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0023U -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0023U
CN212320023U CN202021737879.5U CN202021737879U CN212320023U CN 212320023 U CN212320023 U CN 212320023U CN 202021737879 U CN202021737879 U CN 202021737879U CN 212320023 U CN212320023 U CN 212320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heat exchange
air
filter lay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78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冬生
陈二雄
尹应德
刘世杰
叶周
陈杭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17378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0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0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0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全部过滤层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热交换芯体由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由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组成;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由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城市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室内设计普遍采用显热交换新风机回收排风冷/热量,同时净化室内空气,达到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的目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越来越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PM2.5)严重超标,当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时,大量的粉尘等有害物质很容易堵塞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除尘过滤装置,因此需要对除尘过滤装置进行频繁的清洗或更换,同时使除尘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普通的排风扇、送风扇只能进行简单的排风、送风工作,在炎热夏季,换气的同时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在寒冷冬季,则会导致室内温度降低,此时需要通过显热交换新风机使排出的污浊空气和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的显热交换新风机可对室内排出的空气中包含的冷/热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回收,使室内温度波动最小化,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显热交换新风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除尘过滤装置、热交换芯体,风门机构、切换机构以及若干驱动风机等。当室内恒温环境空间需要新风时,开启驱动风机,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流经热交换芯体后通过室外排风口排放到室外环境中去,而补充进来的洁净新风则通过室外进风口,流经热交换芯体,与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回收排风的冷/热量并且经过除尘过滤装置后通过室内新风口进入室内环境中。上述过程在实现能量回收的情况下,使室内污浊的空气通过室外排风口排到室外环境中,保证室内空间空气的洁净度和舒适度。
而热交换芯体作为其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回收排风冷/热量,实现节能的目的,其热交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温度交换效率以及室内人员的舒适度。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采用的热交换芯体为纸换热器,新风和排风为错流换热,这种结构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换热通道较狭小,容易堵塞,并且纸换热器在潮湿环境下需要定期更换,一般15~30天内就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清洗,因此其使用寿命较短,运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易于安装、使用寿命长、无需维护保养且成本低廉的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
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
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从下至上布置,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从上至下布置,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
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
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
排风风机和排风过滤层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并靠近室外排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风道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光滑圆管、低肋管、椭圆管或扭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材质为铜管、不锈钢管、钛管和铝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扭曲管时,相邻扭曲管之间在最大变径凸点处相互接触,形成自支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两组或两组以上换热管并排组成,具有独立的热交换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新风第一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为初效过滤器或静电除尘器;所述的新风第二过滤层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的新风第三过滤层为活性炭层、HEPA滤网或紫外灭菌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过滤层均使用卡扣方式安装在壳体上,方便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采用降噪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检修板,且检修板活动安装在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呈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因此热交换效率比传统的错流型纸热交换器要高,能够最大限度回收排风的冷/热量,节约能源。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芯体采用金属材质,故使用寿命长比常规的纸热交换器要长,并且无需维护保养,成本低廉。
3、由于热交换芯体换热管可由若干根扭曲管组成,当相邻扭曲管之间的中心距与其管外长轴相等时,相邻扭曲管之间会存在若干个接触点,通过这些接触点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换热管由于高速气流略过而产生的振动,从而可以提高管外空气的流速,减少设备运行噪声。
4、在本实用新型中,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部,安装时只需在墙壁开孔,通过管道即可与外面环境连通,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室内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附图标记说明:1-室外进风口;2-室内新风口;3-室内回风口;4-室外排风口;5–热交换芯体;6–壳体;7-新风风机;8-排风风机;9-新风第一过滤层;10-新风第二过滤层;11-新风第三过滤层;12-排风过滤层;1a-第一系统室外进风口;2a-第一系统室内新风口;3a-第一系统室内回风口;4a-第一系统室外排风口;5a-第一系统热交换芯体;7a-第一系统新风风机;8a-第一系统排风风机;9a-第一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10a-第一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1a-第一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2a-第一系统排风过滤层;1b-第二系统室外进风口;2b-第二系统室内新风口;3b-第二系统室内回风口;4b-第二系统室外排风口;5b-第二系统热交换芯体;7b-第二系统新风风机;8b-第二系统排风风机;9b-第二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10b-第二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1b-第二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2b-第二系统排风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室外进风口1、室内新风口2、室内回风口3、室外排风口4、热交换芯体5、壳体6、新风风机7、排风风机8、新风第一过滤层9、新风第二过滤层10、新风第三过滤层11和排风过滤层12。
热交换芯体5、新风风机7、排风风机8、新风第一过滤层9、新风第二过滤层10、新风第三过滤层11和排风过滤层12均位于壳体6内。
热交换芯体5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本实例中,换热管采用的是普通薄壁圆管,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第一热交换风道由室外进风口1、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管程和室内新风口2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由室内回风口3、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壳程和室外排风口4组成。
室外进风口1和室外排风口4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2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3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
新风风机7、新风第一过滤层9、新风第二过滤层10和新风第三过滤层11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7、新风第一过滤层9靠近室外进风口1,新风第二过滤层10和新风第三过滤层11靠近室内新风口2。
排风风机8和排风过滤层12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靠近室外排风口4。
安装时,只需在墙壁开孔,通过管道将室外进风口1和室外排风口4分别与室外连通,将室内新风口2和室内回风口3分别与室内连通。使用时,室外新鲜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口1吸入显热交换新风机,流经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外新风依次流过室外进风口1、新风风机7、新风第一过滤层9、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管程、新风第二过滤层10、新风第三过滤层11和室内新风口2后进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3流经第二热交换风道,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3、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壳程、排风风机8、排风过滤层12和室外排风口4后进入室外。其中,流经第一次热交换风道的室外新鲜空气和流经第二热交换风道的室内污浊空气可通过热交换芯体换热管5进行显热交换,使室外新风充分吸收室内污浊空气的冷/热量,从而以接近室温的状态引入室内,达到了节能保温的效果。
上述新风和排风空气的流动均通过新风风机7和排风风机8驱动。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室外进风口1、室内新风口2、室内回风口3、室外排风口4、热交换芯体5、壳体6、新风风机7、排风风机8、新风第一过滤层9、新风第二过滤层10、新风第三过滤层11和排风过滤层12。
热交换芯体5、新风风机7、排风风机8、新风第一过滤层9、新风第二过滤层10、新风第三过滤层11和排风过滤层12均位于壳体6内。
热交换芯体5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本实例中,换热管采用的是扭曲管,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第一热交换风道由室外进风口1、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管程和室内新风口2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由室内回风口3、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壳程和室外排风口4组成。
室外进风口1和室外排风口4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2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3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
新风风机7、新风第一过滤层9、新风第二过滤层10和新风第三过滤层11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7、新风第一过滤层9靠近室外进风口1,新风第二过滤层10和新风第三过滤层11靠近室内新风口2。
排风风机8和排风过滤层12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靠近室外排风口4。
安装时,只需在墙壁开孔,通过管道将室外进风口1和室外排风口4分别与室外连通,将室内新风口2和室内回风口3分别与室内连通。使用时,室外新鲜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口1吸入显热交换新风机,流经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外新风依次流过室外进风口1、新风风机7、新风第一过滤层9、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管程、新风第二过滤层10、新风第三过滤层11和室内新风口2后进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3流经第二热交换风道,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3、热交换芯体5换热管壳程、排风风机8、排风过滤层12和室外排风口4后进入室外。其中,流经第一次热交换风道的室外新鲜空气和流经第二热交换风道的室内污浊空气可通过热交换芯体换热管5进行显热交换,使室外新风充分吸收室内污浊空气的冷/热量,从而以接近室温的状态引入室内,达到了节能保温的效果。
上述新风和排风空气的流动均通过新风风机7和排风风机8驱动。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热交换芯体换热管采用的是扭曲管而非普通薄壁圆管,当相邻扭曲管之间的中心距与其管外长轴相等时,相邻扭曲管之间会存在若干个接触点,通过这些接触点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换热管由于高速气流略过而产生的振动,从而可以提高管外空气的流速,减少设备运行噪声。
实施例三
参照图5和图6所示,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热交换芯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热交换芯体并排组成,具有独立的热交换风道,本实施例采用两模块设计,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每一个系统内室外新鲜空气和室内污浊空气分别流经独立的风道并进行热交换。具体的:
第一系统包括第一系统室外进风口1a、第一系统室内新风口2a、第一系统室内回风口3a、第一系统室外排风口4a、第一系统热交换芯体5a、第一系统新风风机7a、第一系统排风风机8a、第一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9a、第一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0a、第一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1a、第一系统排风过滤层12a。
第二系统包括第二系统室外进风口1b、第二系统室内新风口2b、第二系统室内回风口3b、第二系统室外排风口4b、第二系统热交换芯体5b、第二系统新风风机7b、第二系统排风风机8b、第二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9b、第二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0b、第二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1b和第二系统排风过滤层12b。
第一系统热交换芯体5a、第一系统新风风机7a、第一系统排风风机8a、第一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9a、第一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0a、第一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1a、第一系统排风过滤层12a以及第二系统热交换芯体5b、第二系统新风风机7b、第二系统排风风机8b、第二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9b、第二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0b、第二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1b、第二系统排风过滤层12b均位于壳体6内,但中间有隔板阻挡成两个独立的系统。
安装时,只需在墙壁开孔,通过管道将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室外进风口1a、1b和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室外排风口4a、4b分别与室外连通,将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室内新风口2a、2b和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室内回风口3a、3b分别与室内连通。使用时,室外新鲜空气通过新风风机7a或7b的驱动,由室外进风口1a或1b吸入显热交换新风机,室外新风依次流过新风第一过滤层9a或9b、热交换芯体5a或5b换热管的管程、新风第二过滤层10a或10b、新风第三过滤层11a或11b、室内新风口2a或2b后进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3a或3b,依次经过室内回风口3a或3b、热交换芯体5a或5b换热管的壳程、排风风机8a或8b、排风过滤层12a或12b、室外排风口4a或4b后进入室外。其中,流经热交换芯体5a或5b换热管管程的室外新鲜空气和流经热交换芯体5a或5b换热管壳程的室内污浊空气可通过热交换芯体5a或5b进行显热交换,使室外新风充分吸收室内污浊空气的冷/热量,从而以接近室温的状态引入室内,达到了节能保温的效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热交换芯体由模块化组成,可设计两个或更多的换热模块,适合于大风量的场合,每个热交换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可分别满足不同室内空间对风量和温度的需求,灵活适应各种场合需求。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
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
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从下至上布置,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从上至下布置,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
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
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
排风风机和排风过滤层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并靠近室外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风道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光滑圆管、低肋管、椭圆管或扭曲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材质为铜管、不锈钢管、钛管或铝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扭曲管时,相邻扭曲管之间在最大变径凸点处相互接触,形成自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换热管并排组成,具有独立的热交换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第一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为初效过滤器或静电除尘器;所述的新风第二过滤层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的新风第三过滤层为活性炭层、HEPA滤网或紫外灭菌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均使用卡扣方式安装在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采用降噪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检修板,且检修板活动安装在壳体上。
CN202021737879.5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Active CN212320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7879.5U CN212320023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7879.5U CN212320023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0023U true CN21232002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7879.5U Active CN212320023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0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62A (zh) * 2021-08-18 2021-12-24 杭州慧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热交换新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62A (zh) * 2021-08-18 2021-12-24 杭州慧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热交换新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664A (zh) 一种全热除霾新风一体机
CN104202945A (zh) 一种服务器机柜和数据中心机房
WO2020177301A1 (zh) 带有新风组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11981660A (zh) 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
CN212320023U (zh)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CN105926986A (zh) 气流均衡的节能型洁净室
CN206222505U (zh) 柜式新风机
CN212339575U (zh) 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
CN202204102U (zh) 一种热交换通风器
CN111981661A (zh)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CN111981659A (zh) 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新风机热交换芯体
CN212339576U (zh) 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新风机热交换芯体
CN1321862A (zh) 回热型水平热管空调换气装置
CN210373811U (zh) 一种多风道橱柜空调
CN207179835U (zh) 一种全热除霾新风一体机
CN2665581Y (zh) 一种双向换气机
CN112229007A (zh) 新风机
CN202133047U (zh) 全热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20229366U (zh) 一种新风单冷一体机
CN214172472U (zh) 一种多风口新风交换机
CN217685620U (zh) 新风换气机
CN221036026U (zh) 一种水帘风机
CN216744729U (zh) 一种室内进风智能除尘新风系统
CN218937083U (zh) 一种低噪音的冷却塔
CN219868243U (zh) 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