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1974U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1974U CN219621974U CN202321151681.2U CN202321151681U CN219621974U CN 219621974 U CN219621974 U CN 219621974U CN 202321151681 U CN202321151681 U CN 202321151681U CN 219621974 U CN219621974 U CN 2196219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m column
- clamping
- coupling mechanism
- column
- steel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位于中心处设置为梁柱,梁柱的四周纵向棱边均对称设置卡接底座,梁柱的纵向棱边上优选对称设置为两个卡接底座,梁柱的外部套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内侧的四角处均对称设置有卡接柱,在连接机构套接在梁柱的外部后,由卡接柱插接在卡接底座内,以用于连接机构固定安装在梁柱上,连接机构的四周均匀分布安装有横梁一,横梁一相对的两个侧部与连接机构通过支撑角板加固安装,位于横梁一两侧设置的支撑角板通过加强筋板连接,实现加固横梁一与连接机构之间的安装,解决了现场焊接的工序,提高了装配施工的进度,实现了在现场施工难度降低、提高施工进度,具有但延性好,脆性抵抗佳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连接节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为实现建筑装配过程的节能环保,大幅度降低现场工期,降低现场工程管理难度及对现场安装工人技术水平的依赖度。钢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建筑品质高等优点,可有效解决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水平低,劳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连接节点作为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关键点,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节点的安装便捷性决定了工程整体的进度计划,因此如何解决钢结构节点的连接问题成为进度推进的一个关键问题。
国内实际工程中常规钢结构连接节点存在以下不足:梁柱翼缘加劲肋全焊接节点,需进行现场焊接,焊接质量难于保证,对焊接工人的技术要求高,且需要增加焊缝质量检测工序,严重影响工程速度。该焊接连接节点刚度很大,但延性较差,不利于地震荷载,易发生脆性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实现通过连接机构与卡接底座的卡接方式安装,横梁一与连接机构之间通过支撑角板和加强筋板安装,实现加固横梁一与连接机构之间的安装,解决了现场焊接的工序,提高了装配施工的进度,实现了在现场施工难度降低、提高施工进度,具有但延性好,脆性抵抗佳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位于中心处设置为梁柱,梁柱的四周纵向棱边均对称设置卡接底座,梁柱的纵向棱边上优选对称设置为两个卡接底座,梁柱的外部套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内侧的四角处均对称设置有卡接柱,在连接机构套接在梁柱的外部后,由卡接柱插接在卡接底座内,以用于连接机构固定安装在梁柱上,连接机构的四周均匀分布安装有横梁一,横梁一相对的两个侧部与连接机构通过支撑角板加固安装,位于横梁一两侧设置的支撑角板通过加强筋板连接,加强筋板分布在横梁一的上、下两侧,数量均为两个,加强筋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一上。
具体为:中心位置设置为梁柱,梁柱的中部套接设置为连接机构,梁柱位于连接机构内侧的纵向棱边上设置有两个卡接底座,连接机构内侧四角处对称安装有卡接柱,在连接机构向下滑动时,通过卡接柱插接在卡接底座内部,实现对连接机构固定安装在梁柱上,连接机构的四周分布有横梁一,以实现梁柱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各个分支横梁一,横梁一的端处与连接机构固定安装,且横梁一两个侧部通过支撑角板加固安装连接机构,为了实现支撑角板加强支撑,在支撑角板之间加设加强筋板,加强筋板与横梁一通过螺栓安装,实现横梁一与连接机构安装稳固,现场施工难度降低、提高施工进度,具有但延性好,脆性抵抗佳的特点。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底座设置为上部为开口、中部为中空结构,卡接底座与梁柱相对的一侧开设滑道通口,滑道通口与卡接底座的中部连通设置。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柱通过纵向筋板连接连接机构的内壁,在卡接底座与连接机构固定安装时,由连接机构向下滑动,卡接柱插接在卡接底座的中部,纵向筋板插接在滑道通口内部,以用于完成卡接底座与连接机构固定安装。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为四个钢板合围形成的矩形支撑套。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角板的中心处对称安装有折弯筋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实现通过连接机构与卡接底座的卡接方式安装,横梁一与连接机构之间通过支撑角板和加强筋板安装,实现加固横梁一与连接机构之间的安装,解决了现场焊接的工序,提高了装配施工的进度,实现了在现场施工难度降低、提高施工进度,具有但延性好,脆性抵抗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接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的B处卡接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C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梁柱1、卡接底座2、连接机构3、卡接柱4、横梁一5、支撑角板6、加强筋板7、滑道通口11、折弯筋板12、纵向筋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
如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位于中心处设置为梁柱1,梁柱1的四周纵向棱边均对称设置卡接底座2,梁柱1的纵向棱边上优选对称设置为两个卡接底座2,梁柱1的外部套接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内侧的四角处均对称设置有卡接柱4,在连接机构3套接在梁柱1的外部后,由卡接柱4插接在卡接底座2内,以用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在梁柱1上,连接机构3的四周均匀分布安装有横梁一5,横梁一5相对的两个侧部与连接机构3通过支撑角板6加固安装,位于横梁一5两侧设置的支撑角板6通过加强筋板7连接,加强筋板7分布在横梁一5的上、下两侧,数量均为两个,加强筋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一5上。
具体为:中心位置设置为梁柱1,梁柱1的中部套接设置为连接机构3,梁柱1位于连接机构3内侧的纵向棱边上设置有两个卡接底座2,连接机构3内侧四角处对称安装有卡接柱4,在连接机构3向下滑动时,通过卡接柱4插接在卡接底座2内部,实现对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在梁柱1上,连接机构3的四周分布有横梁一5,以实现梁柱1通过连接机构3安装各个分支横梁一5,横梁一5的端处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且横梁一5两个侧部通过支撑角板6加固安装连接机构3,为了实现支撑角板6加强支撑,在支撑角板6之间加设加强筋板7,加强筋板7与横梁一5通过螺栓安装,实现横梁一5与连接机构3安装稳固,现场施工难度降低、提高施工进度,具有但延性好,脆性抵抗佳的特点。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为了实现卡接底座2与卡接柱4配合卡接安装,卡接底座2设置为上部为开口、中部为中空结构,卡接底座2与梁柱1相对的一侧开设滑道通口11,滑道通口11与卡接底座2的中部连通设置。如图4、7所示,卡接柱4设置通过纵向筋板13连接连接机构3的内壁,在卡接底座2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时,由连接机构3向下滑动,卡接柱4插接在卡接底座2的中部,纵向筋板13插接在滑道通口11内部,以用于完成卡接底座2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机构3为四个钢板合围形成的矩形支撑套。
至少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支撑角板6的支撑强度,在支撑角板6的中心处对称安装有折弯筋板12。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心处设置为梁柱(1),梁柱(1)的四周纵向棱边均对称设置卡接底座(2),梁柱(1)的外部套接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内侧的四角处均对称设置有卡接柱(4),在连接机构(3)套接在梁柱(1)的外部后,由卡接柱(4)插接在卡接底座(2)内,以用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在梁柱(1)上,连接机构(3)的四周均匀分布安装有横梁一(5),横梁一(5)相对的两个侧部与连接机构(3)通过支撑角板(6)加固安装,位于横梁一(5)两侧设置的支撑角板(6)通过加强筋板7连接,加强筋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一(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卡接底座(2)设置为上部为开口、中部为中空结构,卡接底座(2)与梁柱(1)相对的一侧开设滑道通口(11),滑道通口(11)与卡接底座(2)的中部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卡接柱(4)通过纵向筋板(13)连接连接机构(3)的内壁,在卡接底座(2)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时,由连接机构(3)向下滑动,卡接柱(4)插接在卡接底座(2)的中部,纵向筋板(13)插接在滑道通口(11)内部,以用于完成卡接底座(2)与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3)为四个钢板合围形成的矩形支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支撑角板(6)的中心处对称安装有折弯筋板(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681.2U CN219621974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681.2U CN219621974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1974U true CN219621974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9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1681.2U Active CN219621974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1974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51681.2U patent/CN2196219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10641B (zh) | 一种适用于各类型型钢柱的快速拼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582889U (zh) | 插接加固型建筑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 |
CN110359556A (zh) | 装配式钢结构内插板方钢管柱端板连接的梁柱节点 | |
CN112681518A (zh)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 |
CN219621974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 | |
CN214994602U (zh) | 一种加强型预制方钢管柱牛腿节点 | |
CN213953079U (zh) | 缺陷剪力墙双侧支撑托换结构 | |
CN211257308U (zh) |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 |
CN210369325U (zh) | 预制钢梁柱外套筒扩大式连接结构 | |
CN107869194A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方钢管柱梁柱节点t型盖板夹翼缘连接装置 | |
CN108487646B (zh) | 一种焊接球网架结构分段吊装合拢缝施工方法 | |
CN216041712U (zh) | 刚性梁柱与框架梁高精度安装连接结构 | |
CN113062456B (zh)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节点连接装置 | |
CN211774629U (zh) | 一种装配式异型节点连接装置 | |
CN110469130B (zh) | 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及安装方法 | |
CN211257323U (zh) | 一种框架柱与斜支撑连接节点结构 | |
CN220908684U (zh) | 一种钢结构房屋拼装连接结构 | |
CN222478139U (zh) | 一种用于中庭盖板下撑支模结构 | |
CN218028227U (zh) | 一种加强型钢结构 | |
CN220538883U (zh) | 一种绿色环保墙、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结构 | |
CN220247193U (zh) | 一种钢梁装配式连接节点结构 | |
CN216476480U (zh) | 一种老旧小区新增钢结构的插接式节点 | |
CN222066782U (zh) | 一种基于开孔h型钢的大断面隧道新型初支结构 | |
CN212866335U (zh) | 一种h型钢梁连接节点 | |
CN220693030U (zh) | 一种高架式双立柱光伏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