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9833U -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 Google Patents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9833U
CN218259833U CN202122165052.2U CN202122165052U CN218259833U CN 218259833 U CN218259833 U CN 218259833U CN 202122165052 U CN202122165052 U CN 202122165052U CN 218259833 U CN218259833 U CN 218259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over
automobile
lining
compartment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50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o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o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o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o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50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9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9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9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括汽车三厢后盖,还包括用于包装汽车三厢后盖的包装箱,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外包装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包装保护组件位于收容部内。包装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护角与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相适配,中间缓冲垫设置于收容部的底部,汽车三厢后盖放置于收容部内,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均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与外包装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多点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外包装为长方体结构方便搬运和摆放,并且包装箱总成结构简单、包装方便。

Description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尤其是近几年,我国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对于车企而言,越来越多的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将不同的部门建在不同的地区,比如研发部门经常设立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而生产车间则设立在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对于汽车而言,其包含了众多的零部件,其中的内饰件由于种类较多且结构各异,因此在包装时需要面临许多问题。
以汽车三厢后盖为例,汽车三厢后盖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汽车的外观质量,但是汽车三厢后盖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外观上的损坏,所以需要对外包装进行严格的控制。市面上常见的三厢后盖包装采用异形包装的方式,采用异型包装虽然节约了成本和占地空间,但是其造型不利于存贮摆放,直立摆放时容易倾倒,平铺摆放时无法叠放,并且异形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三厢后盖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不利于存贮摆放、容易倾倒,异形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或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括汽车三厢后盖,还包括用于包装汽车三厢后盖的包装箱,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外包装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包装保护组件位于收容部内。
包装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护角与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相适配,中间缓冲垫设置于收容部的底部,汽车三厢后盖放置于收容部内,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均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与外包装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多点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包装,包装后的包装箱结构简单,并且包装外形呈长方体结构,便于放置和搬运,在摆放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汽车三厢后盖在包装时,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和护角卡接防止边角被损坏,并且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进行多点定位,在搬运过程中能够避免汽车三厢后盖晃动或发生碰撞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固定内衬包括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下部固定内衬,侧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侧部,上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上部,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的底部并设置于中间缓冲垫的一侧,下部固定内衬上设置有与汽车三厢后盖适配的卡槽。并且护角与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卡接,汽车三厢后盖通过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四点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包装内设置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下部固定内衬,能够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包装和固定,并且通过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即可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四点定位,定位结构简单、安装时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为长方体的结构,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凹槽,凹槽自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向下部固定内衬内部凹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部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自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向下部固定内衬内部凹陷,汽车三厢后盖在进行安装时,凹槽能够和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卡接,既能对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进行防护,同时还能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定位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下部固定内衬的凹槽为U形卡槽,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与U形卡槽卡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卡槽能够增大下部固定内衬和汽车三厢后盖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汽车三厢后盖定位更加稳定,进而防止汽车三厢后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护角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护角的一侧设置有与边角卡接的接触部位,另一侧部设置有弧形的防护部位;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与接触部位卡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护角的一侧和边角卡接,并且接触部位向内凹陷形成卡接部,通过卡接部和边角卡接,使得护角稳定地卡接在边角上,另一侧部设置的弧形的防护部位在卡接后能够对边角进行防护,防止汽车三厢后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晃动损伤边角以及其他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护角为棱体结构,护角一侧的夹角部位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体结构的护角和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更加适配,防护部位设置为圆弧形的倒角,在发生碰撞或者晃动时,能够减小损伤和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均设置为体积小于外包装的长方体垫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由柔性材料制成,中间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定位和安装,并且也不会损伤汽车三厢后盖。中间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气道很好的缓冲和防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装保护组件还包括保护膜,保护膜包覆于汽车三厢后盖的整个外表面,并且保护膜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和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膜能够对汽车三厢后盖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护膜包覆于汽车三厢后盖的整个外表面,能够避免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损伤汽车三厢后盖的表面,保证汽车三厢后盖的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于外包装的内壁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粘接于外包装的内壁面,能够防止包装保护组件在包装和运输汽车三厢后盖过程中发生晃动或窜动,提高包装和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中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并且外包装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汽车三厢后盖能够包装放置于收容部内,包装箱包装好汽车三厢后盖呈长方体结构,在摆放时不容易倾倒,并且存贮或者平铺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摆放,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降低质量风险。
汽车三厢后盖包装放置于收容部内时,通过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下部固定内衬和中间缓冲垫四点定位,保证三厢后盖在包装内能够牢牢固定,并且能够承受较强冲击,并且还设置有保护膜和护角对汽车三厢后盖进行防护处理,安装时结构简单、安装工序也简单,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发生碰撞或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外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侧部固定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下部固定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中间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汽车三厢后盖包装有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汽车三厢后盖包覆有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汽车三厢后盖包装于外包装内的透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的汽车三厢后盖包装于包装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汽车三厢后盖;
200、包装箱;
210、外包装;
211、收容部;
220、包装保护组件;
221、护角;222、中间缓冲垫;223、侧部固定内衬;224、上部固定内衬;225、下部固定内衬;226、保护膜;
225a、凹槽;221a、接触部位;221b、防护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汽车三厢后盖100,还包括用于包装汽车三厢后盖100的包装箱200,包装箱200包括外包装210和包装保护组件220,外包装210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外包装210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211,包装保护组件220位于收容部211内。
包装保护组件220包括固定内衬、护角221以及中间缓冲垫222,固定内衬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护角221与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边角相适配,中间缓冲垫222设置于收容部211的底部,汽车三厢后盖100放置于收容部211内,固定内衬以及中间缓冲垫222均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100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222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多点定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箱200的外形结构以及大小和汽车三厢后盖100的结构和大小相适配,不同尺寸和体积的汽车三厢后盖100对应的包装箱200的尺寸和形状并不相同,例如包装箱200也可以根据汽车三厢后盖100的尺寸和结构设置为正方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内衬、护角221以及中间缓冲垫222的数目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有1个、2个、3个或者其他数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外包装210和包装保护组件220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包装,包装后的包装箱200结构简单,并且包装外形呈长方体结构,便于放置和搬运,在摆放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汽车三厢后盖100在包装时,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边角和护角221卡接防止边角被损坏,并且通过固定内衬与中间缓冲垫222进行多点定位,在搬运过程中能够避免汽车三厢后盖100晃动或发生碰撞和损坏。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当固定内衬设置有2个部件、中间缓冲垫222设置有1个时,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三点定位;当固定内衬设置有3个部件、中间缓冲垫222设置有1个时,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四点定位;当固定内衬设置有4个部件、中间缓冲垫222设置有1个时,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五点定位;当固定内衬设置有4个部件、中间缓冲垫222设置有2个时,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六点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固定内衬包括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和下部固定内衬225,侧部固定内衬223固定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的侧部,上部固定内衬224固定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的上部,下部固定内衬225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的底部并设置于中间缓冲垫222的一侧,下部固定内衬225上设置有与汽车三厢后盖100适配的卡槽。并且护角221与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边角卡接,汽车三厢后盖100通过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和中间缓冲垫222四点定位。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部固定内衬224和下部固定内衬225各设置有1个,在实际包装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2个、3个、4个或者其他数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固定内衬223设置有2个,侧部固定内衬223固定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的侧部时,其设置位置可以是内壁面的侧部的中心位置,也可以是汽车三厢后盖100和内壁面的侧部的接触位置。上部固定内衬224可设置于内壁面的上部,也可以设置为汽车三厢后盖100和内壁面的上部的接触位置。下部固定内衬225设置于中间缓冲垫222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为汽车三厢后盖100和内壁面的底部的接触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当侧部固定内衬223设置有1个时,汽车三厢后盖100通过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和中间缓冲垫222四点定位。当侧部固定内衬223设置有2个时,汽车三厢后盖100通过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和中间缓冲垫222五点定位。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通过在外包装210内设置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和下部固定内衬225,能够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包装和固定,并且通过两个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可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四点定位,两个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以及设置的中间缓冲垫222也可以实现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五点定位,定位结构简单、安装时也方便。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下部固定内衬225设置为长方体的结构,下部固定内衬225的一侧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凹槽225a,凹槽225a自下部固定内衬225的一侧向下部固定内衬225内部凹陷。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下部固定内衬225的一侧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凹槽225a,凹槽225a的结构和大小与汽车三厢后盖100的侧边适配,例如本实施例中凹槽225a可以设置为U形槽,可以设置为V形槽,也可以设置为弧形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下部固定内衬225的一侧部设置有凹槽225a,并且凹槽225a自下部固定内衬225的一侧向下部固定内衬225内部凹陷,汽车三厢后盖100在进行安装时,凹槽225a能够和汽车三厢后盖100的侧边卡接,既能对汽车三厢后盖100的侧边进行防护,同时还能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定位和安装。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下部固定内衬225的凹槽225a为U形卡槽,汽车三厢后盖100的侧边与U形卡槽卡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下部固定内衬225的凹槽225a设置为U形卡槽,U形卡槽能够增大下部固定内衬225和汽车三厢后盖100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汽车三厢后盖100定位更加稳定,进而防止汽车三厢后盖100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晃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如图4和图7所示,护角221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护角221的一侧设置有与边角卡接的接触部位221a,另一侧部设置有弧形的防护部位221b;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边角与接触部位221a卡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角221的数目和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边角的数目相同,护角221可以根据需求设置2个、3个、4个或者其他数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角221可以是由常见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护角221的材质可以是泡沫、橡胶、聚乙烯醇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选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护角221的一侧和边角卡接,并且接触部位221a向内凹陷形成卡接部(图中未示出),通过卡接部和边角卡接,使得护角221稳定地卡接在边角上,另一侧部设置的弧形的防护部位221b在卡接后能够对边角进行防护,防止汽车三厢后盖100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晃动损伤边角以及其他部位。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护角221为棱体结构,护角221一侧的夹角部位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棱体结构的护角221和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边角更加适配,防护部位221b设置为圆弧形的倒角,在汽车三厢后盖100发生碰撞或者晃动时,能够减小对边角的损伤和摩擦。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护角221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为截面为三角形状的护角或者截面为半圆形状的护角,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和中间缓冲垫222均设置为体积小于外包装210的长方体垫体。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和中间缓冲垫222的体积和汽车三厢后盖100适配,也需要和包装箱200适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由柔性材料制成,中间缓冲垫222由弹性材料制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的材料可以是泡沫、橡胶、聚乙烯醇等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选用橡胶材质制成,因为橡胶价格便宜,并且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弹性,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他材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唯一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中间缓冲垫222的材料可以是橡胶、海绵、乳胶等弹性材料,本实施例对其具体材料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更好地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定位和安装,并且也不会损伤汽车三厢后盖100。中间缓冲垫222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气道很好的缓冲和防震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装保护组件220还包括保护膜226,如图6和图8所示,保护膜226包覆于汽车三厢后盖100的整个外表面,并且保护膜226压紧于汽车三厢后盖100和固定内衬、护角221以及中间缓冲垫222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26的大小和汽车三厢后盖100相近,包装时保护膜226对汽车三厢后盖100进行保护。安装时保护膜226可以根据需求包覆于护角221内,也可以根据需求包覆于护角221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其他形式的包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26能够对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护膜包覆于汽车三厢后盖100的整个外表面,能够避免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损伤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表面,保证汽车三厢后盖100的表面质量。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以及中间缓冲垫222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以及中间缓冲垫222还可以卡接设置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上,也可以是和外包装210的内壁面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下部固定内衬225以及中间缓冲垫222粘接于外包装210的内壁面,能够防止包装保护组件220在包装和运输汽车三厢后盖100过程中发生晃动或窜动,提高包装和保护作用。
综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汽车三厢后盖100在包装时,先将将平板纸张四周叠起,并打好钉扣,完成外包装210的安装,外包装210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汽车三厢后盖100上安装护角221,安装完护角221后将保护膜226包覆于汽车三厢后盖100上,如图8所示,然后将汽车三厢后盖100放入外包装210中,如图9所示,进一步固定侧部固定内衬223、上部固定内衬224和下部固定内衬225以及中间缓冲垫222,打好钉扣后完成最终包装,最后的包装箱200如图10所示。采用这种设计,安装时结构简单、安装工序也简单,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发生碰撞或损坏。
进一步地,包装箱200包括外包装210和包装保护组件220,如图9所示,外包装210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并且外包装210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211,汽车三厢后盖100能够包装放置于收容部211内,包装箱200包装好汽车三厢后盖100呈长方体结构,如图10所示,在摆放时不容易倾倒,并且存贮或者平铺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摆放。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包括汽车三厢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包装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包装箱,所述包装箱包括外包装和包装保护组件,所述外包装的外形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包装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长方体的收容部,所述包装保护组件位于所述收容部内;其中,
所述包装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内衬、护角以及中间缓冲垫,所述固定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所述护角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边角相适配,所述中间缓冲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底部,所述汽车三厢后盖放置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固定内衬以及所述中间缓冲垫均压紧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之间,使得通过所述固定内衬与所述中间缓冲垫对所述汽车三厢后盖进行多点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衬包括侧部固定内衬、上部固定内衬和下部固定内衬,所述侧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侧部,所述上部固定内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的上部,所述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的底部并设置于所述中间缓冲垫的一侧,所述下部固定内衬上设置有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适配的卡槽;并且,
所述护角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所述边角卡接,所述汽车三厢后盖通过所述侧部固定内衬、所述上部固定内衬、所述下部固定内衬和所述中间缓冲垫四点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固定内衬设置为长方体的结构,所述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部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下部固定内衬的一侧向所述下部固定内衬内部凹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固定内衬的所述凹槽为U形卡槽,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侧边与所述U形卡槽卡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所述护角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边角卡接的接触部位,另一侧部设置有弧形的防护部位;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所述边角与所述接触部位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为棱体结构,所述护角一侧的夹角部位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固定内衬、所述上部固定内衬和所述中间缓冲垫均设置为体积小于所述外包装的长方体垫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固定内衬、所述上部固定内衬、所述下部固定内衬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中间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保护组件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覆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的整个外表面,并且所述保护膜压紧于所述汽车三厢后盖和所述固定内衬、所述护角以及所述中间缓冲垫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固定内衬、所述上部固定内衬、所述下部固定内衬以及所述中间缓冲垫通过胶体粘接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的内壁面。
CN202122165052.2U 2021-09-08 2021-09-08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Active CN218259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5052.2U CN218259833U (zh) 2021-09-08 2021-09-08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5052.2U CN218259833U (zh) 2021-09-08 2021-09-08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9833U true CN21825983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5052.2U Active CN218259833U (zh) 2021-09-08 2021-09-08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9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17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ackaging
CN210126777U (zh) 一种易碎品运输专用包装纸箱
CN218259833U (zh) 汽车三厢后盖及包装箱总成
JP3201500U (ja) 梱包材及び梱包体
CN215973070U (zh) 一种护角护边包装纸箱
JP3120707U (ja) クッションを具えたベアリング装置
KR200490607Y1 (ko) 패널 반송 용기
CN217754965U (zh)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的纸箱
CN216103392U (zh) 汽车两厢后盖与包装装置的总成
JP4603871B2 (ja) 小型情報機器の配送容器
CN216103771U (zh) 汽车翼子板与包装箱的总成
CN212290939U (zh) 一种缓冲包装结构
CN21421683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高强度重型瓦楞纸箱
US20080295458A9 (en) Method for packaging containers automatically
CN216103770U (zh) 汽车侧门与包装箱的总成
JP3059703B2 (ja) コンテナーとコンテナー用輸送物載置板
CN215044596U (zh) 一种抗摔型包装纸盒
CN211686249U (zh) 一种卡丁车包装组件
US20140157730A1 (en) Method of packing and transporting televisions
CN219970602U (zh) 包装盒
CN214297055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包装盒
CN212220886U (zh) 一种机柜包装箱
JP3711937B2 (ja) 包装装置
JP4507828B2 (ja) 部品保護支持装置
CN220905724U (zh) 用于防护存储器的抗震耐挤压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