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8196U -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8196U
CN218328196U CN202222383649.9U CN202222383649U CN218328196U CN 218328196 U CN218328196 U CN 218328196U CN 202222383649 U CN202222383649 U CN 202222383649U CN 218328196 U CN218328196 U CN 21832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urnace shell
catalytic combustion
furnace
wast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36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荣道
王勇志
曾翔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n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n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n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nr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36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包括炉壳和蓄热机构;炉壳:其内部设有隔断板,炉壳左侧面下端的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安装有供气箱,供气箱左侧面的进气口处设有进气管,炉壳右侧面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炉壳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口内设有燃烧器,炉壳的右侧内壁与隔断板的右侧面上端之间设有催化床;蓄热机构:包括导热铜管和陶瓷蓄热层,所述导热铜管设置于隔断板的右侧面;该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可以快速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结构简单实用,还能够将燃烧后的余热积蓄起来用于对后续通入废气的预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且能够确保后续废气预热时的换热升温效果和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背景技术
废气的处理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针对悬浮粒状污染物的废气除尘;二是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废气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控制主要是利用物化性质,如溶解度、吸附饱和度、露点及选择化学反应等的差异,将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或者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的物质。
废气净化的基本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以及催化燃烧法等,而在采用催化燃烧法进行废气处理时,常常要用到催化燃烧炉作为处理容器来开展处理工作。
现有的催化燃烧炉,在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后一般无法将燃烧后的余热回收利用,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即便存在少部分能够采用换热的方式将该部分余热对后续通入废气进行预热的催化燃烧炉,在实际工作时也只是通过导热性较好的铜管作为换热介质来进行预热工作的,无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换热工作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可以快速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结构简单实用,还能够将燃烧后的余热积蓄起来用于对后续通入废气的预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且能够确保后续废气预热时的换热升温效果和速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包括炉壳和蓄热机构;
炉壳:其内部设有隔断板,炉壳左侧面下端的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安装有供气箱,供气箱左侧面的进气口处设有进气管,炉壳右侧面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炉壳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口内设有燃烧器,炉壳的右侧内壁与隔断板的右侧面上端之间设有催化床;
蓄热机构:包括导热铜管和陶瓷蓄热层,所述导热铜管设置于隔断板的右侧面,导热铜管的左下端贯穿隔断板的竖直板体并与供气箱右侧面的出气口相连通,导热铜管的左上端贯穿隔断板的竖直板体并与隔断板横向板体上的导气口相连通,陶瓷蓄热层设置于导热铜管右侧的蛇形管体外表面;
其中:所述炉壳的前侧面设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燃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可以快速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结构简单实用,还能够将燃烧后的余热积蓄起来用于对后续通入废气的预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且能够确保后续废气预热时的换热升温效果和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岩棉保温层,所述岩棉保温层设置于导热铜管左上端的导通管体外表面,能够防止后续废气的热量在经过导热铜管左上端的导通管体时发生逸散。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纵向通管,所述纵向通管均匀设置于导热铜管右侧的蛇形管体内部,纵向通管的前后两端均贯穿陶瓷蓄热层,能够进一步增大洁净气体与后续废气的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后续废气的换热升温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均匀设置于导热铜管右侧的蛇形管体内部,可以延长废气在导热铜管内部的停留时间,确保废气能够充分受热而升温。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箱的内部左侧设有粗滤板,供气箱的内部右侧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可以滤除废气内部的部分杂质,减轻废气的后续处理负担,还能够避免后续换热升温过程中废气的升温速率受到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炉壳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贯穿炉壳的顶壁并延伸至炉壳的内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可以对炉壳内部上端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人员把控催化燃烧工作的进程。
进一步的,所述炉壳的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支脚,可以为炉壳提供支撑作用,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具有以下好处:
1、将需要净化的废气经进气管通入供气箱的内部后,粗滤板能够将废气内部的大体积杂质过滤出来,接着活性炭过滤网能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废气内部的部分有害物质滤除,减轻废气的后续处理负担,还能够避免后续换热升温过程中影响到废气的升温速率,当废气经导热铜管进入炉壳的内部上端后,通过单片机的调控,燃烧器运转使得废气发生燃烧反应,之后因燃烧而处于高温状态下的废气会经过催化床时会与催化床内部的催化剂发生反应而产生催化分解,以此来快速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结构简单实用。
2、当净化后的洁净气体经过催化床并朝着排气管排放时,仍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洁净气体会适度进入陶瓷蓄热层上的蜂窝状微孔内,从而使陶瓷蓄热层将热量逐渐积蓄起来,在后续废气进入导热铜管的过程中,陶瓷蓄热层所积蓄的热量会经过导热铜管的换热而转移至后续废气内,从而实现预热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此过程中纵向通管能够进一步增大洁净气体与后续废气的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后续废气的换热升温速率,折流板则能够对经过导热铜管的废气进行阻挡限速,延长废气在导热铜管内部的停留时间,确保废气能够充分受热而升温,岩棉保温层则能够防止后续废气的热量在经过导热铜管左上端的导通管体时发生逸散,功能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壳、2隔断板、3供气箱、31粗滤板、32活性炭过滤网、4进气管、5排气管、6燃烧器、7催化床、8蓄热机构、81导热铜管、82陶瓷蓄热层、83岩棉保温层、84纵向通管、85折流板、9单片机、10温度传感器、1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包括炉壳1和蓄热机构8;
炉壳1:其内部设有隔断板2,炉壳1左侧面下端的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安装有供气箱3,供气箱3左侧面的进气口处设有进气管4,炉壳1右侧面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5,炉壳1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口内设有燃烧器6,炉壳1的右侧内壁与隔断板2的右侧面上端之间设有催化床7,当废气经导热铜管81进入炉壳1的内部上端后,通过单片机9的调控,燃烧器6运转使得废气发生燃烧反应,之后因燃烧而处于高温状态下的废气会经过催化床7时会与催化床7内部的催化剂发生反应而产生催化分解,以此来快速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
蓄热机构8:包括导热铜管81和陶瓷蓄热层82,导热铜管81设置于隔断板2的右侧面,导热铜管81的左下端贯穿隔断板2的竖直板体并与供气箱3右侧面的出气口相连通,导热铜管81的左上端贯穿隔断板2的竖直板体并与隔断板2横向板体上的导气口相连通,陶瓷蓄热层82设置于导热铜管81右侧的蛇形管体外表面,蓄热机构8还包括岩棉保温层83,岩棉保温层83设置于导热铜管81左上端的导通管体外表面,蓄热机构8还包括纵向通管84,纵向通管84均匀设置于导热铜管81右侧的蛇形管体内部,纵向通管84的前后两端均贯穿陶瓷蓄热层82,蓄热机构8还包括折流板85,折流板85均匀设置于导热铜管81右侧的蛇形管体内部,当净化后的洁净气体经过催化床7并朝着排气管5排放时,仍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洁净气体会适度进入陶瓷蓄热层82上的蜂窝状微孔内,从而使陶瓷蓄热层82将热量逐渐积蓄起来,在后续废气进入导热铜管81的过程中,陶瓷蓄热层82所积蓄的热量会经过导热铜管81的换热而转移至后续废气内,从而实现预热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此过程中纵向通管84能够进一步增大洁净气体与后续废气的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后续废气的换热升温速率,折流板85则能够对经过导热铜管81的废气进行阻挡限速,延长废气在导热铜管81内部的停留时间,确保废气能够充分受热而升温,岩棉保温层83则能够防止后续废气的热量在经过导热铜管81左上端的导通管体时发生逸散,功能全面实用;
其中:炉壳1的前侧面设有单片机9,单片机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燃烧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
其中:供气箱3的内部左侧设有粗滤板31,供气箱3的内部右侧设有活性炭过滤网32,将需要净化的废气经进气管4通入供气箱3的内部后,粗滤板31能够将废气内部的大体积杂质过滤出来,接着活性炭过滤网32能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废气内部的部分有害物质滤除,减轻废气的后续处理负担,还能够避免后续换热升温过程中影响到废气的升温速率。
其中:炉壳1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的感应端贯穿炉壳1的顶壁并延伸至炉壳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入端,可以对炉壳1内部上端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人员把控催化燃烧工作的进程。
其中:炉壳1的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支脚11,可以为炉壳1提供支撑作用,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净化的废气经进气管4通入供气箱3的内部后,粗滤板31能够将废气内部的大体积杂质过滤出来,接着活性炭过滤网32能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废气内部的部分有害物质滤除,减轻废气的后续处理负担,还能够避免后续换热升温过程中影响到废气的升温速率,当废气经导热铜管81进入炉壳1的内部上端后,通过单片机9的调控,燃烧器6运转使得废气发生燃烧反应,之后因燃烧而处于高温状态下的废气会经过催化床7时会与催化床7内部的催化剂发生反应而产生催化分解,以此来快速完成废气的催化燃烧处理工作,当净化后的洁净气体经过催化床7并朝着排气管5排放时,仍处于高温状态下的洁净气体会适度进入陶瓷蓄热层82上的蜂窝状微孔内,从而使陶瓷蓄热层82将热量逐渐积蓄起来,在后续废气进入导热铜管81的过程中,陶瓷蓄热层82所积蓄的热量会经过导热铜管81的换热而转移至后续废气内,从而实现预热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此过程中纵向通管84能够进一步增大洁净气体与后续废气的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后续废气的换热升温速率,折流板85则能够对经过导热铜管81的废气进行阻挡限速,延长废气在导热铜管81内部的停留时间,确保废气能够充分受热而升温,岩棉保温层83则能够防止后续废气的热量在经过导热铜管81左上端的导通管体时发生逸散,功能全面实用。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单片机9选用的是Intel-8051单片机,燃烧器6选用的是选用的是TBG80LXFGR低氮燃烧器,温度传感器10选用的是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单片机9控制燃烧器6和温度传感器10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1)和蓄热机构(8);
炉壳(1):其内部设有隔断板(2),炉壳(1)左侧面下端的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安装有供气箱(3),供气箱(3)左侧面的进气口处设有进气管(4),炉壳(1)右侧面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5),炉壳(1)上表面中部的安装口内设有燃烧器(6),炉壳(1)的右侧内壁与隔断板(2)的右侧面上端之间设有催化床(7);
蓄热机构(8):包括导热铜管(81)和陶瓷蓄热层(82),所述导热铜管(81)设置于隔断板(2)的右侧面,导热铜管(81)的左下端贯穿隔断板(2)的竖直板体并与供气箱(3)右侧面的出气口相连通,导热铜管(81)的左上端贯穿隔断板(2)的竖直板体并与隔断板(2)横向板体上的导气口相连通,陶瓷蓄热层(82)设置于导热铜管(81)右侧的蛇形管体外表面;
其中:所述炉壳(1)的前侧面设有单片机(9),单片机(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燃烧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机构(8)还包括岩棉保温层(83),所述岩棉保温层(83)设置于导热铜管(81)左上端的导通管体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机构(8)还包括纵向通管(84),所述纵向通管(84)均匀设置于导热铜管(81)右侧的蛇形管体内部,纵向通管(84)的前后两端均贯穿陶瓷蓄热层(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机构(8)还包括折流板(85),所述折流板(85)均匀设置于导热铜管(81)右侧的蛇形管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箱(3)的内部左侧设有粗滤板(31),供气箱(3)的内部右侧设有活性炭过滤网(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1)的上表面左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的感应端贯穿炉壳(1)的顶壁并延伸至炉壳(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9)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1)的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支脚(11)。
CN202222383649.9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Active CN21832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3649.9U CN218328196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3649.9U CN218328196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8196U true CN218328196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4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3649.9U Active CN218328196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8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5011A (zh)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65335A (zh) 一种VOCs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
CN218328196U (zh)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炉
CN112892168A (zh) 消失模铸造用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7843882U (zh) 一种rto蓄热式氧化焚烧废气处理系统
CN214223130U (zh) 一种voc高效处理设备
CN212383437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
CN211133489U (zh) 一种VOCs 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
CN211650288U (zh) 一种高效催化燃烧设备
CN103463930A (zh) 输出浓度可控的吸附床
CN210373484U (zh) 烫印和表处废气催化氧化处理及热能回收装置
CN20909299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18178912U (zh) 一种应用于人造板甲醛净化舱的热交换系统
CN217031224U (zh) 一种不锈钢催化燃烧一体机
CN212999206U (zh) 一种VOCs治理活性炭脱附解析装置
CN216667701U (zh) 一种油气回收焚烧装置
CN216897348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装置
CN218459095U (zh) 烟气净化装置及排烟设备
CN212584970U (zh) 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设备
CN216079841U (zh) 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设备
CN214426034U (zh) 一种锅炉用烟气引入装置
CN218209611U (zh)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VOCs治理的换热催化燃烧炉
CN214745810U (zh) 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
CN213453704U (zh) 热管式余热锅炉
CN210197312U (zh) 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