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5272U - 一种诱蚊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5272U
CN218245272U CN202222501008.9U CN202222501008U CN218245272U CN 218245272 U CN218245272 U CN 218245272U CN 202222501008 U CN202222501008 U CN 202222501008U CN 218245272 U CN218245272 U CN 218245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box
attracting
butt join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10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圣良
李雨欣
王炜豪
曹少义
张茜棉
林宝江
司红燕
王宗德
王鹏
陈尚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5010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5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5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5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蚊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诱蚊器,包括:用于将蚊虫引诱至集蚊组件处的诱蚊组件,诱蚊组件包括从下到上排列的:二氧化碳发生部,以及用于模拟人体诱蚊化合物和温度的发热部,以及用于将含有二氧化碳和诱蚊化合物的热空气排出的风扇,以及用于引诱蚊虫的紫外灯带;集蚊组件位于紫外灯带和风扇之间,集蚊组件包括集蚊盒以及连接在集蚊盒顶部的电灭蚊网。通过诱蚊剂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将蚊蝇引诱至诱捕通道内,并且在紫外灯和风扇组件的作用下根据蚊蝇的趋光性和逆风性将蚊蝇引诱至进蚊口后进入电网,被电击后进入集蚊盒内,增加了诱蚊器械的诱蚊灭蚊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诱蚊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蚊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诱蚊器。
背景技术
许多传染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大多以蚊子为媒介进行传播。因此,有效捕杀蚊子对遏制传染疾病有显著效果。目前人们常用的捕杀蚊子的方式主要为:1、蚊香:由高温燃烧后释放出的除蚊剂释放到空气中,达到杀蚊效果。2、电蚊香:将液态的杀虫剂利用热气蒸发,达到杀蚊效果。3、杀虫剂:以具有相当毒性的化学药剂,以直接喷洒的方式灭蚊。4、捕蚊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以灯管发光引诱蚊子。
现有的家庭用小型灭蚊诱蚊装置大多是通过紫外灯的诱蚊效果,然后风扇将蚊子吸入后风干致死,但由于紫外灯诱蚊效果不佳,导致诱蚊灭蚊效果不理想,捕蚊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蚊器,通过紫外灯、二氧化碳和蚊蝇的逆风性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较好的诱蚊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诱蚊器,包括:用于将蚊虫引诱至集蚊组件处的诱蚊组件,所述诱蚊组件包括从下到上排列的:二氧化碳发生部,以及用于模拟人体气味和温度的发热部,以及用于将含有二氧化碳和诱蚊化合物的热空气排出的风扇,以及用于引诱蚊虫的紫外灯带;
所述集蚊组件位于紫外灯带和风扇之间,所述集蚊组件包括集蚊盒以及连接在所述集蚊盒顶部的电灭蚊网。
优选的,还包括:外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所述诱蚊组件连接在内壳体中。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发生部包括碳酸钙盛放盒以及连接在所述碳酸钙盛放盒顶部的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所述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的底端连通有带阀门的滴液管。
优选的,所述发热部包括导热盒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热盒中的发热元件,所述导热盒的顶部设有诱蚊剂。
优选的,所述风扇安装在十字形支架上,所述十字形支架、导热盒、碳酸钙盛放盒及集蚊盒均通过对接组件连接在内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碳酸钙盛放盒和集蚊盒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卡扣,所述紫外灯带通过卡扣连接在安装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对接块以及沿着内壳体内侧壁纵向开设的对接槽,所述对接块活动连接在对接槽中。
优选的,所述对接块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的端部固定有定位球,所述对接槽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球相匹配的球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集蚊组件和诱蚊组件构成,其中诱蚊组件由二氧化碳发生部、发热部、风扇、紫外灯带构成,通过诱蚊剂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将蚊蝇引诱至诱捕通道内,并且在紫外灯和风扇组件的作用下根据蚊蝇的趋光性和逆风性将蚊蝇引诱至进蚊口后进入电网,被电击后进入集蚊盒内,增加了诱蚊器械的诱蚊灭蚊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蚊组件和集蚊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蚊组件和集蚊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发生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灭蚊网和集蚊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诱蚊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集蚊组件;101、电灭蚊网;102、集蚊盒;
2、诱蚊组件;201、二氧化碳发生部;202、发热部;203、风扇;204、紫外灯带;205、碳酸钙盛放盒;206、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7、滴液管;208、导热盒;209、发热元件;210、十字形支架;211、安装槽;212、卡扣;213、通风口;
3、内壳体;
4、对接组件;401、对接块;402、对接槽;403、凹槽;404、弹片;405、定位球;406、球窝;
5、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诱蚊器,示例性的,如图1-图3所示的,包括外壳体5、内壳体3、集蚊组件1、诱蚊组件2等部件。其中,集蚊组件1、诱蚊组件2位于内壳体3的内部,内壳体3插接在外壳体5中,由内壳体3主要起到搭载集蚊组件1、诱蚊组件2的作用。外壳体5可以将内壳体3、集蚊组件1、诱蚊组件2包裹起来,避免受到损伤。外壳体5与内壳体3为圆柱状结构,内壳体3的上端设有限位板,其底部开设于外壳体5上端相匹配的环形槽,利于两者之间的对接。
具体的,诱蚊组件2用于将蚊虫引诱至集蚊组件1处,进行灭蚊、收集蚊虫。诱蚊组件2包括从下到上排列的:二氧化碳发生部201,以及用于模拟人体诱蚊气味和温度的发热部202,以及用于将含有二氧化碳的热空气排出的风扇203,以及用于引诱蚊虫的紫外灯带204,灯带的形状呈弧形薄片状,灯带上设有多颗灯珠,灯珠工作时可用于引诱蚊蝇,并在内壳体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的内部安装有卡扣212,紫外灯带204通过卡扣212连接在安装槽211的内部。内壳体3的内部构成诱捕通道,能够更好地引诱蚊蝇靠近内壳体3,同时,风扇203通过诱捕通道将诱蚊剂挥发物质吹出,将蚊蝇引诱进入集蚊组件1。
如图4所示,上述二氧化碳发生部201包括碳酸钙盛放盒205以及连接在碳酸钙盛放盒205顶部的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的底端连通有带阀门的滴液管207,用于向碳酸钙盛放盒205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稀盐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其中,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与碳酸钙盛放盒205可以通过注塑成型进行固定连接,或碳酸钙盛放盒205设置安装口,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安装在安装口内并进行固定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呈倒圆锥状,漏斗的半径略小于内壳体,碳酸钙盛放盒205呈圆柱状,其顶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沿碳酸钙盛放区域的顶部周向设置,出风口呈圆形或多边形等,或者在碳酸钙盛放盒205的顶部开设一个大的通风口213,用于释放出二氧化碳,但并不以此为限。
更进一步地,漏斗由金属材料制成,漏斗设有稀盐酸溶液。在本实施例中,漏斗优选为金属铂材料等,但并不以此为限。碳酸钙盛放盒205由金属材料制成,碳酸钙盛放区域设有固体碳酸钙粉末。在本实施例中,碳酸钙盛放区域优选为金属铂材料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5所示,上述发热部202包括导热盒208以及安装在导热盒208中的发热元件209,导热盒208的顶部设有诱蚊剂。导热盒208由软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盒208优选为软胶,软胶的材料例如为硅胶或TPU等;可混合或浸泡诱蚊剂,当发热件发热时,可以加速诱蚊剂挥发,导热盒208上端设有两个出风口,从而增强诱蚊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发热元件209呈弧形薄片状,发热件的材料例如为石墨烯、PI发热膜或发热丝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6所示,风扇203安装在十字形支架210上,十字形支架210、导热盒208、碳酸钙盛放盒205及集蚊盒102均通过对接组件4连接在内壳体3的内部。十字形支架210利于风扇203的安装,用于进行诱蚊通道内气体的交换,将加热后挥发出的诱蚊剂挥发物质吹出并吸引蚊蝇。
如图7所示的,集蚊组件1位于紫外灯带204和风扇203之间,集蚊组件1包括集蚊盒102以及连接在集蚊盒102顶部的电灭蚊网101。电灭蚊网101由导电材料制成,电网设有电极网。在本实施例中,电灭蚊网101优选两层电网,外层电网采用镀锌铁网,并镀一层保护膜涂层,内层则采用铝网,网格间隙小,导电性好,从而提高灭蚊效果,集蚊盒102由塑料材质制成,优选PVC材料,但并不以此为限。并且集蚊盒102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风口213,且该处通风口213设置为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仿生诱蚊剂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将蚊蝇引诱至诱捕通道内,并且在紫外灯带204和风扇203的作用下根据蚊蝇的趋光性和逆风性将蚊蝇引诱至进蚊口后进入电灭蚊网101,被电击后进入集蚊盒102内,增加了诱蚊器械的诱蚊灭蚊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8所示的,为了方便上述更部件的拆装,本实施例中的对接组件4包括对接块401以及沿着内壳体3内侧壁纵向开设的对接槽402,对接块401活动连接在对接槽402中。通过对接槽402和对接块401的设置,利于将十字形支架210、导热盒208、碳酸钙盛放盒205及集蚊盒102放入到内壳体3中。并在,对接块401的端部开设有凹槽403,凹槽403的内部固定有弹片404,弹片404的端部固定有定位球405,对接槽402的内侧开设有与定位球405相匹配的球窝406。通过弹片404的弹力可以将定位球405插入到球窝406中,进而对上述部件的定位,方便拆装。
如图9所示的,可以在外壳体5的外部设置安装板、安装架用于固定外壳体5。另外,诱蚊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感应器设于外壳体或内壳体,感应器与风扇电性连接,当感应器检测到有用户时,风扇组件减速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优选为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位于外壳体的上部且毗邻二氧化碳释放出口,通过红外感应器可监控使用场景是否有用户,当监测到有用户时限制风扇转速从而降低噪声,当没有用户时提升风扇转速从而加强诱蚊剂对蚊蝇的吸引,增强诱蚊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蚊虫引诱至集蚊组件(1)处的诱蚊组件(2),所述诱蚊组件(2)包括从下到上排列的:二氧化碳发生部(201),以及用于模拟人体诱蚊化合物和温度的发热部(202),以及用于将含有二氧化碳和诱蚊化合物的热空气排出的风扇(203),以及用于引诱蚊虫的紫外灯带(204);
所述集蚊组件(1)位于紫外灯带(204)和风扇(203)之间,所述集蚊组件(1)包括集蚊盒(102)以及连接在所述集蚊盒(102)顶部的电灭蚊网(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5)以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体(5)内部的内壳体(3),所述诱蚊组件(2)连接在内壳体(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部(201)包括碳酸钙盛放盒(205)以及连接在所述碳酸钙盛放盒(205)顶部的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所述稀盐酸溶液盛放漏斗(206)的底端连通有带阀门的滴液管(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202)包括导热盒(208)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热盒(208)中的发热元件(209),所述导热盒(208)的顶部设有诱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03)安装在十字形支架(210)上,所述十字形支架(210)、导热盒(208)、碳酸钙盛放盒(205)及集蚊盒(102)均通过对接组件(4)连接在内壳体(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盛放盒(205)和集蚊盒(102)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风口(2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的内部安装有卡扣(212),所述紫外灯带(204)通过卡扣(212)连接在安装槽(21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4)包括对接块(401)以及沿着内壳体(3)内侧壁纵向开设的对接槽(402),所述对接块(401)活动连接在对接槽(402)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诱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401)的端部开设有凹槽(403),所述凹槽(403)的内部固定有弹片(404),所述弹片(404)的端部固定有定位球(405),所述对接槽(402)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球(405)相匹配的球窝(406)。
CN202222501008.9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诱蚊器 Active CN218245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1008.9U CN218245272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诱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1008.9U CN218245272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诱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5272U true CN21824527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1008.9U Active CN218245272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诱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5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8896B1 (en) Insect trap system
KR100810051B1 (ko) 휴대용 해충 퇴치기
US8347549B2 (en) System for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S2860906T3 (es) Aparato y método para atrapar plagas de insectos voladores
JPH11346628A (ja) 蚊の誘殺器又は捕獲器
JP7315593B2 (ja) 飛翔害虫捕獲装置及び捕獲昆虫の計数方法
WO2015043179A1 (zh) 昆虫诱捕器
JP2004254523A (ja) 害虫誘引捕獲器
US20180288992A1 (en) Insect Trap To Control Mosquito Population
US6860061B2 (en) Apparatus for attracting mosquitoes and not attracting beneficial insects to electronic bug killers
KR101621958B1 (ko) 농업용 해충 포획장치
KR100538043B1 (ko) 전자 포충기
CN212697304U (zh) 一种灭蚊虫器
CN202218574U (zh) 多功能电子蚊虫捕杀器
CN218245272U (zh) 一种诱蚊器
JPH11346629A (ja) 蚊の誘殺器又は蚊の捕獲器
CN210519888U (zh) 一种捕虫装置
MXPA05006570A (es) Trampa para insectos.
CA2861794A1 (en) Insect traps and methods of trapping insects
CN115443959A (zh) 一种诱蚊器
KR200347665Y1 (ko) 모기 유인 퇴치기
KR102396188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CN210054353U (zh) 一种基于声波引虫的害虫捕获设备
CN210226627U (zh) 风吸太阳能诱捕器
CN103766310A (zh) 一种气流式灭蚊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