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6465U -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6465U
CN218316465U CN202222693075.5U CN202222693075U CN218316465U CN 218316465 U CN218316465 U CN 218316465U CN 202222693075 U CN202222693075 U CN 202222693075U CN 218316465 U CN218316465 U CN 218316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earview mirror
automatic anti
circui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30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野
杨学凯
唐智峰
徐鹏程
郑焙元
郑嘉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30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6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6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6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包括:后视镜供电电路、供电模块和发光电路;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在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处于通电状态之后,对所述发光电路通电以确定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检测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通电情况下工作状态,通过上述工作状态,参考设计规格判断单品有无异常,通过快速锁定后视镜内部电路有无异常,提高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不良解析效率与单品检查效率,减少不良解析和单品检查过程中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出现故障时,故障原因可大致分为线束连接端子针脚破损和后视镜内部控制电路故障等。其中,针脚破损问题可通过外观检查锁定,而内部控制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根据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的实际作用情况进行判断。
但是,上述针对后视镜防眩目功能的检测方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查找对象端子,将对象端子通过线束连接到外加电源进行供电,在启动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之后,才能判断后视镜防眩目功能有无异常,整个故障检测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容易对后视镜线束端子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旨在提高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的不良解析效率与单品检查效率,降低不良解析和单品检查过程中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所述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包括:后视镜供电电路、供电模块和发光电路;
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
在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处于通电状态之后,对所述发光电路通电以确定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
可选地,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包括:
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以及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包括:
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连接;
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12V蓄电池。
可选地,所述发光电路包括:
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光模块包括:
检查光源,所述检查光源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检查光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检查光源的出光方向上设置有具备自动防眩目功能的车辆后视镜。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
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后视镜和如上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所述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
后视镜承载支架,所述后视镜承载支架上设置有前向传感器,所述前向传感器在所述后视镜进行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时处于被遮挡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后视镜防眩目功能的检测方案耗时较长且容易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包括:后视镜供电电路、供电模块和发光电路;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在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处于通电状态之后,对所述发光电路通电以确定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检测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通电情况下工作状态,通过上述工作状态,参考设计规格判断单品有无异常,通过快速锁定后视镜内部电路有无异常,提高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不良解析效率与单品检查效率,减少不良解析和单品检查过程中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车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出现故障时,故障原因可大致分为线束连接端子针脚破损和后视镜内部控制电路故障等。其中,针脚破损问题可通过外观检查锁定,而内部控制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根据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的实际作用情况进行判断。
但是,上述针对后视镜防眩目功能的检测方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查找对象端子,将对象端子通过线束连接到外加电源进行供电,在启动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之后,才能判断后视镜防眩目功能有无异常,整个故障检测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容易对后视镜线束端子造成损伤。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后视镜防眩目功能的检测方案耗时较长且容易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包括:后视镜供电电路、供电模块和发光电路;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在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处于通电状态之后,对所述发光电路通电以确定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检测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通电情况下工作状态,通过上述工作状态,参考设计规格判断单品有无异常,通过快速锁定后视镜内部电路有无异常,提高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不良解析效率与单品检查效率,减少不良解析和单品检查过程中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具体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所述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包括:
后视镜供电电路100、供电模块200和发光电路300;
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100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200与所述发光电路300连接;
在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100处于通电状态之后,对所述发光电路300通电以确定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的工作状态检测,先导通后视镜供电电路100与供电模块200之间的电路,使供电模块200为后视镜供电电路100供电,后视镜供电电路100为车辆的后视镜供电,使后视镜能够启动自动防眩目功能,再导通供电模块200与发光电路300之间的电路,使供电模块200为发光电路300供电,发光电路300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车辆后视镜上,目视观察确认车辆后视镜镜面是否由亮变暗,参照正常规格的后视镜由亮变暗的效果判断当前被检测的车辆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有无异常。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由图2可知,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100包括:
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101,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101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102,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2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101以及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101包括:
第一连接端子1,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第二连接端子2,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2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02包括:
第一开关S1,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101连接;
第一指示灯L1,所述第一指示灯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L1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图示各元器件的左侧端口称为第一端,右侧端口称为第二端。当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101中的第一连接端子1和第二连接端子2均与供电模块200连通时,即可为车辆后视镜提供工作电源,第一开关S1可以是单刀单掷开关,用于控制后视镜供电电路100的开闭,第一指示灯L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用于提示后视镜供电电路100是否导通,第一开关S1和第一指示灯L1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200包括12V蓄电池。
本实施例中,12V蓄电池用于提供后视镜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电路300包括:
发光模块301,所述发光模块301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第二开关模块302,所述第二开关模块302与所述供电模块200以及所述发光模块连接301。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301包括:
检查光源L3,所述检查光源L3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所述检查光源L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302连接,所述检查光源L3的出光方向上设置有具备自动防眩目功能的车辆后视镜。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302包括:
第二开关S2,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200连接;
第二指示灯L2,所述第二指示灯L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S2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L2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301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图示各元器件的左侧端口称为第一端,右侧端口称为第二端。检查光源L3可以是环形光源、同轴光源、条形光源或点光源等,用于为车辆后视镜提供外部检测光源,以辅助检测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作用,当检查光源L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供电模块200连通时,检查光源L3就会发光,第二开关S2可以是单刀单掷开关,用于控制发光电路300的开闭,第二指示灯L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用于提示发光电路300是否导通,第二开关S2和第二指示灯L2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
示例性地,参照图3和图4,图3和图4分别对应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未处于通电状态和处于通电状态时的应用场景图,后视镜置于车辆的承载支架上,后视镜上还有防眩目功能开关;由图3可知,控制开关S1和S2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后视镜供电电路100和发光电路300均不导通;此时,先闭合开关S1,后视镜供电电路100通电,后视镜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再闭合开关S2,发光电路300通电,检查光源L3进入工作状态;再按下后视镜上的“防眩目功能开关”,启动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调整检查光源L3的发光方向以照亮后视镜;目视检查确认后视镜镜面是否由亮变暗,参照正常规格的后视镜由亮变暗的效果判断当前被检测的车辆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有无异常;由图4可知,此时控制开关S1和S2均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后视镜供电电路100和发光电路300均导通,检查光源L3发光,后视镜已经历由亮变暗的过程,当前处于暗色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后视镜防眩目功能的检测方案耗时较长且容易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能够快速检测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通电情况下工作状态,通过上述工作状态,参考设计规格判断单品有无异常,通过快速锁定后视镜内部电路有无异常,提高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不良解析效率与单品检查效率,减少不良解析和单品检查过程中对后视镜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后视镜和如上各实施例中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所述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
后视镜承载支架,所述后视镜承载支架上设置有前向传感器,所述前向传感器在所述后视镜进行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时处于被遮挡状态。
由上述图3和图4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承载支架与后视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该后视镜承载支架后方还包括用于遮挡后视镜的前向传感器的遮光板,在对后视镜进行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时,该遮光板一直处于遮挡后视镜的前向传感器的状态。
本实施例提出的车辆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属于同一发明构思,该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原理,详情参见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包括:后视镜供电电路、供电模块和发光电路;
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
在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处于通电状态之后,对所述发光电路通电以确定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供电电路包括:
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以及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包括:
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后视镜电路连接端子连接;
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12V蓄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包括:
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
检查光源,所述检查光源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检查光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检查光源的出光方向上设置有具备自动防眩目功能的车辆后视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
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后视镜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所述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后视镜的自动防眩目功能是否异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后视镜承载支架,所述后视镜承载支架上设置有前向传感器,所述前向传感器在所述后视镜进行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时处于被遮挡状态。
CN202222693075.5U 2022-10-12 2022-10-12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Active CN218316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075.5U CN218316465U (zh) 2022-10-12 2022-10-12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075.5U CN218316465U (zh) 2022-10-12 2022-10-12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6465U true CN21831646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3075.5U Active CN218316465U (zh) 2022-10-12 2022-10-12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6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8987B (zh) 一种实时故障诊断的方法及装置
US8962207B2 (en) Gas detection system, vehicle, and checkup method for gas detection system
US20130285549A1 (en) Wire harness assembly and lighting unit
CN110501598B (zh) 一种挂车连接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7482763B2 (en) Non-PWM vehicle lamp dimming arrangement
US6967445B1 (en) Circuit continuity and function monitor
CN102114883B (zh)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配置自检测装置及自检测方法
CN106933217A (zh) 一种汽车中央控制单元的自动检测设备
CN218316465U (zh)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检测电路及车辆
CN108749709B (zh) 一种能够匹配不同光源的转向灯控制系统及方法
US6864782B1 (en) Backup a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trailer attached thereto
JP6877209B2 (ja) 電源管理装置および電源管理システム
CN209764117U (zh) 传感器和车辆
KR19990007452U (ko) 카오디오 배선 점검기
CN209776294U (zh) 智能型汽车电子闪光器
CN101947932A (zh) 一种汽车转向灯的判断控制系统
CN106970282B (zh) 一种电控柴油机的ecu工作状态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11956215U (zh) 一种汽车以太网接口诊断装置
US20180306855A1 (en) Device for detection of a faulty function of a planar oled light source or a group of oled light sources, especially for a headlight or a lamp of a motor vehicle
CN211308387U (zh) 车灯控制系统
CN220305473U (zh) 一种氛围灯电性功能检测装置
US11613319B2 (en) Trailer lighting activation device
CN218647126U (zh) 一种拖车灯光系统检测装置
EP0764851A1 (en) Voltage detector
CN112124225A (zh) 流水转向灯故障诊断系统、方法、车身控制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