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6798U -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6798U
CN218256798U CN202222127627.6U CN202222127627U CN218256798U CN 218256798 U CN218256798 U CN 218256798U CN 202222127627 U CN202222127627 U CN 202222127627U CN 218256798 U CN218256798 U CN 218256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ll
connecting rod
fixed mounting
slee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76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中德
王光涛
贺新震
徐晓云
吕春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East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East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East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East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76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6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6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6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加热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端靠近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风口,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穿过轴承,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二的中心点处,所述链轮二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保护壳内部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加热丝,给加热丝进行通电的方式,来实现给加热套进行加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防腐热收缩带产品是为埋地及架空钢质管道焊口的防腐和保温管道的保温补口而设计的,它是由辐射交联聚烯烃基材和特种密封热熔胶复合而成,特种密封热熔胶与聚烯烃基材、钢管表面及固体环氧涂层可形成良好的粘接。管道防腐热收缩带在加热安装时,基材在径向收缩的同时,内部复合胶层熔化,紧紧地包覆在补口处,与基材一起在管道外形成了一个牢固的防腐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损、耐腐蚀、抗冲击及良好的抗紫外线和光老化性能;此外管道防腐热收缩带在行业内称为活套,除了管道防腐热收缩带主体,还配有胶条和固定片,且管道防腐热收缩带便于规模化生产,施工也方便很多,将连接后的污水管线复合管,接箍等,一起通过热缩套包裹,从而使整个污水管线复合管的金属部分不外漏,提高使用寿命。
在面对稍微大一点的管道热缩时,现有的技术一般都是将管道两端放置热缩套,用火烤将热缩套进行收缩,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能同时给多个加热套进行加热。
因此,设计一种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通过加热丝给加热套进行加热,传输装置给管道进行传输,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给多个加热套进行加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端靠近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风口,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穿过轴承,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二的中心点处,所述链轮二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保护壳内部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镶嵌有伺服电机一的外壁,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的一端,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一,所述链轮一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内壁啮合连接链轮一和链轮二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扇叶设有多组,每组扇叶之间均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固定安装在保护壳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外壳二,所述导热外壳二内部设有电热丝二,所述导热外壳二设在扇叶的下方,所述电热丝二一端穿过外壳内壁固定安装在导线一上。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下方在外壳上固定安装有导热外壳一,所述导热外壳一内部设有电热丝一,所述电热丝一穿过外壳内壁固定连接在导线二上,所述导线二与导线一均安装在电源线的一端上,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外壁安装在插头上。
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滚轮一和滚轮二,所述滚轮一设在导热外壳一的左侧,所述滚轮一的一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二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穿过外壳的内壁,所述连接杆二转动连接在外壳上,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齿轮一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齿轮一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齿轮二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二的一端,所述转动杆二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上。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二的外壁镶嵌在固定块二上,所述固定块二的外壁固定安装在外壳底面内部。
优选的,所述滚轮二设在导热外壳一的右侧,所述滚轮二的一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三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三的另一端穿过外壳的内壁,所述连接杆三转动连接在外壳上,所述连接杆三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三。
优选的,所述滚轮一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铁丝网圈的一端,所述铁丝网圈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滚轮二的外壁上,所述铁丝网圈的内部在导热外壳一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丝,给加热丝进行通电的方式,来实现给加热套进行加热的效果;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扇叶,扇叶一端设置链轮二,链轮二啮合连接链条,伺服电机输出端设有链轮一,链轮一啮合连接链条,启动伺服电机后可以带动扇叶转动的方式,来实现给加热套输送热风的效果;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输装置,传输装置桑设置铁丝网的方式,来实现给加热套移动,让加热套受热更加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丝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处剖视图。
图中:加热装置100、外壳110、保护壳111、出风口112、平衡底座113、固定块一114、隔板115、固定块二116、伺服电机一120、转动杆一121、链轮一122、链条123、固定杆130、连接杆一131、扇叶132、链轮二133、轴承134、导热外壳一140、导热外壳二141、电热丝一142、电热丝二143、导线一144、导线二145、电源线146、插头147、传输装置200、滚轮一210,连接杆二211,齿轮一212、齿轮二213、转动杆二214、伺服电机二215、滚轮二220、连接杆三221、固定块三222、铁丝网圈2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00和传输装置200,加热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让装置可以组装起来,外壳110正面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111,保护壳111保护伺服电机一和扇叶不会受到损坏,保护壳111的底端靠近外壳1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风口112,出风口112让扇叶132吹出的风可以从装置内排出,保护壳1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轴承134,轴承134让固定杆130可以转动连接在保护壳111的底面上,轴承13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0,固定杆130起到连接作用,让链轮二133转动时会传输动能,从而带动扇叶132转动,固定杆130两端均穿过轴承134,固定杆130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二133的中心点处,链轮二133传输链条123的动能,当链条123移动时,会带动链轮二133转动,链轮二133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123,链条123传输链轮一122的动能,当链轮一122转动是,会带动链条123移动,从而带动链轮二133的转动,固定杆130另一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31的一端,连接杆一131起到连接作用,让扇叶132可以固安装在固定杆130上,连接杆一13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132,扇叶132转动时会向着加热套进行吹风的效果,保护壳111内部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一114,固定块一114让伺服电机一120可以固定在装置内部,固定块一114一镶嵌有伺服电机一120的外壁,伺服电机一120给链轮一122提供动能,当伺服电机一120启动时会带动链轮一122转动,伺服电机一1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121的一端,传动杆一121传输动能,伺服电机一120启动时会带动链轮一122转动,转动杆一1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一122,链轮一122转动时会带动链条123移动,带动链轮二133转动从而带动扇叶132转动,链轮一122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123,链条123内壁啮合连接链轮一122和链轮二133的外壁。
扇叶132设有多组,让加热范围更大,每组扇叶132之间均设有隔板115,隔板115让每个扇叶132可以有独立空间,减少扇叶132碰撞到一起的可能性,隔板115顶端固定安装在保护壳111的底面;出风口112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外壳二141,导热外壳二141让电热丝二143的热量可以传递出来,导热外壳二141内部设有电热丝二143,电热丝二143发热给加热套进行加热,导热外壳二141设在扇叶132的下方,扇叶132转动时,会把电热丝二143的热量传递到加热套上,电热丝二143一端穿过外壳110内壁固定安装在导线一144上,导线一144让电热丝二143可以进行加热;
出风口112下方在外壳110上固定安装有导热外壳一140,导热外壳一140让带呢让丝一142的热量可以传递出来,导热外壳一140内部设有电热丝一142,电热丝一142发热给加热套进行加热,电热丝一142穿过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在导线二145上,导线二145让电热丝二143可以进行加热,导线二145与导线一144均安装在电源线146的一端上,电源线146让导线一和导线二145可以同时通电,电源线146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0外壁安装在插头147上,插头147让电源线146可以进行通电;
传输装置200包括滚轮一210和滚轮二220,滚轮一210设在导热外壳一140的左侧,滚轮一210让铁丝网圈223可以进行移动,滚轮一210的一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二211的一端,连接杆二211传递动能,连接杆二211传输伺服电机二215的动能,当伺服电机二215转动时带动连接杆二211转动,连接杆二211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0的内壁,连接杆二211转动连接在外壳110上,连接杆二2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齿轮一212的中心处;
齿轮一212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齿轮二213,齿轮一212传输动能,当齿轮一212转动时会带动连接杆二211一起转动,齿轮二212传输动能,当齿轮二212转动时会带动齿轮一212转动,从而带动滚轮一210转动,齿轮一212和齿轮二213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齿轮二213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二214的一端,传动杆二214传递动能,当伺服电机二215启动时会带动齿轮二 213转动,转动杆二2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二215的输出端上;
伺服电机二215的外壁镶嵌在固定块二116上,固定块二116让伺服电机二215可以固定在装置内,固定块二116的外壁固定安装在外壳110底面内部;
滚轮二220设在导热外壳一140的右侧,滚轮二220让铁丝网圈223可以进行移动,滚轮二220的一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三221的一端,连接杆三221让滚轮二可以转动连接在外壳110上,连接杆三221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0的内壁,连接杆三221转动连接在外壳110上,连接杆三2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三222,固定块三222防止滚轮二220从外壳110上脱落;滚轮一210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铁丝网圈223的一端,铁丝网圈223进行导热传输作用,铁丝网圈22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让加热套可以加热更加均匀,铁丝网圈223相当于皮带,让管道可以在加热处移动。铁丝网圈2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滚轮二220的外壁上,铁丝网圈223的内部在导热外壳一140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头147、伺服电机一120和伺服电机二215外接电源和控制器,在装置一侧放置垫高物,当电热丝一142和电热丝二143温度到达一定温度时,启动伺服电机一120,让伺服电机一120带动链条123移动,从而带动扇叶132的转动,给铁丝网圈233处输送热风,启动伺服电机二215,让伺服电机二215带动滚轮一210转动,因为铁丝网圈233环状结构,因此滚轮一210转动时会带动滚轮二220转动,让电热丝一142给铁丝网圈233加热后,把套有加热套的一端放置在铁丝网圈223上,没有套有加热套的一端放置在垫高物上,铁丝网圈223带动管道移动从而给加热套进行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00)和传输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110)正面的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壳(111),所述保护壳(111)的底端靠近外壳(1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风口(112),所述保护壳(1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轴承(134),所述轴承(13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0),所述固定杆(130)两端均穿过轴承(134),所述固定杆(130)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二(133)的中心点处,所述链轮二(133)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123),所述固定杆(130)另一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3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一(13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132),所述保护壳(111)内部右侧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一(114),所述固定块一(114)镶嵌有伺服电机一(120)的外壁,所述伺服电机一(1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一(121)的一端,所述转动杆一(1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链轮一(122),所述链轮一(122)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链条(123),所述链条(123)内壁啮合连接链轮一(122)和链轮二(133)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32)设有多组,每组扇叶(132)之间均设有隔板(115),所述隔板(115)顶端固定安装在保护壳(11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2)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外壳二(141),所述导热外壳二(141)内部设有电热丝二(143),所述导热外壳二(141)设在扇叶(132)的下方,所述电热丝二(143)一端穿过外壳(110)内壁固定安装在导线一(14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2)下方在外壳(110)上固定安装有导热外壳一(140),所述导热外壳一(140)内部设有电热丝一(142),所述电热丝一(142)穿过外壳(110)内壁固定连接在导线二(145)上,所述导线二(145)与导线一(144)均安装在电源线(146)的一端上,所述电源线(146)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0)外壁安装在插头(14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200)包括滚轮一(210)和滚轮二(220),所述滚轮一(210)设在导热外壳一(140)的左侧,所述滚轮一(210)的一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二(21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二(211)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0)的内壁,所述连接杆二(211)转动连接在外壳(110)上,所述连接杆二(2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齿轮一(212)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212)的外壁啮合连接有齿轮二(213),所述齿轮一(212)和齿轮二(213)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齿轮二(213)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二(214)的一端,所述转动杆二(2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二(215)的输出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二(215)的外壁镶嵌在固定块二(116)上,所述固定块二(116)的外壁固定安装在外壳(110)底面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二(220)设在导热外壳一(140)的右侧,所述滚轮二(220)的一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三(22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三(221)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10)的内壁,所述连接杆三(221)转动连接在外壳(110)上,所述连接杆三(2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三(22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一(210)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铁丝网圈(223)的一端,所述铁丝网圈(2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滚轮二(220)的外壁上,所述铁丝网圈(223)的内部在导热外壳一(140)的周围。
CN202222127627.6U 2022-08-13 2022-08-13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Active CN218256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7627.6U CN218256798U (zh) 2022-08-13 2022-08-13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7627.6U CN218256798U (zh) 2022-08-13 2022-08-13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6798U true CN21825679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7627.6U Active CN218256798U (zh) 2022-08-13 2022-08-13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6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79278A1 (en) Segmented motor cooling jacket
US7948126B2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of an electric machine
BRPI1003641A2 (pt) camisa de refrigeraÇço para motor de acionamento
CN107911889B (zh) 加热装置、加热方法以及轴系装配方法
CN102222992A (zh) 定子设置
CN218256798U (zh) 快联复合管线热缩套装置
CN105972339A (zh) 一种预热及防凝固的输送管道结构
CN107819384A (zh) 装置热管理总成和方法
CN105489804B (zh) 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
CN219812038U (zh) 一种多功能风冷电机
CN212003712U (zh) 一种扇叶及应用该扇叶的冷暖两用风扇
CN112350468B (zh) 电机端板及包含其的电机
JP6716702B2 (ja) 熱風無酸素ろう付けシステム
CN115377704A (zh) 一种架空跨度大的直流光伏电缆
CN201037539Y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轴端密封装置
CN211803094U (zh) 一种节能型出炉辊道
CN210453829U (zh) 包热缩管机
US20040071811A1 (en) Rotational moulding machine
JPWO2020145277A1 (ja) 渦電流式発熱装置
CN212197228U (zh) 一种全水冷型高温卸料器
CN212429294U (zh) 一种改进式汽车叶轮
CN214422754U (zh) 单管激光熔覆装置
CN219176555U (zh) 一种水泵用转子
CN215037865U (zh) 一种mpp电缆管环切装置
CN107503920B (zh) 多工位软管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