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6984U -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6984U
CN218326984U CN202221940685.4U CN202221940685U CN218326984U CN 218326984 U CN218326984 U CN 218326984U CN 202221940685 U CN202221940685 U CN 202221940685U CN 218326984 U CN218326984 U CN 21832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traight arm
clamping
placement devic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06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光
包京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e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06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6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屏安置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包括直臂,直臂上设置有: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直臂的左侧,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背面,滑板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接触连接,且螺纹套设在螺杆的外壁,滑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臂一端分别通过插销铰接在两个凹槽的内壁,且相互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杆依次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顶部。通过旋转螺杆,使滑板在连接板顶部向前移动,带动两个夹臂向前移动,通过插销在凹槽内壁旋转夹臂,解除对显示屏的卡接,减轻在装卸过程中的负担,便捷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屏安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需要信息化电子设备进行配合工作,的、同时也不能满足单独的显示屏显示工作画面,需要采用多屏同时显示、交替显示。
目前电子信息化多屏显示安置装置都是固定结构,需要在固定的场地进行固定安装。
但是:
1、安置装置对多显示屏的安装通常都是通过螺栓固定死,在装卸过程中增加负担,而且不够便捷。
2、多显示屏所需要配设的电源线路也随之增加,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导致线路缠绕、查找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包括直臂,所述直臂上设置有:
夹持机构,包括:
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直臂的左侧;
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
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背面;
滑板,底部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接触连接,且螺纹套设在所述螺杆的外壁;
滑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夹臂,一端分别通过插销铰接在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且相互对称设置;
两个限位杆,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夹臂的外侧接触连接;
卡槽,是“L”型结构,且一端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卡槽的另一端向前延伸;
两个所述夹臂和卡槽的延伸端内壁之间卡接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和显示屏的数量各有四个,并且依次设置在所述直臂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多个显示屏便捷信息化工作。
优选的,所述直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
分区机构,包括:
两个电源槽,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后侧;
四个主机槽,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中段;
四个串线箱,分别设置在所述直臂的左右两侧;
线孔,数量有若干个,且分别开设在四个所述串线箱的顶部、底部。
优选的,每个所述串线箱顶部的线孔和底部的线孔一一对应,并处于同一垂直线。通过设置电源线路分别贯穿四个串线箱的线孔进行区分。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车轮。通过设置车轮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螺杆,使滑板在连接板顶部向前移动,带动两个夹臂向前移动,通过插销在凹槽内壁旋转夹臂,解除对显示屏的卡接,减轻在装卸过程中的负担,便捷工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源线路分别贯穿四个串线箱的线孔,并对应四个显示屏电性连接进行工作,很好的进行区分多显示屏所需要配设的电源线路,避免线路缠绕、查找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串线箱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顶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左视图。
图中:1、直臂;2、夹持机构;201、连接板;202、固定板;203、螺杆;204、滑板;205、夹臂;206、限位杆;207、卡槽;3、显示屏;4、底座;5、分区机构;501、电源槽;502、主机槽;503、串线箱;504、线孔;6、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2、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包括直臂1,直臂1上设置有:夹持机构2包括:连接板201固定安装在直臂1的左侧,固定板202底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01的顶部,螺杆203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02的背面,滑板204底部与连接板201的顶部接触连接,且螺纹套设在螺杆203的外壁,滑板20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臂205一端分别通过插销铰接在两个凹槽的内壁,且相互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杆206依次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01的顶部,且分别与两个夹臂205的外侧接触连接,卡槽207是“L”型结构,且一端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01的底部,卡槽207的另一端向前延伸,两个夹臂205和卡槽207的延伸端内壁之间卡接有显示屏3,夹持机构2和显示屏3的数量各有四个,并且依次设置在直臂1的左右两侧,直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4,底座4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车轮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螺杆203,使滑板204在连接板201顶部向前移动,并带动两个夹臂205向前移动,使夹臂205远离限位杆206,并通过插销在凹槽内壁旋转夹臂205,解除对显示屏3的卡接,车轮6便捷装置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1、3、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底座4上设置有:分区机构5包括:两个电源槽501依次固定安装在底座4的顶部后侧,四个主机槽502依次固定安装在底座4的顶部中段,四个串线箱503分别设置在直臂1的左右两侧,线孔504数量有若干个,且分别开设在四个串线箱503的顶部、底部,每个串线箱503顶部的线孔504和底部的线孔504一一对应,并处于同一垂直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机箱依次放置在对应的主机槽502,移动电源分别放置在两个电源槽501,将电源线路分别贯穿四个串线箱503的线孔504,并对应四个显示屏3电性连接进行工作。
在使用时,装置在车轮6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将主机箱依次放置在对应的主机槽502中,将移动电源分别放置在两个电源槽501中,将主机箱和移动电源电性连接,再将电源线路分别贯穿四个串线箱503的线孔504,并对应四个显示屏3电性连接进行工作,工作结束后,旋转螺杆203,使滑板204在连接板201顶部向前移动,并带动两个夹臂205向前移动,使夹臂205的偏移面远离限位杆206,并通过插销在凹槽内壁旋转夹臂205,解除对显示屏3的卡接,再将显示屏3从卡槽207内取下,便捷拆卸,反向旋转螺杆203,带动夹臂205后移,使夹臂205的偏移面重新抵在限位杆206上,同时对显示屏3两侧进行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6)

1.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包括直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1)上设置有:
夹持机构(2),包括:
连接板(201),固定安装在所述直臂(1)的左侧;
固定板(202),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01)的顶部;
螺杆(203),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02)的背面;
滑板(204),底部与所述连接板(201)的顶部接触连接,且螺纹套设在所述螺杆(203)的外壁;
滑板(20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夹臂(205),一端分别通过插销铰接在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且相互对称设置;
两个限位杆(206),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201)的顶部,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夹臂(205)的外侧接触连接;
卡槽(207),是“L”型结构,且一端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01)的底部,所述卡槽(207)的另一端向前延伸;
两个所述夹臂(205)和卡槽(207)的延伸端内壁之间卡接有显示屏(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和显示屏(3)的数量各有四个,并且依次设置在所述直臂(1)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
分区机构(5),包括:
两个电源槽(501),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4)的顶部后侧;
四个主机槽(502),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4)的顶部中段;
四个串线箱(503),分别设置在所述直臂(1)的左右两侧;
线孔(504),数量有若干个,且分别开设在四个所述串线箱(503)的顶部、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串线箱(503)顶部的线孔(504)和底部的线孔(504)一一对应,并处于同一垂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车轮(6)。
CN202221940685.4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Active CN21832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0685.4U CN21832698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0685.4U CN21832698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6984U true CN218326984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7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0685.4U Active CN21832698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6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4978B2 (en) Plug-in mechanism, subrack including plug-in mechanism, and finished board
CN1721867B (zh) 用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阵列测试的可配置式探测器
US20130067248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server rack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50070858A1 (en) Plug-in mechanism, subrack including plug-in mechanism, and finished board
JP6457592B2 (ja) サーバ装置
CN218326984U (zh) 一种电子信息化多显示安置装置
US7192019B2 (en) Pallet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same
CN210776520U (zh) 电子装置及其支架结构
US2012003338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CN102147641A (zh) 电子装置
CN113530876A (zh) 一种风扇模块及包含该风扇模块的机箱
CN112947703A (zh) 一种服务器硬盘架
JP6515233B1 (ja) コンピューター装置及び汎用グラフィック処理ユニットキャリア
CN111308786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315340A (zh) 電子裝置
WO2021159888A1 (zh) 硬盘固定装置、硬盘笼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EP2741594A1 (en) Backplane, cabinet-grad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ckplane replacement method
JP2018195436A (ja) Ssd用外部機器接続アダプタ
CN210091059U (zh) 一种微孔封装精密板卡
US20110235268A1 (en) Optical disc drive reten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21844847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接地装置
CN217116590U (zh) 电控盒
CN215681378U (zh) 一种方便排线的电力控制柜
CN219737918U (zh) 一种液晶模组老化台车装置
CN203149467U (zh) 工业计算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