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9192U - 蛋挞杯 - Google Patents

蛋挞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9192U
CN218259192U CN202221750314.XU CN202221750314U CN218259192U CN 218259192 U CN218259192 U CN 218259192U CN 202221750314 U CN202221750314 U CN 202221750314U CN 218259192 U CN218259192 U CN 218259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body
egg tart
support
hand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503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ujia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ujia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ujia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ujia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503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9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9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9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蛋挞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杯体内设置底托、连接条,在连接条被拉动时,带动底托向上移动,则杯体内的食物与杯体脱离,便于食客食用。并且,在杯身的壁体上设置手持托,在手持托翻转时形成支撑面,食客通过拿捏手持托而拿取整体蛋挞杯,由于手持托在翻转后与杯身接触面小,能够快速冷却,避免食客拿取时烫伤,且保持杯体内的食物风味。与此同时,手持托与连接条连接,通过手持托的翻转同步带动连接条拉动,以便于食客对蛋挞杯的拿取的同时,方便食客对蛋挞的食用,提高食用体验。

Description

蛋挞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挞杯。
背景技术
蛋挞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蛋挞杯以及杯内食物如蛋浆放入烤炉或烤箱内,经过200℃左右的温度进行烘烤后,制作得到蛋挞。
蛋挞在制作完成后,由于食物位于蛋挞杯内,其温度难以较快的下降,则食物的热度和蛋挞杯烘烤时的热度,导致蛋挞杯的杯体热度难以散开,在食客拿取蛋挞杯时,存在烫伤的安全隐患。若在蛋挞杯体降温后食用,则蛋挞风味降低,影响食用,且蛋挞与蛋挞杯之间粘连,不便于脱模而影响食用。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蛋挞杯。旨在解决现有的蛋挞杯的杯壁温度高,难以拿取和食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蛋挞杯,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身和杯沿,所述杯沿与所述杯身的上端连接,所述杯体内用于盛装食物;
底托,所述底托位于所述杯身的底部,且所述底托与所述杯身底部接触,所述底托的外周均匀布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底托连接;以及
手持托,所述手持托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持托与所述杯身贴合,所述手持托的一端与所述杯身的外壁体连接,形成翻转部,所述手持托以所述翻转部为基点翻转至与所述杯身处于非贴合状态,用以通过所述手持托支撑起所述杯体。
可选地,所述杯身内壁开设有抽取槽,所述抽取槽与所述杯身内连通,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位于所述杯身内且与所述底托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抽取槽内且与所述手持托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条的数量为3个。
可选地,所述手持托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杯身的外壁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等于所述手持托翻转后与所述杯身的外壁形成支撑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杯身的外壁体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手持托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为环状结构,所述手持托为环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杯沿向外弯折,且弯折角度大于90°,所述杯沿与所述手持托形成手持空间,用以手持所述杯体。
可选地,所述翻转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条的下侧,则所述手持托向下翻转至所述杯身外,且所述手持托与所述杯沿形成所述手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翻转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条的上侧,则所述手持托向上翻转至所述杯身外,用以支撑所述杯体。
可选地,所述底托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杯体内设置底托、连接条,在连接条被拉动时,带动底托向上移动,则杯体内的食物与杯体脱离,便于食客食用。并且,在杯身的壁体上设置手持托,在手持托翻转时形成支撑面,食客通过拿捏手持托而拿取整体蛋挞杯,由于手持托在翻转后与杯身接触面小,能够快速冷却,避免食客拿取时烫伤,且保持杯体内的食物风味。与此同时,手持托与连接条连接,通过手持托的翻转同步带动连接条拉动,以便于食客对蛋挞杯的拿取的同时,方便食客对蛋挞的食用,提高食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的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的一实施例中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的一实施例中杯沿与手持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杯体 11 杯身
12 杯沿 20 底托
21 连接条 30 手持托
31 连接部 32 斜面
13 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信号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蛋挞杯。参照图1至3,图1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的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的一实施例中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蛋挞杯的一实施例中杯沿与手持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蛋挞杯,包括:
杯体10,所述杯体包括杯身11和杯沿12,所述杯沿12与所述杯身11的上端连接,所述杯体10内用于盛装食物;
底托20,所述底托20位于所述杯身11的底部,且所述底托20与所述杯身11底部接触,所述底托20的外周均匀布设有连接条21,所述连接条21的一端与所述底托20连接;以及
手持托30,所述手持托30与所述连接条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持托30与杯身11贴合,所述手持托30的一端与所述杯身11的外壁体连接,形成翻转部31,所述手持托30以所述翻转部31为基点翻转至与所述杯身11处于非贴合状态,用以通过所述手持托30支撑起所述杯体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体内设置底托20、连接条21,在连接条21被拉动时,带动底托20向上移动,则杯体10内的食物与杯体10脱离,便于食客食用。并且,在杯身11的壁体上设置手持托30,在手持托30翻转时形成支撑面,食客通过拿捏手持托而拿取整体蛋挞杯,由于手持托30在翻转后与杯身10接触面小,能够快速冷却,避免食客拿取时烫伤,且保持杯体10内的食物风味。与此同时,手持托30与连接条21连接,通过手持托30的翻转同步带动连接条21拉动,以便于食客对蛋挞杯的拿取的同时,方便食客对蛋挞的食用,提高食用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条2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提高连接条21对底托20上移的稳定性,优选地,连接条的数量为3个,如图2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托30设置于所述杯身11的外壁体上,所述手持托30与所述杯身11的外壁体贴合,所述翻转部31的位置处于所述连接条21与所述手持托30连接点的位置上侧,则所述手持托30以所述翻转部31为转动点,向上翻转(逆时针翻转)至与所述杯身11处于非贴合状态,以便于食客通过抓取翻转后的手持托30来拿取整体的蛋挞杯。
其中,为了便于加工,翻转部31可以与杯身11一体化成型。
为了便于手持托30收纳与翻转,该翻转部31还可以是折叠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托30上设有斜面32,所述斜面32与所述杯身11的外壁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等于所述手持托翻转后与所述杯身11的外壁形成支撑的角度。
详细地,手持托30靠近翻转部31的一端具有斜面32,斜面32与杯身11的外壁体形成夹角,该夹角是手持托30发生翻转时的翻转范围,也即,该夹角的大小就是手持托30翻转后与杯身11的外壁形成支撑的角度。因此,对于该夹角的大小设定可以根据实际用户的拿取习惯确定,例如,手持托30呈水平状态时,便于用户抓取且手持托30对杯体10的支撑度最佳,则手持托30呈水平状态时与杯身11之间的角度,即为该夹角的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身11内壁开设有抽取槽,所述抽取槽与所述杯身11内连通,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位于所述杯身11内且与所述底托20连接,所述连接条2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抽取槽内且与所述手持托30连接。
详细地,在杯身11内壁体内开设有抽取槽110,抽取槽110与杯身11内形成的用于盛装食物的空间连通,连接条21滑动设置于抽取槽110内,也即,连接条21可以在抽取槽110内被抽拉或滑动。连接条21的一端位于杯身11内空间,且与底托20连接,用以拉动连接条21时带动底托20向上移动。连接条21的另一端位于抽取槽110内且与手持托30连接,以使手持托30翻转时,能够拉动连接条21,从而带动底托20上移,实现蛋挞与杯体10的分离,且推动蛋挞上端高于杯沿12,便于食用。
需要说明的是,抽取槽110与杯身11内空间连接的槽口大小与连接条21的形状与大小适配,以使连接条21可以通过该槽口,且避免蛋浆从该槽口流出。
为了方便食用,可以根据食客在食用蛋挞时的习惯设置槽口在杯身11上的位置。可以理解,若底托20带动蛋挞上移后,蛋挞顶部到杯沿的高度大于蛋挞底部到杯沿的高度时,蛋挞容易翻到或滑落,此时,为了保障蛋挞正常食用,设置蛋挞上移的最大高度为杯体10高度的一半。也即,槽口的位置处于底托20位置与杯体10高度的二分之一位置之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杯身11的外壁体内开设有容置腔13,所述手持托3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3内。
详细地,为了蛋挞杯整体美观与方便收纳,需保持蛋挞杯的杯体10外周平滑或减少外凸部件,因此,在杯身11的外壁体内开设容置腔13,手持托30放置于容置腔13内,减少手持托30占用蛋挞杯外周的空间,便于收纳。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腔13的形状为环状,手持托30同为环状,也即,在杯身11的外壁体内开设一圈环形的槽,手持托30放置于容置腔13内,手持托30翻转后形成环形的支撑面,用以拿取蛋挞杯。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腔13为内凹形,环形阵列设置于杯身11的壁体内,则对应的手持托30独立设置于容置腔13内,若容置腔13和手持托30的数量为4个,且均布设置,则手持托30展开后,形成以杯体10为中心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支撑点,用以拿取蛋挞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部31位于所述容置腔13内所述连接条21的上侧,则所述手持托30向上翻转至所述杯身11外,用以支撑所述杯体10。
详细地,翻转部31的位置,位于连接条21与手持托30连接位置的上侧,则手持托30在以翻转部31为基点进行翻转时,只能向上翻转(逆时针翻转)形成支撑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将杯沿12与手持托30结合形成稳定的手持空间,也即,所述杯沿12向外弯折,且弯折角度大于90°,所述杯沿12与所述手持托30形成手持空间,用以手持所述杯体。所述翻转部31位于所述容置腔13内所述连接条21的下侧,则所述手持托30向下翻转至所述杯身11外,且所述手持托30与所述杯沿12形成所述手持空间。
详细地,杯沿1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杯身11的最大直径,以使杯体10内的蛋挞可以从杯体10上侧取出。当杯沿12向外弯折,且弯折角度大于90°时,杯沿12与杯身11的接触面变小,以使杯沿12的温度,相较杯身11以及杯身11内部蛋挞的温度而言,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快速降低,因此,杯沿12也能够用于抓取和支撑整体蛋挞杯,避免烫伤。
翻转部31的位置,位于连接条21与手持托30连接位置的下侧,则手持托30在以翻转部31为基点进行翻转时,只能向下翻转(顺时针翻转)形成支撑面,则翻转后的手持托30与杯沿12形成手持空间,食客的手指或其他工具放置于手持空间内拿取蛋挞杯,提高了拿取的便利性与支撑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食物(如蛋挞)与杯体10的分离效率,所述底托20为镂空结构。
详细地,底托20与杯身11的底部接触,制作蛋挞的蛋浆会覆盖于底托20上,通过底托20的上移,实现蛋挞与杯体10的分离。底托20的形状与杯体10的底部形状适配,通常情况下,底托20与杯体10底部的形状为圆形。
为了增加分离效率,即蛋挞与杯体的脱模速度与蛋挞脱模的完整度,设置底托20为镂空结构,通过镂空结构中的空隙或通孔,增加脱模过程中空气的流通,降低底托20与杯体10底部之间的粘连力,以提高脱模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身11和所述杯沿12一体成型。
详细地,为了便于蛋挞杯的杯体10的加工制造,可以设定杯身11和杯沿12的一体化成型。根据结构需要杯沿12需要有特殊形状时,也可以杯身11和杯沿12分开加工。优选地,杯身11和杯沿12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蛋挞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身和杯沿,所述杯沿与所述杯身的上端连接,所述杯体内用于盛装食物;
底托,所述底托位于所述杯身的底部,且所述底托与所述杯身底部接触,所述底托的外周均匀布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底托连接;以及
手持托,所述手持托与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持托与所述杯身贴合,所述手持托的一端与所述杯身的外壁体连接,形成翻转部,所述手持托以所述翻转部为基点翻转至与所述杯身处于非贴合状态,用以通过所述手持托支撑起所述杯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内壁开设有抽取槽,所述抽取槽与所述杯身内连通,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位于所述杯身内且与所述底托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抽取槽内且与所述手持托连接。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数量为3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托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杯身的外壁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等于所述手持托翻转后与所述杯身的外壁形成支撑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的外壁体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手持托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为环状结构,所述手持托为环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沿向外弯折,且弯折角度大于90°,所述杯沿与所述手持托形成手持空间,用以手持所述杯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条的下侧,则所述手持托向下翻转至所述杯身外,且所述手持托与所述杯沿形成所述手持空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条的上侧,则所述手持托向上翻转至所述杯身外,用以支撑所述杯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挞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为镂空结构。
CN202221750314.XU 2022-07-08 2022-07-08 蛋挞杯 Active CN218259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0314.XU CN218259192U (zh) 2022-07-08 2022-07-08 蛋挞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0314.XU CN218259192U (zh) 2022-07-08 2022-07-08 蛋挞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9192U true CN21825919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50314.XU Active CN218259192U (zh) 2022-07-08 2022-07-08 蛋挞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9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1358B2 (en) Stand-alone self-supporting disposable baking contain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EP1864575B1 (en) Silicone baking pan
EP1391173A2 (en) Adjustable mold for forming shaped foods
US4746057A (en) Finger-stabilized eating plate
US10477990B2 (en) Display stand
CN218259192U (zh) 蛋挞杯
US10893778B1 (en) Serving spoon with depression forming feature
JPH08501706A (ja) 食事用具
US20030148001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three dimensional bride and groom cake kit
US20020139804A1 (en) Decorative container
US20080072769A1 (en) Pan with drop-in baking wells
US6694619B1 (en) Disposable food cutting utensil
ES1072020U (es) Elemento de soporte para la descongelacion de alimentos.
US20150164089A1 (en) Cake decorating system
JP2539540Y2 (ja) シート状コースターを有する可食容器
US20150060532A1 (en) Food Product Holder
US10106314B2 (en) Holder for sweets
KR101539228B1 (ko) 퍼즐 식판
CN212862385U (zh) 多口味水果月饼
KR200493525Y1 (ko) 골프카트용 보온보냉가방 및 이 가방을 구비한 가방세트
ES2269962T3 (es) Recipiente de papel de forma troncoconica para dulces, pasteles o alimentos en general.
US20230109779A1 (en) Configurable bakery bouquet display
US20190152688A1 (en) Cone cake holders
JP3002570U (ja) 小物置き台
JPH0628057Y2 (ja) コップ立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