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5995U - 新风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风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5995U
CN218295995U CN202222902045.0U CN202222902045U CN218295995U CN 218295995 U CN218295995 U CN 218295995U CN 202222902045 U CN202222902045 U CN 202222902045U CN 218295995 U CN218295995 U CN 218295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heat exchange
fresh air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20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20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5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5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5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风处理系统,属于空气处理技术领域。新风处理系统包括:送风系统,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动;和热交换管路,其与送风系统连通,用于将室外空气由室外输送至室内,热交换管路包括:换热导流管,其内形成第一通道;外层导流管,其套设于换热导流管外,外层导流管和换热导流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其一连通室内外,以输送室外空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另一流通低温介质;定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输送室外空气的通道为新风通道,流通低温介质的通道为低温通道;其中,高湿的室外空气在新风通道内接触低温的换热导流管而析出冷凝水,以对室外空气除湿。本新风处理系统的热交换管路具有换热和除湿功能。

Description

新风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处理系统可以将将室外的新风空气送向室内,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部分新风处理系统具有能量回收功能,即将排向室外的空气所附带的热量进行回收。目前热量的回收大多通过新风换气机内的换热芯体实现,通过换热芯体将热介质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介质。
然而,为了保证换热性能,通常换热芯体都比较大,因而只能选择将系统安装在空间宽敞的区域,对于空间狭窄的区域安装受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处理系统,采用热交换管路进行换热和除湿。
一种新风处理系统,包括:送风系统,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动;和热交换管路,其与送风系统连通,用于将室外空气由室外输送至室内,热交换管路包括:换热导流管,其内形成第一通道;外层导流管,其套设于换热导流管外,外层导流管和换热导流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其一连通室内外,以输送室外空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另一流通低温介质;定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输送室外空气的通道为新风通道,流通低温介质的通道为低温通道;其中,高湿的室外空气在新风通道内接触低温的换热导流管而析出冷凝水,以对室外空气除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其与新风通道连通,用于收集冷凝水;排水装置,其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用于排出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通道倾斜设置,冷凝水收集装置位于新风通道的较低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路,其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通;阀开关,其连接于排水管路上,用于控制排水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长度方向上,换热导流管呈螺旋状延伸;第一通道为低温通道,第二通道为新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层导流管内穿设有多个并排分布的换热导流管,换热导流管内流通低温介质;室外空气流经新风通道时与多个换热导流管接触而析出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温介质为室内空气;换热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内和室外;新风处理系统还包括:排风系统,其与低温通道连通,用于驱动室内空气经低温通道排向室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集成在一个机壳上;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机壳,其上形成有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送风风道与新风通道连通,排风风道与低温通道连通;送风机设于送风风道内,排风机设于排风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设置在第一机壳上,排风系统设置在第二机壳上;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第一机壳,其上形成有送风风道,送风风道与新风通道连通;第二机壳,其上形成有排风风道,排风风道与低温通道连通;送风机设于送风风道内,排风机设于排风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温介质为液体,液体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还包括:泵,用于泵送液体流经低温通道;在泵的作用下,液体在低温通道内流动,以使换热导流管保持低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热交换管路的轴向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热交换管路的轴向截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热交换管路的轴向截面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六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七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八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九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十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的径向截面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排风系统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新风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新风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部分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管路部分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新风换气机;11、机壳;11a、分隔板;11b、第一机壳;11c、第二机壳;12、换热芯体;13、送风机;14、排风机;15、室内送风口;16、室内排风口;17、室外进风口;18、室外出风口;19a、送风风道;19b、排风风道;2、管路;21、送风管路;22、排风管路;
100、能量回收系统;110、动力源系统;120、输送管路;130、热交换管路;131、外层导流管;132、换热导流管;133、第一通道;134、第二通道;140、固定支架;141、外环部;142、内环部;143、辐射部;
200、空气处理系统;211、第一驱风系统;212、第二驱风系统;221、第一辅助管;2211、第一子辅助管;222、第二辅助管;2221、第二子辅助管;223、第三辅助管;2231、第三子辅助管;224、第四辅助管;2241、第四子辅助管;
300、新风处理系统;310、冷凝水收集装置;320、排水装置;321、排水管路;322、阀开关;331、新风通道;332、低温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筒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例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本文先对现有技术进行介绍:能量回收系统主要由换热设备和管路组成。能量回收系统通过热交换实现能量回收,而热交换功能主要由换热设备完成,管路仅用于输送介质。换热设备内通常设有换热芯体,通过换热芯体实现两路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
参照图1,以换热设备为新风换气机1,能量回收系统具体用于空气处理为例进行描述,能量回收系统包括新风换气机1和管路2。
新风换气机1包括机壳11、换热芯体12和风机。
机壳11上设有室内送风口15、室内排风口16、室外进风口17和室外出风口18。
换热芯体12设置在机壳11内,室外进风口17和室内送风口15经由换热芯体12连通,形成送风风道;室内排风口16和室外出风口18经由换热芯体12连通,形成排风风道。
风机包括送风机13和排风机14,送风机13设置在送风风道内,排风机14设置在排风风道内。
管路2包括送风管路21和排风管路22。送风管路21的一端与室内送风口15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室内房间;排风管路22的一端与室内排风口16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室内房间。
能量回收系统运行时,送风机13和排风机14启动,室内房间的室内空气由排风管路22进入新风换气机1的排风风道,室外空气由室外进风口17进入新风换气机1的送风风道,两路气体在换热芯体12处发生热交换后,室内空气由室外出风口18吹向室外,室外空气由送风管路21吹向室内房间。由此,在换气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
示例性的,在炎热的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室内由于使用空调等因素温度较低,在此场景时能量回收系统运行时,温度较高的室外空气和温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在换热芯体12处发生热交换,可以降低吹向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温度,从而回收空调的能量。
现有技术中的能量回收系统中换热设备内的换热芯体12通常体积比较大,故而换热设备也比较大,在安装时会占据较大空间,对于安装空间狭小的地方安装受限。
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将能量回收系统的热交换功能转移到管路上,省去换热设备内的换热芯体12。以此,可以减小系统的体积,解决安装受限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申请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参照图2,提出一种能量回收系统100,其包括动力源系统110和输送管路120。
动力源系统110根据实际场景下介质的不同,可以是驱动空气流动的驱风系统,或者泵送水流的泵水系统。
动力源系统110包括第一动力源系统和第二动力源系统。为方便描述,将第一动力源驱动的介质称为第一介质,将第二动力源驱动的介质称为第二介质。
输送管路120与动力源系统110连接。在动力源系统110的作用下,由输送管路120实现介质的输送。
输送管路120包括热交换管路130,用于在输送介质的同时实现热量交换。
参照图3至图6,热交换管路130包括层层套设的n层管道,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定义任意两个相邻套设的管道分别为外层导流管131和换热导流管132,外层导流管131套设在换热导流管132外,以任一换热导流管132为参考,该换热导流管132内流动的介质与流经该换热导流管132外的介质发生热量交换。
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6,图中实心单箭头示意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空心单箭头示意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实心双箭头示意热量传递,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分别在换热导流管132的内外流动时发生热量交换。
示例性的,参照图3、图4,n=2,内层的管道为换热导流管132,外层的管道为外层导流管131,换热导流管132和外层导流管131之间流动的介质与换热导流管132内流动的介质发生热量交换。
示例性的,参照图5、图6,n=3,以内向外,对于相邻的第一层管道、第二层管道来说,第一层管道是换热导流管132,第二层管道是外层导流管131;对于相邻的第二层管道、第三层管道来说,第二层管道是换热导流管132,第三层管道是外层导流管131。第二层管道与第一层管道之间流动的介质与第一层管道内流动的介质发生热量交换;第二层管道与第一层管道之间流动的介质,与第三层管道和第二层管道之间流动的介质发生热量交换。
本申请的能量回收系统100,由输送管路120中的热交换管路130实现热量交换,替代了庞大的换热芯体12,使得系统的体积比较小,从而可安装在任意场所,提高了系统的安装便捷性和灵活性。
而且,现有技术中换热芯体12的体积比较大,维护维修十分不便,本申请使用热交换管路130换热替代换热芯体12,增加了维护维修的便捷性。
而且,本申请的能量回收系统100在原有管路上进行改进,在其输送功能上增加热交换功能,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芯体12,简化了产品结构。
另外,现有技术中由换热设备内的换热芯体12换热时,由于换热芯体12的形式多为叉流或平流+叉流,机内压损非常大,不利于节能,本申请通过热交换管路130换热,压损比较小,节能效果更好。
由于本申请中热交换管路130可以是多层叠套结构,因此,除去最外层和最内层,中间层的管道既是其内层的外层导流管131,又是其外层的换热导流管132,因此,
最外层的外层导流管131可以隔绝管内与外部的能量交换,同时可以实现消音与防凝露的作用,其材质可以是柔性、刚性金属或硬质非金属,抗内外力大于1Pa~2000Mpa,以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
换热导流管132(中间层及最内层的管道)的构造是具有显热或全热能量交换的材质,可以是高分子膜、铝/铜及其合金、塑料、生物膜等,其换热系数≥0.2,水分交换能力≥30mL/m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10,一个外层导流管131内可以套设有多个换热导流管132。
多个换热导流管132对应形成多个第一通道,多个换热导流管132与外层导流管131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通道;多个第一通道内的介质均与第二通道内的介质发生热量交换。
示例性的,具体参照图7、图8,一个外层导流管131内具有三个换热导流管132。三个换热导流管132内分别形成三个第一通道,三个换热导流管132和外层导流管131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通道。
一种应用场景中,同一空间的介质可分三路分别流向三个换热导流管132,这样,通过分流的形式可提高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换热效率。
另一种应用场景中,三个空间的三种介质以一一对应的形式分别流向三个换热导流管132,例如,空间①的介质流经第一个换热导流管132,空间②的介质流经第二个换热导流管132,空间③的介质流经第三个换热导流管132,这样,可以实现多个空间的同时换热。
因此,本申请中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灵活的设置热交换管路130内换热导流管132的数量,不但提高了本申请的应用范围,而且还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换热导流管132在外层导流管131内间隔布设,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换热导流管132的外周全部与第二通道的介质接触,避免多个换热导流管132堆积时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至图13,在径向的横截面上,换热导流管132呈峰和谷交替排布的褶皱状。
示例性的,图11中换热导流管132的径向横截面呈星状,峰、谷为三角形;图12中换热导流管132的峰为矩形,谷为三角形;图13中换热导流管132的峰的边缘再次呈峰谷交替。
本申请中将换热导流管132设置成褶皱状的异形设计,可以增加交换面积,提高能量交换的效率。
可以理解地,对于多层套管结构,参照图14,也适用于异形设计,从而增加多管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能量交换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换热导流管132的径向截面积S1与外层导流管131的径向截面积S2的关系满足:S1/S2>10%,这样可以在满足换热性能的同时也满足不同压损的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轴向方向,外层导流管131和/或换热导流管132至少为直管、螺纹管或者波纹管中的一种。直管的成本比较低,螺纹管和波纹管可以满足不同布设环境下的弯曲要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5,换热导流管132上的峰与外层导流管131的内壁相抵,换热导流管132上的谷与外层导流管131之间形成供介质流通的通道。这样,可通过换热导流管132自身的结构使其固定在外层导流管131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换热导流管132通过固定支架140固定在外层导流管131内。
根据热交换管路130的长度,每隔预设距离设置一个固定支架140,以此来支撑换热导流管132在外层导流管131内的位置。
固定支架140包括外环部141、内环部142和辐射部143。外环部141和内环部142均呈圈状,内环部142位于外环部141内,多个辐射部143位于内环部142和外环部141之间,从而将两者连接起来,同时多个辐射部143之间具有间隔,因而不会阻挡介质的流动。
其中,外环部141与外层导流管131的内壁相抵,内环部142套在换热导流管132外面,以此来支撑换热导流管132在外层导流管131内的位置。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将上述能量回收系统具体应用于空气处理,因此,提出一种空气处理系统200,参照图17,空气处理系统200包括第一驱风系统211、第二驱风系统212和输送管路120。
第一驱风系统211,用于驱动第一空间的空气流动;第二驱风系统212,用于驱动第二空间的空气流动。
输送管路120包括热交换管路130,热交换管路130的结构与上述描述相同。其中,换热导流管132内形成第一通道133(图17中实心箭头示意的通道),换热导流管132和外层导流管131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134(图17中空心箭头示意的通道)。第一通道133与第一驱风系统211连通,第二通道134与第二驱风系统212连通。
在第一驱风系统211和第二驱风系统212的作用下,第一空间的空气在流经第一通道133时与流经第二通道134的第二空间的空气发生热量交换。
本申请的空气处理系统200,由热交换管路130在输送空气的同时实现热量交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换热芯体12所造成的系统体积庞大而安装受限的问题。
而且在实际工况中热交换管路130的铺设比较灵活,扩大了本系统的使用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8,空气处理系统用于新风换气,第一空间为室外,第二空间为室内,第一驱风系统211为送风系统,第二驱风系统212为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向室内;排风系统,用于驱动室内空气流向室外。
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一通道133与送风系统连通,热交换管路130中的第二通道134与排风系统连通。这样,第一通道内133的室外空气与第二通道134内的室内空气发生热量交换。
图18中实心箭头示意室外空气的流动路径,空心箭头示意室内空气的流动路径,室外空气经送风系统、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一通道133流向室内,室内空气经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二通道134、排风系统流向室外,从而在换气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33可与排风系统连通,第二通道134可与送风系统连通,依然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另外,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以均为室内,从而本申请可以实现两个室内空间的换气和能量回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9至图21,送风系统包括室外进风口17、送风风道19a和送风机13。
室外进风口17,与室外连通,用于从室外引入室外空气;
送风风道19a,连通在室外进风口17和第一通道133之间;
送风机13,设于送风通道19a内,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到室内。
排风系统包括:室外出风口18、排风风道19b和排风机14。
室外出风口18,与室外连通,用于向室外排出室内空气;
排风风道,连通在所述室外出风口18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排风机14,其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19,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可集成在一个机壳11上。即,机壳11上形成室外进风口17、室外出风口18、室内送风口15和室内排风口16。
其中,室外进风口17、室外出风口18可通过普通的管路与室外连通,室内送风口15和室内排风口16通过输送管路120与室内连通。
室外进风口17和室内送风口15之间连通形成送风风道19a,室内排风口16和室外出风口18之间连通形成排风风道19b,送风风道19a和排风风道19b之间通过分隔板11a隔开。
这样,机壳11内仅设置送风机13和排风机14即可,省略了换热芯体12,其体积可大大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为两体结构。即,参照图20,第一机壳11b上形成室外进风口17、室内送风口15和送风风道19a;参照图21,第二机壳11c上形成室内排风口16、室外出风口18和排风风道19b。
这样,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分开,使得系统的结构分散,其安装时对空间的要求更小;而且,分散的结构也更加灵活,可以将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安装任意合适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管路120的全部为热交换管路130,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在输送管路120的全程进行热交换,这样,可以提高两路空气的热交换时间,提高能量回收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管路120的部分为热交换管路130,在总系统中仅设置一个热交换管路130。
输送管路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热交换管路130和辅助管,其中,辅助管为普通管路,仅具有输送功能,不具备热交换的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管可以是换热导流管的延伸。
参照图22、图23,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一通道133通过第一辅助管221与送风系统连通,通过第二辅助管222与室内房间连通;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二通道134通过第三辅助管223与排风系统连通,通过第四辅助管224与室内空间连通。
这样,可以在保证能量回收效果的同时降低输送管路120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2,输送管路120连通N个空间,N为正整数,这样,可实现多个房间的换气及能量回收。
具体地,输送管路120包括第二子辅助管2221和第四子辅助管2241,两者均为一分N的结构,第二子辅助管2221的干路接口连接第一通道,第二子辅助管2221的支路以一一对应的形式连向N个空间;第四子辅助管2241的干路接口连接第二通道,第四子辅助管2241的支路以一一对应的形式连向N个空间。由此,通过一个热交换管路130实现了多个房间的换气及能量回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3,在总系统中并联设置M个热交换管路130。
M个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子辅助管2211与送风系统连通,通过第二辅助管222与室内房间连通;M个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二通道通过第三子辅助管2231与排风系统连通,通过第四辅助管224与室内空间连通。
其中,第一子辅助管2211、第三子辅助管2231均为一分M的结构形式,第一子辅助管2211的干路端与送风系统连接,第一子辅助管2211的M个支路分别连向不同的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一通道;第三子辅助管2231的干路端与排风系统连接,第三子辅助管2231的M个支路分别连向不同的热交换管路130的第二通道。
这样,通过多个热交换管路130并联的形式,可以将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分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可提高换热效率。
示例性的,热交换管路130具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热交换管路、第二热交换管路和第三热交换管路。第一子辅助管2211和第三子辅助管2231均为一分三的结构形式,室外空气在第一子辅助管2211处由一股分为三股,第一支路流向第一热交换管路的第一通道,第二支路流向第二热交换管路的第一通道,第三支路流向第三热交换管路的第一通道;空间①的室内空气经第一热交换管路的第二通道流向第三子辅助管2231的第一支路,空间②的室内空气经第二热交换管路的第二通道流向第三子辅助管2231的第二支路,空间③的室内空气经第三热交换管路的第二通道流向第三子辅助管2231的第三支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辅助管的一分多的结构可通过分风箱实现。
具体地,分风箱的一端具有一个总端口和多个分端口,辅助管的干路与总端口连接,辅助管的支路分别与分端口连接。
以上实施例中,由于本申请采用热交换管路130散热,因此,可以通过对管路的串并联形式的设计实现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具有应用范围广、设计灵活以及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出一种新风处理系统300,参照图24和图25,新风处理系统300包括热交换管路130和送风系统。
热交换管路130的结构与上述描述相同。其中,换热导流管132内形成第一通道,换热导流管132和外层导流管131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
第一通道内流通室外空气时,第二通道内流通低温介质;第一通道内流通低温介质时,第二通道内流通室外空气。因此,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的新风处理系统中,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流通室外空气的那个通道称为新风通道331,将另一个流通低温介质的通道称为低温通道332。
新风通道331的一端与室外连通,新风通道331的另一端与室内连通,送风系统与新风通道331连通,用于驱动室外空气由室外经新风通道331送向室内。
低温通道332内流通低温介质,低温介质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这样,可使得换热导流管132的温度比较低,当高湿的室外空气在新风通道331内流动时,接触到低温的换热导流管132会析出冷凝水,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避免高湿的室外空气直接进去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24,图中实心箭头示例室外空气的流动路径,空心箭头示意室内空气的流动路径,当低温介质为低温的室内空气时,例如经过空调冷却的室内空气,新风处理系统与上述的空气处理系统结构相同,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低温通道332的一端与室外连通,其另一端与室内连通。
新风处理系统工作时,低温的室内空气经过低温通道332,高湿的室外空气经过新风通道331。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在换热导流管132处换热,并且,室外空气接触低温的换热导流管132而析出冷凝水,从而降低了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本申请的新风处理系统同时具备了换气、能量回收和除湿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25,当低温介质为低温的液体时,例如,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新风处理系统300还包括泵,用于驱动水在低温通道332内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6至图28,新风处理系统300还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310和排水装置320。
冷凝水收集装置310与新风通道331连通,用于收集冷凝水;排水装置320与冷凝水收集装置310连通,用于排出冷凝水。
新风通道331内的冷凝水被收集到冷凝水收集装置310内,当冷凝水在冷凝水收集装置310内达到预设高度时,通过排水装置320将冷凝水排出。
具体地,冷凝水收集装置310可呈箱体状或者圆柱体状,其内部为空腔,以容纳冷凝水。新风通道331的管壁上可设置开口,冷凝水收集装置310对应连接在开口处,新风通道331内的冷凝水通过开口流入冷凝水收集装置310内。
排水装置320可包括排水管路321和阀开关322。排水管路321与冷凝水收集装置310连通,阀开关322连接在排水管路321上,用于控制排水管路321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6,新风通道331呈倾斜设置,即,新风通道331的一端高,一端低,然后,将冷凝水收集装置310设置在新风通道331的低端,这样有利于新风通道331内冷凝水向冷凝水收集装置310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7,第一通道为低温通道332,第二通道为新风通道331,换热导流管132沿其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延伸,这样可以增加室外空气在新风通道331内与换热导流管132的接触面积,提高除湿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8,外层导流管131内穿设有多个并排分布的换热导流管132,换热导流管132内流通低温介质,即多个换热导流管132内形成多个低温通道332,换热导流管132和外层导流管131之间的第二通道为新风通道331,室外空气流经新风通道331时与多个低温通道332接触而析出冷凝水。多个换热导流管132的设置可以提高室外空气与换热导流管132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除湿效率和除湿效果。
本申请的第一构思,由于采用了热交换管路130来实现热量交换,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换热芯体12,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系统因空间狭小而安装受限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装便捷性和灵活性。
本申请的第二构思,由于采用了热交换管路130来实现热量交换,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换热芯体12,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系统因体积庞大而维护维修不便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维护维修的便捷性。
本申请的第三构思,由于采用了热交换管路130来实现热量交换,从而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换热芯体12,简化了产品结构。
本申请的第四构思,由于采用了热交换管路130来实现热量交换,其压损比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压损大而不利于节能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
本申请的第五构思,通过在一个外层导流管131内套设多个换热导流管132,从而可以将同一空间的介质通过分流的形式流向不同的换热导流管132,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申请的第六构思,通过在一个外层导流管131内套设多个换热导流管132,从而可将不同的空间的介质分别流向不同的换热导流管132,实现了多个不同空间的同时换热。
本申请的第七构思,由于多个换热导流管132在外层导流管131内间隔布设,避免了多个换热导流管132堆积时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热交换管路的换热效率。
本申请的第八构思,由于将换热导流管132的径向截面设置成峰谷交替的褶皱状,增加了介质之间的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申请的第九构思,换热导流管132上的峰与外层导流管131相抵,通过换热导流管132自身的结构使其固定在外层导流管131内,省略了固定支撑结构,在增加介质之间交换面积的同时,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结构。
本申请的第十构思,通过固定支架140将换热导流管132和外层导流管131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避免了换热导流管132与外层导流管131接触而减小交换面积,保证了热交换管路130的换热能力。
本申请的第十一构思,在空气处理系统中将输送空气的管路设置成热交换管路130,从而在不改变其输送功能的同时增加热交换的功能,替代了新风换气机1内的换热芯体12,从而简化了产品结构。
本申请的第十二构思,在空气处理系统中将输送空气的管路设置成热交换管路130,由热交换管路130实现换热,无需使用换热芯体12,仅保留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即可,从而减小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安装便捷性。
本申请的第十三构思,在空气处理系统中将输送空气的管路设置成热交换管路130,由热交换管路130实现换热,无需使用换热芯体12,从而可以将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分开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安装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本申请的第十四构思,由于输送管路120的全部为热交换管路130,增加了空气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能量回收的效率。
本申请的第十五构思,由于输送管路120由热交换管路和仅具有输送功能的辅助管组成,在实现热量交换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本申请的第十六构思,由于采用一分N的辅助管将热交换管路130与多个房间连通,可以通过一个热交换管路实现多个房间的换气及能量回收。
本申请的第十七构思,由于在系统中并联M个热交换管路130,可以将空气分流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申请的第十八构思,由于外层导流管131套在换热导流管132的外面,高湿高温的室外空气流经新风通道331时会接触低温的换热导流管132,从而可以使得室外空气析出冷凝水,达到除湿的目的,改善了向室内引入的新风的湿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系统,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动;和
热交换管路,其与所述送风系统连通,用于将室外空气由室外输送至室内,所述热交换管路包括:
换热导流管,其内形成第一通道;
外层导流管,其套设于所述换热导流管外,所述外层导流管和所述换热导流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其一连通室内外,以输送室外空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另一流通低温介质;定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输送室外空气的通道为新风通道,流通低温介质的通道为低温通道;
其中,高湿的室外空气在所述新风通道内接触低温的换热导流管而析出冷凝水,以对室外空气除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凝水收集装置,其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用于收集冷凝水;
排水装置,其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用于排出冷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倾斜设置,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的较低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
排水管路,其与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连通;
阀开关,其连接于所述排水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路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上,所述换热导流管呈螺旋状延伸;
所述第一通道为低温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新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导流管内穿设有多个并排分布的换热导流管,所述换热导流管内流通低温介质;
室外空气流经所述新风通道时与多个所述换热导流管接触而析出冷凝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介质为室内空气;所述换热导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内和室外;
所述新风处理系统还包括:
排风系统,其与所述低温通道连通,用于驱动室内空气经所述低温通道排向室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和所述排风系统集成在一个机壳上;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
所述机壳,其上形成有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风道与所述低温通道连通;
所述送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所述排风机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设置在第一机壳上,所述排风系统设置在第二机壳上;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
所述第一机壳,其上形成有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机壳,其上形成有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与所述低温通道连通;
所述送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所述排风机设于所述排风风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介质为液体,液体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
还包括:
泵,用于泵送液体流经所述低温通道;
在所述泵的作用下,液体在所述低温通道内流动,以使所述换热导流管保持低温。
CN202222902045.0U 2022-11-01 2022-11-01 新风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295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2045.0U CN218295995U (zh) 2022-11-01 2022-11-01 新风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2045.0U CN218295995U (zh) 2022-11-01 2022-11-01 新风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5995U true CN218295995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2045.0U Active CN218295995U (zh) 2022-11-01 2022-11-01 新风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5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36338B1 (en) Room air conditioner
US7322401B2 (en) Ventilator
CN100359253C (zh) 通风系统
KR20100120467A (ko) 열교환용 관부재를 구비한 환기시스템
RU2375640C2 (ru)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и нагрева помещений в зданиях
CN218295995U (zh) 新风处理系统
CN218295964U (zh) 空气处理系统
CN218723331U (zh) 能量回收系统
WO2003021155A1 (fr) Climatiseur de type pompe a chaleur a echange d'air
CN210861409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1846376A (zh) 一种组合式新风系统
CN100529643C (zh) 转轮式全热交换装置
CN108291781B (zh) 空调塔机
JP3022831B2 (ja) 換気装置
CN212320023U (zh)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JP480726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1057481Y (zh) 节能热交换通风管道
KR20090111506A (ko) 환기장치용 열교환기
CN111981661A (zh)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CN220669642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0740627U (zh)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14581499U (zh) 加湿表冷装置及空气处理设备
CN213421296U (zh) 一种内置池水循环动力装置的除湿空调
CA3112823A1 (en) A three-port breathable-shell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for air-to-air and liquid-to-air heat and moisture recovery
CN201811368U (zh) 一种组合式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