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0091U -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0091U
CN218300091U CN202222816037.4U CN202222816037U CN218300091U CN 218300091 U CN218300091 U CN 218300091U CN 202222816037 U CN202222816037 U CN 202222816037U CN 218300091 U CN218300091 U CN 218300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ox
beams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60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庆
王小凤
段苏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60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0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0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009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包结构,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箱;电池模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固定框架具有矩形的安装通道,电池模组安装在安装通道的内部;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电池箱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框架的底部与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存在内部固定结构复杂、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充电桩系统中,没有储能电池包,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方向的研发不断深入,具有内置储能电池包的储能充电桩出现在市场上,储能充电桩相当于一个移动式汽车充电宝,储能充电桩可以缓解电动汽车随机充电方式给电网造成的冲击;不用进行增容扩建改造,仍能承受电车所需快速的大电流充电要求;对电网的配电功率要求不高,可以给电车输出大功率电流,同时,储能充电桩移动灵活,使用方便。
其中,电池包作为重要储能元件,安全可靠性能很重要,要满足道路标准随机振动的要求,否则会进一步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功能,由于模组比较重,在电池包里的安装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电池包技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使用安全,顺利通过国标要求的随机振动测试,固定电池模组的承重梁数量偏多,偏厚,材料特性偏好,导致固定一体式模组的承重梁结构复杂,有些受力偏小的结构出现过设计的情况,这会造成金属材料浪费,增加企业投入成本,制造周期长等缺点,同时,电池包内部模组加强梁偏厚或者加强梁数量偏多会导致电池包焊缝数量增加,电池包箱体容易出现焊接变形的缺陷。
由上可知,现有的电池包存在内部固定结构复杂、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电池包存在内部固定结构复杂、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箱;电池模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固定框架具有矩形的安装通道,电池模组安装在安装通道的内部;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电池箱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框架的底部与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电池模组。
可选地,固定框架的内周壁面与电池模组抵接,固定框架的外周壁面与电池箱的内周壁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电池模组呈长方体结构,固定框架包括上框架,上框架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外周面上;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与上框架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支撑组件或者电池箱的底面连接。
可选地,上框架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当上框架设置有多个时,多个上框架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上框架包括压板,压板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压板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横梁,横梁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横梁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压板和横梁配合围成上框架。
可选地,压板的底面与横梁的顶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加强板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板沿电池模组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多个加强板沿横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支撑梁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分别位于固定框架的上框架的横梁的下方,固定框架的加强板朝向电池箱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梁连接;承重梁,承重梁设置在支撑梁的下方,承重梁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之间;底梁,底梁设置在承重梁的下方,支撑梁、承重梁和底梁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承重梁与底梁和/或电池箱连接,底梁与电池箱连接。
可选地,承重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承重梁沿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螺栓,电池模组与支撑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电池箱包括盖体;箱体,盖体盖设在箱体的开口处,盖体与箱体围成腔体,电池模组、固定框架和支撑组件均位于腔体的内部;垫片,垫片设置在盖体与箱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上述的电池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箱、电池模组、固定框架和支撑组件,固定框架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固定框架具有矩形的安装通道,电池模组安装在安装通道的内部,支撑组件设置在电池箱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框架的底部与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电池模组。
由上可知,本申请的电池包结构在电池箱的内部设置固定框架,以使电池模组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安装通道的内部,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定位电池模组,具有安装牢固增加电池模组安装稳定性的技术效果;同时,在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支撑组件,采用支撑组件进行支撑电池模组,支撑组件与固定框架连接进一步对电池模组进行定位安装,以实现将电池模组稳定地安装在电池箱的内部,在电池包受到外力后,避免出现电池模组与电池箱出现碰撞的现象出现,保障电池包的整体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框架与电池模组的安装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组件与电池模组的安装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梁和承重梁的安装关系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2、箱体;3、垫片;4、压板;5、电池模组;6、横梁;7、加强板;8、支撑梁;9、承重梁;10、底梁;11、通信端子;12、高压接线器正极;13、外置保险;14、防爆阀;15、高压接线器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存在内部固定结构复杂、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箱、电池模组5、固定框架和支撑组件,固定框架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固定框架具有矩形的安装通道,电池模组5安装在安装通道的内部,支撑组件设置在电池箱内部的底面上,固定框架的底部与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电池模组5。
其中,固定框架的内周壁面与电池模组5抵接,固定框架的外周壁面与电池箱的内周壁面固定连接,采用固定框架进行夹持固定电池模组5,固定框架与电池箱的内壁面之间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将电池模组5稳定的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固定框架与电池箱的内壁面之间固定连接,以使固定框架稳定地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固定框架与电池箱的内壁面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通过螺栓等固定件进行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的电池包结构在电池箱的内部设置固定框架,以使电池模组5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安装通道的内部,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定位电池模组5,具有安装牢固增加电池模组5安装稳定性的技术效果;同时,在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支撑组件,采用支撑组件进行支撑电池模组5,支撑组件与固定框架连接进一步对电池模组5进行定位安装,以实现将电池模组5稳定地安装在电池箱的内部,在电池包受到外力后,避免出现电池模组5与电池箱出现碰撞的现象出现,保障电池包的整体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电池箱包括盖体1和箱体2,盖体1盖设在箱体2的开口处,盖体1与箱体2围成腔体,电池模组5、固定框架和支撑组件均位于腔体的内部。其中,为了加强盖体1与箱体2之间连接地稳定性,在盖体1与箱体2之间设置垫片3,采用垫设垫片3的方式,以加强盖体1与箱体2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实现盖体1与箱体2之间连接地密封性。
其中,盖体1与箱体2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地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以通过拆装螺栓进行定位盖体1和箱体2。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5安装在电池箱的内部,电池箱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通信端子11、高压接线器正极12、外置保险13、防爆阀14和高压接线器负极15,以实现电池模组5与外部需要供电的组件进行信号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电池包结构固定方式牢固,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可以顺利通过随机振动、挤压、冲击、碰撞和跌落等国标要求的测试,符合结构强度要求。
如图1至图4所示,电池模组5呈长方体设置,固定框架为长方体框架,以在固定框架的内部形成长方体的安装通道。
进一步地,固定框架包括上框架和加强板7,上框架设置在电池模组5的外周面上,加强板7的一端与上框架连接,加强板7的另一端与支撑组件或者电池箱的底面连接。
其中,加强板7的远离电池模组5的端面与箱体2的内壁面焊接。
具体地,采用上框架和加强板7连接的方式实现定位安装电池模组5,上框架设置在电池模组5的外周面上进行定位电池模组5,加强板7支撑在上框架与支撑组件或者电池箱的底面之间,以配合夹持电池模组5。
进一步地,上框架与加强板7均与电池箱的内壁面连接以使固定框架稳定安装在电池箱的内部。
进一步地,当上框架设置一个时,上框架设置在电池模组5靠近盖体1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当上框架设置有多个时,多个上框架沿电池模组5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采用多个上框架的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电池模组5的定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7与支撑组件或者电池箱的底面焊接,以加强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加强板7可以是与支撑组件的底梁10进行焊接。
如图1至图4所示,上框架包括压板4和横梁6,压板4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压板4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5的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横梁6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横梁6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5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压板4和横梁6配合围成上框架。
具体地,成对设置的两个压板4与电池模组5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压紧,两个压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横梁6连接以形成框形结构。框形结构的设计方式有利于增大与电池模组5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电池模组5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压板4的底面与横梁6的顶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将压板4搭放在横梁6的顶面,压板4和横梁6上设置有连通设置的螺纹孔,紧固件为螺栓,通过螺栓和螺纹孔配合的形式将压板4与横梁6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紧固件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且紧固牢靠。以在需要将电池模组5取出维修或者更换电池模组5时能通过拆卸紧固件进行操作。
当然,压板4与横梁6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上下设置,也可以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横梁6位于两个压板4之间的区域,且横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压板4相互朝向的端面抵接,并通过紧固件将压板4和横梁6进行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7设置有多个,根据加强板7设置的位置不同,提供加强板7的两种不同的分布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加强板7沿横梁6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加强板7设置在横梁6处,以实现支撑横梁6以及定位电池模组5的技术效果,多个加强板7具有多个支撑点,以将支撑力分散设置,从而提高固定框架的稳定性,并且多个加强板7与箱体2连接,增加了固定框架与箱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未图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加强板7沿电池模组5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多个加强板7沿横梁6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同时,多个加强板7也沿压板4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实现沿电池模组5的周向分布,以加强支撑和定位的效果,并且多个加强板7与箱体2连接,增加了固定框架与箱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8、承重梁9和底梁10,支撑梁8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8分别位于固定框架的上框架的横梁6的下方,固定框架的加强板7朝向电池箱底部的一端与支撑梁8连接,承重梁9设置在支撑梁8的下方,承重梁9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8之间,底梁10设置在承重梁9的下方,支撑梁8、承重梁9和底梁10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承重梁9与底梁10和/或电池箱连接,底梁10与电池箱连接。
具体地,采用上下方向依次设置支撑梁8、承重梁9和底梁10的三层布置形式,有利于为电池模组5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结构,并且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以避免出现电池模组5与箱体2的底面出现碰撞的现象出现。
进一步的,支撑梁8、承重梁9和底梁10叠置设置并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固定,以使支撑梁8、承重梁9和底梁10形成稳定的连接体。其中为了加强支撑组件与箱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承重梁9和底梁10可以均是与箱体2进行焊接设置的,这样有利于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梁9设置有多个,多个承重梁9沿支撑梁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承重梁9分布在电池模组5的下方,以实现通过多个承重梁9进行支撑电池模组5,多个支撑梁8进行支撑有利于将电池模组5的重力进行分散,多个支撑梁8的设置方式提高了支撑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障电池模组5与支撑组件连接的稳定性,电池包结构还包括螺栓,电池模组5与支撑梁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其中,螺栓由电池模组5的顶部贯穿电池模组5后与支撑组件的支撑梁8进行连接,使电池模组5与支撑梁8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加强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螺栓可以是设置有多个,多个螺栓沿着电池模组5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螺栓设置有4个,4个螺栓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5的4个角部处,当然螺栓的设置数量不限于4个,也不限于设置在电池模组5的角部处,还可以是4个、5个、6个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充电桩包括实施例1中的电池包结构。
进一步的,充电桩为储能充电桩。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电池包结构在电池箱的内部设置固定框架,以使电池模组5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安装通道的内部,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定位电池模组5,具有安装牢固增加电池模组5安装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2、在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支撑组件,采用支撑组件进行支撑电池模组5,支撑组件与固定框架连接进一步对电池模组5进行定位安装,以实现将电池模组5稳定地安装在电池箱的内部,在电池包受到外力后,避免出现电池模组5与电池箱出现碰撞的现象出现,保障电池包的整体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3、电池模组5通过螺栓与支撑组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电池模组5安装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
电池模组(5);
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的内部,所述固定框架具有安装通道,所述电池模组(5)安装在所述安装通道的内部;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内部的底面上,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电池模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框架的内周壁面与所述电池模组(5)抵接,所述固定框架的外周壁面与所述电池箱的内周壁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5)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
上框架,所述上框架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5)的外周面上;
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的一端与所述上框架连接,所述加强板(7)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或者所述电池箱的底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当所述上框架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上框架沿所述电池模组(5)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包括:
压板(4),所述压板(4)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压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5)的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横梁(6),所述横梁(6)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横梁(6)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5)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压板(4)和所述横梁(6)配合围成所述上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的底面与所述横梁(6)的顶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7)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加强板(7)沿所述电池模组(5)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
多个所述加强板(7)沿所述横梁(6)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梁(8),所述支撑梁(8)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梁(8)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上框架的横梁(6)的下方,所述固定框架的加强板(7)朝向电池箱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8)连接;
承重梁(9),所述承重梁(9)设置在所述支撑梁(8)的下方,所述承重梁(9)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梁(8)之间;
底梁(10),所述底梁(10)设置在所述承重梁(9)的下方,所述支撑梁(8)、所述承重梁(9)和所述底梁(10)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其中,所述承重梁(9)与所述底梁(10)和/或所述电池箱连接,所述底梁(10)与所述电池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9)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重梁(9)沿所述支撑梁(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螺栓,所述电池模组(5)与所述支撑梁(8)之间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
盖体(1);
箱体(2),所述盖体(1)盖设在所述箱体(2)的开口处,所述盖体(1)与所述箱体(2)围成腔体,所述电池模组(5)、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支撑组件均位于所述腔体的内部;
垫片(3),所述垫片(3)设置在所述盖体(1)与所述箱体(2)之间。
12.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
CN202222816037.4U 2022-10-25 2022-10-25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8300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6037.4U CN2183000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6037.4U CN2183000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0091U true CN21830009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603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83000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0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954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US11929515B2 (en) Battery pack case and battery pack
CN106450089B (zh) 一种无模组化电池包结构
WO2022120850A1 (zh) 电池、用电装置及制备电池的方法
US20210320361A1 (en) Battery box and battery module
KR101209935B1 (ko) 배터리팩 고정장치
EP3958384B1 (en) Frame body, battery pack and apparatus
CN114024082B (zh) 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8300091U (zh) 电池包结构和充电桩
CN213861832U (zh) 一种可换电的电池包安装框架及其汽车
WO2021142743A1 (zh) 一种电池包和电动车辆
CN209981295U (zh) 一种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JP2023518373A (ja) 電池、電力消費装置及び電池製造方法
CN216698558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2231116U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CN212907958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CN204481068U (zh) 一种电池模组装置
CN220065950U (zh) 电池包堆叠体及换电系统
CN209981323U (zh) 一种模组外壳、电池包和车辆
CN217881710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14848914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CN220963568U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22098476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1732824U (zh) 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组合框架
CN220172263U (zh) 用于电池包的托盘、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