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9330U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59330U CN218259330U CN202222396241.5U CN202222396241U CN218259330U CN 218259330 U CN218259330 U CN 218259330U CN 202222396241 U CN202222396241 U CN 202222396241U CN 218259330 U CN218259330 U CN 2182593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g
- bump
- aluminum alloy
- strength aluminum
- alloy ing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包括锭件本体,所述锭件本体长度小于560mm,所述锭件本体包括中间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设置在中间块的两端,所述第一凸块下端和第二凸块下端与中间块底面之间形成底面凹槽;所述底面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一凸块上端两侧和第二凸块上端均两侧具有圆角棱边;所述第一凸块高度与第一凸块外壁到第二凸块外壁之间的间距之比是0.46~0.52。本实新型改进巧妙,结构新颖,利于铝锭错位堆叠,同时设置有凸起和孔槽,能够确保上铝锭上下层之间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背景技术
铝锭是以纯铝及回收铝为原料,依照国际标准或特殊要求添加其他元素,如:硅(Si)、铜(Cu)、镁(Mg)、铁(Fe),改善纯铝在铸造性,化学性及物理性的不足调配出来的合金。一般的铝锭长度为740mm,660mm和560mm,铝锭的强度除了取决于铝锭的成分之外,还在于铝锭的设计的结构,长度越长,其抗弯能力和强度相对会削弱;一般的铝合金锭的设计为扁条状,其厚度与宽度之比为0.37~0.4;如果长度超过560mm,则其强度会降低,在改进结构中,例如2018年9月20日,申请人:南通众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高强度汽车用铝锭》,该技术方案中记载一种铝锭组,铝锭组两侧设置侧边块,侧边块的内侧表面设置内壁槽;同时在铝锭组的两端表面均设置定位凹槽,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上下错位堆叠,作为一种具备改进,为了堆叠的稳定性,本公司特申请此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包括锭件本体,所述锭件本体长度小于560mm,所述锭件本体包括中间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设置在中间块的两端,所述第一凸块下端和第二凸块下端与中间块底面之间形成底面凹槽;所述底面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一凸块上端两侧和第二凸块上端均两侧具有圆角棱边,圆角棱边能够提高铝锭的在堆放过程中被剐蹭,如果是垂直棱边,容易被剐蹭,其强度受到影响;所述第一凸块高度与第一凸块外壁到第二凸块外壁之间的间距之比是0.46~0.52,也就是通槽铝锭的厚度和宽度之比,这个范围相当于提高了铝锭的厚度,其强度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凹槽的内转角位置设置与圆角棱边匹配的内圆角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端与中间块顶面面之间形成顶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顶面凹槽的内转角位置为垂直转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顶面和第二凸块顶面均设置至少一个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凹槽上设置与凸起匹配的孔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底面和第二凸块底面设置与凸起匹配的孔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包括柱段和半球段,其中柱段的高度小于半球段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两侧的圆角棱边之间为平面段,平面段的宽度大于圆角棱边宽度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一凸块外凸于顶面凹槽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铝件本体为铝硅铜合金铸造,这种结构比一般的铝锭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
进一步的,所所述铝件本体为铝硅铜合金铸造,其强度高。
本实新型改进巧妙,结构新颖,利于铝锭错位堆叠,同时设置有凸起和孔槽,能够确保上铝锭上下层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重叠示意图。
图示:1第一凸块、2第二凸块、3中间块、4底面凹槽、41内圆角面、5孔槽、6凸起、61柱段、62半球段、7圆角棱边、71平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包括锭件本体,所述锭件本体长度小于560mm,所述锭件本体包括中间块3,第一凸块1和第二凸块2,所述第一凸块1和第二凸块2设置在中间块的两端,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凸块下端1和第二凸块2下端与中间块3底面之间形成底面凹槽4;所述底面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凸块1和第二凸块2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一凸块1上端两侧和第二凸块2上端均两侧具有圆角棱边7,圆角棱边能够提高铝锭的在堆放过程中被剐蹭,如果是垂直棱边,容易被剐蹭,其完全性和强度受到影响;所述第一凸块1高度与第一凸块1外壁到第二凸块2外壁之间的间距之比是0.46~0.52,也就是通槽铝锭的厚度和宽度之比,这个范围相当于提高了铝锭的厚度,其强度得到了提高。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底面凹槽的内转角位置设置与圆角棱边7匹配的内圆角面41。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第一凸块上端和第二凸块上端与中间块顶面面之间形成顶面凹槽8。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顶面凹槽的内转角位置为垂直转角。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第一凸块1顶面和第二凸块2顶面均设置至少一个凸起6。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底面凹槽4上设置与凸起6匹配的孔槽5。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第一凸块1底面和第二凸块2底面设置与凸起6匹配的孔槽5。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凸起包括柱段61和半球段62,其中柱段61的高度小于半球段62的高度。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第一凸块1两侧的圆角棱边7之间为平面段71,平面段的宽度大于圆角棱边7宽度的两倍。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底面凹槽4的深度等于第一凸块1外凸于顶面凹槽的高度。
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铝件本体为铝硅铜合金铸造,这种结构比一般的铝锭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
方案中的铝件本体为铝硅铜合金铸造,一般的采用采用A356、工业铝锭、铝铜合金和铝钛硼合金配制而成,其强度高。在本方案中设计的铝锭长度远低于一般的铝锭长度,在整体也增加铝锭的抗弯性和强度。
如图3所示,在堆叠的时候,在下层采用两个铝锭主体并排,然后在其上方骑着一个铝锭本体,具体的上层的铝锭本体的第一凸块下端和第二块下端分别架在下层两个相邻的铝锭本体的中间块上方,这总结构稳定。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包括锭件本体,所述锭件本体长度小于560mm,所述锭件本体包括中间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设置在中间块的两端,所述第一凸块下端和第二凸块下端与中间块底面之间形成底面凹槽;所述底面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宽度之和;所述第一凸块上端两侧和第二凸块上端均两侧具有圆角棱边;所述第一凸块高度与第一凸块外壁到第二凸块外壁之间的间距之比是0.46~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凹槽的内转角位置设置与圆角棱边匹配的内圆角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端与中间块顶面面之间形成顶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凹槽的内转角位置为垂直转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顶面和第二凸块顶面均设置至少一个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凹槽上设置与凸起匹配的孔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底面和第二凸块底面设置与凸起匹配的孔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包括柱段和半球段,其中柱段的高度小于半球段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两侧的圆角棱边之间为平面段,平面段的宽度大于圆角棱边宽度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件本体为铝硅铜合金铸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6241.5U CN218259330U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6241.5U CN218259330U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59330U true CN218259330U (zh) | 2023-01-10 |
Family
ID=8471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96241.5U Active CN218259330U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59330U (zh) |
-
2022
- 2022-09-09 CN CN202222396241.5U patent/CN2182593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910007149B1 (ko) | 음료용기의 캡과 그 제조방법 | |
CN218259330U (zh)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锭 | |
EP1289688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rop losses during slab and ingot rolling | |
AU200126155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rop losses during slab and ingot rolling | |
CN113091515B (zh) | 一种“界面互锁/筋加强”叠层装甲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JP3719661B2 (ja) | 電池ケース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電池ケース | |
CN218409509U (zh) | 一种防移位合金铝锭 | |
CN214948154U (zh) | 一种铝型材的连接结构 | |
CN212926709U (zh) | 一种四角钢管平腹板内浇混凝土柱 | |
CN210291384U (zh)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 | |
JPS6213092B2 (zh) | ||
CN215552530U (zh) | 一种铝合金油箱用端盖 | |
CN206191254U (zh) | 一种高抗压强度冷弯型钢 | |
CN219530535U (zh) | 一种抗边角变形的铝型材 | |
CN213065510U (zh) | 一种便于堆摞的铝锭 | |
CN215407352U (zh) | 一种带龙骨的直条走台板 | |
CN215437782U (zh) | 一种抗冲击力的铝锭块 | |
CN212310777U (zh) | 一种加工钝化装置用组合模芯中三棱件的模具 | |
CN214280758U (zh) | 模压增强型节能桥架 | |
CN213272008U (zh) | 一种新型断面异型钢 | |
CN213621315U (zh) | 一种抗变形的压铸铝合金件 | |
CN217835796U (zh) | 一种用于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座椅的横梁 | |
CN217711381U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防屈曲套箍结构 | |
CN214302849U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型材 | |
JP2019065316A (ja) | 缶エンド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