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0057U -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0057U
CN218280057U CN202221620850.8U CN202221620850U CN218280057U CN 218280057 U CN218280057 U CN 218280057U CN 202221620850 U CN202221620850 U CN 202221620850U CN 218280057 U CN218280057 U CN 218280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s
groups
barrels
sliding
jackscre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08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Kanglida Artificial Limb Orth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Kanglida Artificial Limb Orth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Kanglida Artificial Limb Orth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Kanglida Artificial Limb Orth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08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0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0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0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便于不同肩宽的人员对辅助器具抓握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提高不同身高的人员对辅助器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舒适性;包括支架、四组支腿、四组筒体、移动装置、四组第一顶丝、四组底板、支柱、横臂和握持机构,支架底端与四组支腿顶端连接,四组筒体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支腿下部外侧壁上,四组筒体下部分别设置有移位装置,移位装置用于对四组筒体底端支撑移动,并且四组支腿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凹槽,多组第一顶丝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筒体上,多组第一顶丝的后端分别伸入支腿的其中一组凹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治疗后,需要病人进行行走康复训练,目前针对行走康复训练的器具通常为固定结构,导致不同身高以及不同肩宽的人员在使用时,降低了其使用的舒适性,因此提出一种提高不同人员使用舒适性,提高调节便利性的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不同肩宽的人员对辅助器具抓握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提高不同身高的人员对辅助器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舒适性的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包括支架、四组支腿、四组筒体、移动装置、四组第一顶丝、四组底板、支柱、横臂和握持机构,支架底端与四组支腿顶端连接,四组筒体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支腿下部外侧壁上,四组筒体下部分别设置有移位装置,移位装置用于对四组筒体底端支撑移动,并且四组支腿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凹槽,多组第一顶丝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筒体上,多组第一顶丝的后端分别伸入支腿的其中一组凹槽内,四组底板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筒体底端连接,支柱底端与支架顶端连接,横臂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柱内侧壁连接,握持机构设置在横臂顶端,握持机构用于使用人员抓握;通过支柱和横臂对握持机构进行支撑,使四组底板均与地面接触,使人员通过手持握持机构对辅助器具进行辅助行走使用,通过将握持机构在横臂上进行对向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肩宽的人员对辅助器具抓握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将四组筒体分别在四组支腿上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从而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提高不同身高的人员对辅助器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舒适性,通过将四组第一顶丝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一顶丝分别伸入四组支腿上的其中一组凹槽内,使四组第一顶丝分别将四组筒体的滑动进行限位,提高四组筒体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辅助器具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组第一滑轨、四组第一套件、四组第二顶丝、四组轴座、四组转轴、四组移位轮和固定机构,四组第一滑轨分别安装在四组筒体外侧壁上,并且四组第一滑轨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四组第一套件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筒体和四组第一滑轨上,四组第二顶丝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第一套件上,四组轴座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套件底端连接,四组转轴的后端分别旋转安装在四组轴座上,四组移位轮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转轴的前端,并且四组第一套件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对四组移位轮的旋转制动;通过将四组第一套件分别向下滑动调节,使四组第一套件分别通过四组轴座带动四组移位轮向下移动,从而使四组移位轮均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使用人员对辅助器具推动使用的便利性,提高辅助器具的多样化使用效果,之后通过将四组第二顶丝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二顶丝的后端分别伸入四组第一滑轨的凹槽内,从而使四组第二顶丝将四组第一套件的滑动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四组移位轮对四组筒体底端支撑的可靠性,提高辅助器具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组导向柱、四组滑块、四组螺柱、四组手轮、四组连接件和四组刹车片,多组导向柱分别安装在四组第一套件顶端,四组滑块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多组导向柱外侧壁上,并且四组滑块分别设置在四组第一套件上,四组滑块中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四组螺柱底端分别与四组第一套件顶端旋转连接,并且四组螺柱分别旋转安装在四组滑块的螺纹孔上,四组手轮的底端分别与四组螺柱顶端连接,四组连接件分别安装在四组滑块外侧壁上,四组刹车片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连接件底端连接,并且四组刹车片底端分别设置有凸块,四组移位轮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凹槽,四组凹槽分别与四组凸块的形状相匹配;通过抓取四组手轮对四组螺柱旋转,四组螺柱旋转后分别带动四组滑块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四组滑块分别通过四组连接件带动四组刹车片上下移动,当四组刹车片向下移动后分别与四组移位轮外侧壁接触,从而使四组刹车片分别将四组移位轮的旋转制动,提高四组移位轮的旋转制动效果,四组刹车片向下移动后使凸块伸入四组移位轮的凹槽内,从而增加四组移位轮与四组刹车片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四组移位轮的制动效果,提高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握持机构包括第二滑轨、两组第二套件、两组第三顶丝和两组握把,第二滑轨安装在横臂前侧壁上,两组第二套件分别滑动套装在横臂和第二滑轨外侧壁上,两组第三顶丝分别配合安装在两组第二套件上,两组握把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套件外侧壁上;将两组第二套件进行对向滑动调节,从而使两组第二套件带动两组握把进行移动调节,提高两组握把之间的间距调节便利性,从而提高不同肩宽的人员对两组握把抓取使用的舒适性,通过两组第三顶丝对两组第二套件的滑动固定,从而提高两组握把位置固定的牢固性。
优选的,还包括四组防滑垫,四组防滑垫分别设置在四组底板的底端;通过设置四组防滑垫,从而提高四组底板底端与地面接触的防滑效果,从而提高辅助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与支架顶端连接,支撑杆顶端与支柱外侧壁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杆,提高支架与支柱直接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辅助器具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横臂外侧壁上设置有尺寸刻度;通过将横臂外侧设置尺寸刻度,从而提高两组第二套件滑动调节位置控制的准确性,提高使用便利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柱和横臂对握持机构进行支撑,使四组底板均与地面接触,使人员通过手持握持机构对辅助器具进行辅助行走使用,通过将握持机构在横臂上进行对向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肩宽的人员对辅助器具抓握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将四组筒体分别在四组支腿上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从而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提高不同身高的人员对辅助器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舒适性,通过将四组第一顶丝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一顶丝分别伸入四组支腿上的其中一组凹槽内,使四组第一顶丝分别将四组筒体的滑动进行限位,提高四组筒体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辅助器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筒体与第一滑轨等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腿与筒体等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横臂与第二滑轨等连接的顶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套件与握把等连接的轴测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支架;2、支腿;3、筒体;4、第一顶丝;5、底板;6、支柱;7、横臂;8、第一滑轨;9、第一套件;10、第二顶丝;11、轴座;12、转轴;13、移位轮;14、导向柱;15、滑块;16、螺柱;17、手轮;19、连接件;20、刹车片;21、第二滑轨;22、第二套件;23、第三顶丝;24、握把;25、防滑垫;2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支架1底端与四组支腿2顶端连接,四组筒体3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支腿2下部外侧壁上,并且四组支腿2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凹槽,多组第一顶丝4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筒体3上,多组第一顶丝4的后端分别伸入支腿2的其中一组凹槽内,四组底板5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筒体3底端连接,支柱6底端与支架1顶端连接,横臂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柱6内侧壁连接,四组第一滑轨8分别安装在四组筒体3外侧壁上,并且四组第一滑轨8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四组第一套件9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筒体3和四组第一滑轨8上,四组第二顶丝10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第一套件9上,四组轴座11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套件9底端连接,四组转轴12的后端分别旋转安装在四组轴座11上,四组移位轮13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转轴12的前端,多组导向柱14分别安装在四组第一套件9顶端,四组滑块15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多组导向柱14外侧壁上,并且四组滑块15分别设置在四组第一套件9上,四组滑块15中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四组螺柱16底端分别与四组第一套件9顶端旋转连接,并且四组螺柱16分别旋转安装在四组滑块15的螺纹孔上,四组手轮17的底端分别与四组螺柱16顶端连接,四组连接件19分别安装在四组滑块15外侧壁上,四组刹车片20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连接件19底端连接,并且四组刹车片20底端分别设置有凸块,四组移位轮13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凹槽,四组凹槽分别与四组凸块的形状相匹配,第二滑轨21安装在横臂7前侧壁上,两组第二套件22分别滑动套装在横臂7和第二滑轨21外侧壁上,两组第三顶丝23分别配合安装在两组第二套件22上,两组握把24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套件22外侧壁上,四组防滑垫25分别设置在四组底板5的底端,支撑杆26底端与支架1顶端连接,支撑杆26顶端与支柱6外侧壁连接,横臂7外侧壁上设置有尺寸刻度;通过支柱6和横臂7对握持机构进行支撑,使四组底板5均与地面接触,使人员通过手持握持机构对辅助器具进行辅助行走使用,通过将握持机构在横臂7上进行对向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肩宽的人员对辅助器具抓握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将四组筒体3分别在四组支腿2上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从而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提高不同身高的人员对辅助器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舒适性,通过将四组第一顶丝4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一顶丝4分别伸入四组支腿2上的其中一组凹槽内,使四组第一顶丝4分别将四组筒体3的滑动进行限位,提高四组筒体3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辅助器具实用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在工作时,通过支柱6和横臂7对握持机构进行支撑,使四组底板5均与地面接触,使人员通过手持握持机构对辅助器具进行辅助行走使用,通过将四组筒体3分别在四组支腿2上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从而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通过将四组第一顶丝4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一顶丝4分别伸入四组支腿2上的其中一组凹槽内,使四组第一顶丝4分别将四组筒体3的滑动进行限位,之后将两组第二套件22进行对向滑动调节,从而使两组第二套件22带动两组握把24进行移动调节,通过两组第三顶丝23对两组第二套件22的滑动固定,之后通过将四组第一套件9分别向下滑动调节,使四组第一套件9分别通过四组轴座11带动四组移位轮13向下移动,从而使四组移位轮13均与地面接触,之后通过将四组第二顶丝10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二顶丝10的后端分别伸入四组第一滑轨8的凹槽内,从而使四组第二顶丝10将四组第一套件9的滑动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抓取四组手轮17对四组螺柱16旋转,四组螺柱16旋转后分别带动四组滑块15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四组滑块15分别通过四组连接件19带动四组刹车片20上下移动,当四组刹车片20向下移动后分别与四组移位轮13外侧壁接触,从而使四组刹车片20分别将四组移位轮13的旋转制动。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通过将握持机构在横臂7上进行对向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肩宽的人员对辅助器具抓握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将四组筒体3分别在四组支腿2上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从而对辅助器具的使用高度调节,提高不同身高的人员对辅助器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舒适性,通过将四组第一顶丝4进行旋转,使四组第一顶丝4分别伸入四组支腿2上的其中一组凹槽内,使四组第一顶丝4分别将四组筒体3的滑动进行限位,提高四组筒体3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辅助器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的刹车片20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四组支腿(2)、四组筒体(3)、移动装置、四组第一顶丝(4)、四组底板(5)、支柱(6)、横臂(7)和握持机构,支架(1)底端与四组支腿(2)顶端连接,四组筒体(3)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支腿(2)下部外侧壁上,四组筒体(3)下部分别设置有移位装置,移位装置用于对四组筒体(3)底端支撑移动,并且四组支腿(2)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多组凹槽,多组第一顶丝(4)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筒体(3)上,多组第一顶丝(4)的后端分别伸入支腿(2)的其中一组凹槽内,四组底板(5)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筒体(3)底端连接,支柱(6)底端与支架(1)顶端连接,横臂(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柱(6)内侧壁连接,握持机构设置在横臂(7)顶端,握持机构用于使用人员抓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组第一滑轨(8)、四组第一套件(9)、四组第二顶丝(10)、四组轴座(11)、四组转轴(12)、四组移位轮(13)和固定机构,四组第一滑轨(8)分别安装在四组筒体(3)外侧壁上,并且四组第一滑轨(8)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四组第一套件(9)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四组筒体(3)和四组第一滑轨(8)上,四组第二顶丝(10)分别配合安装在四组第一套件(9)上,四组轴座(11)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套件(9)底端连接,四组转轴(12)的后端分别旋转安装在四组轴座(11)上,四组移位轮(13)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转轴(12)的前端,并且四组第一套件(9)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对四组移位轮(13)的旋转制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组导向柱(14)、四组滑块(15)、四组螺柱(16)、四组手轮(17)、四组连接件(19)和四组刹车片(20),多组导向柱(14)分别安装在四组第一套件(9)顶端,四组滑块(15)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多组导向柱(14)外侧壁上,并且四组滑块(15)分别设置在四组第一套件(9)上,四组滑块(15)中部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四组螺柱(16)底端分别与四组第一套件(9)顶端旋转连接,并且四组螺柱(16)分别旋转安装在四组滑块(15)的螺纹孔上,四组手轮(17)的底端分别与四组螺柱(16)顶端连接,四组连接件(19)分别安装在四组滑块(15)外侧壁上,四组刹车片(20)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连接件(19)底端连接,并且四组刹车片(20)底端分别设置有凸块,四组移位轮(13)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凹槽,四组凹槽分别与四组凸块的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机构包括第二滑轨(21)、两组第二套件(22)、两组第三顶丝(23)和两组握把(24),第二滑轨(21)安装在横臂(7)前侧壁上,两组第二套件(22)分别滑动套装在横臂(7)和第二滑轨(21)外侧壁上,两组第三顶丝(23)分别配合安装在两组第二套件(22)上,两组握把(24)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套件(22)外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防滑垫(25),四组防滑垫(25)分别设置在四组底板(5)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26),支撑杆(26)底端与支架(1)顶端连接,支撑杆(26)顶端与支柱(6)外侧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7)外侧壁上设置有尺寸刻度。
CN202221620850.8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Active CN218280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0850.8U CN218280057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0850.8U CN218280057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0057U true CN218280057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89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0850.8U Active CN218280057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0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53007U (zh) 一种全方位骨科康复训练器
CN210021019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设备
CN203619857U (zh) 辅助步行训练器
HUE030135T2 (en) Training device for the disabled
CN110664592B (zh) 一种叠合结构的康复训练拐杖
CN200960258Y (zh) 组合拐杖
CN109568092A (zh) 多功能儿童助行器
CN218280057U (zh) 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辅助器具
CN213823344U (zh) 一种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CN106264984A (zh) 一种多用途蹲起训练器
CN110236894A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助行辅具
CN103690341A (zh) 升降双拐机械臂
CN210582895U (zh) 一种用于中风患者的多功能康复训练床
CN212166104U (zh) 一种用于康复的体位调节装置
CN115624718B (zh) 一种神经外科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13143701A (zh)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助行装置
CN221013839U (zh) 一种脊髓损伤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CN218740080U (zh) 一种健身器材专用助力装置
CN214967836U (zh) 一种多功能担架
CN211326630U (zh) 一种行走康复练习器
CN111096857A (zh)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CN116370900A (zh) 一种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CN213048029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腿部训练装置
CN212880853U (zh) 一种骨科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5084608U (zh) 一种腰肌损伤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