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0308U -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0308U
CN218250308U CN202222340597.7U CN202222340597U CN218250308U CN 218250308 U CN218250308 U CN 218250308U CN 202222340597 U CN202222340597 U CN 202222340597U CN 218250308 U CN218250308 U CN 218250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liquid
connecting pipe
liquid inlet
fluidic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05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麟
王占龙
惠允
舒伟良
吴天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223405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0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0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0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该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包括底板、盖板、连接管和调速器,底板上设有多个液体流道,每个液体流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液流道、控制槽以及出液流道,盖板扣合在底板上,且盖板上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和避让槽,进液孔与进液流道连通,出液孔与出液流道连通,避让槽对应控制槽设置,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出液流道连通,且连接管穿过控制槽设置,调速器设在控制槽内,且与连接管相抵接以调节连接管的流量。该微流控芯片的密封性较好,并且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单通道或多通道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是生物医学检测、化学微反应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器件,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免疫反应、细胞分裂等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微流控芯片在不断朝着集成化、功能化等方向发展。在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微流控芯片涉及到多种试剂在不同过程中的混合、反应、前处理等复杂流程,因此,芯片结构需满足多种流道的切换、闭合等控制。同时,该类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使用量巨大,因此,需要密闭性好、可控性好、便宜加工、成本低廉的微流控芯片。
在目前的该类芯片研究中,大多采用旋转阀结构进行制备,可以满足多通道转换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旋转阀固定过于紧密,则旋转困难,器件损耗严重,旋转阀固定松弛,容易造成密闭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的密封性较好,并且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单通道或多通道控制。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液体流道,每个所述液体流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液流道、控制槽以及出液流道;盖板,所述盖板扣合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和避让槽,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所述避让槽对应所述控制槽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且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控制槽设置;调速器,所述调速器设在所述控制槽内,且与所述连接管相抵接以调节所述连接管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速器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在所述控制槽内,所述支座的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槽;滚轮,所述滚轮可滚动地设在所述支座内,且所述滚轮的轮轴配合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滚轮压制在所述连接管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设在所述支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圆形板,所述进液孔和所述出液孔沿所述盖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避让槽等间距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树脂板,且所述连接管埋设在所述底板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玻璃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圆形板,所述出液流道包括与所述出液孔对正设置的出液口以及与所述连接管相连的出液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圆形板,所述进液流道包括与所述进液孔对正设置的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连接管相连的进液通道。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道包括多段依次相连的子通道,相邻的两段子通道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有益效果:由于底板和盖板密封连接后能够将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封闭,液体只能从进液孔流入进液流道内,然后通过连接管流向出液流道,最后从出液孔离开微流控芯片。并且由于增设了调速器,只需要调整调速器对连接管的压力就能够控制连接管的流量,从而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单通道或多通道控制。该微流控芯片无需使用旋转阀就能够实现单通道或多通道控制,方便调节的同时还确保了整个微流控芯片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调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板;11、进液流道;111、进液口;112、进液通道;12、出液流道;121、出液口;122、出液通道;13、控制槽;
2、盖板;21、进液孔;22、出液孔;23、避让槽;
3、连接管;
4、调速器;41、支座;411、滑槽;4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包括底板1、盖板2、连接管3和调速器4,底板1上设有多个液体流道,每个液体流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液流道11、控制槽13以及出液流道12,盖板2扣合在底板1上,且盖板2上设有进液孔21、出液孔22和避让槽23,进液孔21与进液流道11连通,出液孔22与出液流道12连通,避让槽23对应控制槽13设置,连接管3的一端与进液流道11连通,另一端与出液流道12连通,且连接管3穿过控制槽13设置,调速器4设在控制槽13内,且与连接管3相抵接以调节连接管3的流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底板1和盖板2密封连接后能够将进液流道11和出液流道12封闭,液体只能从进液孔21流入进液流道11内,然后通过连接管3流向出液流道12,最后从出液孔22离开微流控芯片。并且由于增设了调速器4只需要调整调速器4对连接管3的压力就能够控制连接管3的流量,从而实现微流控芯片的单通道或多通道控制。本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无需使用旋转阀就能够实现单通道或多通道控制,方便调节的同时还确保了整个微流控芯片的密封性。
优选的,底板1和盖板2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进行两者间的键合。由此,能够提升底板1和盖板2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速器4包括支座41和滚轮42,支座41设在控制槽13内,支座41的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槽411,滚轮42可滚动地设在支座41内,且滚轮42的轮轴配合在滑槽411内,滚轮42压制在连接管3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滚轮42的轮轴配合在滑槽411内,这样当滚轮42位于滑槽411较高的一侧时,对连接管3的压力较小,此时连接管3内的流量就较大,当滚轮42位于滑槽411较低的一侧时,对连接管3的压力较大,甚至能够将连接管3阻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需要沿支座41的长度方向滑动滚轮42即可,调速器4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方便了用户操作。
优选的,支座41表面经过等离子体清洗处理,使得支座41的侧壁与控制槽13的侧壁紧贴合,避免调速器4出现晃动的现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滑槽411设在支座4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支座41仅有一个侧壁上设有滑槽411,那么会导致滚轮42很容易晃动,从而使得调速器4不能够稳定地控制连接管3内的流量,而在本实施例中,支座4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411,确保了滚轮42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调速器4能够稳定地控制连接管3内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为圆形板,进液孔21和出液孔22沿盖板2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可以理解的是,盖板2为圆形板且进液孔21和出液孔22均匀分布能够方便本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与外部结构相连,从而方便使用。与此同时,圆形的盖板2以及均匀分布的孔槽结构方便加工,从而简化了盖板2的加工工艺,降低了盖板2的制造成本。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盖板2的形状以及进液孔21和出液孔22的分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选择,并不限于前文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避让槽23等间距间隔设置。由此,方便在盖板2上加工避让槽23,简化了盖板2的加工工艺,降低了盖板2的制造成本。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避让槽23的分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为树脂板,且连接管3埋设在底板1内。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所述,调速器4压制在连接管3上,将连接管3埋设在底板1内能够避免连接管3相对底板1晃动,从而确保调速器4能够能稳定地调整连接管3的流速。
优选的,连接管3浇筑嵌入底板1内部,穿设在不同控制槽13内的连接管3按照一定规律放置,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液孔21和出液孔22,连接管3为软管,其材质为塑料。
优选的,多个连接管3错开埋设,这样能够避免两个连接管3之间出现干涉,从而确保每个连接管3均能够在对应的调速器4的控制下单独调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为玻璃板。由此,可以较为清楚地观察调速器4对连接管3的控制,方便用户进行流道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为圆形板,出液流道12包括与出液孔22对正设置地出液口121以及与连接管3相连的出液通道122。可以理解的是,出液通道122可以作为一个缓冲通道避免液体流速过快直接从出液孔22喷出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出液口121的形状与出液孔22相同。由此,能够确保液体能够顺利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为圆形板,进液流道11包括与进液孔21对正设置的进液口111以及与连接管3相连的进液通道112。可以理解的是,进液通道112可以作为一个缓冲通道避免液体流速过快直接从进液孔21喷出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进液口111的形状与进液孔21相同。由此,能够确保液体能够顺利流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液通道112包括多段依次相连的子通道,相邻的两段子通道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由此,能够避免多个进液通道112出现交叉的现象,从而保证每个进液通道112之间独立设置。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的具体结构。
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包括底板1、盖板2、连接管3和调速器4,底板1上设有个六个液体流道,每个液体流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液流道11、控制槽13以及出液流道12,出液流道12包括与出液孔22对正设置的出液口121以及与连接管3相连的出液通道122。进液流道11包括与进液孔21对正设置的进液口111以及与连接管3相连的进液通道112。进液通道112包括两段依次相连的子通道,相邻的两段子通道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盖板2扣合在底板1上,且盖板2上设有进液孔21、出液孔22和避让槽23,进液孔21与进液流道11连通,出液孔22与出液流道12连通,避让槽23对应控制槽13设置,连接管3的一端与进液流道11连通,另一端与出液流道12连通,且连接管3穿过控制槽13设置。调速器4包括支座41和滚轮42,支座41设在控制槽13内,支座4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槽411,滚轮42可滚动地设在支座41内,且滚轮42的轮轴配合在滑槽411内,滚轮42压制在连接管3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多个液体流道,每个所述液体流道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液流道(11)、控制槽(13)以及出液流道(12);
盖板(2),所述盖板(2)扣合在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盖板(2)上设有进液孔(21)、出液孔(22)和避让槽(23),所述进液孔(21)与所述进液流道(11)连通,所述出液孔(22)与所述出液流道(12)连通,所述避让槽(23)对应所述控制槽(13)设置;
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流道(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流道(12)连通,且所述连接管(3)穿过所述控制槽(13)设置;
调速器(4),所述调速器(4)设在所述控制槽(13)内,且与所述连接管(3)相抵接以调节所述连接管(3)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器(4)包括:
支座(41),所述支座(41)设在所述控制槽(13)内,所述支座(41)的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槽(411);
滚轮(42),所述滚轮(42)可滚动地设在所述支座(41)内,且所述滚轮(42)的轮轴配合在所述滑槽(411)内,所述滚轮(42)压制在所述连接管(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11)设在所述支座(4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为圆形板,所述进液孔(21)和所述出液孔(22)沿所述盖板(2)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避让槽(23)等间距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树脂板,且所述连接管(3)埋设在所述底板(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为玻璃板。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圆形板,所述出液流道(12)包括与所述出液孔(22)对正设置的出液口(121)以及与所述连接管(3)相连的出液通道(122)。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圆形板,所述进液流道(11)包括与所述进液孔(21)对正设置的进液口(111)以及与所述连接管(3)相连的进液通道(1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112)包括多段依次相连的子通道,相邻的两段所述子通道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CN202222340597.7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Active CN218250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0597.7U CN21825030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0597.7U CN21825030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0308U true CN21825030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0597.7U Active CN218250308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0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9549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WO2019196850A1 (zh) 一种能控制流体流动的多功能微阀、微流控芯片和方法
US7192559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igh throughput fluid delivery
CN105457695B (zh) 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
AU2001284700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igh throughput fluid delivery
CN108380250B (zh) 双轴离心式微流控系统
CN209646393U (zh) 一种非同心圆o形通道微流体混合器
CN105562131A (zh) 用于总磷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218250308U (zh) 一种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WO2002065821A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delivery of electrical currents to fluidic systems
CN102931426B (zh) 扇形液流电池、扇形液流电池堆及圆形液流电池堆
CN204448036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
CN115337969A (zh) 密闭性良好的多通道可控微流控芯片
CN111389474B (zh) 一种用于样本分散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694651A (zh) 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
CN215506830U (zh) 一种基于特斯拉阀的微流控芯片
CN217479456U (zh) 一种微流控核酸检测芯片
US7748410B2 (en) Fluid handling apparatus
JP4836272B2 (ja) 液体導入用デバイス
CN205235991U (zh) 用于总磷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
CN108246373A (zh) 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WO2018006286A1 (zh) 一种流控机构及含有该机构的系统
CN110732358A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反应腔室的进液入口
CN217249006U (zh) 一种微流控上料分流装置
CN217739205U (zh) 微流控检测芯片及其样本定量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