,在车外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吸收乘员舱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之后经过第一截止阀73进入第二回热器600的低压侧,再经第五接口193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制热循环。其中,第二回热器600低压侧的制冷剂与高压侧的制冷剂在第二回热器600中换热,从而提高输送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避免压缩机发生液击故障。
除湿模式:
采用本实施例的集成模块,制冷剂在除湿模式下有多种流向在,下面介绍其中一种:
压缩机输出制冷剂,通过第三接口192进入主管路,途中流经第三截止阀75进入水冷冷凝器200冷凝,之后经第三单向阀78进入储液器400,制冷剂在储液器400中过滤其中的杂质以及清除水分和气态制冷剂,之后依次进入第二回热器600以及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来到车内蒸发器,在车内蒸发器中蒸发吸热,为乘员舱除湿,之后经第二单向阀77流经第一回热器500的低压侧,最后经第五接口193回到压缩机,完成除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的所述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81,以及测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的所述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82;
所述第四子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电池冷却器300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3;
所述第七子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第二回热器600的低压侧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4。
除了上述传感器的分布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改变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类型。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车内蒸发器以及上述的集成模块;
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集成模块连接。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基板(100)包括:
上端的流道板(110)、下端的底板(111)、设置在所述流道板(110)与所述底板(111)之间的多个流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流道板(110)上的多种第一接口和安装点位;
其中,所述安装点位用于安装车辆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相应的一个所述组件,或一个所述组件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组件,以使所述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点位配置为可拆卸的安装点位,以与所述组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11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底板(111)通过焊接或配装贴合在一起形成多个所述流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点位为螺孔、或所述安装点位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或所述安装点位为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基板(100)还包括多种第二接口,每个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各自对应的流体通道,且每个所述第二接口对应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或入口,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以使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与对应的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5.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基板(100),以及:
集成到所述集成基板(100)上的换热器组件、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阀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安装到各自对应的安装点位上,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口连接,以使与对应的流体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水冷冷凝器(200)、电池冷却器(300)、储液器(400)、第一回热器(500)和第二回热器(600);
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71)、第二电子膨胀阀(72)、第一截止阀(73)、第二截止阀(74)、第三截止阀(75)、第一单向阀(76)、第二单向阀(77)和第三单向阀(78);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81)、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82)、第一温度传感器(8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主管路和多种第二接口集成到所述集成基板(100)上;
其中,所述主管路包括第一子管路、第二子管路和第三子管路;每个所述第二接口对应车辆上的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和车内蒸发器的出口或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口包括第三接口(192)、第四接口(194)、第五接口(193)、第六接口(195)、第七接口(196)和第八接口(191);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三接口(192)与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四接口(194)之间通过第一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子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74);所述车外换热器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五接口(193)与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六接口(195)通过第二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五接口(193)的所述第一单向阀(76)以及所述储液器(400),所述储液器(400)和所述第六接口(195)之间的管路与第二回热器(600)、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连通;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对应的所述第七接口(196)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对应的所述第八接口(191)之间通过第三子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七接口(196)的所述第二单向阀(77),所述第二单向阀(77)和所述第四接口(194)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第一回热器(500)的低压侧连通;
所述主管路上还连通有第四子管路,所述第四子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和所述第二单向阀(77),并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回热器(500)的高压侧的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72)以及所述电池冷却器(300);
其中,所述第三接口(192)还通过第五子管路与所述储液器(400)连通,所述第五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三接口(192)的所述第三截止阀(75)、所述水冷冷凝器(200)和靠近所述储液器(400)的所述第三单向阀(78);
所述第五接口(193)还通过第六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回热器(600)的高压侧连通,所述第六子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1);
所述第六接口(195)还通过第七子管路与所述第四接口(194)连通,所述第七子管路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六接口(195)的所述第一截止阀(73),所述第一截止阀(73)与所述第四接口(194)之间的管路还与所述第二回热器(600)的低压侧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的所述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81),以及测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的所述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82);
所述第四子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电池冷却器(300)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3);
所述第七子管路上还设置有测量所述第二回热器(600)的低压侧出口的制冷剂温度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4)。
9.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车内蒸发器以及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
所述压缩机、所述车外换热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接口与所述集成模块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98945.0U CN218343216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98945.0U CN218343216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43216U true CN218343216U (zh) | 2023-01-20 |
Family
ID=84895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98945.0U Active CN218343216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432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91078A1 (ko) * | 2023-03-10 | 2024-09-19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열관리 유체 모듈 |
-
2022
- 2022-09-29 CN CN202222598945.0U patent/CN2183432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91078A1 (ko) * | 2023-03-10 | 2024-09-19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열관리 유체 모듈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90740B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EP2524830B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 |
CN215063015U (zh) | 阀组集成模块 | |
CN107914538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
TWI646288B (zh) | 一種空調系統及其換熱器 | |
CN106532173B (zh) | 一种换热器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 | |
CN107351627B (zh) |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218343216U (zh) | 一种热管理集成基板、集成模块、系统及车辆 | |
JP2011152827A (ja) |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の冷媒体貯留構造 | |
WO2023220467A1 (en) | Integrated refrigerant control modules | |
CN116080333B (zh) | 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模块、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WO2023024674A1 (zh) | 同轴管、汽车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113829833B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 |
CN108397573B (zh) | 一种空调装置以及汽车空调 | |
CN115476639B (zh) | 阀组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19687016U (zh) | 阀组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113815382B (zh) | 电动汽车及其热泵空调系统 | |
CN219214655U (zh) |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221023196U (zh) | 流体分配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 | |
CN221913965U (zh) | 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17374084U (zh) |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EP3730872B1 (en) |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 |
CN114083960B (zh) | 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 |
CN218519495U (zh) | Co2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20314658U (zh) | 热泵空调集成模块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