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3150U -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3150U
CN218323150U CN202221663664.2U CN202221663664U CN218323150U CN 218323150 U CN218323150 U CN 218323150U CN 202221663664 U CN202221663664 U CN 202221663664U CN 218323150 U CN218323150 U CN 218323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olumn
ear
connecting plate
inclined strut
annul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36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泽全
林昌贵
甘德宏
甘德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ahong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ah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ahong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ah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36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3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3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3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盘和纵向连接各连接盘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或通孔;所述连接板与各圆盘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支撑盘包括环形部和耳部;所述环形部内圈与钢柱外表面匹配;所述耳部设置于环形部外侧,所述耳部远离环形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耳部的数量为2,且相对于所述环形部的任一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盘的数量为3。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2。本实用新型使钢柱与斜撑能够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起来,避免大量的现场焊接施工,降低安装成本;使钢柱和斜撑能够相对独立,方便拆卸后重新利用,节约了物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现在建筑领域的热门项目,主要由钢柱、钢梁、桁架和支撑等结构件构成。其中,支撑包括斜撑,当斜撑与钢柱连接时,主要起到对钢柱的辅助支撑作用,避免其出现偏移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钢柱与斜撑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整体,这样的方法现场加工难度大,工量大,进度慢,且不可拆卸,导致结构件不可再利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活动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盘和纵向连接各连接盘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或通孔;所述连接板与各圆盘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盘包括环形部和耳部;所述环形部内圈与钢柱外表面匹配;所述耳部设置于环形部外侧,所述耳部远离环形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耳部的数量为2,且相对于所述环形部的任一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盘的数量为3。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2。
有益效果
使钢柱与斜撑能够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起来,避免大量的现场焊接施工,降低安装成本;使钢柱和斜撑能够相对独立,方便拆卸后重新利用,节约了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A点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盘;11、环形部;12、耳部;2、连接板;3、加强板;4、钢柱;5、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盘1和纵向连接各连接盘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或通孔;所述连接板2与各圆盘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使用时,首先按照施工图纸中斜撑5的位置和斜撑5与钢柱4的角度关系,将支撑盘1、连接板2和加强板3连接起来,形成连接装置整体,然后将连接盘套设于所述钢柱4外表面,并根据施工图纸中连接节点的位置要求,将连接盘焊接在钢柱4表面上对应位置;在连接钢柱4与斜撑5时,将斜撑5上的连接耳与所述连接板2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起来即可。应当理解的是,斜撑5上的连接耳设置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没有明确表明具体连接方式的,优选的为焊接。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支撑盘1的优选结构。所述支撑盘1包括环形部11和耳部12;所述环形部11内圈与钢柱4外表面匹配;所述耳部12设置于环形部11外侧,所述耳部12远离环形部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连接。应当理解的是,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支持将支撑盘1通过套设的方式与钢柱4连接时,可以将所述环形部11沿中心线一分为二,然后在钢柱4外表面拼合成圆环后焊接。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间隔设置的支撑盘1数量由连接板2的长度决定。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考虑平衡支撑强度和材料利用率,所述支撑盘1的数量为3,分别设置在连接板2的两端和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板2上的螺纹孔或通孔的设置位置、大小和数量有其所需连接的斜撑5上连接耳而定。
进一步的是,连接板2的数量和位置由钢结构建筑施工图纸中确定的连接位置和数量确定,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斜撑5的数量为2,为了使斜撑5在支撑钢柱4时的作用力更加均匀,因此所述耳部12的数量为2,且相对于所述环形部11的任一中心线对称设置。对应的,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为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盘(1)和纵向连接各连接盘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或通孔;所述连接板(2)与各圆盘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1)包括环形部(11)和耳部(12);所述环形部(11)内圈与钢柱(4)外表面匹配;所述耳部(12)设置于环形部(11)外侧,所述耳部(12)远离环形部(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12)的数量为2,且相对于所述环形部(11)的任一中心线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1)的数量为3。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为2。
CN202221663664.2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218323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3664.2U CN218323150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3664.2U CN218323150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3150U true CN218323150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7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3664.2U Active CN218323150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3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5952B (zh) 建筑屋顶桁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1128880Y (zh) 圆形独墩的抱箍支架一体结构
CN218323150U (zh) 一种用于连接钢柱与斜撑的连接装置
CN205476068U (zh)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
CN104925680A (zh) 一种稳定塔吊塔身的方法
CN112727149A (zh) 钢构件空间结构支撑系统
CN21406243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临时支撑结构
CN210032670U (zh) 钢桁架用的安装装置
CN109322406B (zh) 一种巨型钢管混凝土斜柱与斜撑转换节点结构
CN214574102U (zh) 一种轻量化扩大基础
CN216616566U (zh) 一种钢板拼焊十字柱钢结构
CN216865978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斜柱模具系统
CN221000641U (zh) 一种三角托架连接结构
CN217206455U (zh) 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
CN216195399U (zh) 一种快速施工的新型钢结构
CN219621974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CN218147805U (zh) 索塔主动支撑装置
CN21947065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框架梁结构
CN217026750U (zh) 一种独柱墩桥梁的抗倾覆加固结构
CN110528705B (zh) 一种蜂窝式钢梁端部可替换塑性铰节点
CN216446025U (zh) 一种非对称塔吊基础结构
CN221072292U (zh) 一种桥梁劲性骨架
CN213741104U (zh) 一种建筑基坑用支护加强机构
CN214783821U (zh) 钢管桩桩帽及钢管桩组合结构
CN213927672U (zh) 一种承载力可拓展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