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8368U - 尘袋及清洁工具 - Google Patents

尘袋及清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8368U
CN218338368U CN202222023983.3U CN202222023983U CN218338368U CN 218338368 U CN218338368 U CN 218338368U CN 202222023983 U CN202222023983 U CN 202222023983U CN 218338368 U CN218338368 U CN 218338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inlet
bag
bag bod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39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桐
张申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39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8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8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8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尘袋及清洁工具,尘袋包括袋本体、吸水芯、及安装部,袋本体具有供垃圾进入的进灰口,且袋本体构造为透气防水结构;吸水芯附接至袋本体的内表面,且吸水芯至少位于进灰口的下方;安装部连接至袋本体的外表面,安装部开设有与进灰口适配的过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尘袋,能够适应干湿垃圾的收纳需求,还能吸收和锁住水分,以防止水分在设备姿态发生变化时倒流损坏设备。

Description

尘袋及清洁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清洁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尘袋及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吸尘器和洗地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清洁的工具。吸尘器和洗地机在使用后,尘桶中会堆积大量的脏物和一些脏水,用户需要用手去清理尘桶中的脏物、脏水,然后再冲洗尘桶。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用户用手去清理脏污,也不卫生。
现有的一次性尘袋,往往只能够去当作干式尘袋使用。如果吸尘器或洗地机吸水,水会储存在尘袋中或直接透过尘袋渗透到尘袋外面。这时,如果清洁设备以平躺的姿态或举起来的姿态使用,水可能会倒流甚至被风机吸入,从而引起风机烧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尘袋及清洁工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尘袋,所述尘袋包括:
袋本体,所述袋本体具有供垃圾进入的进灰口,且所述袋本体构造为透气防水结构;
吸水芯,所述吸水芯附接至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且所述吸水芯至少位于所述进灰口的下方;以及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至所述袋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安装部开设有与所述进灰口适配的过孔。
可选地,所述进灰口位于所述袋本体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吸水芯设置至所述袋本体的内底面和内侧面,且所述吸水芯位于所述进灰口的下方或者
所述吸水芯连续地设置至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透气防水结构构造为PE透气膜、拒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PE透气膜和拒水无纺布沿厚度方向的叠加组合。
可选地,所述吸水芯包括沿着所述吸水芯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
第一吸收层,第一吸收层具有无尘纸和水刺布中的一者或两者,第一吸收层用于对水分进行扩散;
第一SAP层,所述第一SAP层构造为高吸水树脂,所述第一SAP层用于吸收和导流水分;
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构造为蓬松分布的无纺布;
第二SAP层,所述第二SAP层构造为高吸水树脂,用于吸收和锁住水分;以及
第二吸收层,所述第二吸收层具有无尘纸、热风无纺布和水刺布中的一者或几者,用于包裹第二SAP层和对水分进行扩散;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层或所述第二吸收层连接至袋本体110的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尘袋,通过袋本体的进灰口进入袋内,由于袋本体采用透气防水材料制成,能在气流能够透过袋本体的同时截留水分;袋本体的内表面附接的吸水芯至少位于进灰口的下方,从而能够对积聚到尘袋底部的水分进行吸收;通过将安装部设置在袋本体的外表面并具有与进灰口适配的过孔,从而方便对尘袋进行定位安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尘袋,能够适应干湿垃圾的收纳需求,还能吸收和锁住水分,以防止水分在设备姿态发生变化时倒流而损坏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清洁工具,所述清洁工具包括: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具有用于提供吸力的风机;
尘桶,所述尘桶具有
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尘桶的底部,所述容纳槽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尘桶的上部桶壁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上方;
桶口,所述桶口位于所述尘桶的顶部,用于连接至所述手柄组件;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
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过渡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进风口;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安装在所述桶口内,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上方;以及
根据上述的尘袋,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尘袋的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且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清洁工具还包括:
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所述桶口,所述过滤支架的内部具有通风腔,所述过滤支架的上部具有与所述通风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过滤支架的侧部具有连通至所述通风腔的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过滤支架的底部在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之间形成隔断。
可选地,所述通风腔的底面倾斜于所述尘桶的桶深方向,所述通风腔的底面沿着从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腔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清洁工具还包括:
盖子,所述盖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盖子具有连通至所述通风腔的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清洁工具,在尘桶的底部设置容纳槽用来容纳尘袋,袋本体上的安装部与容纳槽的内壁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且过孔与第一进风口对应。在启动清洁工具后,气流由进风管经由第一进风口进入袋本体的内部,而后透过袋本体从第一出风口流出,再依次经由过渡管、第二进风口、过滤件后从桶口排出,之后进入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内的风机提供抽吸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气流途径尘袋时,垃圾和水分会被截留在尘袋内且水分被尘袋内的吸水芯吸收。这样可以在清洁工具的姿态发生改变时,防止水分倒流至手柄组件处,进而防止引起风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清洁工具的爆炸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清洁工具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尘袋的一个剖视图,其中吸水芯位于进灰口的下方;
图4为图1所示的尘袋的另一个剖视图,其中吸水芯连续布置在所述尘袋的内表面;以及
图5为图2至图4中所示的吸水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尘袋 110: 袋本体
111: 进灰口 120: 吸水芯
121: 第一吸收层 122: 第一SAP层
123: 无纺布层 124: 第二SAP层
125: 第二吸收层 130: 安装部
131: 过孔 200: 手柄组件
300: 尘桶 310: 容纳槽
311: 第一进风口 312: 第一出风口
313: 第二进风口 314: 桶口
315: 进风管 316: 过渡管
400: 过滤支架 410: 通风腔
420: 第二出风口 430: 第三进风口
500: 过滤件 600: 盖子
610: 第四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尘袋100。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尘袋100包括袋本体110、吸水芯120、以及安装部130。其中,袋本体110具有供垃圾进入的进灰口111,且袋本体110构造为采用透气防水材料制成的透气防水结构。袋本体110是为垃圾提供一个收集的空间;另外,由于袋本身具有透气和防水的性能,可以在截留垃圾和水分的同时,确保通风,使得设备的抽吸气流能够流动和循环。吸水芯120附接至袋本体110的内表面,且吸水芯120至少位于进灰口111的下方,此处的下方是以尘袋100在吸尘器或洗地机等清洁工具内正常使用时的姿态来限定的,例如可以是沿重力方向的下方。安装部130连接至袋本体110的外表面,安装部130开设有与进灰口111适配的过孔131,通过安装部130可以方便与吸尘器或洗地机的相应部位进行定位连接,也方便对袋本体110与吸尘器或洗地机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安装部130可以采用比袋本体110硬的材质来制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尘袋100,通过袋本体110的进灰口111进入袋内,由于袋本体110采用透气防水材料制成,能在气流透过袋本体110的同时截留水分;袋本体110的内表面附接的吸水芯120至少位于进灰口111的下方,从而能够对积聚到尘袋100底部的水分进行吸收;通过将安装部130设置在袋本体110的外表面并具有与进灰口111适配的过孔131,从而方便对尘袋100进行定位安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尘袋100,能够适应干湿垃圾的收纳需求,还能吸收和锁住水分,以防止水分在设备姿态发生变化时倒流损坏设备。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进灰口111可以设置在袋本体110的侧面。这样可以增大气流在袋本体110内与袋本体110的接触面积,可以较好地缓冲气流中的垃圾对袋本体110的冲击作用力,而且垃圾在被袋本体110的内表面阻挡后会下落,可以减少对气流的阻碍。
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吸水芯120设置至袋本体110的内底面和内侧面,且吸水芯120位于进灰口111的下方。当水分从进灰口111进入并撞击到袋本体110的内表面时,会顺着袋本体110的内表面下滑,直至与吸水芯120接触并被吸水芯120吸收。由于吸水芯120不是设置在袋本体110的全部内表面,可以确保其余内表面的透气性,有助于降低风机的负荷。将吸水芯120可以布置在尘袋100下部,以不堵塞风口的位置最佳。水被吸入尘袋100后,打在袋本体110的内表面上受重力作用会慢慢滑下去,被下方的吸水芯120吸收。此种方式对吸水芯120的要求较低,仅仅需要吸水和锁水的功能即可。
参阅图1、图2和图4,当然,为了提高吸水效率,可以将吸水芯120连续地设置至袋本体110的全部内表面。这样在水分随气流进入到袋本体110内部以后,水分会直接与吸水芯120接触并被吸收,而不必等到下滑到底部,从而有助于提高吸水效率。在想要保证较好的透气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透气性更好的吸水芯120。
参阅图1、图2和图4,进一步地,吸水芯120可以均匀的布置在袋本体110的内壁上,水被吸入尘袋100后,会直接被内壁上的吸水芯120吸收,无需等待水滑到下部。但此种方式对吸水芯120的材质要求较高,除了吸水和锁水的功能外还需要良好的透气性能;且此种方式对风量真空度损失较大。
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吸水芯120的一种构造,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吸收层121、第一SAP层122、无纺布层123、第二SAP层124、以及第二吸收层125。第一吸收层121具有无尘纸和水刺布。第一吸收层121用于包裹SAP和对水分进行扩散。第一SAP层122构造为高吸水树脂。第一SAP层122具有高通液性,能够快速吸收和导流水分。无纺布层123构造为无纺布。无纺布层123的无纺布可以是蓬松分布的,从而为SAP提供固定的框架和膨胀的空间。第二SAP层124构造为高吸水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保液性,即快速吸收和锁住水分。第二吸收层125具有无尘纸、热风无纺布和水刺布,用于包裹第二SAP层124,并有一定的扩散作用。其中,第一吸收层121或第二吸收层125连接至袋本体110的内表面。
吸水芯120除了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外还有锁水作用,防止水外渗。吸水芯120的材质也可以参考尿不湿或卫生巾中的吸水芯120材质进行实施,在此不一一举例。
本实用新型的袋本体110所采用的透气防水结构,例如可以构造为PE透气膜、拒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PE透气膜和拒水无纺布沿厚度方向的叠加组合。其中,PE透气膜和拒水无纺布沿厚度方向的叠加组合,可以理解为,袋本体110为层状结构,层状结构的其中一层采用PE透气膜,层状结构的另一层采用拒水无纺布。透气防水材料还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
参阅图1至图4,尘袋100的工作原理为:在尘袋100上设有一个进灰口111,供脏污跟随气流进去尘袋100;气流通过袋本体110后被真空源抽走,垃圾留在尘袋100中。
本实用新型的尘袋100的优点:1.干湿垃圾均可收纳;2.吸完水后,水会被吸水芯120吸收,清洁工具以各种角度使用时不会导致水倒流,进而引发漏水或风机或电路板进水烧毁的问题;3.尘袋100可更换,直接丢尘袋100即可,方便清理。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工具,清洁工具包括手柄组件200、尘桶300、过滤件500、以及上述的尘袋100。其中,手柄组件200具有用于提供吸力的风机。尘桶300具有容纳槽310、第二进风口313、桶口314、进风管315、以及过渡管316。容纳槽310位于尘桶300的底部,容纳槽310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311和第一出风口312。第二进风口313开设于尘桶300的上部桶壁且位于容纳槽310的上方。桶口314位于尘桶300的顶部,用于连接至手柄组件200。进风管315的一端密封连接至第一进风口311,进风管315的另一端沿垂直于第一进风口311的方向朝远离桶口314的方向延伸。过渡管316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出风口312,过渡管316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进风口313。过滤件500安装在桶口314内,且过滤件500位于第二进风口313的上方。根据上述的尘袋100,位于容纳槽310内的尘袋100的安装部130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容纳槽310的内壁,且过孔131与第一进风口311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工具,在尘桶300的底部设置容纳槽310用来容纳尘袋100,袋本体110上的安装部130与容纳槽310的内壁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且过孔131与第一进风口311对应。在启动清洁工具后,气流由进风管315经由第一进风口311进入袋本体110的内部,而后透过袋本体110从第一出风口312流出,再依次经由过渡管316、第二进风口313、过滤件500后从桶口314排出,之后进入手柄组件200,手柄组件200内的风机提供抽吸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气流途径尘袋100时,垃圾和水分会被截留在尘袋100内且水分被尘袋100内的吸水芯120吸收。这样可以在清洁工具的姿态发生改变时,防止水分倒流至手柄组件200处,进而防止引起风机的损坏。
参阅图1至图4,此外,清洁工具还包括过滤支架400。过滤支架400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桶口314,过滤支架400的内部具有通风腔410,过滤支架400的上部具有与通风腔410连通的第二出风口420,过滤支架400的侧部具有连通至通风腔410的第三进风口430,第三进风口430与第二进风口313对应设置,过滤支架400的底部在第二进风口313与容纳槽310的槽口之间形成隔断。气流从第二进风口313经由第三进风口430进入到过滤支架400的通风腔410内,再由过滤支架400上部的第二出风口420排出。过滤支架400的底部与容纳槽310的槽口之间形成隔断,比如可以是,过滤支架400的底部能够与容纳槽310的槽口形成密封配合,从而使得气流不能从容纳槽310的槽口直接进入到通风腔410内,而只能是从第一出风口312依次经过渡管316、第二进风口313、第三进风口430进入到通风腔410内。移除过滤支架400后,可以从容纳槽310中取出尘袋100,或者可以向容纳槽310中装入新的尘袋100。从而能够在确保气流通道的密封性的前提下,还能方便对尘袋100实施更换。
参阅图1至图4,例如,通风腔410的底面可以倾斜于尘桶300的桶深方向,通风腔410的底面沿着从第三进风口430进入通风腔410的方向逐渐靠近第二出风口420。通过将通风腔410的底面倾斜布置,且是沿着从第三进风口430进入通风腔410的方向靠近第二出风口420,从而能够在气流进入通风腔410内的过程中,有效缓冲气流的过滤支架400的冲击作用,降低了气流流通的阻力,并对气流的流向进行引导。
参阅图1至图4,其中,第一进风口311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平行于第一出风口312的延伸方向,且第一进风口311位于第一出风口312的上方。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气流在袋本体110内的滞留时间、以及气流与袋本体110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尘袋100对于垃圾和水分的截留率。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口311和第一出风口312分别位于容纳槽310的相对两侧。这样一方面能够延长气流在袋本体110内的滞留时间,以提高对垃圾和脏水的截留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尽量减小气流在途径尘袋100时所受的阻力,降低手柄组件200内的风机的工作负荷。
参阅图1至图4,此外,清洁工具还包括盖子600。盖子600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第二出风口420,盖子600具有连通至通风腔410的第四出风口610。过滤件500被限制在盖子600与过滤支架400之间。盖子600与第二出风口420的密封有利于提高过滤件500对气流的过滤效果。拆卸盖子600可以对过滤支架400进行清理或者对过滤件500进行拆换。其中,过滤件500可以构造为HEPA过滤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尘袋包括:
袋本体,所述袋本体具有供垃圾进入的进灰口,且所述袋本体构造为透气防水结构;
吸水芯,所述吸水芯附接至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且所述吸水芯至少位于所述进灰口的下方;以及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至所述袋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安装部开设有与所述进灰口适配的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灰口位于所述袋本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芯设置至所述袋本体的内底面和内侧面,且至少部分所述吸水芯位于所述进灰口的下方;或者
所述吸水芯连续地设置至所述袋本体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防水结构构造为PE透气膜、拒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PE透气膜和拒水无纺布沿厚度方向的叠加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芯包括沿着所述吸水芯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
第一吸收层,第一吸收层具有无尘纸和水刺布中的一者或两者,第一吸收层用于对水分进行扩散;
第一SAP层,所述第一SAP层构造为高吸水树脂,所述第一SAP层用于吸收和导流水分;
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构造为蓬松分布的无纺布;
第二SAP层,所述第二SAP层构造为高吸水树脂,用于吸收和锁住水分;以及
第二吸收层,所述第二吸收层具有无尘纸、热风无纺布和水刺布中的一者或几者,用于包裹第二SAP层和对水分进行扩散;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层或所述第二吸收层连接至袋本体的内表面。
6.一种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工具包括:
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具有用于提供吸力的风机;
尘桶,所述尘桶具有
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尘桶的底部,所述容纳槽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尘桶的上部桶壁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上方;
桶口,所述桶口位于所述尘桶的顶部,用于连接至所述手柄组件;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及
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过渡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进风口;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安装在所述桶口内,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上方;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尘袋,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尘袋的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且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工具还包括:
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所述桶口,所述过滤支架的内部具有通风腔,所述过滤支架的上部具有与所述通风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过滤支架的侧部具有连通至所述通风腔的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过滤支架的底部在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之间形成隔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的底面倾斜于所述尘桶的桶深方向,所述通风腔的底面沿着从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腔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相对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工具还包括:
盖子,所述盖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盖子具有连通至所述通风腔的通风孔。
CN202222023983.3U 2022-08-02 2022-08-02 尘袋及清洁工具 Active CN218338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3983.3U CN218338368U (zh) 2022-08-02 2022-08-02 尘袋及清洁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3983.3U CN218338368U (zh) 2022-08-02 2022-08-02 尘袋及清洁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8368U true CN218338368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3983.3U Active CN218338368U (zh) 2022-08-02 2022-08-02 尘袋及清洁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8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5832B (zh) 污液回收组件以及表面清洁设备
JP2018511476A (ja) 床面掃除機
CN108464783B (zh) 一种地面清洁器
WO2024193191A1 (zh)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1022445U (zh) 便携式手持吸尘器
CN216495160U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CN218338368U (zh) 尘袋及清洁工具
CN212816097U (zh) 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吸尘器储污格
CN113545711A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0631166U (zh) 智能吸尘器集尘盒
CN215016861U (zh)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AU2022427028A1 (en) Self-cleaning dust collection holder, and dust collection system
CN210124713U (zh) 积灰底座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总成
CN218606454U (zh) 一种基于洗地机基站的回吸风道
CN215383674U (zh) 吸尘器
CN218606455U (zh) 一种基于洗地机基站的污水回吸系统
CN220256399U (zh) 垃圾收集装置与清洁设备
CN212346468U (zh) 一种便于换水的鞋底清洁机
CN211093757U (zh) 干湿两用吸尘器附件及吸尘系统
CN215959649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JP2010125052A (ja) 掃除機用集塵袋及び電気掃除機
CN220256397U (zh) 垃圾收集装置与清洁设备
CN220256398U (zh) 垃圾收集装置与清洁设备
CN217610861U (zh) 一种拖地机
CN220369935U (zh) 回收箱组件及洗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