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7816U - 一种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7816U
CN218257816U CN202222998638.1U CN202222998638U CN218257816U CN 218257816 U CN218257816 U CN 218257816U CN 202222998638 U CN202222998638 U CN 202222998638U CN 218257816 U CN218257816 U CN 218257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mounting plate
charging pile
mounting structure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86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全超
白健
刘文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86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7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7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7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其中,包括:充电桩总成,充电桩总成包括一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置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孔;液冷源总成,设置于充电桩内部,液冷源总成包括一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设置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孔;其中,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安装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安装板的第二表面相贴合,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配合连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对齐。通过上述方式液冷源总成安装在充电桩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内液冷源的安装方式导致的后期维修拆卸时程序复杂,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增,大功率充电桩的需求也在上涨。为了解决充电过程中充电连接器的温升问题,大功率充电桩采用了液冷冷却的方案。然而,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内液冷源的安装方式导致的后期维修拆卸时程序复杂,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内液冷源的安装方式导致的后期维修拆卸时程序复杂,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其中,包括:
充电桩总成,所述充电桩总成包括一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孔;
液冷源总成,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所述液冷源总成包括一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孔;
其中,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齐。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一凸起卡接挡板。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配合连接的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充电桩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三表面上固定有液冷源组件。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三表面为与所述第二表面不相邻的一表面。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安装螺栓连通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充电桩总成的第一安装板的第一安装结构和液冷源总成的第二安装板的第二安装结构的配合连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对齐,使得液冷源总成安装在充电桩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内液冷源的安装方式多采用单独螺栓固定的方式,一般为4个或是3个,但后期维修拆卸时程序复杂,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外观和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示意图之五。
符号说明:
100-充电桩总成;110-第一安装板;111-第一安装结构;112-第一安装孔;200-液冷源总成;210-第二安装板;211-第二安装结构;212-第二安装孔;220-液冷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内液冷源的安装方式导致的后期维修拆卸时程序复杂,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其中,包括:
充电桩总成100,所述充电桩总成100包括一第一安装板110,所述第一安装板110设置第一安装结构111和第一安装孔112;
液冷源总成200,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所述液冷源总成200包括一第二安装板210,所述第二安装板210设置第二安装结构211和第二安装孔212;
其中,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0固定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安装板110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10的第二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12相对齐。
该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充电桩总成100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10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和所述液冷源总成200的所述第二安装板210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12相对齐,使得所述液冷源总成200安装在所述充电桩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内液冷源的安装方式多采用单独螺栓固定的方式,一般为4个或是3个,但后期维修拆卸时程序复杂,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外观和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的问题。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为一凸起卡接挡板。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为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配合连接的卡接槽。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分别为所述凸起卡接挡板和所述卡接槽,所述凸起卡接挡板和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拆卸时将所述第二安装板210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的一面滑动移出,提升了维修保养时拆卸的效率。所述凸起卡接挡板的尺寸略大于所述卡接槽,便于安装前定位和安装时限位,并且达到防翻转和防侧倾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110固定于所述充电桩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210的第三表面上固定有液冷源组件220。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三表面为与所述第二表面不相邻的一表面。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110固定在所述充电桩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0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210上固定的所述液冷源组件220也随之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用于为充电桩降温冷却。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桩,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12通过安装螺栓连通固定。
该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使用多个螺栓固定的形式,本实施例采用螺栓加卡接的结构,保证了所述液冷源组件220的安装强度,防止侧翻。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在液冷源出现问题或故障需要排查时,需要至少拆卸一个外壳,如果需要更换故障液冷源总成200,则需要拆开所有外壳,漏出所有安装点进行拆卸,否则无法操作,大大降低了效率,且外壳多次拆卸影响外观和强度,易对外壳产生损伤。采用螺栓加卡接的结构减少了30%-50%的安装点,提升了安装及拆卸的效率,采用卡接结构,同时也减少了孔位不对正的问题发生,降低了因孔位不对正而无法安装的风险。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总成(100),所述充电桩总成(100)包括一第一安装板(110),所述第一安装板(110)设置第一安装结构(111)和第一安装孔(112);
液冷源总成(200),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内部,所述液冷源总成(200)包括一第二安装板(210),所述第二安装板(210)设置第二安装结构(211)和第二安装孔(212);
其中,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0)固定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安装板(110)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10)的第二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12)相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为一凸起卡接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11)为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11)配合连接的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10)固定于所述充电桩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10)的第三表面上固定有液冷源组件(2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为与所述第二表面不相邻的一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12)通过安装螺栓连通固定。
CN202222998638.1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充电桩 Active CN218257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8638.1U CN218257816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8638.1U CN218257816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7816U true CN218257816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8638.1U Active CN218257816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7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57816U (zh) 一种充电桩
CN209881553U (zh) 一种发电机组的散热风道结构
CN209805546U (zh) 一种拼接式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电机
CN105186220A (zh) 一种防错插装置及带有该防错插装置的整流模块
CN207598419U (zh) 一种风电树装置
CN20935833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端盖
CN207183355U (zh) 一种动力电池装置
CN210867376U (zh) 三相异步电动机新型凸缘端盖总成
CN204652090U (zh) 一种1000mw级水氢氢汽轮发电机机座
CN209845492U (zh) 一种可拆卸式不间断电源散热机箱
CN111834099B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CN206697538U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207303152U (zh) 一种一体冲压成型新能源汽车电池包
CN219667202U (zh) 一种电热水冷集成板
CN204652089U (zh) 一种百万级水氢氢汽轮发电机机座
CN220830355U (zh) 方便拆卸检修的两瓣式风罩结构
CN210148580U (zh) 一种注塑机动力系统免拆卸封板结构
CN215644933U (zh) 一种合路器
CN216554466U (zh) 一种潜水轴流泵电缆保护结构
CN202906622U (zh) 通用汽油发电机支架
CN21436915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用监控设备
CN220285909U (zh) 一种风电风机塔筒基础环加固节点结构
CN216788608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支架端盖板
CN210536390U (zh) 一种高强度发电机前盖
CN210126493U (zh) 一种具有连接头加固功能的中央配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