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6471U -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6471U
CN218276471U CN202220643557.7U CN202220643557U CN218276471U CN 218276471 U CN218276471 U CN 218276471U CN 202220643557 U CN202220643557 U CN 202220643557U CN 218276471 U CN218276471 U CN 218276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ode
pfc
wir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35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宁
李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435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6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6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6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双线PFC电路包括:PFC模块、DCDC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PFC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PFC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所述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和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双线PFC电路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拓宽输入范围,提升产品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线PFC (Power 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为了减少谐波对电网的污染,电力电子产品都要求带有PFC电路。根据PFC电路的输入源,可以将PFC电路分为单相PFC电路和三相PFC电路,单相PFC电路的常见输入范围为 80V-264V,三相PFC电路的常见输入范围为300V-485V,输入电压范围都比较窄,不兼容不同的电网系统,使得应用范围受限,需要对不同电网系统设计出不同的电路,适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能够拓宽输入范围,提升产品的兼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线PFC电路包括:PFC模块、DCDC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PFC 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
所述PFC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
所述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和所述DCDC 模块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双线PFC电路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交错并联工作状态和并联工作状态,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全桥工作状态和半桥工作状态,
当所述PFC模块接入所述第一电压范围的交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交错并联工作状态以使所述PFC 模块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当所述PFC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全桥工作状态以使所述DCDC模块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当所述PFC模块接入所述第二电压范围的交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并联工作状态以使所述PFC模块输出第三电压的直流电,当所述PFC模块输出所述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半桥工作状态以使所述DCDC模块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FC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和双线切换单元,所述整流单元接入所述交流电,所述双线切换单元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
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整流;
所述双线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交错并联工作状态时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在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并联工作状态时输出所述第三电压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模块包括双线开关单元和谐振单元,所述双线开关单元与所述PFC模块连接,所述谐振单元与所述双线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双线开关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提供全桥驱动,对所述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提供半桥驱动;
所述谐振单元用于为所述双线开关单元提供动态响应,从而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
所述二极管D3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第一端接入交流电源,所述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4 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3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双线切换单元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线切换单元包括电感L1、电感L2,开关 K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
所述二极管D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2 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 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 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1 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三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线开关单元包括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 Q4、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Q6,
所述场效应管Q3的第一端与PFC模块和所述场效应管Q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4的第一端和谐振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场效应管Q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及场效应管Q6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单元包括电感L3,电容C2,变压器T1,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
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 C2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端与所述二极管D7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四端与所述二极管D9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0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 DCDC模块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所述PFC模块的交流电的电压范围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检测输入所述DCDC模块的直流电的电压并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检测结果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线PFC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双线PFC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双线PFC电路包括:PFC模块、DCDC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PFC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PFC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所述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和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双线PFC电路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拓宽输入范围,提升产品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FC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FC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为了减少谐波对电网的污染,电力电子产品都要求带有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根据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输入源,可以将PFC电路分为单相PFC电路和三相PFC电路,单相PFC电路的常见输入范围为80V至264V,三相 PFC电路的常见输入范围为300V至485V,输入电压范围都比较窄,不兼容不同的电网系统,使得应用范围受限,需要对不同电网系统设计出不同的电路。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输入范围为80V-528V,拓宽了输入电压的范围,可适用全球用户侧电网系统,解决了不同电网系统需要电压转换问题,减少了电路的种类。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装置200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装置200的一端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双线PFC装置200的另一端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电压范围为80V至528V,该目标电压为 400V。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装置200包括如下所述的双线 PFC电路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装置200能够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电路100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电路100包括:PFC模块10、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模块20以及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分别与PFC模块10和DCDC模块20连接,PFC 模块10与DCDC模块20连接。
PFC模块10用于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DCDC模块20用于将PFC模块1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控制模块30用于控制PFC 模块10的工作状态和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以使双线PFC电路 100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其中,该第一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可为80V至264V,第二电压范围的输入范围可为265V至528V,目标电压为400V。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线PFC电路包括:PFC模块、DCDC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PFC模块和DCDC模块连接,PFC 模块与DCDC模块连接。PFC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DCDC模块用于将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控制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和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以使双线PFC 电路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拓宽输入范围,提升产品的兼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包括交错并联工作状态和并联工作状态,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包括全桥工作状态和半桥工作状态。当PFC模块10接入第一电压范围的交流电时,控制模块30 控制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交错并联工作状态以使PFC模块10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当PFC模块10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时,控制模块30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为全桥工作状态以使DCDC模块20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当PFC模块10接入第二电压范围的交流电时,控制模块30控制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并联工作状态以使PFC模块10输出第三电压的直流电,当PFC模块10输出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时,控制模块30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为半桥工作状态以使DCDC模块20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具体的,当输入该双线PFC电路100的交流电的电压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即80V至264V时。首先,控制模块30检测,输入PFC模块10 的电源的电压。控制模块30检测到,输入PFC模块10的交流电的电压为第一电压范围即80V至264V后,控制模块30控制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交错并联工作状态,从而PFC模块10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压可为400V。然后,控制模块30检测,输入DCDC 模块20的电源的电压。当PFC模块10输出第二电压即400V的直流电时,控制模块30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为全桥工作状态,从而 DCDC模块20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电压可为 400V。
当输入该双线PFC电路100的交流电的电压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即 265V至528V时。首先,控制模块30检测,输入PFC模块10的电源的电压。控制模块30检测到,输入PFC模块10的交流电的电压为第二电压范围即265V至528V后,控制模块30控制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并联工作状态,从而PFC模块10输出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电压可为800V。然后,控制模块30检测,输入DCDC模块 20的电源的电压。当PFC模块10输出第三电压即800V的直流电时,控制模块30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为半桥工作状态,从而DCDC 模块20输出目标电压即400V的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包括检测单元和驱动单元,检测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检测单元与PFC模块10和DCDC模块20连接,驱动单元与PFC模块10和DCDC模块20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PFC模块10的交流电的电压范围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检测输入DCDC模块20的直流电的电压并获得第二检测结果。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检测结果控制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第二检测结果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
其中,当第一检测结果为,输入PFC模块10的交流电的电压范围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即80V至264V时,驱动单元控制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交错并联工作状态。当第一检测结果为,输入PFC模块10的交流电的电压范围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即265V至528V时,驱动单元控制 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并联工作状态。
当第二检测结果为,输入DCDC模块20的直流电的电压为第二电压即400V时,驱动单元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为全桥工作状态。当第二检测结果为,输入DCDC模块20的直流电的电压为第三电压即800V时,驱动单元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为半桥工作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任何现有的、将来的检测方式和控制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FC模块10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PFC模块10包括整流单元101 和双线切换单元102,整流单元101接入交流电,双线切换单元102与整流单元101连接。整流单元101用于将交流电整流。双线切换单元102 用于在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交错并联工作状态时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在PFC模块10的工作状态为并联工作状态时输出第三电压的直流电。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FC模块1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单元101包括二极管 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3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5的第一端接入交流电源,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第二端,二极管D4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第一端,二极管D6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第一端,二极管D5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的第二端,二极管D3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6的第一端均与双线切换单元102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整流单元的元器件和布局不局限于上述整流单元的电路结构,任何现有的、将来的整流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本公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线切换单元102包括电感L1、电感L2,开关 K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的第二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感L2的第一端,电感L1 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的第一端,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的第二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第一端与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开关K1的第一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开关K1的第二端与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K1的第三端与控制模块30连接。
具体的,当输入的交流电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即80V至264V时,控制模块30控制开关K1断开,从而电感L1、二极管D1及场效应管Q1 组成第一功率因数调节电路,电感L2,二极管D2,场效应管Q2组成第二功率因数调节电路。场效应管Q1与场效应管Q2驱动相差180°的相位,从而第一功率因数调节电路和第二功率因数调节电路构成交错并联关系,此时PFC模块10输出的电流的电压为第二电压即400V。由于输入的交流电的电压较低,造成输入的电流较大,大感量的电感才能获得小的纹波,故电感L1和电感L2的电感值的取值均较大,再加上PFC 模块10处于交错并联工作状态,PFC模块10输出的电流的纹波能够大幅度的减小,从而实现低纹波输出。
当输入的交流电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即265V至528V时,控制模块 30控制开关K1闭合。此时电感L1与电感L2并联,场效应管Q1与场效应管Q2并联,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并联,第一功率因数调节电路和第二功率因数调节电路构成并联关系,PFC模块10处于并联工作状态。此时PFC模块10输出的电流的电压为第三电压即800V。由于输入所谓的电压较高,输入的电流较小,不利于环路的控制,但是电感L1、电感L2并联使得电感量降低一半,有利于环路对电路控制,实现低纹波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改变电感L1、电感L2的电感值以及电容的容量,来改变输出电流的电压值,即第二电压不局限于400V,第三电压不局限于800V。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模块20的结构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DCDC模块20包括双线开关单元201和谐振单元202,双线开关单元201与PFC模块10连接,谐振单元202与双线开关单元201连接。
双线开关单元201用于对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提供全桥驱动,对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提供半桥驱动。
谐振单元202用于为双线开关单元201提供动态响应,从而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模块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线开关单元201包括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 Q4、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Q6。
场效应管Q3的第一端与PFC模块10和场效应管Q5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与场效应管Q4的第一端和谐振单元202连接,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与PFC模块10和场效应管Q5的第二端连接,场效应管Q5的第二端与谐振单元202连接,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及场效应管Q6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模块30连接。
其中,控制模块30可通过控制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及场效应管Q6的通断,从而控制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谐振单元202包括电感L3,电容C2,变压器T1,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
电感L3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三端与二极管D7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8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的第四端与二极管D9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1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9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8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0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DCDC模块20可以进行全桥工作状态和半桥工作状态的切换,当控制模块30检测到PFC模块10输出的电压为第二电压即400V 的时候,控制模块30驱动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及场效应管Q6作为开关进行高频工作,DCDC模块20此时即为全桥工作状态。其中,场效应管Q3与场效应管Q6的驱动波形相同。场效应管 Q4、场效应管Q5的驱动波形相同,并与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6的驱动波形互补。变压器T1的原边、副边的匝数比为1:1,从而控制DCDC 模块20的工作频率刚好在谐振点,DCDC模块20的输出电流的电压为目标电压即400V,保证DCDC模块20的动态响应,从而保证输出低纹波的电流。
当控制模块30检测到PFC模块10输出的电压为第三电压即800V 的时候,控制模块30驱动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作为开关进行高频工作,且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的驱动波形互补,场效应管Q5 一直维持断开状态,场效应管Q6一直维持闭合状态,DCDC模块20此时即为半桥工作状态。DCDC模块20的输入电压为第三电压即800V,输出电压为目标电压即400V,变压器T1的原边、副边的匝数比为1:1, DCDC模块20的工作频率刚好也工作在谐振点,保证DCDC模块20的动态响应,从而保证输出低纹波。
其中,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可使DCDC模块20一直工作在谐振点附近,使双线PFC电路100的动态响应较快,输出纹波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改变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Q6的占空比、频率,以及变压器T1的原边、副边的匝数比,改变输出电流的电压值,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目标电压不局限于400V。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线PFC电路100,该双线PFC电路 100通过,PFC模块10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DCDC模块20将PFC模块1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控制模块30控制PFC模块10 的工作状态和DCDC模块20的工作状态,以使双线PFC电路100将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双线PFC电路100的可输入电压范围为达到80V-528V,输出电压可为400V。双线PFC电路100 的PFC模块10,是一种交错并联切并联的电路。双线PFC电路100的 DCDC模块20是一种全桥切半桥的电路。在输入电压处于80V至264V 时,PFC模块10工作在交错并联工作状态,DCDC模块20工作在全桥工作状态。在输入电压的处于265V至528V时,PFC模块10工作在并联工作状态,DCDC模块20工作在半桥工作状态,加上合适的元器件参数就能满足实现宽范围的输入电压,同时也能满足低纹波输出电流。本实用新型在拓宽了输入范围的同时,又满足了低纹波、响应快、隔离等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消费、医疗等产品上,提升了电路的普适性,减少了电路的种类,从而降低了企业对产品的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可以降低企业物料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FC模块、DCDC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PFC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
所述PFC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并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包括第一电压范围和第二电压范围;
所述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PF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目标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和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双线PFC电路将所述预设电压范围的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交错并联工作状态和并联工作状态,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全桥工作状态和半桥工作状态,
当所述PFC模块接入所述第一电压范围的交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交错并联工作状态以使所述PFC模块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当所述PFC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全桥工作状态以使所述DCDC模块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当所述PFC模块接入所述第二电压范围的交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并联工作状态以使所述PFC模块输出第三电压的直流电,当所述PFC模块输出所述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半桥工作状态以使所述DCDC模块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和双线切换单元,所述整流单元接入所述交流电,所述双线切换单元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
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整流;
所述双线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交错并联工作状态时输出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在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所述并联工作状态时输出所述第三电压的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包括双线开关单元和谐振单元,所述双线开关单元与所述PFC模块连接,所述谐振单元与所述双线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双线开关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电压的直流电提供全桥驱动,对所述第三电压的直流电提供半桥驱动;
所述谐振单元用于为所述双线开关单元提供动态响应,从而输出所述目标电压的直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
所述二极管D3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第一端接入交流电源,所述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3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双线切换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切换单元包括电感L1、电感L2,开关K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2,
所述二极管D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第三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开关单元包括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场效应管Q6,
所述场效应管Q3的第一端与PFC模块和所述场效应管Q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第二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4的第一端和谐振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第二端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场效应管Q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单元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及场效应管Q6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单元包括电感L3,电容C2,变压器T1,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
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端与所述二极管D7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四端与所述二极管D9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0的第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线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PFC模块和所述DCDC模块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所述PFC模块的交流电的电压范围并获得第一检测结果,检测输入所述DCDC模块的直流电的电压并获得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检测结果控制所述PFC模块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所述DCDC模块的工作状态。
10.一种双线PFC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线PFC电路。
CN202220643557.7U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Active CN218276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3557.7U CN218276471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3557.7U CN218276471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6471U true CN218276471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3557.7U Active CN218276471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6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0937B1 (en) Insulation type ac-dc converter and led dc power suppl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520792B2 (en) Staggered parallel three-level DC/DC converter and AC/DC converter
US8102678B2 (en) High power factor isolated buck-typ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US5510974A (en) High frequency push-pull converter with inpu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TWI511429B (zh) 變換電路以及變換電壓的方法
EP0440245A2 (en) Power source circuit
US11611283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and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US11539299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and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EP1820256A1 (en) Multi-resonance converter
WO2002039572A1 (en) Ac/dc converter
JP2021048699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2104870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0093612U (zh) Led双色调光内置电源
CN218276471U (zh)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KR100420964B1 (ko) 역률보상 단일단 컨버터
KR20050083557A (ko) 전원회로 및 전자기기
CN201039552Y (zh) 一种荧光灯驱动电源
CN114552993A (zh) 一种双线pfc电路和装置
KR20030023372A (ko) 전자식 안정기의 전력공급회로
EP3736959A1 (en) Resonant hb converter
US20140063881A1 (en) Inver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588776A (zh) 单/三相阻抗源升/降电压交/交变换器
US11606025B2 (en) Bridge rectifier operation and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JP3429538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1183825U (zh) 一种对称充电泵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