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2894U - 一种分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2894U
CN218332894U CN202222425337.XU CN202222425337U CN218332894U CN 218332894 U CN218332894 U CN 218332894U CN 202222425337 U CN202222425337 U CN 202222425337U CN 218332894 U CN218332894 U CN 218332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plate
groove
base
rigid coupling
return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53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育欣
李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4253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2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2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2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分屏设备,包括底座、翻转板、锁紧装置和显示屏,底座的左侧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接有转轴,翻转板与转轴转动连接,显示屏内嵌式固接在翻转板内,翻转板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时处于收纳状态,锁紧装置设置在底座内,锁紧装置用于对收纳状态的翻转板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收纳和携带的时候,两个翻转板相互对贴并通过锁紧装置对翻转板进行固定,使得设备的体积减小,从而便于收纳和转运,在收纳状态时,翻转板还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保护,在使用状态时,两个翻转板打开,即可通过两个显示屏分别显示需要比对的两个集尘线路图,从而便于学生比对以及教室的讲解。

Description

一种分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比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信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大量的集成线路布置,而集成线路布线时,对于整个集成电路而言,局部线路的变化可能导致整个集成线路的功能发生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局部不同的两个集成线路布图进行比对,以了解局部线路调整对整个集成线路的影响。
因此需要分屏设备来显示两个相互比对的线路图,并且该分屏设备还应该具有收纳和携带方便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屏设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分屏设备,包括底座、翻转板、锁紧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底座的左侧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固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顶部一体固接有连接板,所述翻转板与转轴对应设置,翻转板的左端固接有转座,所述转座与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翻转板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时处于收纳状态,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底座内,锁紧装置用于对收纳状态的翻转板进行固定,所述翻转板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显示屏内嵌式固接在翻转板相对的一侧,各显示屏电性连接有副信号线,还包括主信号线,所述主信号线的一端与两个副信号线电性连接,主信号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板的左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以对应的转轴的轴线为回转中心;所述安装座的右侧固接有弧形槽对应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回转中心与对应弧形槽的回转中心一致;所述弧形凸起的回转半径小于弧形槽的回转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转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接有橡胶套,所述转轴阻尼式转动连接在橡胶套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上部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槽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线槽,所述接线槽下方的安装座内开设有收纳槽,所述主信号线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伸入到接电槽中,前后两侧的副信号线经线槽伸入接电槽中并与主信号线电性连接,收纳槽的底部通过合页铰接有仓门,所述仓门上设有锁扣,所述收纳槽上方的安装座上设有与锁扣对应的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升降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底座内前后对称开设有两组升降槽,底座的前后两侧对应升降槽的位置开设有滑槽,前后两组升降槽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翻转板对应,所述升降座滑动连接在升降槽中,升降座的顶部固接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锁紧杆,所述翻转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锁紧杆对应的插孔,升降座的外侧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中,前侧各滑杆的头部以及后侧各滑杆的头部各固接有一个压板,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升降座的下方的升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上表面与升降槽的顶面接触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受挤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收纳和携带的时候,两个翻转板相互对贴并通过锁紧装置对翻转板进行固定,使得设备的体积减小,从而便于收纳和转运,在收纳状态时,翻转板还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保护,在使用状态时,两个翻转板打开,即可通过两个显示屏分别显示需要比对的两个集尘线路图,从而便于学生比对以及教室的讲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分屏设备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分屏设备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板和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信号线和副信号线的接电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板通过锁紧装置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座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底座,11-安装座,12-转轴,13-连接板,2-翻转板,21-转座,22-弧形槽,23-弧形凸起,24-橡胶套,31-升降座,32-复位弹簧,33-升降槽,34-滑槽,35-锁紧杆,36-插孔,37-滑杆,38-压板,4-显示屏,41-副信号线,42-主信号线,43-连接头,44-接电槽,45-线槽,46-收纳槽,47-合页,48-仓门,49-锁扣,410-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一种分屏设备,包括底座1、翻转板2、锁紧装置和显示屏4;底座1的左侧固接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固接有转轴12,两个转轴12的顶部一体固接有连接板13,翻转板2与转轴12对应设置,翻转板2的左端固接有转座21,转座21与对应的转轴12转动连接,翻转板2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时处于收纳状态,锁紧装置设置在底座1内,锁紧装置用于对收纳状态的翻转板2进行固定,翻转板2处于收纳状态时,显示屏4内嵌式固接在翻转板2相对的一侧,各显示屏4电性连接有副信号线41,还包括主信号线42,主信号线42的一端与两个副信号线41电性连接,主信号线4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连接头43。
优选的,翻转板2的左端开设有弧形槽22,弧形槽22以对应的转轴12的轴线为回转中心;安装座11的右侧固接有弧形槽22对应的弧形凸起23,弧形凸起23的回转中心与对应弧形槽22的回转中心一致;弧形凸起23的回转半径小于弧形槽22的回转半径。
优选的,转座2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固接有橡胶套24,转轴12阻尼式转动连接在橡胶套24中。
优选的,安装座11的上部开设有接电槽44,接电槽44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线槽45,接线槽45下方的安装座11内开设有收纳槽46,主信号线42远离连接头43的一端伸入到接电槽44中,前后两侧的副信号线41经线槽45伸入接电槽44中并与主信号线42电性连接,收纳槽46的底部通过合页47铰接有仓门48,仓门48上设有锁扣49,收纳槽46上方的安装座11上设有与锁扣49对应的扣槽410。
优选的,锁紧装置包括升降座31和复位弹簧32;底座1内前后对称开设有两组升降槽33,底座1的前后两侧对应升降槽33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4,前后两组升降槽33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翻转板2对应,升降座31滑动连接在升降槽33中,升降座31的顶部固接有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锁紧杆35,翻转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锁紧杆35对应的插孔36,升降座31的外侧固接有滑杆37,滑杆37滑动连接在滑槽34中,前侧各滑杆37的头部以及后侧各滑杆37的头部各固接有一个压板38,复位弹簧32设置在升降座31的下方的升降槽33中。
优选的,升降座31的上表面与升降槽33的顶面接触时,复位弹簧32处于受挤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
翻转板2的收纳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翻转板2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在复位弹簧32的作用下,锁紧杆35进入插孔36中,从而翻转板2的位置被固定,设备的整体体积变小,从而便于设备的存放和携带,在此过程中,显示屏4被翻转板2保护,从而避免携带和存放时的显示屏4损坏。
设备在存放和携带时,主信号线42盛放在收纳槽46中,然后合上仓门48,并通过锁扣49和扣槽410的配合对仓门48进行固定。
装置的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
底座1放置在展示的左桌面上,首先将压板38下压,使得同侧的升降座31下降,进而锁紧杆35下降,直到锁紧杆35与插孔36脱离时,对应的翻转板2脱离固定状态,即可对翻转板2进行转动,从而将其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由于转轴12阻尼式转动连接在橡胶套24中,翻转板2角度调整完成后不会随意转动。
然后打开仓门48,将连接头43取出,并将连接头43与计算机连接。
在使用时,可下载分屏软件,然后将需要比对的两个集尘线路布图在两个显示屏4上显示,即可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分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翻转板、锁紧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底座的左侧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固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顶部一体固接有连接板,所述翻转板与转轴对应设置,翻转板的左端固接有转座,所述转座与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翻转板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时处于收纳状态,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底座内,锁紧装置用于对收纳状态的翻转板进行固定,所述翻转板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显示屏内嵌式固接在翻转板相对的一侧,各显示屏电性连接有副信号线,还包括主信号线,所述主信号线的一端与两个副信号线电性连接,主信号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的左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以对应的转轴的轴线为回转中心;所述安装座的右侧固接有弧形槽对应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回转中心与对应弧形槽的回转中心一致;所述弧形凸起的回转半径小于弧形槽的回转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接有橡胶套,所述转轴阻尼式转动连接在橡胶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上部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槽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下方的安装座内开设有收纳槽,所述主信号线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伸入到接电槽中,前后两侧的副信号线经线槽伸入接电槽中并与主信号线电性连接,收纳槽的底部通过合页铰接有仓门,所述仓门上设有锁扣,所述收纳槽上方的安装座上设有与锁扣对应的扣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升降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底座内前后对称开设有两组升降槽,底座的前后两侧对应升降槽的位置开设有滑槽,前后两组升降槽分别与前后两侧的翻转板对应,所述升降座滑动连接在升降槽中,升降座的顶部固接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锁紧杆,所述翻转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锁紧杆对应的插孔,升降座的外侧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中,前侧各滑杆的头部以及后侧各滑杆的头部各固接有一个压板,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升降座的下方的升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的上表面与升降槽的顶面接触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受挤压状态。
CN202222425337.X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分屏设备 Active CN218332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5337.XU CN218332894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分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5337.XU CN218332894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分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2894U true CN218332894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4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5337.XU Active CN218332894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分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2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15735A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removable display screen using removably mateable connectors to form the sole supporting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mputer base portion and display screen structure
US5559670A (en) Convertible display computer
EP0600410B1 (en) A notebook typ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input function with pen
CN106337998A (zh) 支架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996203A (zh) 具有铰链以相对于主机身翻转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
CN218332894U (zh) 一种分屏设备
CN100365537C (zh) 电子设备
EP2110733A1 (en) Connec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upling system
KR10065262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힌지부 신호연결 장치
CN209878909U (zh) 一种电容器检测设备
CN212032419U (zh) 一种大数据互动教学实训平台
CN10244717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008909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14258327U (zh) 多功能自助填单台
CN215729516U (zh) 一种可释放静电的双屏自助一体机
CN214042202U (zh) 一种屏幕可以升降的多功能交互终端
CN216561612U (zh) 基于协议标准的仿真板卡
CN212623883U (zh) 一种用于数据分析的服务器装置
CN213659794U (zh) 一种汽车电工电子教学板
CN212906058U (zh) 一种便携式收纳扩展坞
CN220171594U (zh) 一种刷卡启动的双路供电插座
CN110519441A (zh) 高效型手机检测设备
CN205103712U (zh) 一种便携式拼装计算机
CN219201663U (zh) 一种主板生产测试装置
CN220709728U (zh) 一种pos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