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857U -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8857U
CN218338857U CN202221689197.0U CN202221689197U CN218338857U CN 218338857 U CN218338857 U CN 218338857U CN 202221689197 U CN202221689197 U CN 202221689197U CN 218338857 U CN218338857 U CN 218338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explosive device
blasting
initiating explosive
fire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91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i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gxiao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gxiao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gxiao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91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8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8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属于灭火弹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且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壳体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环,且螺纹环上螺纹连接有把手,把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火工品,且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空腔,把手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保护罩,且火工品位于保护罩的内部,在未使用时,通过将火工品与壳体中的弹液相分离,进而避免受潮,导致火工品的电路板产生短路,形成提前爆破和不爆破的情况,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便于使用,通过采用保护罩,便于在不使用时,对火工品进行保护,且通过销杆和连接绳,提高在不使用时的安全性,且通过把手和连接绳,便于进行投掷使用,方便进行灭火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背景技术
灭火弹是一种消防灭火器材,手投式灭火弹有貌似手榴弹形状的,也有像大罐头瓶样式的;弹体外壳由纸质制成,发生火情时,灭火人员握住弹体,触发引线,用力投向火场,灭火弹延时后在着火位置炸开,可在短时间内使突发初起火灾得到有效控制,特别适应森林火灾的扑救,为消防人员接近大火,减少扑救人员的伤亡效果显著。
然而现在的一些液体式灭火弹在进行组装时,火工品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使得火工品与弹液相接触,在长时间存放时,容易发生火工品中电路板发生短路的问题,容易发生提前爆破和不爆破的情况,使用稳定性不佳,不便于进行使用。
因此,针对上述装置存在容易发生提前爆破和不爆破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装置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该在不进行使用时,使得火工品与弹液相分离,进而避免受潮发生短路,且在进行投掷时,通过连接绳和把手,方便进行投掷使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包括壳体,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盛放弹液的内腔,所述壳体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螺纹环,且所述螺纹环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手持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引爆的火工品,且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火工品的空腔,所述把手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用保护的保护罩,且所述火工品位于所述保护罩的内部。
在进行存放时,将所述把手的一侧连接在所述螺纹环上,且将所述保护罩连接在所述把手的另一侧,使得所述火工品位于所述保护罩的内部,使得所述火工品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弹液相分离,进而避免发生受潮现象,使得所述火工品中的电路板发生短路,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且在进行使用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螺纹环相脱离,且将所述保护罩与所述把手相脱离,将所述把手翻转,使得所述火工品通过所述螺纹环插接在所述空腔的内部,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螺纹环相连接,通过触发所述火工品,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把手投掷至火灾区域,使得所述火工品发生爆炸,进而使得所述火工品将所述壳体进行炸开,使得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内腔中的弹液炸开,完成灭火,方便进行操作,稳定性强,便于使用。
优选地,所述空腔与所述螺纹环相连通,且所述螺纹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密封的薄膜,所述薄膜对所述空腔进行密封,通过所述薄膜,便于对所述空腔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管,且所述第一螺纹管与所述螺纹环相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启动的延时开关,所述延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火工品,所述把手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管,且所述第二螺纹管与所述螺纹环相匹配,所述火工品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管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管和所述第二螺纹管,便于将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螺纹环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外侧两端均开设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槽,且所述保护罩的内部一端开设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相匹配,所述保护罩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且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防丢和便于进行投掷的连接绳,且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的一侧相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绳,方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投掷。
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固定的第一连接耳,且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连接耳之间插接有进行固定的销杆,所述把手与所述保护罩之间通过所述销杆相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销杆,方便对所述保护罩进行固定,避免在不使用时,产生松动。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通过将火工品与壳体中的弹液相分离,进而避免受潮,导致火工品的电路板产生短路,形成提前爆破和不爆破的情况,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便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保护罩,便于在不使用时,对火工品进行保护,且通过销杆和连接绳,提高在不使用时的安全性,且通过把手和连接绳,便于进行投掷使用,方便进行灭火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未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未使用时正剖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正剖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内腔;3、螺纹环;4、把手;5、火工品;6、空腔;7、保护罩;8、薄膜;9、第一螺纹管;10、延时开关;11、第二螺纹管;12、第一螺纹槽;13、第二螺纹槽;14、防滑纹;15、连接绳;16、第一连接耳;17、第二连接耳;18、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壳体1,且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盛放弹液的内腔2,壳体1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螺纹环3,且螺纹环3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手持的把手4,把手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引爆的火工品5,且壳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插接火工品5的空腔6,把手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用保护的保护罩7,且火工品5位于保护罩7的内部。
在进行存放时,将把手4的一侧连接在螺纹环3上,且将保护罩7连接在把手4的另一侧,使得火工品5位于保护罩7的内部,使得火工品5与壳体1内部的弹液相分离,进而避免发生受潮现象,导致火工品5中的电路板发生短路,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且在进行使用时,将把手4与螺纹环3相脱离,且将保护罩7与把手4相脱离,将把手4翻转,使得火工品5通过螺纹环3插接在空腔6的内部,并将把手4与螺纹环3相连接,通过触发火工品5,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4投掷至火灾区域,使得火工品5发生爆炸,进而使得火工品5将壳体1进行炸开,使得壳体1内部内腔2中的弹液炸开,完成灭火,方便进行操作,稳定性强,便于使用。
其中,空腔6与螺纹环3相连通,且螺纹环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密封的薄膜8,薄膜8对空腔6进行密封,通过薄膜8,便于在不使用时,对空腔6进行密封,且在进行使用时,将薄膜8捅破,便于将火工品5插入到空腔6的内部。
此外,把手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管9,且第一螺纹管9与螺纹环3相螺纹连接,把手4的一端位于第一螺纹管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启动的延时开关10,延时开关10电性连接火工品5,把手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管11,且第二螺纹管11与螺纹环3相匹配,火工品5位于第二螺纹管11的内部,通过延时开关10,便于对火工品5进行启动,且在不使用时,通过第一螺纹管9,方便将把手4连接子螺纹环3上,在进行使用时,将第二螺纹管11连接在螺纹环3上,方便将火工品5固定在空腔6的内部,便于对把手4进行固定。
此外,把手4的外侧两端均开设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槽12,且保护罩7的内部一端开设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槽13,第一螺纹槽12与第二螺纹槽13相匹配,保护罩7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14,且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防丢和便于进行投掷的连接绳15,且连接绳15的另一端与保护罩7的一侧相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槽12与第二螺纹槽13,便于对保护罩7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火工品5进行保护,通过防滑纹14,在进行使用时,提高防滑效果,通过连接绳15,便于在进行投掷时,手握保护罩7,将本实用新型甩出。
此外,把手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固定的第一连接耳16,且保护罩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连接耳17,第一连接耳16与第二连接耳17之间插接有进行固定的销杆18,把手4与保护罩7之间通过销杆18相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耳16和第二连接耳17,便于在不使用时,对保护罩7进行固定,避免脱离,在使用时,将销杆18拉出,方便将保护罩7取下。

Claims (7)

1.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包括壳体(1),且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盛放弹液的内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螺纹环(3),且所述螺纹环(3)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手持的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引爆的火工品(5),且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火工品(5)的空腔(6),所述把手(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用保护的保护罩(7),且所述火工品(5)位于所述保护罩(7)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6)与所述螺纹环(3)相连通,且所述螺纹环(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密封的薄膜(8),所述薄膜(8)对所述空腔(6)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管(9),且所述第一螺纹管(9)与所述螺纹环(3)相螺纹连接,所述把手(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启动的延时开关(10),所述延时开关(10)电性连接所述火工品(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管(11),且所述第二螺纹管(11)与所述螺纹环(3)相匹配,所述火工品(5)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管(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外侧两端均开设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槽(12),且所述保护罩(7)的内部一端开设有用于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槽(13),所述第一螺纹槽(12)与所述第二螺纹槽(1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14),且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防丢和便于进行投掷的连接绳(15),且所述连接绳(15)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7)的一侧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进行固定的第一连接耳(16),且所述保护罩(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的第二连接耳(17),所述第一连接耳(16)与所述第二连接耳(17)之间插接有进行固定的销杆(18),所述把手(4)与所述保护罩(7)之间通过所述销杆(18)相固定连接。
CN202221689197.0U 2022-07-02 2022-07-02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Active CN218338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9197.0U CN218338857U (zh) 2022-07-02 2022-07-02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9197.0U CN218338857U (zh) 2022-07-02 2022-07-02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8857U true CN218338857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1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9197.0U Active CN218338857U (zh) 2022-07-02 2022-07-02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8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15236A (en) Safety device
CN105423828B (zh) 一种水基灭火弹的战斗部
CN104492009A (zh) 灭火棒
US3712224A (en) Decoy flare with traveling ignition charge
CN218338857U (zh) 一种可避免提前爆破、不爆破的灭火弹
US2766832A (en) Appliance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and suppressing explosions
US1903348A (en) Aerial bomb
JP4828857B2 (ja)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器および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EP3329970B1 (en) Safety system for fire suppressant distribution devices
CN103256870B (zh) 一种快速触发灭火弹引信
CN205580312U (zh) 一种灭火弹的引信控制系统
CN104014091A (zh) 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灭火装置
CN110279960A (zh) 一种防火自灭火插座及插头
US2859695A (en) Submarine signal bomb
CN201719729U (zh) 灭火器
CN208694092U (zh) 抑爆器
CN214550774U (zh) 一种自动灭火装置
CN113368431A (zh) 一种水囊形空投式森林灭火弹
CN219681536U (zh) 一种投掷型灭火器
US3722408A (en) Anti-swimmer charge
CN217083512U (zh) 引信触发机构
US2760586A (en) Explosion suppression
GB438490A (en) Improvements in fire extinguishing grenades
CN109718493A (zh) 碰撞式灭火手雷
CN217908661U (zh) 一种新型感温阻燃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7

Address after: Workshop 30, Huaying Intelligent Unmanne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uji Industrial Park, Mudan District,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40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i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 Building 3, No. 29, Chuangye 1st Road, Mupi,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INGXIAO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