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6805U -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6805U
CN218266805U CN202222838007.3U CN202222838007U CN218266805U CN 218266805 U CN218266805 U CN 218266805U CN 202222838007 U CN202222838007 U CN 202222838007U CN 218266805 U CN218266805 U CN 218266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all
shaped
mounting space
shu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80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青臣
何玉锐
陈向前
周继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zhiw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zhiw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zhiw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zhiwe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80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6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6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6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轴承中间圈套接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滚珠安装空间,轴承中间圈与轴承外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第一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第二滚珠安装空间为梭形安装腔或陀螺形安装腔,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梭形轴承滚珠或陀螺形轴承滚珠。本实用新型在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Bearing)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friction coefficient),并保证其回转精度(accuracy)。
现有轴承多为单层滚珠,存在使用寿命短、摩擦力大、易发热等缺陷,也有双层轴承,但多为在单层结构上简单组合,厚度增加很多,稳定性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套接于轴承内圈外的轴承外圈,还包括轴承中间圈,轴承中间圈套接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且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滚珠安装空间,轴承中间圈与轴承外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滚珠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面接触;所述第二滚珠安装空间为梭形安装腔或陀螺形安装腔,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梭形轴承滚珠或陀螺形轴承滚珠,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梭形轴承滚珠或陀螺形轴承滚珠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中间圈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轴承中间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第三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三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中间圈设置有两个,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和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均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中间圈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外圈外设置有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层为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陀螺形轴承滚珠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陀螺形轴承滚珠的两端为大直径端,两个大直径端的直径相等,陀螺形轴承滚珠的中间为小直径部,小直径部到两个大直径端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梭形轴承滚珠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大,梭形轴承滚珠的两端为小直径端,两个小直径端的直径相等,梭形轴承滚珠的中间为大直径部,大直径部到两个小直径端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小直径端的直径与大直径端的直径之和等于小直径部的直径与大直径部的直径之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轴承内圈、轴承中间圈和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滚珠安装空间,轴承中间圈与轴承外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可以理解为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相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在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安装滚珠后即可形成一个轴承结构,而轴承中间圈与轴承外圈相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在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安装滚珠后即可形成一个轴承结构,这样就可以组合成至少是两层滚珠结构的轴承,在轴承转动一圈时,只需要每个滚珠安装空间内的滚珠转动半圈即可,将会极大的降低摩擦产生的热量,而且两层结构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当内层的轴承滚珠或外层的轴承滚珠摩擦摩擦则例增大时,会自动转递给另一层轴承,保证设备的正常转动,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面接触,使得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在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的受力面均匀,在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样的,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梭形轴承滚珠或陀螺形轴承滚珠,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梭形轴承滚珠或陀螺形轴承滚珠面接触,使得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在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的受力面均匀,在轴承内圈与轴承中间圈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或梭形轴承滚珠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个轴承中间圈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个轴承中间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轴承中间圈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3-轴承中间圈;4-陀螺形轴承滚珠;5-梭形轴承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和套接于轴承内圈1外的轴承外圈2,还包括轴承中间圈3,轴承中间圈3套接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且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滚珠安装空间,轴承中间圈3与轴承外圈2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可以理解为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相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在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安装滚珠后即可形成一个轴承结构,而轴承中间圈3与轴承外圈2相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在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安装滚珠后即可形成一个轴承结构,这样就可以组合成两层轴承结构,在轴承转动一圈时,只需要每个滚珠安装空间内的滚珠转动半圈即可,将会极大的降低摩擦产生的热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而需要说明的是,轴承中间圈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轴承中间圈3的数量即可,可以组合成多层轴承结构,本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的限制,但本实施例中以只有一个轴承中间圈3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所述第一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面接触,使得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在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的受力面均匀,在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所述第二滚珠安装空间为梭形安装腔或陀螺形安装腔,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梭形轴承滚珠5或陀螺形轴承滚珠4,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梭形轴承滚珠5或陀螺形轴承滚珠4面接触,使得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在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的受力面均匀,在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轴承内圈1、轴承中间圈3和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滚珠安装空间,轴承中间圈3与轴承外圈2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可以理解为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相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在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安装滚珠后即可形成一个轴承结构,而轴承中间圈3与轴承外圈2相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在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安装滚珠后即可形成一个轴承结构,这样就可以组合成至少是两层滚珠结构的轴承,在轴承转动一圈时,只需要每个滚珠安装空间内的滚珠转动半圈即可,将会极大的降低摩擦产生的热量,而且两层结构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当内层的轴承滚珠(比如与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相比的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的轴承滚珠)或外层的轴承滚珠(比如与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相比的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的轴承滚珠)摩擦摩擦则例增大时,会自动转递给另一层轴承,保证设备的正常转动,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面接触,使得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在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的受力面均匀,在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样的,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梭形轴承滚珠5或陀螺形轴承滚珠4,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梭形轴承滚珠5或陀螺形轴承滚珠4面接触,使得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在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的受力面均匀,在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相对转动时,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为面受力,相对于球形滚珠的点受力,面接触的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陀螺形轴承滚珠4和梭形轴承滚珠5的形状可以形成互补,进而减小轴承中间圈3的浪费,如图1所示,可以使得轴承中间圈3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的滚珠轴承均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使得轴承中间圈3的利用最大化,缩小了整体的尺寸,减少了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轴承外圈2外设置有保护层,具体的,所述保护层可以但不仅仅限制于为耐磨层,可以对轴承形成保护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两端为大直径端,两个大直径端的直径相等,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中间为小直径部,小直径部到两个大直径端的距离相等,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结构对称,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梭形轴承滚珠5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大,梭形轴承滚珠5的两端为小直径端,两个小直径端的直径相等,梭形轴承滚珠5的中间为大直径部,大直径部到两个小直径端的距离相等,梭形轴承滚珠5的结构对称,安装方便,结合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结构,可以使得轴承中间圈3的设计更加均匀,进而缩小整体的尺寸。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小直径端的直径与大直径端的直径之和等于小直径部的直径与大直径部的直径之和,使得轴承中间圈3在任何位置均保留箱体的厚度,进而最大化的缩小整体的尺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区别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轴承中间圈3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轴承中间圈3之间配合形成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第三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三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面接触,这样可以形成多层轴承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做出调整,使得轴承内圈1与轴承外圈2的相对转动更加灵活。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轴承中间圈3设置有两个,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和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均不同,此种安装结构,可以在整体结构最小的基础上提高一种三层结构的轴承,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具体区别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轴承中间圈3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此结构则为至少四层结构的轴承,轴承滚珠的形状从内向外交替分布,使变化始终能保持最小的体积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和套接于轴承内圈(1)外的轴承外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中间圈(3),轴承中间圈(3)套接于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且轴承内圈(1)与轴承中间圈(3)之间配合形成第一滚珠安装空间,轴承中间圈(3)与轴承外圈(2)之间配合形成第二滚珠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一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面接触;所述第二滚珠安装空间为梭形安装腔或陀螺形安装腔,第二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梭形轴承滚珠(5)或陀螺形轴承滚珠(4),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梭形轴承滚珠(5)或陀螺形轴承滚珠(4)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中间圈(3)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轴承中间圈(3)之间配合形成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第三滚珠安装空间为陀螺形安装腔或梭形安装腔,第三滚珠安装空间内匹配的安装有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内壁与安装于其内部的陀螺形轴承滚珠(4)或梭形轴承滚珠(5)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中间圈(3)设置有两个,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和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中间圈(3)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第二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与相邻的第三滚珠安装空间的形状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2)外设置有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耐磨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两端为大直径端,两个大直径端的直径相等,陀螺形轴承滚珠(4)的中间为小直径部,小直径部到两个大直径端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轴承滚珠(5)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大,梭形轴承滚珠(5)的两端为小直径端,两个小直径端的直径相等,梭形轴承滚珠(5)的中间为大直径部,大直径部到两个小直径端的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端的直径与大直径端的直径之和等于小直径部的直径与大直径部的直径之和。
CN202222838007.3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Active CN218266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8007.3U CN218266805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8007.3U CN218266805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6805U true CN218266805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3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8007.3U Active CN218266805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6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132287A (en) Cage for ball bearings
CN107830052B (zh) 一种复合轴承
CN21826680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轴承
CN108374835A (zh) 风电三排圆柱滚子变桨轴承
CN203067567U (zh) 一种带座外球面角接触球轴承
CN109458400B (zh) 一种无保持架曲沟球轴承
CN103016546A (zh) 一种带座外球面角接触球轴承
CN201963737U (zh) 大型风电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上的保持架
CN201651035U (zh) 四点接触球轴承
CN207195444U (zh) 一种高精度专用薄壁角接触球轴承
CN216691865U (zh) 一种掘进机主轴承
CN210889734U (zh) 关节轴承
CN114321168A (zh) 一种掘进机主轴承
CN210919790U (zh) 一种球头杆端关节轴承
CN213451321U (zh) 一种内圈带双沟槽的外球面轴承
JP2002021855A (ja) 4点接触玉軸受
CN207178460U (zh) 一种双向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CN211737751U (zh) 一种高可靠性圆柱滚子轴承
CN218598636U (zh) 低摩擦力矩的推力滚针轴承
CN220869893U (zh) 一种润滑型注塑轴承保持架
CN212318530U (zh) 一种耐腐蚀边界润滑轴承
CN219865947U (zh) 一种耐腐蚀新能源电机轴
CN208010769U (zh) 单列角接触球面滚子轴承
CN217421886U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
CN217271430U (zh) 高承载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