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8794U -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8794U
CN218278794U CN202121345790.9U CN202121345790U CN218278794U CN 218278794 U CN218278794 U CN 218278794U CN 202121345790 U CN202121345790 U CN 202121345790U CN 218278794 U CN218278794 U CN 218278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base
switch
chin guar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57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学刚
胡征
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hu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hu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hu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hui Safety Produc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457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8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8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8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涉及安全用品技术领域。该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能够与头盔本体连接,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包括:通风底座,通风底座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和开关滑槽;开关底座,与通风底座连接,开关底座上设有透气孔和开关键,透气孔能够与第一通风孔连通形成进风通道,开关键设于开关底座的内侧,开关键可滑动地设于开关滑槽内以带动开关底座滑动;外罩,罩设于开关底座的外侧且开关底座位于外罩与通风底座之间,外罩上设有与透气孔连通的第二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用户可根据需求实现透气或保温需要,十分方便,将开关键隐于开关底座的内侧,使得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外观简洁、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背景技术
头盔是我们日常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头盔的包裹性很强,其可很好的保护人们的头部,但较强的包裹性也导致人们在佩戴头盔过程中容易产生闷焗(例如在闷热的夏季)的感觉,尤其在下巴护罩口、鼻呼吸处。
为了保持下巴护罩的透气性,一般直接在下巴护罩上开设通风孔,但是当气温较低(寒冬)时,外界的冷空气也会随着通风孔进入到头盔的内腔,使人在使用时感觉到寒冷。
基于此,亟需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用户可根据需求实现透气或保温需要,十分方便,且整个结构外观简洁、美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能够与头盔本体连接,所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包括:
通风底座,所述通风底座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和开关滑槽;
开关底座,与所述通风底座连接,所述开关底座上设有透气孔和开关键,所述透气孔能够与所述第一通风孔连通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开关键设于所述开关底座的内侧,所述开关键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开关滑槽内以带动所述开关底座滑动;
外罩,罩设于所述开关底座的外侧且所述开关底座位于所述外罩与所述通风底座之间,所述外罩上设有与所述透气孔连通的第二通风孔。
可选地,所述通风底座和所述开关底座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卡扣,另一个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构件,所述卡扣可移动地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通风底座和所述开关底座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滑动扣接部,另一个上设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扣接部滑动扣接于所述滑动凸起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开关底座上还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透气孔的上方,所述避让缺口能和位于上方的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透气孔能和位于下方的所述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分别设于所述开关滑槽的两侧;
所述透气孔和所述避让缺口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透气孔和所述避让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罩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底座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通风底座的侧边设有固定卡接部,所述通风底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固定卡接部与所述固定座的侧壁卡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上设有固定抵接部,所述开关底座可移动地抵接于所述固定抵接部与所述通风底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抵接部和所述外罩之间,所述缓冲结构上设有与所述透气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连通的避让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所述外罩与所述头盔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需要透气时,通过推动开关键使其沿开关滑槽滑动,从而带动开关底座滑动,使开关底座上的透气孔与第一通风孔连通形成进风通道,外部风经过第二通风孔进入进风通道后到达口鼻处,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透气,提高用户舒适性;需要保温时,通过反向推动开关键使其沿开关滑槽复位滑动,从而带动开关底座回位,使开关底座上的透气孔与第一通风孔断开,从而使外部风不能从第二通风孔进入,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整体而言,用户可根据需求通过推动开关键连通或断开进风通道,实现透气或保温需要,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本申请将开关键设置于开关底座的内侧,将外罩罩设于开关底座的外侧,即开关键隐于开关底座的内侧,使得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外观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中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头盔本体;20、透明挡板;
1、通风底座;11、固定卡接部;12、卡扣;13、滑动扣接部;14、第一通风孔;15、开关滑槽;
2、开关底座;21、开关键;211、防滑槽;22、透气孔;23、避让缺口;24、卡槽;25、滑动凸起;
3、外罩;31、第二通风孔;
4、固定座;41、安装槽;42、固定抵接部;
5、缓冲结构;51、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如图1-图8所示,该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能够与头盔本体10安装固定,从而对下巴进行防护。
可选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包括通风底座1、开关底座2和外罩3,开关底座2与通风底座1连接,外罩3罩设于开关底座2的外侧。进一步地,通风底座1上设有第一通风孔14和开关滑槽15。开关底座2上设有透气孔22和开关键21,透气孔22能够与第一通风孔14连通形成进风通道,开关键21设于开关底座2的内侧,开关键21可滑动地设于开关滑槽15内以带动开关底座2滑动。外罩3与通风底座1之间设置有开关底座2,外罩3上设有与透气孔22连通的第二通风孔31。
本实用新型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需要透气时,通过推动开关键21使其沿开关滑槽15滑动,从而带动开关底座2滑动,使开关底座2上的透气孔22与第一通风孔14连通形成进风通道,外部风经过第二通风孔31进入进风通道后到达口鼻处,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透气,提高用户舒适性;需要保温时,通过反向推动开关键21使其沿开关滑槽15复位滑动,从而带动开关底座2回位,使开关底座2上的透气孔22与第一通风孔14断开,从而使外部风不能从第二通风孔31进入,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本申请将开关键21设置于开关底座2的内侧,将外罩3罩设于开关底座2的外侧,即开关键21隐于开关底座2的内侧,使得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外观简洁、美观。
整体而言,用户可根据需求通过推动开关键21连通或断开进风通道,实现透气或保温需要,十分方便,且外观简洁、美观。
下面对该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如图3-图6所示,通风底座1的侧边设有固定卡接部11,以便于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中,通风底座1的两侧及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固定卡接部11,以实现通风底座1稳定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可选择性地在通风底座1的两侧或者顶部和底部设置固定卡接部11,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进一步地,通风底座1上还设有卡扣12和滑动扣接部13,以便于其与开关底座2的连接。
第一通风孔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通风孔14分别设于开关滑槽15的两侧,以提高通风效果。每个通风孔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孔14的数量及通孔的数量均可根据需要调整,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开关滑槽15设于通风底座1的中部,开关滑槽15为矩形槽,以与开关键21的形状相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滑槽15的位置及形状均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开关底座2可相对于通风底座1移动,以对第一通风孔14起到遮挡或连通的作用。
开关键21固定于开关底座2的中部并穿设开关滑槽15设置,通过推动开关键21即可带动开关底座2移动。可选地,开关键21上设有防滑槽211,以增大使用摩擦力,起到防滑助推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推动开关键21即可使透气孔22与第一通风孔14连通形成进风通道或使透气孔22与第一通风孔14断开,使开关底座2对第一通风孔14形成遮挡,避免外部风进入。更为具体地,开关底座2上还设有避让缺口23,避让缺口23位于透气孔22的上方,避让缺口23能和位于上方的通孔连通,透气孔22能和位于下方的通孔连通。
按此设置,需要透气时,通过推动开关键21带动开关底座2滑动,从而使开关底座2上的透气孔22与位于下方的通孔连通,避让缺口23和位于上方的通孔连通,从而形成进风通道,外部风经过第二通风孔31进入进风通道,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透气,提高用户舒适性。需要保温时,反向推动开关键21使开关底座2回位,从而使开关底座2上的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均与第一通风孔14(上下方的两个通孔)断开,外部风不能从第二通风孔31进入,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于本实施例中,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均设有两个,两个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分别与两个第一通风孔14一一对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的数量均可根据第一通风孔14的数量进行调整,不以本实施例为限。相应地,开关底座2上设有卡槽24,卡扣12和卡槽24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构件,卡扣12可移动地卡接于卡槽24内。按此设置,在开关键21带动开关底座2滑动的过程中,卡扣12在卡槽24内移动,同时在开关键21停止时,卡扣12与卡槽24弹性卡接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开关底座2上还设有滑动凸起25,滑动扣接部13滑动扣接于滑动凸起25上。按此设置,在开关键21带动开关底座2滑动的过程中,滑动扣接部13在滑动凸起25上滑动以实现移动导向,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开关底座2与通风底座1间的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将卡扣12设于开关底座2上、卡槽24设于通风底座1上,或者将滑动扣接部13设于开关底座2上、将滑动凸起25设于通风底座1上,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方案。
外罩3罩设于开关底座2的外侧以提高整个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美观性。可选地,每个第一通风孔14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通风孔31,两个第二通风孔31均与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连通,以进一步提高通风进气量,增强透气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风孔31的数量也可进行相应调整。
可选地,为便于通风底座1的安装固定,该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还包括固定座4,固定座4能够与头盔本体10连接,通风底座1与固定座4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座4上设有安装槽41,通风底座1安装于安装槽41内且固定卡接部11与固定座4的侧壁卡接固定,从而实现固定座4与通风底座1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为提高对开关底座2的安装稳定性,安装槽41上设有固定抵接部42,开关底座2可移动地抵接于固定抵接部42与通风底座1之间。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此外,为增强防护效果,上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还包括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设置于开关底座2和外罩3之间,缓冲结构5上设有与透气孔22和第二通风孔31均连通的避让孔51。按此设置,缓冲结构5既能在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受到碰撞时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减小对人的损伤,同时避让孔51也保证了透气功能的实现。可选地,缓冲结构5为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EPS),兼顾缓冲减震性能及经济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结构5也可设为缓冲橡胶等,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相应地,避让孔51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透气孔22对应设置。进一步地,避让孔51为喇叭状,其连通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的一端的口径小于避让孔51连通第二通风孔31一端的口径,即避让孔51开口较大的一端与两个第二通风孔31均连通,以此提高气流通过面积。
按上述方案设置,需要透气时,外部风流动方向依次为,先进入第二通风孔31,再经过避让孔51后流经透气孔22和避让缺口23、第一通风孔14到达护罩内部,满足口鼻处的透气需求,其次,有部分外部风会经下巴会持续向上流动,为下巴以上的其他部位进行透气,实现内部的空气循环流动。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头盔,其包括头盔本体10和如上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与头盔本体10安装固定,以对下巴进行防护,同时用户还可根据需求实现透气或保温需要,十分方便,且整个结构外观简洁、美观。
可选地,外罩3与头盔本体10连接。
头盔还包括透明挡板20,透明挡板20设于外罩3的上方,用于对用户眼部进行防风同时确保眼部的正常视物。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需要透气时,通过推动开关键21使其沿开关滑槽15滑动,从而带动开关底座2滑动,使开关底座2上的透气孔22与第一通风孔14连通形成进风通道,外部风经过第二通风孔31进入进风通道,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透气,提高用户舒适性;需要保温时,通过反向推动开关键21使其沿开关滑槽15复位滑动,从而带动开关底座2回位,使开关底座2上的透气孔22与第一通风孔14断开,从而使外部风不能从第二通风孔31进入,实现对下巴口、鼻处的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整体而言,用户可根据需求通过推动开关键21连通或断开进风通道,实现透气或保温需要,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本申请将开关键21设置于开关底座2的内侧,将外罩3罩设于开关底座2的外侧,即开关键21隐于开关底座2的内侧,使得下巴护罩通风结构的整体外观简洁、美观。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能够与头盔本体(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包括:
通风底座(1),所述通风底座(1)上设有第一通风孔(14)和开关滑槽(15);
开关底座(2),与所述通风底座(1)连接,所述开关底座(2)上设有透气孔(22)和开关键(21),所述透气孔(22)能够与所述第一通风孔(14)连通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开关键(21)设于所述开关底座(2)的内侧,所述开关键(21)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开关滑槽(15)内以带动所述开关底座(2)滑动;
外罩(3),罩设于所述开关底座(2)的外侧且所述开关底座(2)位于所述外罩(3)与所述通风底座(1)之间,所述外罩(3)上设有与所述透气孔(22)连通的第二通风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底座(1)和所述开关底座(2)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卡扣(12),另一个上设有卡槽(24),所述卡扣(12)和所述卡槽(24)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构件,所述卡扣(12)可移动地卡接于所述卡槽(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底座(1)和所述开关底座(2)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滑动扣接部(13),另一个上设有滑动凸起(25),所述滑动扣接部(13)滑动扣接于所述滑动凸起(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14)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开关底座(2)上还设有避让缺口(23),所述避让缺口(23)位于所述透气孔(22)的上方,所述避让缺口(23)能和位于上方的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透气孔(22)能和位于下方的所述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1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14)分别设于所述开关滑槽(15)的两侧;
所述透气孔(22)和所述避让缺口(23)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透气孔(22)和所述避让缺口(2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14)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还包括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与所述外罩(3)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底座(1)与所述固定座(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上设有安装槽(41),所述通风底座(1)的侧边设有固定卡接部(11),所述通风底座(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1)内且所述固定卡接部(11)与所述固定座(4)的侧壁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1)上设有固定抵接部(42),所述开关底座(2)可移动地抵接于所述固定抵接部(42)与所述通风底座(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巴护罩通风结构还包括缓冲结构(5),所述缓冲结构(5)设置于所述固定抵接部(42)和所述外罩(3)之间,所述缓冲结构(5)上设有与所述透气孔(22)和所述第二通风孔(31)均连通的避让孔(51)。
10.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下巴护罩通风结构,所述外罩(3)与所述头盔本体(10)连接。
CN202121345790.9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Active CN218278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5790.9U CN218278794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5790.9U CN218278794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8794U true CN218278794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2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45790.9U Active CN218278794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8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8277A (en) Air intake device in helmet
CA2031597C (en) Jet type helmet for motor vehicle riders with a downblown air swept visor
EP0473857B1 (en) Helmet
JP4895544B2 (ja) フルフェイス型ヘルメット
EP0474941A1 (en) Helmet with improved ventilation
EP1754422B1 (en) Helmet ventilation mechanism which releases from helmet on impact
US4764990A (en) Ventilated face shield
US4667348A (en) Cyclist's helmet and face mask
JP3675976B2 (ja) ヘルメット
US20080301858A1 (en) Protective Goggle Assembly
EP0097285B1 (en) Unitary construction crash helmet
KR100468348B1 (ko) 헬멧용 에어벤트
JP5215079B2 (ja) シールドを備えているヘルメット
CN218278794U (zh) 一种下巴护罩通风结构及头盔
KR100478155B1 (ko) 헬멧용 브레스 가드 조립체
CN217364774U (zh) 口罩
KR20030010919A (ko) 헬멧
CN213045538U (zh) 一种透气且安全的头盔
JPH0116746Y2 (zh)
CN210672229U (zh) 一种具有强抗震性能的无孔式军用头盔
CN213720227U (zh) 一种通风档位可调节的全盔型头盔
JP2002004127A (ja) ヘルメット
CN201995670U (zh) 安全帽的帽缘通风结构
CN202980320U (zh) 防雾安全头盔
CN220512301U (zh) 可拆卸耳罩的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