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1001U -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1001U
CN218341001U CN202221504379.6U CN202221504379U CN218341001U CN 218341001 U CN218341001 U CN 218341001U CN 202221504379 U CN202221504379 U CN 202221504379U CN 218341001 U CN218341001 U CN 218341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ylinder
ladle body
ladle
piston rod
molten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43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德劲
石勤学
荣占毅
朱红专
杨振华
庞兆岩
翟俊文
张喆
饶芮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ngang Zezhong Metallurgical Design Co ltd
Anya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ngang Zezhong Metallurgical Design Co ltd
Anya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ngang Zezhong Metallurgical Design Co ltd, Anya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Angang Zezhong Metallurgic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43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1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1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1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其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上均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活塞杆朝下连接有万向轮,底座顶部的四角处均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活塞杆朝上固连有升降台,升降台顶面左右两侧上均设有支板,两支板上部均转动设有转轴,两转轴相对的一端之间固连有铁水包本体,铁水包本体顶部敞口且该顶部的前端设有包嘴、外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盲孔,限位盲孔对应的升降台上均竖向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可插入对应的限位盲孔中。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地面移动转运并能保证转运时的稳定性,可便捷地对残渣进行自动刮除清扫,更加安全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水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铸管又叫离心铸造管,是采用离心铸造法生产出来的管件,因其不仅效率高而且生产出来的铸管的组织致密,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在铁质离心铸管的生产车间内,通常是由铁水包在炉前承接铁水,再由行车将铁水包吊装转运到铸型处进行浇注。但这种转运方式在实际应用时,铁水包的稳定性较差,易因铁水包的晃动而出现铁水在高空溅落的问题,转运安全性较低。此外,使用后的铁水包内壁大都存在残渣,现有多依靠人工手动清理,操作不便且费时费力,不利于铁水包的后续使用,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可实现地面移动转运并能保证转运时的稳定性,可便捷地对残渣进行自动刮除清扫,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上均竖向架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通过上减震板与底座固定连接、底端设有下减震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处均竖向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面的左右两侧上均竖向设有支板,两支板的上部均水平且转动设有转轴,两转轴相对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铁水包本体,所述铁水包本体的顶部敞口且该顶部的前端设有包嘴,所述铁水包本体外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盲孔,所述限位盲孔对应的升降台上均竖向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可插入对应的限位盲孔中,一所述支板的外侧上设有第一L形支架,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水平部分上设有第一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与同侧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设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支板所在方向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支座,所述第一活动支座上竖向设有第五液压缸,所述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其周侧上径向设有若干转杆,所述转杆尾端设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远离转杆的一侧的上部设有清扫刷、下部设有刮板,所述清洁板可伸入铁水包本体内且清扫刷和刮板均可与铁水包本体的内壁抵接。
优选的,远离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另一支板的外侧上设有第二L形支架,所述第二L形支架的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设有第六液压缸,所述第六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支板所在方向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支座,所述第二活动支座上竖向设有第七液压缸,所述第七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包盖,所述包盖可盖合到铁水包本体的顶部上。
优选的,所述包盖由上部的盖板和下部的柱塞组成,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铁水包本体的外径,所述柱塞的直径与铁水包本体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包盖的外表面设有气凝胶毡、内部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填充有橡塑海绵。
优选的,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限位盲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均由泡沫铝材料制成且下减震板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牵引环、后侧的中部设有推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时,可先通过四组万向轮的设置配合将整个装置移动到炉前并调整好位置。然后,运行相应第一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先使装置整体下移直至下减震板抵触到地面上,接着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继续收缩下使万向轮上移悬空,即可通过四组支腿将整个装置有效支撑固定住,此时,运行两第三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并插接到位在对应的限位盲孔中,即可将铁水包本体有效限位固定住,通过对整个装置以及铁水包本体的有效固定更有利于铁水包本体在炉前承接铁水,操作安全性更高。之后,由铁水包本体在炉前承接铁水,完成后再次运行第一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万向轮下移至地面上并使下减震板悬空,即可通过四组万向轮的设置配合来使整个装置进行灵活移动,配合实现对铁水的转运操作,且在转运过程中,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始终插接在对应限位盲孔中,以此可有效防止铁水包本体的晃动,使其更加平稳,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有行车吊运时因晃动而发生高空溅落的问题,更能提高转运质量和转运安全性;
转运到位后,先按前述步骤将装置固定住,再运行第二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缩,即可带动升降台及其上的铁水包本体进行升降,从而能实现对铁水包本体的高度的灵活调节,使铁水包本体的高度满足实际浇注位置的浇注需求,更有利于后续浇注,使用更加灵活便捷。高度调整好后,运行第三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从相应限位盲孔中退出,即可解除对铁水包本体的锁定限位。然后,运行第一电机,在减速机和转轴的配合下,即可带动整个铁水包本体朝前侧缓慢转动,从而使其内的铁水通过包嘴倾倒出至浇注口中,配合实现离心铸管的铸造,以此使得铁水包的翻转倾倒操作可自动进行,避免了原有铁水包仍需人工手动转动转轮的问题,操作安全性更高,更加实用;
需要对使用后的铁水包本体清理残渣时,只需按前述步骤将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并按前述步骤将空载的铁水包本体限位固定住后,先运行第四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推动第一活动支座朝向铁水包本体所在方向移动,直至将转杆移至铁水包本体上方。接着,运行第五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第二电机、转杆以及各转杆上的清洁板整体下移,直至清洁板上的刮板完全伸入铁水包本体并抵接在铁水包本体的内壁上。然后,运行第二电机,使其带动各转杆转动,即可先利用各清洁板上的刮板对该高度下的铁水包本体内壁进行刮料清除处理。一定时间后,再次运行第五液压缸,使其活塞杆继续伸长,直至各清洁板上的清扫刷完全伸入铁水包本体并抵接在铁水包本体的内壁上,便可利用随转杆同步转动的清扫刷对刮料清除过的区域进行二次清扫处理,而此时刮板可同步下移一定高度并对该高度下的铁水包本体内壁继续进行刮料清除处理。以此循环,直至清洁板接近铁水包本体的内底部,再通过第五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先后收缩将清洁板复位,最后按前述步骤使铁水包本体倾翻,将清除下来的残渣排出即可,从而可实现对铁水包本体内壁的先后自动且全面的刮料清除和清扫处理,清渣效果更佳,且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省时省力,更有利于装置的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L形支架及其上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盖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底座,2为第一液压缸,3为万向轮,4为支腿,5为上减震板,6为下减震板,7为第二液压缸,8为升降台,9为支板,10为转轴,11为铁水包本体,12为包嘴,13为限位块,14为限位盲孔,15为第三液压缸,16为第一L形支架,17为第一电机,18为减速机,19为第四液压缸,20为第一活动支座,21为第五液压缸,22为第二电机,23为转杆,24为清洁板,25为清扫刷,26为刮板,27为第二L形支架,28为第六液压缸,29为第二活动支座,30为第七液压缸,31为包盖,3101为盖板,3102为柱塞,32为气凝胶毡,33为真空腔,34为橡塑海绵,35为橡胶防滑垫,36为牵引环,37为推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上均竖向架设有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有万向轮3。底座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腿4,支腿4的顶端通过上减震板5与底座1固定连接、底端设有下减震板6。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均竖向设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台8。升降台8顶面的左右两侧上均竖向设有支板9,两支板9的上部均水平且转动设有转轴10,两转轴10相对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铁水包本体11。铁水包本体11的顶部敞口且该顶部的前端设有包嘴12,铁水包本体11外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块13且该限位块13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盲孔14。限位盲孔14对应的升降台8上均竖向设有第三液压缸15,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朝上并可插入对应的限位盲孔14中。一支板9的外侧上设有第一L形支架16,第一L形支架16的水平部分上设有第一电机17和减速机18,减速机18的输入轴与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与同侧的转轴1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L形支架16的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设有第四液压缸19,第四液压缸19的活塞杆朝向支板9所在方向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支座20,第一活动支座20上竖向设有第五液压缸21。第五液压缸21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朝下且其周侧上径向设有若干转杆23,转杆23的尾端设有清洁板24。清洁板24远离转杆23的一侧的上部设有清扫刷25、下部设有刮板26,清洁板24可伸入铁水包本体11内且清扫刷25和刮板26均可与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抵接;
使用时,可先通过四组万向轮3的设置配合将整个装置移动到炉前并调整好位置。然后,运行相应第一液压缸2,使其活塞杆收缩,先使装置整体下移直至下减震板6抵触到地面上,接着在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继续收缩下使万向轮3上移悬空,即可通过四组支腿4将整个装置有效支撑固定住,此时,运行两第三液压缸15,使其活塞杆伸长并插接到位在对应的限位盲孔14中,即可将铁水包本体11有效限位固定住,通过对整个装置以及铁水包本体11的有效固定更有利于铁水包本体11在炉前承接铁水,操作安全性更高。之后,由铁水包本体11在炉前承接铁水,完成后再次运行第一液压缸2,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万向轮3下移至地面上并使下减震板6悬空,即可通过四组万向轮3的设置配合来使整个装置进行灵活移动,配合实现对铁水的转运操作,且在转运过程中,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始终插接在对应限位盲孔14中,以此可有效防止铁水包本体11的晃动,使其更加平稳,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有行车吊运时因晃动而发生高空溅落的问题,更能提高转运质量和转运安全性;
转运到位后,先按前述步骤将装置固定住,再运行第二液压缸7,使其活塞杆伸缩,即可带动升降台8及其上的铁水包本体11进行升降,从而能实现对铁水包本体11的高度的灵活调节,使铁水包本体11的高度满足实际浇注位置的浇注需求,更有利于后续浇注,使用更加灵活便捷。高度调整好后,运行第三液压缸15,使其活塞杆收缩,从相应限位盲孔14中退出,即可解除对铁水包本体11的锁定限位。然后,运行第一电机17,在减速机18和转轴10的配合下,即可带动整个铁水包本体11朝前侧缓慢转动,从而使其内的铁水通过包嘴12倾倒出至浇注口中,配合实现离心铸管的铸造,以此使得铁水包的翻转倾倒操作可自动进行,避免了原有铁水包仍需人工手动转动转轮的问题,操作安全性更高,更加实用;
需要对使用后的铁水包本体11清理残渣时,只需按前述步骤将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并按前述步骤将空载的铁水包本体11限位固定住后,先运行第四液压缸19,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推动第一活动支座20朝向铁水包本体11所在方向移动,直至将转杆23移至铁水包本体11上方。接着,运行第五液压缸21,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第二电机22、转杆23以及各转杆23上的清洁板24整体下移,直至清洁板24上的刮板26完全伸入铁水包本体11并抵接在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上。然后,运行第二电机22,使其带动各转杆23转动,即可先利用各清洁板24上的刮板26对该高度下的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进行刮料清除处理。一定时间后,再次运行第五液压缸21,使其活塞杆继续伸长,直至各清洁板24上的清扫刷25完全伸入铁水包本体11并抵接在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上,便可利用随转杆23同步转动的清扫刷25对刮料清除过的区域进行二次清扫处理,而此时刮板24可同步下移一定高度并对该高度下的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继续进行刮料清除处理。以此循环,直至清洁板24接近铁水包本体11的内底部,再通过第五液压缸21和第四液压缸19的活塞杆的先后收缩将清洁板复位,最后按前述步骤使铁水包本体11倾翻,将清除下来的残渣排出即可,从而可实现对铁水包本体11内壁的先后自动且全面的刮料清除和清扫处理,清渣效果更佳,且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省时省力,更有利于装置的后续使用。此外,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各液压缸、电机和减速机等均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各液压缸和电机等所需的相应控制系统同样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相配套的控制系统布置在装置的合适位置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和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远离第一L形支架16的另一支板9的外侧上设有第二L形支架27,第二L形支架27的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设有第六液压缸28,第六液压缸28的活塞杆朝向支板9所在方向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支座29,第二活动支座29上竖向设有第七液压缸30,第七液压缸30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包盖31,包盖31可盖合到铁水包本体11的顶部上。当铁水包本体11在炉前承接好铁水后,可先运行第六液压缸28,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第二活动支座29朝向铁水包本体11移动,直至包盖31位于铁水包本体11的正上方。接着,运行第七液压缸30,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推动包盖31下移并盖合到铁水包本体11的顶部上,从而可利用包盖31在转运过程中起到三重作用:1、对铁水包本体11进行保温,从而有效减少铁水热量的流失,更有利于后续浇注,保证铸造质量;2、对铁水包本体11进行封堵,更能防止其内铁水的飞溅洒落;3、通过第七液压缸30与包盖31的设置配合,同样可对铁水包本体1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更有利于保证铁水包本体11的稳定性,可进一步提高转运质量和安全性。装置转运到位并调整好高度后,在解除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对铁水包本体11的限位前,先通过第七液压缸30和第六液压缸28的活塞杆的先后收缩将包盖31复位,以不影响后续浇注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包盖31由上部的盖板3101和下部的柱塞3102组成,盖板3101的直径大于铁水包本体11的外径,柱塞3102的直径与铁水包本体11的内径相适配,使得在利用包盖31封堵铁水包本体11时,可将柱塞3102插入铁水包本体11,再利用盖板3101进行限位和封堵,以此更能保证包盖31整体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包盖31的外表面设有气凝胶毡32、内部设有真空腔33,真空腔33内填充有橡塑海绵34,气凝胶毡32和橡塑海绵34均为现有材料,均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的性能,与同样具有隔热效果的真空腔的设置配合,可进一步有效增强包盖31的隔热保温的效果,更能有效减少铁水热量的流失,保证后续浇注和铸造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与对应的限位盲孔14相适配,以使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能顺利插接在对应的限位盲孔14中,保证对铁水包本体11的锁定限位顺利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上减震板5和下减震板6均由泡沫铝材料制成,泡沫铝为现有材料,具有高阻尼减震吸能作用,通过支腿4与上减震板5、下减震板6的设置配合,可在承接铁水和倾倒铁水等需要装置固定的情况下,有效增强装置整体的缓冲减震效果,更有利于相应作业的稳定进行。下减震板6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垫35,可进一步有效增强整个装置固定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装置固定得更加稳固牢靠。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牵引环36、后侧的中部设有推动把手37,使得在实际进行转运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即可利用牵引环36与现有牵引设备的配合进行机械牵引转运,也可通过推动把手37利用人力进行转运,使用更加灵活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装置移动并固定在炉前的合适位置上,由铁水包本体11承接铁水。承接好铁水后,先运行第六液压缸28,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第二活动支座29朝向铁水包本体11移动,直至包盖31位于铁水包本体11的正上方。接着,运行第七液压缸30,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推动包盖31下移并盖合到铁水包本体11的顶部上。然后,运行第一液压缸2,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万向轮3下移至地面上并使下减震板6悬空,即可通过四组万向轮3的设置配合来使整个装置进行灵活移动,配合实现对铁水的地面式稳定转运作业。转运到位并重新降将装置固定住后,先运行第二液压缸7,使其活塞杆伸缩,带动升降台8及其上的铁水包本体11进行升降,对铁水包本体11的高度进行调节,使铁水包本体11的高度满足实际浇注位置的浇注需求。调整好后,再通过第七液压缸30、第六液压缸28和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的先后收缩将包盖31和第三液压缸15的活塞杆复位,解除对铁水包本体11的封堵和锁定限位。然后,运行第一电机17,在减速机18和转轴10的配合下,即可带动整个铁水包本体11朝前侧缓慢转动,从而使其内的铁水通过包嘴12倾倒出至浇注口中,配合实现离心铸管的铸造;
需要对使用后的铁水包本体11清理残渣时,只需将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并将空载的铁水包本体11限位固定住后,先运行第四液压缸19,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推动第一活动支座20朝向铁水包本体11所在方向移动,直至将转杆23移至铁水包本体11上方。接着,运行第五液压缸21,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第二电机22、转杆23以及各转杆23上的清洁板24整体下移,直至清洁板24上的刮板26完全伸入铁水包本体11并抵接在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上。然后,运行第二电机22,使其带动各转杆23转动,即可先利用各清洁板24上的刮板26对该高度下的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进行刮料清除处理。一定时间后,再次运行第五液压缸21,使其活塞杆继续伸长,直至各清洁板24上的清扫刷25完全伸入铁水包本体11并抵接在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上,便可利用随转杆23同步转动的清扫刷25对刮料清除过的区域进行二次清扫处理,而此时刮板24可同步下移一定高度并对该高度下的铁水包本体11的内壁继续进行刮料清除处理。以此循环,直至清洁板24接近铁水包本体11的内底部,再通过第五液压缸21和第四液压缸19的活塞杆的先后收缩将清洁板复位,最后按前述步骤使铁水包本体11倾翻,将清除下来的残渣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上均竖向架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通过上减震板与底座固定连接、底端设有下减震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处均竖向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面的左右两侧上均竖向设有支板,两支板的上部均水平且转动设有转轴,两转轴相对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铁水包本体,所述铁水包本体的顶部敞口且该顶部的前端设有包嘴,所述铁水包本体外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盲孔,所述限位盲孔对应的升降台上均竖向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可插入对应的限位盲孔中,一所述支板的外侧上设有第一L形支架,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水平部分上设有第一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与同侧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设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支板所在方向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支座,所述第一活动支座上竖向设有第五液压缸,所述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其周侧上径向设有若干转杆,所述转杆尾端设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远离转杆的一侧的上部设有清扫刷、下部设有刮板,所述清洁板可伸入铁水包本体内且清扫刷和刮板均可与铁水包本体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第一L形支架的另一支板的外侧上设有第二L形支架,所述第二L形支架的竖直部分的上部水平设有第六液压缸,所述第六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支板所在方向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支座,所述第二活动支座上竖向设有第七液压缸,所述第七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包盖,所述包盖可盖合到铁水包本体的顶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由上部的盖板和下部的柱塞组成,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铁水包本体的外径,所述柱塞的直径与铁水包本体的内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的外表面设有气凝胶毡、内部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填充有橡塑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限位盲孔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均由泡沫铝材料制成且下减震板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牵引环、后侧的中部设有推动把手。
CN202221504379.6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Active CN218341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4379.6U CN218341001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4379.6U CN218341001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1001U true CN218341001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4379.6U Active CN218341001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1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7946A (zh) 一种铸件自动连续铸造生产线
CN207806615U (zh) 一种铸件自动连续铸造生产线
CN216421052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浇注装置
CN218341001U (zh) 一种用于离心铸管车间的铁水转运装置
CN207138842U (zh) 后倾扒渣浇注包
CN104526862A (zh) 一种集成式预制件脱模机
CN212169985U (zh) 一种具备快速清除球墨铸铁管水泥的内衬装置
CN208682879U (zh) 一种热稳定抗干裂烧结空心砖的转运装置
CN108788029B (zh) 一种铅锭自动成型装置
CN207952615U (zh) 一种连续式铸型落砂装置
CN216941214U (zh) 一种加气砖生产模框用清理装置
CN113785882B (zh) 一种烘培奶油的加工方法
CN210392994U (zh) 一种基于物流货物上下车用简易升降装置
CN220866945U (zh) 一种埋管装置
CN219749869U (zh) 一种用于土木施工物料搅拌的物料运送装置
CN219648313U (zh) 一种用于油箱清洁度检验的油箱旋转装置
CN218143422U (zh) 一种有机胺溶液桶的放空装置
CN21515468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手推车
CN217711621U (zh) 一种用于房建楼板混凝土浇筑的作业台架
CN221072337U (zh) 一种桥梁维修加固装置
CN219095456U (zh) 一种浮动面料机
CN214573437U (zh) 一种涵洞整体浇筑用自动支模和拆模装置
CN105562674A (zh) 全自动铸造生产设备
CN209871679U (zh) 应用于精密铸造蜡模脱蜡的推送工装
CN219340980U (zh) 一种便于进行铲土的渣土清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