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5924U - 一种异形弹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弹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5924U
CN218325924U CN202222846168.7U CN202222846168U CN218325924U CN 218325924 U CN218325924 U CN 218325924U CN 202222846168 U CN202222846168 U CN 202222846168U CN 218325924 U CN218325924 U CN 218325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body
coil spring
spiral spring
fixedly connected
impact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61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红
王利涛
乔龙
王衙婻
张笑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Kaiyu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Kaiyu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Kaiyu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Kaiyu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61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5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5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5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弹簧,包括第一螺旋弹簧本体和底板,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弹簧本体,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一螺旋弹簧本体顶部的劲度系数。本实用新型,当冲击力增大时第一螺旋弹簧本体进行吸收缓冲,由于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大,缓冲时顶部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来进行缓冲,随着冲击力的增大下方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形变量增大来进行缓冲,因此本异形弹簧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形成有效的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异形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弹簧。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主要分为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异形弹簧与常规弹簧的区别就是弹簧本身是不规则的,有弯曲和大量复杂的角度设计,劲度系数是衡量弹簧刚度的参数,因此劲度系数又称刚度系数或者倔强系数,劲度系数越大弹簧刚性越强,弹簧越难发生形变。
常规的螺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其劲度系数为定值,当螺旋弹簧用于缓冲吸能时,如果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时,难以使弹簧变形吸能,如果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则会过度压缩弹簧,弹簧无法完全吸能缓冲,这就导致弹簧只能对相对较小范围内的冲击力产生较好的缓冲效果,而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冲击力的大小无法预知,因此需要一种能提高缓冲冲击力范围的弹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弹簧,它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在使用时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形成有效的缓冲,增大了可缓冲的冲击力范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弹簧,包括第一螺旋弹簧本体和底板,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弹簧本体,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一螺旋弹簧本体顶部的劲度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直径D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上下相邻两个螺线圈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组成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钢丝直径为d,所述d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板表面的边缘和顶板表面的边缘均开设有绕底板轴心等距分布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旋弹簧本体顶端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置帽,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安置帽内壁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二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较小,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时,第二螺旋弹簧本体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量来进行缓冲,提高本异形弹簧对较小冲击力的缓冲效果;
(2)当冲击力增大时第一螺旋弹簧本体进行吸收缓冲,由于第一螺旋弹簧本体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同样当冲击力相对较小时,顶部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来进行缓冲,随着冲击力的增大下方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形变量增大来进行缓冲,因此本异形弹簧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形成有效的缓冲,增大了可缓冲的冲击力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螺旋弹簧本体;2、底板;21、安装孔;3、连接部件;31、环形板;32、安置帽;4、第二螺旋弹簧本体;5、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异形弹簧,包括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和底板2,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顶部的劲度系数。
根据上述结构,当本异形弹簧受到冲击压力时,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和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均会收缩吸能,由于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劲度系数较小,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时,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仍然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量来进行缓冲,提高本异形弹簧对较小冲击力的缓冲效果,当冲击力较大时,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可以完全收缩至连接部件3的内部,此时冲击力完全由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进行吸收缓冲,同样当冲击力相对较小时,顶部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来进行缓冲,随着冲击力的增大下方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形变量增大,因此本异形弹簧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形成有效的缓冲,实用性较高。
如图2所示,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直径为D,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直径D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整体呈锥形,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在发生弹性形变时更加稳定,不易左右歪斜。
如图2和3所示,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上下相邻两个螺线圈之间的距离为L,L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组成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钢丝直径为d,d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根据上述结构,相邻两个螺线圈之间的距离L越大,单位长度螺线圈的匝数越少,可以使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大,随着钢丝直径d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劲度系数也越来越大。
如图1所示,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底板2表面的边缘和顶板5表面的边缘均开设有绕底板2轴心等距分布的安装孔21,在安装时,通过螺钉贯穿安装孔21将底板2和顶板5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如图2所示,连接部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顶端的环形板31,环形板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置帽32,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安置帽32内壁的底端。
根据上述结构,当压力较大时,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可以完全收缩进入安置帽32的内部,避免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过度受压导致其发生塑性形变,影响其弹性机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本异形弹簧受到冲击压力时,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和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均会收缩吸能,由于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劲度系数较小,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时,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依然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量来进行缓冲,提高本异形弹簧对较小冲击力的缓冲效果,当冲击力增大时,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可以完全收缩进入安置帽32的内部,避免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过度受压导致其发生塑性形变,影响其弹性机能,当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完全收缩进入安置帽32内部后,此时冲击力完全由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进行吸收缓冲,同样当冲击力相对较小时,顶部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可以产生相对较大的形变来进行缓冲,随着冲击力的增大下方的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形变量增大来进行缓冲,因此本异形弹簧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形成有效的缓冲,实用性较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6)

1.一种异形弹簧,包括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劲度系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件(3),所述连接部件(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顶部的劲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直径D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上下相邻两个螺线圈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弹簧,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钢丝直径为d,所述d的长度大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底板(2)表面的边缘和顶板(5)表面的边缘均开设有绕底板(2)轴心等距分布的安装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旋弹簧本体(1)顶端的环形板(31),所述环形板(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置帽(32),所述第二螺旋弹簧本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安置帽(32)内壁的底端。
CN202222846168.7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异形弹簧 Active CN218325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6168.7U CN21832592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异形弹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6168.7U CN21832592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异形弹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5924U true CN218325924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8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6168.7U Active CN21832592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异形弹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5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740B (zh) 用于悬架减震器的安装组件
CN218325924U (zh) 一种异形弹簧
CN206495931U (zh) 汽车液力变矩器用减振弹簧
CN210976143U (zh) 一种建筑支撑柱减震支架
CN209434850U (zh) 一种具有抗压性的保护管
CN101239672A (zh) 具缓升效果的垃圾筒
CN201382112Y (zh) 一种新型的变径、变刚度、变截面汽车避震螺旋弹簧
US6857690B2 (en)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US20050230891A1 (en) Jounce bumper
EP2696100B1 (en) Anti-vibration device
CN202690856U (zh) 汽车减震器
CN210919919U (zh) 一种塔型结构的减震弹簧
CN209160543U (zh) 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
CN112431882A (zh) 一种新型缓冲结构及减震器
JPH04287741A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の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CN113211851B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的减震装置
CN2632385Y (zh) 一种变径弹簧
CN111619486A (zh) 一种多段式双层薄壁吸能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360674Y (zh) 带护套的弹簧
CN218408302U (zh) 一种带波纹状防尘罩的缓冲块
CN215171859U (zh) 一种导板缓冲块
CN208978967U (zh) 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汽车叶子板
CN218817787U (zh) 一种缓冲弹簧
CN211082513U (zh) 一种采用金属粉末注射工艺的非标紧固件
CN217294866U (zh) U型橡胶护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